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上以光速飛行兩千年,可以看到秦始皇登基嗎?為什麼?

鼎峰汽車服務


理論上以光速飛行兩千年,當然不可以看到秦始皇登基!因為,光速飛行只可以使時鐘變慢,而不能使時間倒流!

根據愛因斯坦相對論,當一個物體的運行速度,接近光速的時候,就會有“尺變短、鍾變慢”的效應。但是,你要想看到秦始皇登基,那麼就需要穿越回兩千年以前。但是,即使你的飛行速度,達到光速,實際上也並不能實現這一過程。因此,相對論告訴我們,達到光速的時候,只能使時鐘變慢,但是並不是使得時光倒流。所以,即使你能夠以光速飛行,也不能回到秦始皇登基的時代!


所以,我們不能將現代科技庸俗化了。以為高科技就是能夠解決任何人類面臨的問題。比如看到秦始皇登基;比如回到明朝,力勸崇禎皇帝遷都南京,延續明朝的壽命等等。實際上,直到現在的科學研究水平,仍然不可能完成這樣的任務。也許以後人類有了新的物理學的發展,可以進行時空摺疊的時候,人類就可以在過去、現在和未來之間來回自由穿梭。到那時候,你想參加秦始皇登基就參加,想參加唐太宗登基就參加!


地震博士


按照題主的方法,不能。秦始皇在公元前247年的登基景象會以光速在太空中傳播,經過兩千多年的傳播之後,攜帶著這些信息的光現在距離地球為2265光年。如果以光速去追這些光,不管用多少時間都無法趕上,因為那些光不是靜止的,而是也會以光速繼續傳播。

你飛一光年,他也飛一光年,他與你的距離始終是兩千多光年。除非能夠超光速,這樣才有可能追上那些光。但問題是,狹義相對論不但限制超光速,而且還限制一切有質量的物體以光速運動。這意味著如果我們去追那些光,實際距離會被越拉越大。

不過,廣義相對論使追上這些光成為了可能。理論上,通過負質量可以製造出一種能夠連接地球和兩千多光年之外空間的時空捷徑——蟲洞。或者利用負質量製造曲速引擎,從而實現“超光速”飛行。利用廣義相對論實現的 超光速飛行不違背狹義相對論,因為狹相限制的是局域速度超光速,而廣相則是利用了空間效應。

通過蟲洞或者曲速引擎,我們可以追上攜帶著秦始皇登基信息的光,理論上我們可以看到秦始皇當年登基的景象。但問題是這些光的強度已經大幅衰減,需要超大的天文望遠鏡才有可能看到。而且要是秦始皇登基那天是陰天,那就更無法看到了。


火星一號


這問題已經有許多網友指出用光速追是不可能看到的,但讓我說得更明確一點,就算用超光速追或者用蟲洞走捷徑也是看不到的。

因為,秦始皇登基的那時候,還沒有電視轉播。而攜帶著秦始皇登基場景的光子,是從地球散射到太空中去的,這些光子飛向四面八方,並不是匯聚成一束朝某個方向前進的。所以,您只能在某個方向上追上涉及這一事件的極少數光子,這些光子不可能還原出這個場景。

其實,想象在大約兩千多光年外,有個行星,上面有智能生命,有複雜的文明,有高度發達的科學技術,並且它們和我們一樣對太空好奇,對是否存在別的球外文明好奇。所以,它們就像我們一樣建設了許多天文臺,還有在太空中用於探索遙遠行星的太空望遠鏡,就在此時此刻,它們的望遠鏡,接收到了來自地球的光子,準確的說是來自秦始皇登基時從地球離開的光子,那它們能看到什麼呢?它們只能看到一個模糊的地球影子,不可能看到地球上的任何細節,更不用說秦始皇登基的具體事件了。


來看看這張照片,這還是旅行者1號沒有飛出太陽系前,回頭給地球拍的一張照片。

發現地球在哪兒了嗎?

