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七年正月,朝鮮被後金軍隊屠城了嗎?為什麼?

失魂魚


在朝鮮的歷史上,針對滿清入侵事件,有兩次大的記載,一次是發生於天啟七年(後金天聰元年)的“丁卯胡亂”,一次是發生於明崇禎九年(後金天聰十年,清崇德元年)由皇太極親征的“丙子胡亂”。相對前者,後者更加慘烈一些。但不可否認,兩次胡亂都對當時的朝鮮國王和臣民帶來極大的羞辱和不安。

如果要找個開端的話,還需從1619年說起,當時大明王朝為了討伐後金努爾哈赤,向朝鮮國王下詔,要求出兵協助,朝鮮國王遂發兵13000人協助明軍作戰。

萬沒想到,明朝根本不是後金八旗對手,薩爾滸大敗後,朝鮮軍主帥姜弘立向後金投降。此後,朝鮮君主光海君畏懼後金八旗實力,不敢再與後金作對,對於明朝和後金兩者之間持中立態度。

1623年,由於光海君殺害親兄弟臨海君及永昌大君,又廢除仁穆大妃,引起朝野不滿,本來失勢的西人黨發動政變,推翻光海君另立仁祖李倧為王,史稱“仁祖反正”。

西人派上臺之後,奉行反後金親明的政策,停止了與後金的全部貿易。這讓後金十分惱火,此時,明朝將領毛文龍(後被袁崇煥以莫須有罪名所殺)以朝鮮鐵山城為根據地,頻頻襲擾後金。這雙重因素,讓後金找到藉口征討朝鮮。恰好,朝鮮將領韓潤、鄭梅等因為叛亂失敗逃往後金,這些人便紛紛勸說努爾哈赤討伐朝鮮。努爾哈赤計劃當年攻朝,但是遭到了代善等人的反對,因此暫時作罷。

1626年,努爾哈赤病逝,八貝勒皇太極繼承汗位,很快,“丁卯胡亂”發生了!

1627年,皇太極以“助南朝兵馬侵伐我國”、“窩藏明逆毛文龍”、“招我逃民偷我地方”、“先可汗歸天……無一人吊賀”四項罪名為理由悍然對朝鮮宣戰。而後,阿敏、濟爾哈朗、阿濟格、嶽託、碩託等將,領3萬大軍(滿八旗、漢八旗混編),以朝鮮降將姜弘立、韓潤、鄭梅等為先導,大舉入侵朝鮮。

因此出兵神速,加之八旗軍善戰,朝鮮守軍節節敗退,後金兵馬先攻陷安州,節度使南以興自焚殉國,明朝的援兵都司王三桂陣亡。隨後,後金兵馬又先後攻破義州、郭山、凌漢、山城等地,平壤、黃州守軍不戰而潰。後金騎兵直抵中和,嚮明朝將領毛文龍部發起猛攻,毛文龍抵抗不足半日便戰敗,明朝潰軍退至皮島,因為後金沒有水師,毛文龍暫時阻擋住後金八旗。

阿敏放過毛文龍,率領大軍南下,一面放兵四掠,一面以待朝鮮國王派使者請和。後金八旗殺人放火,無惡不作,每到一處,男子係數處斬,女子分配將士,財物可私自佔有,很快定州被攻陷。

朝鮮君王李倧得到定州失守的消息,驚恐萬狀,將后妃送到江華島避難。阿敏部將乘勝前進,先後攻佔安州、平壤,至中和乃停止前進,駐營安扎。李倧等待明軍救援,但是使者回信,明軍如今正在關內與流寇作戰,沒有能力出兵。李倧見求援無望,命使臣到後金營中投書求和。

經過一個月的談判,雙方達成議和方案:1、後金為兄國、朝鮮為弟國,雙方訂立兄弟國的盟約。2、朝鮮停止使用明朝天啟年號,改用後金年號。3、朝鮮遣王子李玖赴後金為人質。4、後金、朝鮮互不侵犯對方的領土。

3月初3,李倧率領群臣和後金代表南木太等八大臣在江華島焚書盟誓。雖然阿敏在盟誓上署名了,但是對朝鮮誓文並不滿意,於是令八旗將士分兵擄掠三日,使朝鮮京畿道海邊一帶“盡成空壤”。隨後後金退軍至平壤,奉皇太極之令不再後撤,揚言“大同江以西,不可復還”,又逼迫朝鮮簽訂了平壤誓約,在中江、會寧開市、索還後金逃人、追增貢物。

這次入侵,成為改變朝鮮歷史的一章,後人稱之為“丁卯胡亂”!

丁卯胡亂之後,崇禎皇帝下詔書到朝鮮,表示對朝鮮與後金的媾和表示諒解,並且希望朝鮮繼續使用大明年號(而事實上朝鮮民間一直沿用大明年號至清末時期)。而後,袁崇煥列舉“十二大罪”除掉毛文龍,其中一條罪責就是毛文龍私自搶掠朝鮮人財物。顯然,袁崇煥殺了毛文龍,使得後金少了一個對手。(注:毛文龍得不到明朝資助,將士缺衣少糧,連飯都吃不飽,怎麼打仗,因此搶劫也屬可以原諒的事情。)


朝鮮很快又回到大明的懷抱中,而此時明朝將領孔有德自山東叛逃後金,皇太極命朝鮮助以糧餉,朝鮮非但拒絕,而且還幫助明朝追殺。

皇太極對朝鮮的出爾反爾十分怒火,但是他此時對明朝正採取和平攻勢,便要朝鮮從中調停,朝鮮看出後金求和之意不誠,加以辭拒雙方關係日益僵化。不但如此,朝鮮撕毀協議,繼續使用明朝年號,以表明自己還是站在大明一邊。

這一切都為1636年的後金二次入侵朝鮮“丙子胡亂”埋下伏筆。而“丙子胡亂”帶給朝鮮的災難式“丁卯胡亂”的百倍,不但有50萬朝鮮人成為滿洲人的奴隸,而且連王室都不能倖免。

1637年正月30日,李倧率領群臣出南漢山城,徒步前往漢江東岸的三田渡清營拜見皇太極,以極屈辱之伏地“三跪九叩頭”之禮向皇太極請罪。皇太極命人用鞭子當眾抽打他,作為對他的懲罰。

而後,李倧命人在三田渡地建立“大清皇帝功徳碑”,自此,朝鮮徹底脫離大明,成為清朝的附屬國。而此時的大明自己也已經朝不保夕,不久後,明朝覆滅,大清建立。


大獅


首先,朝鮮當時作為明朝的藩屬國,在明朝對後金的薩爾滸之戰中出兵幫助明朝征討奴兒哈痴,可以說與後金結下了仇恨,而在地理位置上看朝鮮成為了明朝對抗後金的馬前卒的位置。

所以後金想要攻打明朝。首先就要解決朝鮮,所以後金先對朝鮮動手,而當時的大明內憂外患,根本無力保護朝鮮,以至於朝鮮被強大的後金騎兵攻破,並且進行了大屠殺,無數朝鮮人民死在了後金人手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