“炒股”3年半,虧2.2億離場!“市值教父”王明夫敗了?

2011年,王明夫在一場演講中表示:“中國股市短則3年,最長不會超過5年就會創新高。上證綜指幾個關鍵點為4000、5500,一旦突破5500,肯定過10000點。”

王明夫的判斷果然沒錯,2014年下半年牛市如約而至,這讓他很興奮。機會來了,他大概這樣想。

2014年下半年之後,王明夫帶領和君先後投資了威創股份(002308.SZ)、清新環境(002573.SZ)、匯冠股份(300282.SZ)、亞威股份(002559.SZ)、乾照光電(300102.SZ)和獐子島(002069.SZ)等6家上市公司,其巔峰之作當屬入主匯冠股份。

只是,還沒等到A股10000點,就等來了個福建地產大佬林榮濱,接走了和君的首個上市平臺,匯冠股份。這筆交易,和君商學虧了2.23億元。

這讓不少人驚呼,“市值教父”王明夫敗了!

然而,和君集團與林榮濱淵源頗深。和君系能成為乾照光電的第一大股東,也離不開那位地產大佬的資金支持。

王明夫真的敗了嗎?

/ 01 /

和君商學折戟匯冠股份?

2015年6月,牛市最高點,和君商學斥資13.93億,從西藏丹貝手中收購了匯冠股份(現為三盛教育)23.08%的股份。

西藏丹貝實際控制人為劉新斌,即匯冠股份原實際控制人,算上這輪轉讓,上市後劉新斌累計套現約20億元。劉新斌離場,和君商學登場。

“和君以往投資的公司一般以中小市值為主,實施小比例控股,很少有到控股的級別。除非是經營特別差、需要徹底改造,和君這時候才會去控股。”和君集團下屬企業CEO王瑋曾在接受新京報採訪時這樣表示。

的確,和君商學控股之時,匯冠股份經營表現很糟糕。2013年虧損近千萬元,花9.8億元收購旺鑫精密後,2014年營收8.23億元,同比淨增580%;淨利潤1115萬元,扭虧為盈。旺鑫精密貢獻的收入達到5.68億元,佔比69%。

和君商學入主後,開始了對匯冠股份的改造。

2015年下半年,匯冠股份董監高離職,和君系人馬入場。同年,因為旺鑫精密2014年、2015年承諾的業績沒有達標,匯冠股份一次性計提1.95億元商譽減值。

業績整理完畢,2016年和君商學便帶領匯冠股份轉型教育產業。7月,為了佈局智慧教育生態圈,匯冠股份斥資8.1億元、溢價881.8%,收購了計劃掛牌新三板的廣東恆峰信息100%的股權。

廣東恆峰信息是教育信息化方案廠商,累計為2300餘所中小學、110餘所職業學校提供系統集成服務,2016-2018年承諾的淨利潤分別不低於5200萬元、6500萬元和8100萬元,2016年、2017年均實現承諾業績。

為了在教育產業的快步發展,2017年1月,匯冠股份、和君商學決定聯手向子公司和睿資本增資,擬由和睿資本發起設立20億元的教育產業併購基金。

但就在大家憧憬和君與匯冠的廣闊藍圖之際,故事戛然而止。

2017年10月25日,和君商學公告出讓控制權10億元轉讓3743.06萬股,公告後的第2個交易日,迅速轉讓給卓豐投資,福建新晉地產大鱷三盛集團董事長林榮濱控股匯冠股份。

2018年5月,匯冠股份更名為三盛教育,未來要承擔起三盛集團在教育板塊擴張的任務;12月3日,和君商學決定1.7億元將剩餘的股份轉讓給卓豐投資,徹底退出。

算下來,和君商學實際退出11.7億元。在不考慮資金成本的前提下,這波操作虧損2.23億元。

也正是這波操作,讓不少人驚呼“市值教父”敗了,教父也不靈了。是非成敗轉頭空,這波操作,於和君商學,到底意味著什麼?於王明夫又意味著什麼?

