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臺酒賣得如此貴,成本到底多少錢?

賴師傅說酒


由於全國人民的關注,當下茅臺酒的成本應該比較透明瞭,有說50的,有說90的。我認為都對,按直接的材料成本,每斤茅臺酒合50元;算進去全部成本,每斤茅臺酒合90元,不矛盾。

人們想不明白的不是成本,而是價格。一是憑什麼賣2000元?二是多賣的那麼多錢搞哪裡去了?三是以後會不會更貴,能不能迴歸到正常價格,三幾百元一斤?即便像國外賣的價格,也便宜一大半啊。

本文就從市場角度說說裡面的道理。

首先,關於成本,算直接材料成本或綜合產品成本,完全達標的茅臺鎮醬香酒不過百元。至於說到茅臺酒生產工藝、勾調技術等增加成本的各種原因,按照茅臺酒市場供應體量,並不佔多大比重。因為產品成本是單位成本的概念,大白話說,一斤酒用多少糧食,多少人工,生產多少,賣多少。如果茅臺酒廠每年生產一斤酒,那個成本就是天價。如果是2017年的4.28萬噸,就是幾十塊一斤。所以說,茅臺酒和茅臺鎮上所有的優質醬酒一樣,成本在50-100之間。

其次,茅臺酒為什麼賣這麼貴,多的錢哪裡去了。上面說的是單純的產品生產成本,作為商品,價格總成包括三大部分:①成本;②費用;③利潤。成本已經清楚了,再說費用。當前白酒實行的是“產銷分離”模式,對於生產廠家,產品費用硬性的一塊,是留給銷售商的部分。茅臺酒1499是供應價,市場賣到2000,這個差價就是切給銷售的部分。1499與100之間的差價裡,包含有酒廠的各項非生產費用。理論上說,茅臺酒廠的毛利潤是每斤1399元。

最後,茅臺酒的利潤,也就是說多賣的那麼多錢哪裡去了。酒廠的1399元毛利潤,有三大分配板塊,第一位的是國家稅收,第二位是產品推廣費用,然後才是酒廠可支配部分,用於生產擴大,設備更新。這三大塊都是合理存在,只是商業規則的原因,譬如推廣費用和可支配利潤做不到透明,老百姓的疑慮就此產生。

筆者詩語02年入市,潛心研究股票十多年,並集結了一批"民間股神",總結了一套選牛股成功率極高的抄底戰法,深受股民喜愛,特此建立了一個【微信公眾號:湯詩語】,每天講解選牛股思路,很多朋友學會後,抓住了不少漲停牛股。剛剛也是有很多粉絲朋友說,看了您直播講解,也是成功抓住了華控賽格80多個點的收益,要不要繼續加倉。

華控賽格,是在股價回踩的時候選出,截止目前漲幅高達82%,很多相信了本人的新股民,看了微信直播講解的粉絲朋友都是抓到這波收益,這也是長期看詩語直播微信的粉絲朋友所能把握的利潤!

深賽格,我是根據雙龍戰法及時選出講解,輕鬆收穫58%以上的漲幅,恭喜當時看到筆者選股思路文章的股友及時把握住了該股這波行情。

從上圖可以看到此股的走勢是不是跟上面講到的兩隻股票類似呢,都是經過一段時間下跌洗盤迴踩底部支撐後企穩拉昇,目前該股也是再次下跌回踩支撐線附近,相信講到這裡大家都清楚了,該股後期走勢,就不在這裡多點評了,會在選股文章持續跟蹤講解。

本人在定期跟蹤研究很久的幾隻類似光洋股份、西安旅遊的股票已經選出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去(微信公眾號:湯詩語 )查看,最後,如果手中有個股被套,不知道如何解套,買賣點把握不好的朋友,都可以與筆者取得聯繫,本人看到後,必當鼎力相助!


湯詩語14


茅酒手藝人可以這樣告訴你:

我們最常見的53度飛天茅臺酒現在的價格1499還算是良心價格啦!沒有賣你2000算是阿彌陀佛啦!

