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讀高中了,買鞋就只想買阿迪、耐克,為此經常吵起來,這是虛榮心還是什麼問題?

Victor領導者


看經濟能力吧!符合經濟能力的消費才是正確的,至於攀比心理?比阿迪和耐克貴的品牌太多了,上高中時老媽給買了件範思哲夾克全黑的,那時候也不懂就覺得比較舒服,現在大學畢業四年了還會穿穿,真挺舒服的,耐克挺小的時候就開始穿,因為老媽覺得質量結實,我比較淘吧!普通鞋半個月左右基本會開膠。我媽總結的經驗是阿迪好看,但是沒有耐克質量好。一般一季兩三雙換著穿,一年其實也就添置一兩雙鞋而已。實話是現在出的鞋真沒有以前的好看。至於衣服是真夠可以的了,目前為止只有T恤穿壞過,所謂的壞就是褪色了,幸好我是畫畫的,避免不了弄到衣服上洗不掉,要不真不知道會有多少衣服了,總結一下千萬別買Logo特別大的,因為第二年在翻出來時會覺得特別傻,而且會有幾個經典款,好多年都沒下過架。至於出新款就要追的小孩,就需要父母好好講道理了。


用戶51642574567


可以說是虛榮心,也可以說是"隨大流"。

小學就有一部分孩子愛攀比,追求各種物質。等他們升學到初中,這種現象更是普遍,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正確引導孩子理性消費。一年買幾雙就夠了。各地奧特萊斯都有大量的折扣品牌鞋服。價格很合算,讓孩子穿耐克再也不是高消費的代名詞!

另一方面,這是現在的普遍校園穿著消費水平,耐克阿迪達斯也是老百姓可以消費得起的,一味拒絕孩子的合理要求只有傷害




用戶88692711469


一方面,阿迪耐克上腳比較舒服,一雙舒適的鞋,自然讓他成為這兩個品牌的忠實的消費者。

另一方面可能或多或少有一點虛榮心,同學都有,他沒有,有些自卑,己不如人。

如果家庭經濟條件允許,買個質量好,舒適度高的鞋,也在情理之中。窮有窮的過法,富有富的過法。經濟寬裕還節衣縮食的實在沒有必要。

如果經濟不寬裕,買品牌鞋有些吃緊。就跟孩子分析家庭狀況,給出解缺方案:1.買高仿,節省開支。2.放棄價格貴的品牌,換價格適中,質量也不錯的品牌。二選一,因為家庭條件不允許,無法滿足他的要求。以後條件允許了,會給他買。

我想以平等的的姿態,跟孩子講道理,讓他作為家庭成員之一,賦予它控制家庭收支的永不解散的合夥人身份,他自然思考的出發點就放到家庭為單位,而不是以個體為單位了。他會為整個家的收支操心。

道理很簡單,執行有門道。為什麼大道理都講了,還能吵起來呢?

是因為家長習慣了以居高臨下的長輩身份,把溝通分析探討一個決定,變成了訓斥、抱怨、輕蔑、強迫、貶低、語言惡毒、出口傷人。這種態度和語言攻擊,不是家長有意而為之,是習慣,習慣了這種表達方式。結果就是激化了孩子的叛逆情緒,他會反抗、頂嘴、抱怨、出言不遜、甚至摔門而去。這些過激的行為背後是無助、傷心。爭吵的焦點表面上是沒有滿足他,為了一雙鞋。實際上是家長的態度和溝通方式,沒有讓他感到自己是父母愛護的兒子,只讓他感到是被父母嫌棄的人,最傷人的話就是“你看人家誰誰誰。。。。” 壓迫式的數落讓他失去了平靜思考能力,成為了和父母的對立面。

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財產,年齡再小,也要尊重他,考慮一下話說出口,會不會傷到他,在說訓斥的話之前,換位一下,假如這句話是別人說自己,自己什麼心情和感受。

