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學中醫、鍼灸的本專科醫學生有什麼想說的話?

李小南的小聰明


學好中醫治未病,學點西醫治已病。

餘今年七十七歲,研習中醫己有六十餘年,也學了點西醫,在此想針對題目談一談個人的看法。在談之前先聲明一下:這只是個人觀點,謹供善良探索,文明討論。

餘不再引經索古,鮮明地只談認識。

學者首先需要明確瞭解中醫學說的大綱是什麼?

個人認為,中醫學說大綱就是:山川無意,人有情,不逆自然混為天。適應環境,少生病,治未病。

大家可能一看就懂,就是說:環境是變化的,無情的,但人是靈光的,會聰明地去適應,使人和環境天然地混為一體,防止人,天反逆,就會使人少生病,或不生病。如有不適,找出原因,及早防治,避免大病養成。

人生於大自然,吃於大自然,逆反自然會生病,順應自然得安康,不信你可試試。

不論大人小孩,總有大意的時候,就會生病,身體就會不適,會有不同症狀,中醫學會根據不同症狀知道你會得什麼樣的病,再從自然界中優選出對症的藥品給你服用,用針灸理通經絡,使病從自然中來,就讓他從自然中去。(中醫能延續幾千年源在於此)。這樣一來得重病的人會減少,醫院就不會如此忙碌,專家號也不會如此難約。

關於西醫:

西醫有獨特的治療手段,有完善的治療系統,有數據,理論和器械支撐。對骨科,傷外科, 產科常見病多發病,重病的治療,的確很強,中醫是不及的。

中醫是以理論指導實踐。而西醫是實踐中完善理論。中醫以預防為主,而西醫主打治療。明明是兩隻不可分離的雙手,卻有人生生的想把他分開,有什麼好處呢?

試想一下:如果沒有中醫的防治,生病的人會越來越多,西醫將會累死!如果沒了西醫後期治療,病人也會疼死!

誰輕?誰重?有必要嗎!衷心希望兩隻巨手緊緊地握在一起。77.tu


tu醫海拾遺1942


答:有什麼想說的呢?

1.這一輩子學習了就學習了,是命,是好命。“千萬不要改行”!記得我當年學習的時候,對我的老師說:怎麼我學習數理化都沒遇到過這種現象,越學越懵!師說:不怕你懵,就怕你改行,只要你不改行,我保你會!果不其然,多年後,我終於懂了不改行的真諦。

2.數理化等自然科學是屬於“有分別,能夠分別”的學問,中醫是屬於“無分別,不能夠分別”的學問,它是屬於學習整體的全局的學問。學習科學的人一般走的是從“有分別到無分別”的路,而學習中醫的人一般走的是從“無分別到有分別”的路。二者的學習方法不同,學習後的思維方式也發生了變化,前者“自我很強,外強中乾”,後者“無我很強,柔中含剛”。但是二者到了最高的頂峰,又是沒有分別的,可以殊途同歸。

3.在學習中醫的過程中,在沒有弄懂之前,大量的背誦記憶是很有必要的,湯頭歌訣,藥性四百味,經絡分寸歌訣,經文條文等等都是很重要的。

4.另外特別要說的是:中醫的本體,本源,魂,玄關一定不是陰陽學說,五行學說,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皮脈肉筋骨學說,氣,血,精,津液學說,而是也一定是“炁”一元論學說!其它的都是從這一“炁”化生而來的內容。“炁”含大千,大千世界即:“炁”。

以上就是我,簡要的回答,希望您用心體會。


張建平149284331


對於學中醫,學針灸的本科生,我想對他們說:

迷途知返,回頭是岸。

今天醫學已經開始研究細胞,基因,人類對於疾病的原因的探索的前景在現代醫學,而中醫這種理論錯誤,藥物療效不明的所謂醫學,根本沒有任何發展的前途。

看看今天中醫的生存狀況,不過就是在一些落後地區尚有一席之地,可見中醫已經被有識之士所唾棄。

這種被現代文明人唾棄的巫術,越學越害人,害人還害己。


我是誰誰是我誰是誰2


關於學習中醫方面,不論你是專科或是夲科,還是自學或跟師學.首先看你有沒興趣和愛好,如是沒有,最好改行.有興趣就認真學,除了學校的教材外,還應多讀一些古籍書,如"內""難"二經,"傷寒""金匱"及金元時期張子和.劉河澗.李東垣.朱丹溪為代表的四大門派的書籍及清代二吳等名醫的書籍.以及現代名醫施今墨等的醫集醫案.對隂陽五行中的生克乘辱必須牢記.四診八綱熟練掌握,對藥物的名稱及四氣五味歸經屬性及用量熟記活用,多請教高師名醫,博採古今眾家之長,旁及民間草藥單方秘方.不為錢而學不為名或利而學,初學用藥量宜輕,膽大心細,視患者為親人之心對待,無有學不好的.世界終將是你們的,加油!


知足常樂651232281985


如果你中文特別是古文很厲害,另外哲學辯證水平比較高,你選擇了中醫那麼我恭喜你,如果不是,別再學了,一輩子只是醫匠,趕緊轉行。

人有八字,每個人花期不同,小時候學習好,並不代表以後混的好,可是這樣的社會,一切向成績看齊,真是悲哀。大學老師研究的是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尋找自己存在的價值,而不是研究怎麼給人治病,他們寫的書跟治病一點關係都沒有,根本用不上,如果你想學好中醫必須研究古文,古文又以陰陽五行學說展開,晦澀難懂,又脫離社會。無神論排斥陰陽五行,所以,中醫之路任重而道遠。年輕人想學就加油,想成就,沒有十年苦讀是沒用的。苦讀之前還要把學校裡學的都拋棄,以古代著作為主。


阿拉丁神蹬柳


要麼學精,要麼不學,學不精既害別人,又害自己。社會上行業多的事,有能力就幹,無能力別幹。


醫林一尹


學中醫,開始就是死記硬背,枯燥也別怕。有了基礎知識,往後就是熟化過程,就像食草動物的反芻。一邊臨床診病一邊溫習所學,經過一次次地頓悟,逐漸就能得心應手了。興趣是動力。


博生5


這些優秀的青年,如果經過我一週的培訓就可以給鍾南山看病了!


東方醫學135802885


接下來你們就多了一個共同的敵人方舟子,因為它詆譭中醫,詆譭針灸


用戶437732021622


遠離中醫,珍愛自己的人生,不要禍害別人的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