可能能你還不服氣

但是,你還真的不要不服氣,事實就是事實,事實還確實是那麼會事情


因為茅酒手藝人家的老房子就是現在的職工醫院旁邊的現在武警中心的位置,而且父母也是屬於老職工,所以得以很小的接觸到茅臺酒的釀造,尤其是頻繁的接觸到茅臺酒的很多工藝細節。如果你簡單的以多少斤高粱出多少酒,

外加他的財務報表來分析他的成本,對於這樣的行為,我只能說你太不瞭解茅臺酒。也太不尊重啦!

我們人都是凡人,都是吃五穀雜糧的。都是一個社會中的人。茶餘飯後都喜歡八卦八卦那個領導的壞話,說說我們上班要如何去擠兌那個同事,但是這樣的情況在茅臺酒廠的生產一線工人裡面是絕對沒有的,我們談論得最多的是我們要如何去幹好今年的生產,即使有那個同事屬於典型的老鼠屎,我們想的不是擠兌而是在生產操作的時候我們要三五個人隨時在他左右,因為在他左右他就不可能在工藝上粗製濫造,做一些影響茅臺酒基酒品質的事情,因為我們一個班13個人的人年終獎全部就是靠一年的質量等級決定的,這個在目前普遍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的今天,茅臺酒廠依然是質量第一,而不是產量第一。打個比喻,一棟生產房的四個班組,如果說三個生產房的一等醬香產量是20噸,全年產量50噸,而你們班產量可能是80噸但是一等醬香的質量是5噸,如果說是很多的企業,年終獎絕對是產量高的班組的高於低的很多很多。但是在茅臺酒廠恰恰是相反的,因為茅臺酒廠需要的是優質的一等茅臺酒的基酒,而不是一大堆有各種各樣問題的酒。

所以只要是班組聚會,喝點酒以後,大家說得最多的就是我們要團結在一起如何如何才能更好的做好今年的生產,而不是說說領導的壞話、擠兌擠兌某某同事。相反有的同事是借酒承認自己的錯誤,同時也希望大家監督好他,不能讓他一個人的原因而影響全年的產量。



1:漫長的一線釀酒工、制曲工的培養

茅臺酒的釀造屬於非常典型的中國傳統手工業的操作,只有極少數的不影響質量的而且最繁重的完全依賴蠻勞力的程序改成了機械化,也就是活動甑和行車抱鬥抓取酒糟。

因為茅酒手藝人就是典型的一線釀酒工人,在參加工作之前,首先是入職培訓,我們培訓的內容第一就是無條件的服從茅臺酒工藝的安排,記住了茅臺酒工藝的安排。不是領導的安排也不是班長酒師的安排。

接下來就是純書面的工藝流程的講解,同時講解這些關鍵的工藝控制點如果操作不好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可能很多熟悉茅臺酒報表的酒友有一個驚人的發現,那就是茅臺酒廠每年招聘一線釀酒工人的數量都很少,平均下來也就是二個班組一個純新工人。茅臺酒廠目前制曲制曲共計一萬多人。這得多大的成本。

尤其是犯錯的成本,例如前面所說的工藝的粗製濫造而造成不是一等醬香,尤其是出現次品這就等於這個班組一年的辛苦工作就付諸東流了。

2:嚴苛的用料精選

釀酒好比做菜,如果說沒有好的食材你想做出色香味俱佳的菜餚,恐怕就是白天的做夢。

而茅臺酒也是這樣,如果沒有好的原料也出不了如此精妙絕倫的飛天茅臺酒。

一:紅櫻子糯高粱

糯高粱那裡都有,但是釀造茅臺酒的高粱就必須是茅臺鎮周邊的,根據茅臺酒官方的介紹,因為紅櫻子高粱的顆粒結實飽滿耐蒸煮,所以才選擇這個高粱。



其實這個只是很表面的因素,而深層次的原因就是隻有茅臺鎮周邊的高粱的單寧含量才是最高的,因為紅櫻子高粱單寧經過茅臺酒特色工藝的漫長而反覆的高溫,反覆的蒸煮,反覆的氧化後會賦予茅臺酒滋味豐富、多變、細膩。而不是一種略顯單調的滋味。