很多人說孩子不尊重父母,都是慣的,揍的輕了。這是不正確的,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言傳身教的老師。父母儒雅文明,孩子耳聞目染。父母粗俗野蠻,滿口髒話,不顧及對方感受,說話不經大腦,孩子也會青出於藍。

父母先對自己自律,以身作則,再從小給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像朋友和平輩一樣相處,相互尊重,參與家庭的決定商討。不要擺我是老子,你是兒子,你就得無條件聽我的。這種強制性的服從,起不到效果,得到的就是一個讓你氣炸肺的不聽話的孩子。

所以從根源上找原因,祝願所有家庭,都母慈子孝,遠離爭吵。家庭是愛的港灣,是在外疲憊,受傷,難過,受氣了,回家療傷的地方,是精神的依託。不是一個互相傷害的地方。孩子都是好孩子,家庭氛圍很重要。


LOVE2023


穿名牌鞋在高中生中非常普遍

現在的高中生甭管喜不喜歡打籃球,都喜歡穿這些名牌運動鞋.在我的學生中就有很多這樣的,無論男生女生,都喜歡追求這類鞋子,還越貴越好.阿迪、耐克這樣的鞋子其實並不是最貴的了,還有很多我們不知道的牌子.例如椰子鞋,就一個字貴,動不動上萬塊了,即便如此,很多人還買不到,因為很多鞋子是限量發售的,飢餓營銷做到極致,很多同學可能很多時候自己的鞋已經夠多了,買鞋子並不是為了自己穿,買到之後可以高價賣給其他同學,還可以從中掙錢.

虛榮心肯定是有的

你要說這些學生一點虛榮心都沒有,肯定也不客觀.當看到別的同學穿椰子鞋,而自己還穿著普通運動鞋,難免不好受.況且,現在同學們之間討論的很多話題跟鞋子有關,自己沒有鞋子,很難融入進去.其實孩子買這類鞋也是為了跟同學們有共同的話題,也不能全怪孩子買這種鞋子了.

當然,家裡有錢任性隨便買;但是對於普通家庭肯定是很難承受的,要是經常買肯定受不了.很多時候孩子是不能從家庭經濟條件出發去思考問題的,這時家長要及時跟孩子溝通,說清原委,以學習為重,相信孩子會體諒到的,而不是簡單的吵架,而且也解決不了問題.


學霸數學


我娃從小穿耐克阿迪。因為特別舒服也耐穿不臭腳。不過買啥樣的都是我說了算。到他初二,大約是2011年,他有了自己的想法,就說希望有一雙看好的1300左右的耐克鞋。我說,你考年級前10就沒問題。然後他果然達到了目標,也高興的穿上了新鞋。這雙鞋一直穿了5,6年,穿的不能穿了為止。當然這期間也買了幾雙鞋換穿。不過我倆絕不會吵架的,因為我答應的一定做到,我答應不了的兒子會理解我。


堆煙887


折扣店幾百塊.....人人都有虛榮心,孩子大了,學校裡的孩子都是阿迪耐克,然後你給孩子買安踏.361度....孩子骨子裡會自卑的!何況現在阿迪和耐克也不是什麼奢侈品.在經濟範圍允許的情況下,也是滿足孩子的精神要求!


陌上花開33395491


孩子從小學到高中,上學基本都是穿校服,外衣買的比較少,穿戴投入方面鞋子是大頭。孩子小的時候,可能還不知道品牌,也不知道比較,有啥穿啥。但隨著孩子長大,穿得鞋子多了,就知道阿迪、耐克穿著比較舒適,加上同學間的攀比心理,自然更喜歡品牌鞋子了。


孩子已經上了高中,有了基本的審美觀和舒適體驗。條件好的家庭,會主動滿足孩子對鞋子的需求;條件差的家庭,可以買阿迪、耐克的打折款,價格不會比其他鞋子離譜很多。因為這事家長和孩子爭吵,鬧得彼此不愉快,完全沒有必要。


