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48路公交車女乘客與駕駛員起衝突!為什麼規則總被忽視?

11月21日晚6時08分,寶雞48路公交車行駛到植物園站時,因一名女乘客持有的票證不當與駕駛員發生糾紛。隨後有網友拍下了整個事發過程。

原來,公交車行駛至植物園站時,上來一名女乘客手持原公司紙質工作證向駕駛員出示,駕駛員查驗後對當事人作出解釋,此證件公司已經全部作廢不再繼續使用,並按照規定對證件進行暫扣。同時,駕駛員告知女乘客儘快到公司相關部門領取新的電子工作證。

寶雞48路公交車女乘客與駕駛員起衝突!為什麼規則總被忽視?

但女乘客趁駕駛員發動車之際,突然上前拉扯,搶奪證件,駕駛員馬上採取制動措施,停穩車輛,對其進行耐心解釋。

車上、車下其他乘客看到該女乘客情緒激動,行為偏激,嚴重干擾了公交駕駛員的操作,造成極大的安全隱患,大家就挺身而出,合力將其拖拽到一邊,公交車才恢復正常運營。

事後,經公司有關部門核實,此人系冒用公司職工名義持假證混乘公交車。

來看看網友是怎麼說的:

@網友一:司機師傅做的對,耐心解釋,堅持原則,不能用就是不能用,應該得到公交公司表揚!給司機點贊!

@網友二:公交墜江事件教訓還不夠嗎?拿一車人的安危做為你發洩情緒的賭注。

寶雞48路公交車女乘客與駕駛員起衝突!為什麼規則總被忽視?

公交“車鬧”頻發

重慶萬州的公交車墜江事故剛過去不久,一出悲劇本應引起人們的警醒,但令人心痛的是,卻依然有人將公共安全當做兒戲,這些“車鬧”為何如此任性?

近日,在廣西南寧,由於公交車站點臨時取消停靠,一男子與司機發生衝突。一怒之下,他不但暴力踹向刷卡機,更舉起滅火器,恐嚇司機。

寶雞48路公交車女乘客與駕駛員起衝突!為什麼規則總被忽視?

而在吉林琿烏高速,一男子因吸菸遭到司機制止,心懷不滿,突然走到司機身旁,用力對其面部掄了一拳,致使大巴車失控,撞上隧道牆壁。

寶雞48路公交車女乘客與駕駛員起衝突!為什麼規則總被忽視?

寶雞48路公交車女乘客與駕駛員起衝突!為什麼規則總被忽視?

乘客:怎麼的,有刀嗎,有刀嗎?

司機:下車吧,下車吧。

乘客:你捅我吧,你捅我吧。

司機:你們都看著點車。

寶雞48路公交車女乘客與駕駛員起衝突!為什麼規則總被忽視?

升級為刑事案件

公交“車鬧”頻發,其中不少已升級為刑事案件。最高人民法院19日發佈的大數據顯示,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0月31日,全國各級人民法院一審審結的公交車司乘衝突刑事案件共計223件。從糾紛起因來看,多為車費、上下車地點等小事,合計佔比近6成。

寶雞48路公交車女乘客與駕駛員起衝突!為什麼規則總被忽視?

大數據顯示,公交車司乘衝突刑事案件中,88.79%的案件發生在運營過程中,54.51%的案件發生在車輛行駛過程中。在公交車行駛中司乘衝突刑事案件部分,46.40%的案件公交車司機主動採取了“緊急停車”措施應對沖突。

寶雞48路公交車女乘客與駕駛員起衝突!為什麼規則總被忽視?

此外,公交車行駛中的司乘衝突刑事案件,乘客各類舉動及佔比分別為:攻擊司機(54.72%),搶奪車輛操縱裝置(27.36%),持刀威脅司機(2.83%),盜竊司機財物(2.83%),與司機口角(1.89%),其他(10.37%)。

寶雞48路公交車女乘客與駕駛員起衝突!為什麼規則總被忽視?

大數據還顯示,面對糾紛,約三成案件的司機選擇了避讓,僅約一成案件有其他乘客出面制止司乘衝突的情形。超五成案件出現車輛撞擊其它車輛、行人、道旁物體或劇烈搖晃等危險情況,僅20%的案件未造成重大不良後果。

寶雞48路公交車女乘客與駕駛員起衝突!為什麼規則總被忽視?

寶雞48路公交車女乘客與駕駛員起衝突!為什麼規則總被忽視?

多人已獲刑

最高法的大數據顯示,公交車司乘衝突引發的刑事案件中,超九成的判決為有期徒刑,超八成被告人刑期在一年至五年。

11月18日,綿陽3路公交車上,一大媽在公交車離站後要求下車,大聲說“娃兒還在公交站臺”,並突然搶奪方向盤,旁邊一乘客急忙將該大媽拉開。

寶雞48路公交車女乘客與駕駛員起衝突!為什麼規則總被忽視?

幸好此時路過崗亭一民警將大媽帶下了車,沒有造成傷亡。

寶雞48路公交車女乘客與駕駛員起衝突!為什麼規則總被忽視?

據公交司機介紹,原來大媽情緒激動、爭搶方向盤是要找手機,說一名三歲的孩子一個人在站臺。該視頻引起許多網友的憤怒,網友紛紛表示“好好說就是了搶啥方向盤”“你不要命沒人拉你,別禍害一車人”“後面阻止的乘客好樣滴”。

11月20日晚,綿陽市公安局涪城區分局就此事發布通報

寶雞48路公交車女乘客與駕駛員起衝突!為什麼規則總被忽視?