還有就是茅臺酒廠周邊的和窖池裡的釀酒有益微生物已經與茅臺鎮周邊紅櫻子高粱形成了完美的搭配,如果說來點外地的高粱、其結果就是水土不服——拉肚子。這個酒友們應該都有體會的,很多人新到一個地方的時候輕則拉肚子幾天,重則讓人渾身不舒服,但是這樣的情況收拾行囊回家以後不用看醫生不用吃藥,馬上就恢復正常了。



二:原生態的釀造用水

來過茅臺鎮的酒友除了會發現從秋天開始赤水河的水開始清澈見底,而且非常甘甜。

還有就是這個水這麼大,為什麼不搞發電站呢?把這個水攔起來發電豈不是一本萬利啦。可是事情永遠沒有你想象的那麼簡單,早在以前就有人想搞發電站啦,而且曾經在赤水河中游的一個小地名大渡口的位置做了前期的準備工作,土地這些都基本上徵用了。最後的結局就是茅臺酒廠為了自己茅臺酒的品質生命線掏錢埋單。

其次一個情況就是很多酒友說,哎呀你們的水真好啊!下河游泳都不怕髒身體,水真乾淨。可是你真的知道嗎?

茅臺酒廠為了赤水河沿線的植被覆蓋率基本上每年都會花幾個億去種植、替換和恢復一些植物,尤其是關閉一些小的古法造紙作坊,同時杜絕上游的養殖業的發展。尤其是今年茅臺酒廠為了茅臺酒釀造用水的安全,在赤水河沿河搞了排汙工程。

所以釀造茅臺酒的水看似取自赤水河,也就是一個電費的問題。實際情況就是同樣的體積下的茅臺酒釀造用水可能比高端礦泉水還貴。



三:百年傳承的並艱難逐步完美的古法工藝

茅臺酒的釀造工藝據考證是沿自三大燒坊,而這工藝目前最具有爭議性的就是釀造茅臺酒是否使用中藥,或者說添加中藥

其實這個問題茅臺酒官方的宣傳是目前(主要是目前)不使用任何的草藥。

但是你知道嗎?

早期的茅臺酒釀造其實是使用藥曲的,而且在釀酒的過程中也會添加草藥。我們都知道茅臺酒的制曲要添加母曲,茅臺酒每年的下沙都會添加母糟。

所以國家一級品酒師和釀酒師茅酒手藝人認為,不是說茅臺酒廠目前沒有這個技術可以添加了,而是他沒有再添加的必要了,因為經過漫長的篩選與馴化以後,添加了中草藥能夠篩選的釀酒有益微生物已經在早期就篩選穩定了,而且這個馴化已經是非常的成熟和徹底了。

但是我們也不得不忽略的現實就是這個在傳承、篩選、馴化過程中的試錯、犯錯。

所以對於好酒,尤其是像茅臺酒這樣的傳統優質酒,你喝的其實不是簡單的一杯含量水和酒精佔了百分之九十八,其他物質百分之二的有味道的水,而是一粒粒糧食被修飾以後的藝術作品。

請問你還認為這樣的藝術品便宜嗎?

說到茅臺酒,茅酒手藝人也是非常的喜歡,茅酒手藝人家裡存放的茅臺酒也就是酒友們過來啦,給酒友們接風洗塵的時候茅臺酒手藝人才能夠蹭幾口,然後幾天不刷牙,就是為了回味茅臺酒特有的香氣和香味。

平時茅酒手藝人主要是喝自己釀造的經過多年陳放的醬香酒,雖然滋味沒有茅臺酒那麼好,但是也不失為可以天天喝的好酒。如果你想品嚐記得私信喲!