舉個例子,雙十一那天,女兒看上了斐樂一款變色鞋,由王源代言,價格過千。除此款鞋子外,斐樂其他款價格都非常優惠。剛開始我不同意她買,孩子就不停地磨嘰。後來心煩,乾脆不理她,結果孩子磨著磨著自己就哭了。看到她痛苦的樣子,忽然覺得她已經不是我能夠掌控的小女孩,換位思考一樣:誰在初中沒有追星心理呢?從來沒有要求的女兒一定是真心喜歡那款鞋子;給她買回來,讓她自己去體驗價值和實物是否匹配;把買鞋子作為一種鼓勵,是不是會有意外的收穫呢?

想清楚之後,我立即下單給她買了那款鞋子。條件就是假期要認真聽買來的網課,完成手裡未創作完成的小說。孩子欣然答應。其實我知道,即使不買鞋子,她也會完成假期安排,但附加上這個條件,她做起假期事情來會有正向激勵作用。


入青0601


路過

沒那麼多方面,純粹虛榮心作祟!

高中了,再去試圖讓他把這種虛榮心收起來,已經太晚了

那你就跟他說,想買什麼鞋都沒問題,拿成績說話,但是一般有這種虛榮心的人,成績一般都好不到哪去!

其實導致孩子這樣,家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從小沒有給他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但是也不是什麼大問題,好好的跟孩子溝通就好了,每個家長都不希望自己孩子比別的孩子差,但是在攀比的同時,要把握好尺寸

該買就買了吧,但是要跟他說清楚,這雙鞋的錢要從你生活費裡面扣出來,如果你孩子還有點懂事的話,他會懂得!

純個人觀點, 謝謝關注!


怪獸仙僧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

攀比心理雖然不好,但是多多少少每個人都會有,

大人心智成熟可能會比較看的開,但是作為十八九歲的少年,現在是他們與女生接觸最多的年齡,也是身邊同齡人溝通最多的年齡!

對於他們來說只是想比較不與身邊的人差異較大,這不僅僅是一雙鞋子的問題,有時會被同學嘲笑,冷落。

但是也不要助長他們的對家長的依賴性,既然無法說通他放棄攀比的心裡,那就以獎勵的形式,期中考試考多少名,或者說每個週末在作業壓力不大的情況下,包下一個學期的洗碗家務,然後給他買一雙阿迪耐克就好了,作為家長不要他們一撒嬌一生氣就對兒女百依百順。

像現在正品的阿迪耐克,便宜的有七八百左右的空軍一號,也有四五百塊錢得休閒小跑!

實在不行你可以考慮下我們莆田鞋,通貨價位在100-150左右,真標150-300左右,公司級在300+

真標就可以達到以假亂真的程度了!



用戶55986248209


我想要分享一下自己對這件事情的看法,我是一名80後在我很小的時候,至少那時侯我們那個時期的小孩似乎對這種不是那麼去追求,現在的孩子就不一樣了,可以說是虛榮心作怪也可以說很大眾化了,怎麼說呢我並不知道你家孩子周圍所處的生長環境,像我在大城市長大,周圍的上學小孩都在攀比,在我們那個年代智能手機還不存在,記得在我們那個時期上中學的時候我記得我用過小靈通和手機差不多這樣的東西,當時看的話確實覺得自己牛的一批,迴歸你說的,小孩子嘛都有攀比的心理,作為她們的家長我覺得要正視這個問題,如果說他想要的話可以,一定要拿他學習成績去換,否則就是沒有,從小要樹立他的正確一種意識,想得到某樣好的東西需要靠努力去付出,我覺得每一個人都想要美好的東西,包括我們本身,不過說真的阿迪耐克之類如果不是莆田貨,真品的話確實穿著舒服,買好鞋不就是為了讓腳更舒服嗎,而且質量也沒得說,我們家長辛苦辛苦沒什麼,要讓孩子過的好,但是一定要樹立他的一種意識就是想得到好的東西就要去拿籌碼換,比如學習成績什麼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