近日,在海南三亞,一名男子就因腳踹正在開車的司機致車輛撞牆,被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處三年有期徒刑。

寶雞48路公交車女乘客與駕駛員起衝突!為什麼規則總被忽視?

寶雞48路公交車女乘客與駕駛員起衝突!為什麼規則總被忽視?

寶雞48路公交車女乘客與駕駛員起衝突!為什麼規則總被忽視?

海南三亞市中院刑事審判庭庭長 何豔:

雖然尚未造成嚴重後果,但是他危害了車上乘客、路上行人車輛等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或者重大財產安全。

交通運輸部管理幹部學院教授 張柱庭:

只有最高法非常清晰明確宣佈是犯罪,這樣才能使得公眾對它有清晰的認識,也使得想毆打的人,自己剋制自己。

請重視規則

飛機上,有乘客把腳放在小桌板上,被乘務員勸阻後卻指責機艙管理不夠人性化;女子騎電動車闖紅燈與正常行駛的出租車發生剮蹭,未受傷的情況下竟索要高額賠償;小區門口,未拴牽引繩的寵物狗嚇到孩子,媽媽趕狗保護孩子,反遭狗主人拳打腳踢……生活中的一些場景引人深思:為什麼規則會被無視?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法治建設逐漸完善、規則體系日趨成熟,如何培養出與之相匹配的規則意識、精神文明,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注重培育人們的法律信仰、法治觀念、規則意識,引導人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家庭責任,營造全社會都講法治、守法治的文化環境”。可以說,捍衛以法律和公序良俗為基礎的規則文明,是中國現代化進程的一道必答題。

寶雞48路公交車女乘客與駕駛員起衝突!為什麼規則總被忽視?

有時候,矛盾、誤會乃至風險,常源於對規則的漠視。

有的人在公共場所高聲喧譁,是沒意識到“自己聲音大會影響他人”,稍加提醒還能改正;但也有人屬於“明知故犯”,規則於自己有利就遵守,規則妨礙了自己就破壞;更有甚者,認為守規則是笨拙、迂腐、怯懦,繞過規則得了便宜,才顯得聰明、靈活、有本事。

凡此種種,不僅容易引發矛盾、擾亂秩序,還會“攤薄”社會信任,帶偏社會風氣。無規矩不成方圓,這句盡人皆知的俗語,今天依然發人深省。

在現代社會的文明肌體中,規則就是筋和骨。有了明確的規則,才能框定人們的行動邊界。在傳統熟人社會,人的流動性不強,熟人之間的評價,構成了“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的標準。在現代社會,人的流動性強,“住了3年沒跟鄰居說過一句話”也不鮮見。

這樣的“陌生人”社會里,人與人之間需要明確的規則來協調彼此關係,定義“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從樓道里“不準倒垃圾”的告示,到國家的成文法律,只有規則才能成為現代社會正常運轉的“潤滑劑”。也只有通過培育人們的規則意識和守則能力,

才能推動我們的社會向著有序、文明的方向挺進。

寶雞48路公交車女乘客與駕駛員起衝突!為什麼規則總被忽視?

不遵守規則就要付出“代價”,是督促人們遵守規則的重要動力。絕大多數人對法律令行禁止,是因為知道違反法律的嚴重後果。但法律只是規則的一種。為什麼有行人看到紅燈亮起,仍不假思索地闖過去?為什麼有人無視禁止吸菸的標識,轉過頭去就點上一支?為什麼有人敢於“碰瓷”,信奉“越胡鬧越有利”的歪理?

很大一個原因,就在於違反規則的“代價”不高,有時候還能佔“便宜”。這樣的苗頭不剎住,也會影響全社會對規則的敬畏。對整個社會來說,無論是道德規範、行業規則,還是公司章程、校規校紀,恰恰是那些“軟規則”的落實情況,展現著文明的水準與素質的高低。

寶雞48路公交車女乘客與駕駛員起衝突!為什麼規則總被忽視?

重慶萬州公交車墜江事故牽動人心。這場悲劇以血的代價警示人們,

很多時候規則是生命的“安全帶”。“一個不守規則的乘客,一位處置不當的司機,讓15條生命瞬間逝去。”

寶雞48路公交車女乘客與駕駛員起衝突!為什麼規則總被忽視?

確實,當我們的社會氛圍,能對不守規則的行為儘快給出否定評價和制止行動,公共場所的不文明行為就能大大減少。在互聯網、社交媒體的時代,不守規則的“代價”被顯著提高了。

無論是高鐵上霸座,還是景區裡破壞公物,只要被曬上網,就不得不承受來自輿論的譴責和壓力。在不文明行為可能被隨時隨地“現場直播”的今天,

每個人都需要培養一點尊重規則、敬畏規則的“鏡頭感”。

寶雞48路公交車女乘客與駕駛員起衝突!為什麼規則總被忽視?

不守規則的代價需要提高,守規則的意識則需要深入人心。不久前,一位警察在給違規車輛開罰單時,發現6歲的孩子正在“教育”違規的父親:“我爸該罰,喊他停在停車庫他不聽,到處亂停車,就要處罰他。”幼小的孩子不一定懂得違規的“代價”,但卻從心底裡認同“守規則才是對的”。

寶雞48路公交車女乘客與駕駛員起衝突!為什麼規則總被忽視?

為剛性的規則體系構建成風化雨的文化環境,通過教育的方式在每個人心中播下規則的種子,才能讓自覺遵守規則融入血液,凝聚起全社會的文明共識。

素材來源: 綜合自人民日報、共青團中央、

陝西資訊、寶雞公交、二三里、微博星元楊

新浪微博:@寶雞團市委

青少年服務熱線:12355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