最近一個茅臺鎮的人說茅酒手藝人在沒有品嚐過他的酒的情況下,用語言譏諷和調戲他酒的質量。

茅酒手藝人在這裡嚴重的聲明一下。

一個酒友問我茅臺鎮是否有私人釀造的酒無限接近茅臺酒,甚至達到百分之九十茅臺酒水準的酒。

我的回覆是目前茅臺鎮有沒有我不知道

但是對於這樣的情況我不做任何的評論

因為我不會拿所謂的散茅去欺騙酒友和辜負酒友們的信任

但是我也不會去阻止這樣的騙子行為的發生。

就是這個事情:茅酒手藝人只能說,現在假MT不好做了,你們開始組圖忽悠,不信你們可以看看,他們註冊了很多小號在拼命的搖旗吶喊。茅酒手藝人的人品是否靠譜可能你不知道,酒友們品嚐茅酒手藝人釀造的酒的時候,我都是建議大家收到了品嚐了滿意了再微信紅包的。

請問你這樣做了嗎?



茅酒手藝人

一個土生土長的茅臺鎮人

一個普通的醬香白酒釀酒工人

一個對釀酒工藝痴迷的年輕人

以酒會友

為懂酒的人尋找美酒

為美酒尋覓知音

茅酒手藝人(wx:maojiuyr)版權所有


茅酒守藝人


茅臺酒之貴,大家都有耳聞;茅臺為什麼能賣到這麼貴,卻不一定人盡皆知。

為什麼茅臺酒這麼貴?四個方面為你解析。

1.成本本來就高

醬香型白酒的出酒率大概在5:1,也就是“五斤糧食一斤酒”。

粗略計算,釀造茅臺酒所用的本地紅櫻子糯高粱在18年之前的收購價是7.2元/公斤,18年一月之後上調到了8.2元/公斤。

高粱和麥子所做的大麴一比一的比例,麥子制曲成品率按80%,一斤酒麴需要1.25斤小麥,小麥價格在3-4元/斤,取中間數3.5元/斤。

一斤酒的糧食成本=5斤高粱+5*1.25斤小麥

=5*4.1+6.25*3.5=20.5+21.875=42.375元

這還只是單單糧食成本,釀造過程中人力物力才是成本大頭。


2.工藝流程複雜、生產週期長

茅臺酒的工藝一般概括為“一二九八七”,是指一個生產週期需要一年,經歷兩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取酒,極為繁瑣複雜。圖示如下:

以上流程中,耗時最長的是發酵。

發酵分兩步,平地堆積發酵(也叫有氧發酵、陽發酵),蒸煮加入酒麴的酒醅靠堆積的熱量進行為期一個周左右的發酵;

而後把酒醅放入三米深左右的窖池進入入窖發酵(也叫無氧發酵、陰發酵),用麩皮、窖泥封頂,發酵一個月左右進行蒸煮取酒。


醬香酒從端午制曲開始到重陽下沙,每次發酵取酒都是一個月左右,重複取酒七次,基本一個流程結束就是下一年開始制曲的時間了。

複雜、漫長工藝流程帶來的依然是高昂的人力物力成本。


3.產量少、賣方市場,物以稀為貴

醬香酒在我國的白酒市場中佔比量不高,而茅臺酒作為其中的特優代表,產量更是嚴重不足。

查詢相關數據:

2017年度,茅臺酒實現了基酒產量正常、質量穩定,全年茅臺酒基酒產量達42771噸,完成年計劃的130.9%,入庫合格率為99.96%。同時,會議也明確了2018年茅臺酒的基酒生產任務:46100噸。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數據,2016年我國白酒市場銷售額為6125.7億元,總產量1358萬噸。而2016年茅臺的產量在3.9萬噸,銷量大概是2.29萬噸,茅臺酒營業收入約367.14億元

產量佔比不到0.3%的茅臺酒,收入佔比將近6%,低產量高額利潤,其價格高昂可見一斑。

另附茅臺2000年之後的漲價幅度:


4.宣傳得好,抬高了身價

最後,酒香也怕巷子深,酒帘子挑得高,看到的人多了,買的人才會多。

各大名酒在2017年的廣告宣傳費用如圖:

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洋河、古井貢的費用都是10億往上,如此高昂的廣告支出使各大衛視黃金時間總能讓這些酒出現在公眾眼球,日復一日刷存在感。