對就是圓圈圈住那個小點,不是那個圓圈,僅僅是裡面的一個帶點微弱藍色的小點,地球就像漂浮在陽光中的一粒塵埃。這張照片是旅行者1號拍攝過的最著名照片之一,它叫暗淡藍點。


人類現在也在探索地外行星,並且到目前為止已經發現了數百顆太陽系外的行星,但我們無法看到那些地外行星的任何細節,只能通過各種手段去進行推測它們的性質。就算那些行星上存在著文明,我們也難以簡單的確認這一點,更不用說看到發生在它們上面的什麼重大歷史事件了。


三思逍遙


答案應該是不能,因為光的速度是恆定的,我們根本就無法追上2000年以前的光,就算現在我們以光速去追,結果就是永遠也追不上,我們和2000前的光,永遠都會保持2000光年的距離,所以我們是看不到秦始皇的。

當然了,如果我們以超光速的速度飛行的話,也許可以在某個階段,看到2000年之前的地球,或者說有一個離我們2000光年星球,這個星球上的生物,也是可以看到2000年以前的地球,但它們應該還是看不到秦始皇,因為如果我們要看清楚具體的細節畫面,望遠鏡必須保持足夠的張角。

而望遠鏡的張角,又和望遠鏡的口徑存在關係,比如說我們為什麼看不見月球的表面細節,是因為望遠鏡的口徑不夠,如果有一個非常非常巨大口徑的望遠鏡,我們甚至可以看見,人類留在月球的腳印,所以要在遙遠的宇宙中,看清楚某個星球上的細節畫面,真的是很難很難。

另外還有一點,光是會衰減的,很多的光在傳播的過程中,會被一些物質吸收掉,所以即使人類可以在一瞬間,出現在2000光年以外,估計也看不到攜帶秦始皇信息的光,所以過去的事情,就是過去了,重新看見的可能性很低很低。


科學薛定諤的貓


根據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如果一艘宇宙飛船以光速飛行兩千年,理論上是可以回到過去的,當然也可以看到秦始皇登基。

這並非筆者杜撰。因為數學家哥德爾在1949年發現了廣義相對論允許的新的時空,表明了時空旅行在物理學定律上的可行性。一個物體達到甚至超越了光速,就可以向時間的相反方向既過去運動。那麼,一艘宇宙飛船以光速飛行了兩千年,理論上是可以回到秦始皇時代的。

這就又產生了一個新的疑問:假如現在的人回到過去並且殺死了秦始皇,那麼歷史又會怎樣演變呢?

英國大物理學家霍金對此給出了兩種解決方法。一種是:當你回到過去時,你的所為,必須符合那個時空中的物理定律的協調的解,沒有做出任何事和你的現狀相沖突,你才能在時間上回到過去。另一種是:當你回到過去,你不能改變曾經發生過的歷史,也就是說,你只能是歷史的旁觀者而不具有自由意志。


ZDC海納百川




西門觀點:永遠看不到。

一、先看秦始皇登基距今多少年了?

秦始皇於公元前247年登基,距今已經2665年。

二、光速是多少?

光速在真空中的速度是:299792458m/s,也就是299792公里/秒。



三、以光速飛行2665年。

那就是299792.458公里X2665年=2665光年。

四、能追上嗎(能看到秦始皇登基嗎)?

用物理術語分析,我不懂,可能很多人也不懂,我用坐火車來比喻追秦始皇登基。



我們把2665年前秦始皇登基看作火車始發點,當火車開動時,時間往前走,沿路景物向後退,當火車行駛到2665年時,秦始皇登基場景也距離我們2665光年,這時候,如果火車還是往前開,那麼2665光年這個點也開始與火車同行,秦始皇登基這個景點也繼續後退,而且越來越遠。

其實,我們平時所說的‘’時光倒流‘’,只是一種想象,就像車窗外的景物看上去往後倒一個樣,真相不是景物向後退,而是火車往前開。

我們坐在火車上,看窗外的景物,我們與火車的速度一樣快,所以,永遠看不到已經退後去的景物。

謝謝您的關注,期待您的看法!


