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劉備的荊州真的是借的嗎?你怎麼看?

笑容打卡進行時


當然是借的。不過只荊州南郡這一個郡。

赤壁大戰結束後,曹操帶領主力退回北方,留下曹仁守南郡。劉備向南進攻荊南四郡,周瑜帶領江東軍進攻南郡,由於江東水軍在陸地上的戰鬥力確實不上檔次,打了一年時間才逼走沒有援軍的曹仁。至此,江東無力繼續北進,曹軍則主要關注和針對馬超和淮南地區,但駐在襄樊兩城的曹仁依舊對周瑜佔領的南郡有極大的壓力。

此時,劉備佔領荊南四郡,但是人少窮困,無法養兵,也與曹軍沒有地面接觸線,又剛娶了孫夫人,因此向孫權提出借南郡(以分擔江東面臨的壓力)的要求。而南郡確實孤懸於曹操劉璋劉備之間,東面還有劉琦留給劉備的小半江夏郡(主要是夏口),後勤補給困難,所以孫權想同意但遭到周瑜的堅決反對。當時的局勢如圖所示:

不久,周瑜病死了,接替者魯肅出於同盟和姻親關係考慮而贊同借南郡,劉備就親去見孫權並達成協議,南郡借給劉備。作為一部分補償,劉琦那小半江夏郡土地劃給江東。當時形勢如圖:

214年,劉備基本佔領益州(除張魯的漢中),孫權就不幹了,堅決要求劉備歸還南郡。因為劉備膨脹得太快了,實力已與江東不相上下。尤其是南郡的位置太重要,不僅可以北擊襄樊宛洛,東北進攻豫州許昌,還可以順江而下攻擊江東的長江門戶柴桑,進而直接威脅江南核心區域的丹陽郡。當時形勢如圖:

劉備當然不想歸還南郡這個要地,說等我得了涼州再還。此時孫夫人早就回了江東,雙方姻親關係已經沒有了,孫權直接派兵進入長沙等地。劉備針鋒相對帶領5萬軍隊出川,準備與關羽合擊江東。恰巧曹操進攻漢中,張魯西逃,劉備怕曹操繼續南下進攻益州,就急與孫權說和,雙方約定,湘水以東的江夏、長沙、桂陽三郡歸江東,南郡、武陵、零陵三郡歸劉備。這就是215年的約分湘水。

當時形勢如圖:

但約分湘水畢竟只是雙方避免撕破臉皮進行決戰的權宜之計。對劉備來說,他認為,我給你孫權半個江夏,又分長沙桂陽兩個郡,你該很滿足了。

可對孫權來說,南郡不僅人口多,對江東的安全有重大而且不可替代的關鍵作用,因此一直渴望拿回南郡,這是219年出兵襲擊關羽的主要原因。

因此,湘水分界只是暫時緩和了孫劉緊張關係,勉強維繫聯盟,而沒有真正解決問題。劉備漢中戰役獲得勝利,地盤擴展到最大,隨後關羽發動襄樊戰役,被江東襲擊後方。局勢如下:

此後三國鼎立,疆域大體不變。而失去荊州三郡的劉備集團徹底淪落為最小的地方勢力,再也沒有問鼎中原的哪怕微小可能,只能拼命進攻雍涼。

最後,附荊州各郡形勢圖:

1、荊州原七郡:

2、209年形勢:

孫權佔領大部分南郡及部分江夏,曹操佔領南陽、部分江夏、部分南郡(襄樊地區),劉備佔領少部分江夏及其他四郡。

3、210年借荊州之後形勢:

曹操方面不變,劉備獲得大部分南郡、荊南四郡。孫權獲得大部分江夏(藍色部分即劉備補償給孫權的江夏郡夏口地區)

4、215年約分湘水之後局勢:

曹操地盤不變,劉備將長沙、桂陽兩郡交付江東。


四川達州


劉備是孫權女婿。被封左將軍,趁著周瑜與曹仁在江陵激戰時,劉琦病死之機,收取零陵,桂陽,長沙,武陵。加江夏部分有了四郡半地盤,成為劉表軍團滅亡後最大贏家。

南郡 曹操佔大部分 。孫權佔得小部分。和原先的有江夏部分。劉備從沒有一點地盤,藉助孫家女婿身份被分封左將軍,荊州|都督的名義, 得到有武陵,長沙,桂陽,零陵加上江夏郡部分地(含劉琦守住夏口和孫權讓劉備駐紮代守的江夏的大部分)。

孫權止得南郡小部加上江夏大部分地區。在赤壁之戰,劉備只有一千人跟隨周瑜抗曹,卻成勝利者中收穫最大一方。孫權出力最大幾乎沒有所獲

。還是孫權保護了劉備軍隊才能生存下來。這是所得當然是孫權所不能容忍的。

劉備駐守公安時,在法正,龐統引領指導下去益州佔據劉璋地盤時期。孫權派兵攻打,長沙,桂陽。武陵。長沙桂陽的太守很快投降,零陵太守郝普,武陵的太守潘浚,也投降了,但沒有被接管。劉備己經從戰勝益州劉璋從戰爭勝利中趕到公安。率領大批軍隊準備和孫權決戰。結果曹操奪取漢中,攻取益州。使劉備無法兩線作戰,不得吐出長沙,桂陽,達成湘水分界協議。

在談判中,因夏口為江東要地。南郡又是北方曹操必戰之地。於是於是雙家商計。孫權退出南郡給劉備,劉備也退出夏口交換給孫權。事後孫權卻說將江陵和漢水與長江之間的南郡 借給了劉備。更說劉備是借用孫家勢力,才有家業,全部荊州之地都是我們的。都得還回來,首先將南郡還給我,這時劉備說等我打下涼州以後,再還給你。孫權無言。等到劉備擊敗曹操,攻佔了漢中上庸房陵。孫權又派人去討要南郡,劉備表面也叫喊,等到我攻取了涼州再還給還你,實際上卻讓糜芳,土仁把南郡的兩座犄角之勢江陵公安交給孫權。而武陵零陵早就給了也說是投降了東吳。使呂蒙白衣戰土悄悄佔領了江陵和公安。讓關羽叫喊“大丈絕不和老兵同列,的結是在曹操親自打擊下並沒有乘勝追擊,卻因不接受劉備授予得前將軍,獨自座大,威震華夏。關羽很快身敗名裂,被東吳所殺。

整個南郡除了宛城,南陽都是成了東吳孫權的地盤,孫權和劉備爭奪荊州鬥爭,並沒有用兵真刀真槍地戰鬥就得到荊州。是劉備承認藉助東吳勢力,收復劉琦的零陵,長沙,桂陽,武陵的。也承認借到江夏駐紮。結果證明更是承認借到整個荊州。

劉備用夏口換南郡,孫權說的借給。反正姐夫大舅子,孫權不方便動手就強詞多理,勢力說話,再不才去強奪,還通過把自己妹妹給了劉備為夫人,想用美人計奪回零陵,桂陽,長沙。

劉備雖然也是想中興天下,統一山河。但實力本事無濟。先後把荊州都還給孫權。不能不說實力決定成敗。曹操,孫權,劉備在在荊州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軍力,最後孫權笑到最後。

借荊州是大舅子和女婿要荊州的藉口罷了,在政治鬥爭中手段幹方百計都用了出來,軍事的,外交的,家內的,反正一切有利自己手段,孫權都使了出來。以使自已得到荊州之地。劉備卻是先失長沙,桂陽,後失武陵零陵。再失南郡。還損失大批軍事行政專業人員。大批骨幹。