而茅臺一直以來都把自己往“國酒”這個位子上靠(儘管申請商標多年一直未獲通過),新聞聯播開始前的那幾秒“國酒茅臺、為您報時”時間雖短,但絕對黃金價值。


茅臺也一直把自己往政治名人身上靠,宣傳的那幾個故事,什麼批文“把產量搞到一萬噸“;茅臺獨得國酒之父恩寵;尼克松、里根對茅臺酒情有獨鍾;茅臺被作為國禮贈送給外國政要等,全是往上層靠。


另外茅臺之所以有今天的地位,跟“四渡赤水”時結下的緣分也是分不開的。

軍中茅臺一直都是炒作熱點,茅臺在軍系確實也備受好評,《戰狼》裡,吳京對瓶吹的茅臺以前可是軍中常客(另外附送一個小知識:茅臺瓶口有玻璃珠,這樣子喝茅臺,酒水很可能出不來)。

一系列的宣傳塑造了茅臺高端大氣昂貴的印象,加之投資炒作的推波助瀾,以及茅臺集團的日益壯大,茅臺酒價格居高不下也就說得通了。


.......................................原回答分割線.........................

補充內容:

此文獲得朋友們的大量關注始料未及,看評論裡質疑的大多是糧食價格偏高,因此我找了一些數據給大家參考:


1.茅臺集團的糧食究竟來自哪些地方?

“目前茅臺酒釀造用高粱全部來源於在仁懷市及毗鄰地區建設的有機高粱基地,小麥主要來源於黑龍江、河南等優勢主產區,所有原料均通過有機認證”——信息來源 http://315.voc.com.cn/note/view/3445.html

2.茅臺集團高粱收購價究竟是多少?

根據附註1,茅臺高粱都是來源於仁懷本地及周邊有機高粱基地,而查詢相關信息顯示:

仁懷市有機原料中心和茅臺集團原料基地相關信息顯示,2017年,仁懷市及毗鄰地區有機高粱基地經過多年發展,認證面積已達到91.98萬畝,種植面積42.5萬畝,覆蓋仁懷市、習水縣、金沙縣、遵義播州區共10.1萬農戶,產量達到9萬餘噸。

“長期以來,茅臺一直堅持以遠高於市場平均價格的優惠條件收購有機高粱,10餘萬戶農民成為直接受益者。”茅臺相關負責人表示,2017年,東北高粱市場價為3元/公斤,普通高粱市場價為5.4元/公斤,茅臺對有機高粱基地農戶的收購保護價則為7.2元/公斤,遠遠高出市場價。

2018年的高粱收購價已提至8.2元/公斤,每年將花費2000多萬元補助糧農。

信息來源:北京晨報https://finance.qq.com/a/20180131/004349.htm

信息來源:新京報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180130/32025580.html

3.貴州地區小麥市場價格

http://www.qnong.com.cn/zhidao/shichang/4477.html,數據信息來自黔農網,而且這是14年的行情。

4.鑑於茅臺並非全部從本地收購小麥,另從黑龍江、河南地區購入,這兩地的小麥行情如圖:

河南:


黑龍江

根據圖示,我上文提到的3.5/斤小麥數據基本是按照了遵義地區的市價,有失偏頗,在此特地做出說明。


考據不易,數據未必完全符合實際,但茅臺酒成本之高,確實是在市場諸多名酒之冠。而這些高昂的成本之中,糧食原料成本其實並不是大頭,運輸、管理、研發、創新、勾調、儲存、宣傳等才是高昂成本的主力。


一家之言,懇諸位斧正。


痴心釀酒人


2017年底茅臺經過最新一輪調價後,53度飛天的出廠價969元,零售價定在1499元,當然由於茅臺的供不應求,很多地方炒到1800元甚至超過2000都很正常,如果是年份酒,一擲千金根本不足以形容。

有人都說茅臺仗著國酒品牌,其實根本不值那個價,都是炒作;有人說茅臺精選優質原料,不管是茅臺鎮高粱還是赤水河的水,都是獨一無二的,加上獨特的醬香釀造手法,就是值這個價!

茅臺到底成本多少?作為一家上市公司,其實很多數據都是透明的,追尋其成本根本不用那麼麻煩!