西門白甫


我的答案肯定是不能的,之所以我們能看見物體是因為光照射物體,然後反射到我們的眼睛,讓我們接受到光,才能看見物體。

而秦始皇那時候的光已經飛出去2000多年了,既然都以光速飛行了2000年了,那我們怎麼能用光速追上它呢?即便我們飛出2000光年,秦始皇那道光也已經飛出去4000光年了。很顯然這是不可能看到的。


除非我們拋去所有物理理論,可以瞬間移動到2000光年外的地方,在那裡去接受還沒有傳播到達的光,這樣從理論上來講才可以看見秦始皇的登基大典。不過這也只是理論認為,如果真的瞬移到那裡,可能最多就只能看見一個小光點,甚至連光點都看不到,畢竟地球只是反射太陽光,本身並不會發光,因為這個光實在是太弱了。


宇宙探索未解之迷


秦始皇公元前221年止,耗時十年兼併六國,完成統一大業登基為皇。至今(2018)已經過去2239年,如果此時在距離地球2239光年外的一顆行星上存在高級文明,恰巧此時此刻他們正在觀測著地球,並且技術條件允許,他們可能會看大秦始皇登基的畫面。我上邊說的這段話,大家應該會很容易理解的。有的時候距離不僅僅產生美,還可能產生時間,因為光是有速度的。

迴歸本題按照題主的說法光速飛行兩千年:一是狹義相對論不允許有靜止質量的物體達到光速;二是即使是光速你也追不上,同樣速度的光。如果你特別犟必須要自己飛行去看秦始皇登基,還必須要飛兩千年,那麼你的速度需要提升一下,我簡單的計算了一下你大約得需要2.1195倍的光速c,飛行兩千年才能看到秦始皇登基。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首先並不能達到光速相對論限制,其次幾千光年遠外太陽都看不到技術限制,反射太陽光的地球更渺小了,況且還要看到細節,做夢可能都夢不到。

聲明一下:這裡所謂的看到,並不是像很多人想的穿越,這完全是沒有聯繫的,看到的只是影像而已。日常生活中,其實我們眼睛看到物體都是它們過去反射的光,只是這個過去時間差短到忽略,但還是有時間差的。


圖片二來自網絡侵刪。


科學黑洞


雖然沒有邀約,但偶然看到了這個問題,我個人比較喜歡科幻類的推測,所以嘗試回答一下。

其實這是一個有關穿越的問題,既然是理論上的,那麼我們可以做一個比喻,更好理解吧!


我們把宇宙比作一段正在播出的影片,那我們的世界就是寄宿在影片裡的微粒,受限於影片本身,那麼我們世界的最大運動速度也不會超過播放速度,也就是光速,那麼也因此永遠到不了前一幀畫面或者後一幀畫面。如果我們用播放速度,光速運動的話,我們會跟起始點保持一致,一直運行下去,也就是我們的時間一直不會改變,當然這是別人看到的,而我們自身會衰老,最終死亡。

但如果超出了影片這個維度,比如播放電影的人,他們的運動是不受電影播放速度限制的,那麼他們可以用超出播放速度運動,或者利用空間摺疊的方式跳到另一幀畫面,那麼從影片的世界來看,就是回到過去或者進入了未來。所以我認為人類未來科技的突破就是在維度上,超出我們現在的維度就能夠實現穿越。


荊山浮屠


別說以光速,就是以百倍光速,也只能向未來飛,而無法飛回過去。與時間逆向而行,即所謂的穿越,事實上是做不到的。只所以“穿越”如此迷人,令人想往,基於一個“影像傳播速度等於光速,那麼超過光速,就能攆上傳播途中的影像”這樣一個假設,但這假設在地球上並不成立,從現在起,你無論以什麼速度飛,事實上都要耗時,也就是無法把用時飛成負數;至於以超光速向地外飛2000光年的距離之外,去回望地球,同樣不可能,因為在那個距離,地球的影像己不成影像。這就比如我們看太空中幾億光年外傳來的光線,能從中解析出什麼影像呢?這就不光是速度與時間的問題了,根本的原因在於光的傳播是有衰減的、汙染的,影像傳播到一定程度,就零亂、弱化到不成為影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