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答啦:說說清朝的行政區劃——省、府、州縣,將軍、辦事大臣

清朝是一個戲份很多的朝代,歷經12帝,每一帝都能拍出好多部影視劇,可以說為我國的言情劇、歷史劇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地理答啦:說說清朝的行政區劃——省、府、州縣,將軍、辦事大臣


當然更重要的,清朝開疆拓土,疆域東到庫頁島、南到南海、西到巴爾喀什湖、北到外興安嶺,比明朝的面積廣大的多,奠定了後來中國版圖的基礎。

在行政區劃方面,清朝承襲明制,在中原地區設省,在明朝13省的基礎上,增加直隸、江南兩省,接著又將較大的省份進行拆分,比如將江南省拆分為安徽、江蘇,將湖廣省拆分為湖南、湖北,將陝西省拆分為陝西、甘肅,這樣就形成了“內地十八省”的格局。這個格局自康熙至同治,200多年間未發生改變。

地理答啦:說說清朝的行政區劃——省、府、州縣,將軍、辦事大臣


省之下設府(直隸州),府之下設州、縣。清朝初期,全國有160多個府,到了清末有200多個府。

州有直隸州和散州之分,直隸州與府平級,下轄縣,只是規模比府要小;散州與縣平級,隸屬於府。到清朝末年全國有200多個州。

縣是最基本也是最基層的一級行政區劃,至清朝末年全國共有1350多個縣。

清朝還沿襲了明朝設置的總督、巡撫的官制,並且把總督、巡撫的管轄邊界調整到與省界一致,總督一般管轄兩到三個省,巡撫一般管轄一個省,這樣一來總督、巡撫就成了掌管一省或多省的最高地方官員。

地理答啦:說說清朝的行政區劃——省、府、州縣,將軍、辦事大臣


清朝一共設立了8個總督,分別為直隸、兩江、閩浙、陝甘、湖廣、兩廣、四川、雲貴。巡撫15個,分別為山東、山西、河南、陝西、江蘇、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廣西、廣東、貴州、雲南。其中,直隸、四川、甘肅三省只有總督沒有巡撫;山東、山西、河南只有巡撫沒有總督。

此外,在各省繼續沿襲明制設立布政使和按察使輔助總督、巡撫,一般每個省設一個布政使,但江蘇例外,江蘇省設有江蘇布政使(駐蘇州府)、江寧布政使(駐江寧府)兩個布政使。

地理答啦:說說清朝的行政區劃——省、府、州縣,將軍、辦事大臣


除了內地十八省,清朝還在邊疆地區設立了5個將軍轄區,分別是盛京將軍、吉林將軍、黑龍江將軍、伊犁將軍、烏里雅蘇臺將軍;西藏辦事大臣、青海辦事大臣以及內蒙古的盟、旗、部。這五個將軍轄區中的遼寧、吉林、黑龍江、伊犁(新疆)分別設立成為省;西藏、青海成為了今天的西藏自治區和青海省;內蒙古各盟旗發展成今天的內蒙古自治區。

地理答啦:說說清朝的行政區劃——省、府、州縣,將軍、辦事大臣


​在東南地區,清朝在鄭成功後代鄭克爽的手中拿下臺灣島,並在島上設立了臺灣府,隸屬福建省。光緒年間,為加強海防抵禦倭匪,清朝又把臺灣從福建省分出來,設立臺灣省。

總體來看,清朝的行政區劃已經具有了今天我國行政區劃的雛形,除了後來新增的寧夏、海南及京津滬渝,沒有太大的變化。不同的是,清朝各省級政區的面積,特別是黑龍江、吉林、新疆等政區的面積,要比現在大得多。

地理答啦:說說清朝的行政區劃——省、府、州縣,將軍、辦事大臣


好吧!就說這些吧,寫到這裡,關於我國古代的行政區劃發展沿革,基本上講完了。接下來,我將用幾篇文章的篇幅,和大家詳細講解集中經典的行政區劃,比如、州、縣、郡、道、府等,關於他們有哪些趣事和冷知識呢?

歡迎關注“地理答啦”,讓我們一起分享政區地理知識,體驗人文歷史樂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