2018年茅臺並未有過調價,所以我們看2017年年報,其中茅臺酒營業收入將近524億,而營業成本為37億多,毛利率高達92.82%,按這個數據,則成本佔7.18%,按969元出廠價相乘,成本差不多在69塊多,將近70塊吧。

當然,上述數據測算出來的成本並不精確,營業收入數據沒啥問題,成本則可能包括了其他原材料以為的成本,所以其實真正的原料成本還會低於70塊!

我們再看看最新的中報數據,詳細程度不及年報,只有主營業務收入,按下圖的比例測算成本為8.95%,同樣按969的出廠價相乘,可以得出成本為86塊多,相比去年有所提高,這點跟今年物價上漲實際情況相匹配。

這就是茅臺,長期保持90%左右的毛利率,再加上其品牌號召力、產品的供不應求,從上市公司的角度來說,這樣的公司無疑是非常優質的,這也早就了股價一直維持A股第一股的地位,同時也成為了A股價值投資的典範!


老兵傑西


由於全國人民的關注,當下茅臺酒的成本應該比較透明瞭,有說50的,有說90的。我認為都對,按直接的材料成本,每斤茅臺酒合50元;算進去全部成本,每斤茅臺酒合90元,不矛盾。

人們想不明白的不是成本,而是價格。一是憑什麼賣2000元?二是多賣的那麼多錢搞哪裡去了?三是以後會不會更貴,能不能迴歸到正常價格,三幾百元一斤?即便像國外賣的價格,也便宜一大半啊。

本文就從市場角度說說裡面的道理。

首先,關於成本,算直接材料成本或綜合產品成本,完全達標的茅臺鎮醬香酒不過百元。至於說到茅臺酒生產工藝、勾調技術等增加成本的各種原因,按照茅臺酒市場供應體量,並不佔多大比重。因為產品成本是單位成本的概念,大白話說,一斤酒用多少糧食,多少人工,生產多少,賣多少。如果茅臺酒廠每年生產一斤酒,那個成本就是天價。如果是2017年的4.28萬噸,就是幾十塊一斤。所以說,茅臺酒和茅臺鎮上所有的優質醬酒一樣,成本在50-100之間。

其次,茅臺酒為什麼賣這麼貴,多的錢哪裡去了。上面說的是單純的產品生產成本,作為商品,價格總成包括三大部分:①成本;②費用;③利潤。成本已經清楚了,再說費用。當前白酒實行的是“產銷分離”模式,對於生產廠家,產品費用硬性的一塊,是留給銷售商的部分。茅臺酒1499是供應價,市場賣到2000,這個差價就是切給銷售的部分。1499與100之間的差價裡,包含有酒廠的各項非生產費用。理論上說,茅臺酒廠的毛利潤是每斤1399元。

最後,茅臺酒的利潤,也就是說多賣的那麼多錢哪裡去了。酒廠的1399元毛利潤,有三大分配板塊,第一位的是國家稅收,第二位是產品推廣費用,然後才是酒廠可支配部分,用於生產擴大,設備更新。這三大塊都是合理存在,只是商業規則的原因,譬如推廣費用和可支配利潤做不到透明,老百姓的疑慮就此產生。

需要著重說明的是,當前茅臺酒市場表現並不是價格虛高。作為一個世界頂級品牌,在國家幾十年持之以恆的扶持下,儘管已經一家獨大,但目前的成績並不是很好,起碼的還沒在國際市場佔領一席之地。只是和國內同類消費品相比,已經大大超出了普通消費水平,形成新的消費矛盾。據今年最新報表數據,和去年同期相比,營業總收入增37%,利潤總額增40%。儘管發展速度很快,依然任重道遠,茅臺酒還會繼續漲價,並且帶動同類產品漲價。至於價格能否迴歸,那要看以後了,最大的可能,首先的白酒生產迴歸到釀造酒為主體的市場格局。所有酒廠都生產糧食酒了,產品質量都提高到現在的茅臺酒水平,那時的價格才會迴歸理性。


普濟


和售價相比,成本低得嚇人!茅臺酒被稱為國酒,價格高而且難買。我們來看看動輒五六千元的茅臺酒的成本有多高。

2017年第四季度茅臺營業收入157.68億元,淨利潤70.96億元,淨利率高達45%。什麼概念,就是一瓶售價6000元的十年飛天茅臺,拋出酒的成本和一切費用,可以淨賺2700元。

這還不算最恐怖的。要知道茅臺的毛利率是90%。銷售毛利率=(銷售淨收入-產品成本)/銷售淨收入×100%。我們以6000元的飛天茅臺為例,90%的毛利率就意味著成品成本只佔10%,也就是600元。茅臺:“我賣的酒就是在成本價後面添個〇,買不買由你!