我們從劉備從為樊城縣令,在曹操南下席捲荊州時期撤,劉備又在陽當失敗。去夏口聯合孫權抗曹操。孫權也藉助劉備抗曹。是相互藉助關係。可惜孫權從各方面都戰劉備才智,讓劉備前前後後把劉琦留給劉備的四郡多荊州。都給無償地還給孫權。表明劉備集團政治上不行,外交上也不行,還上美人計的當,裡裡外外都不行。最後才不顧一切去和孫權拚命。還是一敗塗地。對荊州的鬥爭被孫權戲弄傾家蕩產嘴上不服心裡服,什麼都交了出去,卻說部下投降。





ww3721


表面上看確是借的。赤壁之戰,雖說孫劉聯合抗曹,但其實主要是靠江東一己之力,孫氏集團損兵折將而劉皇叔幾乎不費一兵一卒,不僅保住了性命還撿了不少裝備,而江東出錢又出力,如果一點好處沒得到未免說不過去,所以雙方才會達成默契:劉琦一死,荊州就歸還江東孫氏,劉備暫借荊州容身。也就是說劉備拿劉表的地盤和孫權做了一項面子工程。

其實在孫權和劉備心裡,荊州根本不存在借不借,實在是迫於曹操淫威,彼此需要報團取暖,一旦機會成熟,荊州到底是不是借的,就是一張嘴皮子的事情看你怎麼說,關鍵實力說話,劉皇叔如果實力強過孫權和曹操,那你孫權的江東六郡八十一州也是向大漢借的。


穌哥8286077


荊襄九郡,劉備取得南部四郡,向孫權借得南郡。為什麼會如此呢?是因為孫劉兩家當初是盟友,劉備勢弱,而且沒有自己的根據地。赤壁之戰後,如果沒有劉備取荊州,孫權也會派人去取。只不過當初確實是因為兩家是盟友關係,對抗曹操,因此孫權才默許劉備去取,自己取得一郡,後來劉備為了發展,又向孫權借得南郡。名義上是借給劉備的,實際上還是劉備自己取得大部分地盤的。


墨染星塵


在赤壁之戰之前,劉備一直被曹操追著打,如同喪家之犬,漏網之魚,只有東吳才有與曹操對抗的本錢。而劉備就是靠孫權才暫時安定下來,沒有孫權的抵擋也就不會出現三國鼎立的局面,曹操就會統一了全國。而赤壁之戰東吳出力最多,打跑了曹操,改變了劉備長期被動挨打的局勢,按理戰爭的收穫應大部分歸東吳所有。然而戰爭中出力最多的東吳收穫卻最少,荊州地區的大片土地都諸葛亮巧力奪走了,如果雙方互不相讓拼個你死我活的話,就會兩敗俱傷,曹操也會趁機捲土重來。其於這種利害關係,兩方達成了暫時借居這一協議,容日後劉備有了容身之所再將荊州歸還孫權。而劉備得了西川之後,可以說是羽毛豐滿了,荊州作為東吳的前沿陣地隨時都有被劉備當作跳板滅亡東吳的危險,所以東吳就勢在必得,而諸葛亮又不願放棄這一戰略要地,因此就上演了東吳趁關羽與曹軍激戰時偷襲荊州這一歷史事件。


zhengtao11


劉備是漢室宗親,孝景帝之炫孫,中山靖王之後,安理說當時全國都是漢朝的天下,區區一個荊州,劉備說借當時對孫權態度夠客氣客氣


浩南傳奇


不是!否者一定會還!而且東吳沒有算利息。三國時期的大環境就是巧取豪奪,三國無義戰!如果真實是劉備借東吳許那不是春秋了嗎?


Calabash林


借荊州,只是一個藉口,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外交辭令,客氣,給個面子而已。實際上,荊州是劉備憑實力拿下來的!你東吳同意不同意都得佔,那是劉備起事的根據地。劉備賭的就是你東吳不敢跟我徹底撕破臉,因為一邊曹操等著呢,孫劉開撕,曹操肯定先收拾東吳,劉備賭贏了。可惜,後面又輸回去了。


笑傲江湖161104


只能說孫權貪得無豔,劉備已經讓出桂陽零嶺長沙三郡,劉備的荊州是從曹操手上打下來的。


臂雲價霧


劉表那時人都死了就算是給劉備搶的又怎麼樣。還不是劉備說什麼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