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應屆大學畢業生860萬人,竟然“不愁找工作”?


明年應屆大學畢業生860萬人,竟然“不愁找工作”?


在拒籤工作錄用通知的大學應屆生中,有29.27%因為工作內容沒興趣;28.93%因為工資給的不夠,還有一批覺得工作地點不理想甚至待價而沽的。這是智聯招聘發佈的《2018大學生求職指南》顯示的調研結果。

對於95後傲嬌一代,什麼樣的企業能斬獲他們的青睞呢?11月23日,在智聯招聘主辦的“智場·未來”2018中國年度最佳僱主頒獎盛典暨中國人力資本國際管理論壇上,愛奇藝、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順豐、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星巴克企業管理(中國)有限公司、百度、聯合利華(中國)有限公司、騰訊、網易(杭州)網絡有限公司、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榮獲了“最受大學生關注僱主”獎項。

從2018中國年度大學生最佳僱主評選來看,獲評企業根據大學生群體對於僱主聲望、僱主吸引力和僱主品牌感知三個層面進行打分而來。

當前,95後正在作為未來職場的主力軍。作為伴隨互聯網成長起來的一代,95後獲取信息的方式更加多樣化,掌握的信息也更加豐富。調查顯示,87%的參評企業在2018年開展過宣講會、招聘會等不同形式的進校園活動,40%的企業已經開始使用僱主品牌形象大使進行宣傳,加強自身僱主品牌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智聯招聘提供的數據顯示,2018年,企業校園招聘適量增加了70%以上,充分顯示了企業對於應屆大學畢業生的態度。當前,中國經濟面臨著產業升級,用人企業更願意從大學校園招聘應屆大學畢業生進行培養。與此同時,社會招聘成本上升、難度加大也促使企業更加註重校園招聘。

智聯招聘CEO郭盛表示,儘管企業越來越看重校園招聘,但面對企業的校園招聘會,很多應屆大學畢業生們卻並不感興趣。究其原因,一方面,很多中產階級家庭的學生可以得到家庭的經濟支持,並不急於求職、就業;另一方面,大學生們個人意識越來越強,對於自己的就業方向愈發明確,不再選擇“海投”求職。

不管是通過校園宣講,還是僱主品牌滲透,企業花大力氣將大學生引進來,下一步思考的就是如何建立忠誠度,避免人才流失。為了幫助新入職的大學生更快的適應職場生活,94%的企業都在不同程度上設立了專門針對大學生的培養計劃和項目,讓他們儘快度過適應期,不少企業還從短期、中期、長期分別設置成長計劃,建立長期的關係紐帶。調研顯示,獲獎企業的大學生留任率為85.4%,高出其他企業8.8%。

明年應屆大學畢業生860萬人,竟然“不愁找工作”?

適逢技術革命的新生代,95後的工作方式、職業空間、就業生態已經發生鉅變。他們的追求呈現出多元化的取向,並且有更多的選擇可以去追求。

與此同時,隨著人口紅利的消失,靠人才數量制勝的邏輯已經過時,新技術的開發和應用也讓單個的人力資本被釋放出更大的效能,僱傭關係在雙重的趨勢作用下繼續演變。

通過對比大學生對於心目中理想僱主和現實中最佳僱主的認知排序,僱主文化、薪酬福利無論在理想中、還是在現實中對於大學生而言都是極為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