我能拿茅臺和汽車製造業對比一下吧。上海汽車是我國最大的汽車製造集團,下面有上汽大眾、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和名爵榮威等各種品牌。2017年全年沒生氣集團營收8579億元,淨利潤344.1億元,淨利率4%,毛利率13.47%。和茅臺比,上汽的淨利率低40個百分點,毛利率低77個百分點。

這下你知道誰是宇宙第一暴利行業了吧?不是銀行,不是房地產,而是白酒企業。


紅谷新視界


成本約180元!

53度的飛天茅臺目前市場的官方價格是1499元,但是這個價格在大多數的市場都買不到,估計是在2000左右!茅臺的的利潤是相當高的,所以估計成本在150~180之間。

茅臺酒是好喝,但是價格也貴,對於我們普通平民百姓來說,喝一喝貴州茅臺鎮的醬香型白酒就可以了,質感也不差。我平時就喜歡喝茅臺鎮的 四休 酒,口感好,品質好,純糧美酒。





社會原材料


這個成本你要看怎麼算了。

如果僅僅指的是糧食成本,再加上酒麴,那麼價格低的能讓你把手機扔了,還會懷疑眼睛出了問題。

一般來說,三斤糧食加一斤酒麴就可以燒出來一斤正兒八經的好酒(這裡僅指傳統工藝,並不是現在的所謂快速發酵)。那麼每斤糧食如高粱、大麥、小麥等平均下來也就1.5元左右,也就是說,不包括人工等其他成本,一斤酒的價格大致6-8元左右。


但是呢,這裡面有個問題,同樣都是糧食,為什麼有的出酒率高有的低,有的酒醇厚有的寡淡無味,燒出來的好酒都需要什麼條件呢?

首先,需要有年頭夠足的窖池,年代越久當然越好,只有這樣的窖池才有可能出來最好的酒,而不是地下挖個坑裝進糧食就能出好酒的。

其次,工人師傅的操作也很重要。糧食經過破碎、蒸煮、翻晾、入池等環節,特別是入池的溫度以及蒸煮的時間,可是都馬虎不得。



再者,發酵時間要足夠長。現在很多人用玉米燒酒,出酒率很高,基本都在40%以上,發酵時間大都是在12-15天,這類酒雖然也是純糧酒,但是呢,跟傳統工藝完全兩碼事,酒的品質自然要差很多。

真正的好酒,在窖池裡最少需要半年。在燒酒時候有豐富經驗的師傅通過觀察酒花的變化來判斷度數。酒頭度數較高,且有一股很濃的糠味,酒尾發酸,這些都不能算好酒。最好的是從58-53度之間的一部分,量很小,可以說是稍縱即逝。每池糧食可以燒幾鍋酒,池頂部的那鍋就稍微差一些,最好的是底下那鍋,業內人士稱之為池底。


剛燒出來的酒就出售,當然品質會大打折扣。所以還要陳放一段時間,這當然也需要成本的。

茅臺酒的包裝相對比較簡單,成本也不貴,一瓶酒不算資金方面的佔壓,只考慮糧食、人工、包裝、倉儲物流等方面,那麼每瓶酒的成本大約在15塊錢左右!!!

但是他憑什麼賣一千多一瓶呢?