/ 02 /

“市值教父”王明夫

和君商學掌舵人王明夫,江湖人稱“市值教父”。

1966年出生的王明夫是君安研究所第一任所長、君安證券收購兼併部總經理,深諳資本之道。從證券公司離職之後,創辦和君,傳授市值管理之道。

比起很多理論很豐滿,實戰很骨感的“磚家”,王明夫是行家、是實戰家。

中國第一家赴美上市的教育公司新東方,正是王明夫由推動的。在俞敏洪都難以置信自己的公司能上市之時,王明夫以管理諮詢的角色入場,為新東方制定5年戰略規劃,確立公司治理,變革運營模式,為新東方後來的風光奠定基礎。

並且,王明夫不是隻為他人做嫁衣,在新三板,只用了兩年的時間,他成功將集團旗下淨資產只有1800萬元的培訓公司,運作為一家淨資產25億元、估值45億元的公司。

和君商學原是和君集團子公司的一個內訓部門,2015年1月掛牌新三板。當時公司規模很小,2014年營收只有3056萬元,但兩年後,也就是2016年其營收已增至17億元!

怎麼做到的?就是通過併購上市公司,匯冠股份。

2015年7月,掛牌新三板剛半年,和君商學就用閃電般的速度收購了匯冠股份23.08%的股份,成功控股上市公司,並表為和君商學帶來了豐厚的業績,佔其2016年營收的94%。

收購匯冠股份,王明夫將市值管理的精髓運用到極致。規模很小、賬上也只有幾百萬的和君商學,首先通過給熟人定增,完成2.65億元融資,確定了12.65億元的估值。

依照融資估值,和君商學質押700萬股股權,以高達150%的質押率向民生銀行貸款10.5億元,取得了併購上市公司的資金,隨後完成收購。整個運作一氣呵成。

也正是因為成功控股上市公司,和君商學2016年又順利拿到兩輪融資,合計14.64億元,順利還清了銀行貸款,而和君商學的估值,也在一年間成功提升至45億元!

/ 03 /

“你就是境界低”

在知乎上,有人評論說聽不懂王明夫先生的課,底下有人反駁道,“你就是境界低,不懂得先生的教誨!”

的確,能有如此境界的人不會太多。

2007年,王明夫去美的集團講課。講完課後,美的老闆何享健請王明夫吃飯。突然,王先生問何老闆:有沒有想過把索尼變成美的的下屬子公司? 何享健當場嚇得不輕。

上市一年後,俞敏洪一度非常後悔把新東方弄那麼大,後悔當初上市的決定。新東方大嗎?王明夫一定不認同。每每見到俞敏洪,王明夫都會勸他,新東方僅僅停留在這樣的平臺不行,將來要轉型,按投資控股的方式,在教育行業完成一個整合,類似百度、騰訊、阿里那樣的角色。

但有人境界高啊,比如從和君商學手裡買下匯冠股份控股權的林榮濱。

“三盛教育的業務佔用了公司大量投資、消耗了公司管理層的管理精力,決定轉讓其持有的三盛教育的控股權,回收投資,調整和優化資源配置,集中到公司主營業務的增長與核心能力建設。”

為了聚焦主業,和君商學徹底退出三盛教育,但和君系沒有丟掉A股的陣地。2016年,和君系先後入股乾照光電,目前合計持股15.29%,是公司第一大股東。市場上有人猜測,乾照光電會是和君接下來運作的關鍵平臺。

只是,大家沒有想到乾照光電大股東背後的金主也是三盛集團。

最近,三盛集團(合計持股16.3%)與南燁集團(合計持股12.36%)因股權爭得不可開交,而這也讓乾照光電背後真正的金主曝光。

11月21日,權益變動公告顯示,卓豐投資增持乾照光電1.01%股權,同時卓豐投資與乾照光電的第一、三、九股東系一致行動人,四方合計持股16.3%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乾照光電的第一、三、九股東均為和君旗下的投資平臺。

而卓豐投資與乾照光電的第一、三股東的主要出資方均為三盛集團。也就是說,乾照光電的背後並非和君系,而是林榮濱的三盛集團。

這就值得玩味了。王明夫幫林榮濱拿到的第一張A股入場券,即現在的三盛教育,萬萬沒想到,乾照光電也是林榮濱的。

這樣看起來,林老闆的地產集團轉型頗順利。

三盛集團從塑料鞋材起家,轉型房地產,總資產超500億元。其官網顯示,目前公司擁有三盛地產、三盛教育、三盛健康、三盛科技四大業務板塊的大型產業投資集團,控股多家國內及香港上市公司。

“炒股”3年半,亏2.2亿离场!“市值教父”王明夫败了?

林老闆一定認真聽了王明夫老師的課,深深記著老師的教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