首先是品牌,不管你承認不承認,茅臺都是國人心目中的國酒。國宴、國企、國航甚至國足的工資,哪個都不低吧,憑什麼國酒不能賣的高。你沒錢完全可以不喝(小編沒錢,所以喝不起)。


還有,之所以一直強調傳統工藝,肯定跟酒的生產有很大關係的。前面說了,好酒只有每鍋中間那麼一點,一千斤酒裡面大約只有不到一百斤左右。如果是大規模工業化生產,那就是狗兌的酒而不是傳統工藝的糧食酒了。

據說,茅臺廠的年產能只有一萬噸(按發酵池推斷出來的),也許可以勾兌飛天茅臺的只有一千噸。那麼全國各地的大中城市甚至縣城裡都有茅臺專賣店,這些酒的好壞真假暫且不論,單從產能來說,你應該懂得吧!


亂眼看世界


正宗醬香型白酒不僅對釀酒環境高度依賴,對釀酒的原料要求也極高。釀酒用的高粱要用茅臺鎮當地產的紅櫻子高粱,水要用赤水河的水,曲也要用當地產的小麥。正宗醬香型白酒麴和和高粱的比例一般為50%:50%,用曲量也是所有名優白酒中最大的一種,但出酒率卻極低,一般不會超過20%。通常情況下,都要5斤糧食才釀造得出一斤酒。生產週期更是長達一年,即1年生產、2次投料、9次蒸煮、8次發酵、7次取酒。取出的單輪次酒還要經3年以上窖藏陳釀才能夠用來勾調,然後還要加一定比例更長年份的調味老酒勾調,確定酒體符合相關標準罐裝後還要放一年的時間才能夠正式出廠。

所以說茅臺酒賣得貴不完全是炒作的原因,醬香型白酒就是一種稀缺資源,物以稀為貴嘛,再加上品牌的效應和市場的追捧,價格自然就上來了。在這裡,我想建議大家的是,如果想喝正宗醬香型白酒,品質保證價格相對茅臺酒實惠的產品倒不一定只有茅臺酒可以選擇。有些產品沒有錢去中央電視臺打廣告也不想花錢打廣告,就不會把像在中央電視臺打廣告等需花費鉅額費用的投入計算進產品成本,那這些產品的售價就相對便宜。而且我還認為有錢上電視打廣告的酒不一定都是好酒,但沒錢打廣告,只靠消費者口碑傳播的酒絕對不差。

比如說醬香博物館,第一批酒都是先把產品寄給消費者,對方收到認為值得才付錢,不值得就不用給。現在是酒賣完了,天天有網友留言問我什麼時候第二批酒才生產出來,因為產量有限工藝苛刻複雜,再加上原材料上漲外包裝又要調整,我想按原價賣給大家就要精打細算,不能有任何的損耗誤差才勉強做得出來,我就沒好具體回覆大家,有的網友就批評我說問我多遍也不見回覆,我是有苦難言。

總之,茅臺酒也罷,醬香博物館也好,消費者購買要量體裁衣,不買最貴的,只買最適合自己的才是科學理性的消費行為。十年釀一口,今日展示君。醬香博物館,集醬酒大成,譜古韻新章,致力於做傳統釀酒工藝文明的守護者和傳承人,以弘揚中華悠秀傳統文化為己任。我們釀酒要賣,但我們更在乎把產品打造成社會文明的標誌。我們的夢想就是向大家提供一款有情懷人人都喝得起的健康美酒,品質保證價格實惠,希望通過努力能讓大家知道什麼是好酒,都喝得上好酒。一滴博物館,千年永流傳。一切美好事物,只有經過時間的檢驗發酵才值得大家擁有。


醬香博物館


能把價格賣到如此高的產品,是沒必要追究它的真實成本的,知道了又怎樣,畢竟消費他的,不是消費的它成本,消費的是它帶給買酒人的身份和地位。


既然能做到奢侈品的世界地位,那說明茅臺集團的運營能力非常強。能把廉價的東西賣到世界各地,大家爭相恐後的買,這是你我做不到的地方.

就像那些明星穿戴的東西,就成本而言又值多少,你我都明白,但是一旦打上了奢侈品的牌子,立馬翻身!我國不是經常給那些名牌加工產品嗎?出口到國外,打上別人的標籤,身價倍增,幾十上百倍,國人還爭相去搶.


這就是一個品牌的溢價能力!你我看不懂的,玩不轉的,太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