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股市在4000點以下不發新股,會怎樣?

坦然86594


如果A股市場在4000點以下不發新股,有利有弊,但對市場投資功能而言,應該是一種保護,不過會削弱股市融資功能。

然而,從實際影響分析,如果市場4000點以下不發新股,可能會為市場帶來一個喘息期,市場減持拋售壓力可能會有不斷減弱的趨勢。但是,這可能影響到股票市場的中短期價格表現,但趨勢上仍離不開市場運行趨勢的影響因素。歸根到底,市場價格取決於價值的高低,若市場本身估值較高,即使不發新股,但市場依舊還是會存在價值迴歸的需求,中長期而言,估值水平依舊決定著市場的價格高低。

不過,IPO發行節奏以及募資規模的力度,則頗顯智慧。實際情況下,並不反對IPO,但並非高速IPO發行節奏。確實,在IPO發行常態化背景下,實際上後遺症不少,批量限售股解禁壓力、減持壓力,其實對市場的負面衝擊壓力不少,對市場存量流動性的長期分流壓力還是不可小覷。


郭施亮


如果A股4000點以下不發行新股,A股大盤指數最起碼已經是站上4000點以上,不會在2600點徘徊;同樣2015年不會出現股災2.0和3.0版,更不會出現2016年和2017年的假慢牛行情,也許就連2018年的熊市行情都不會出現。

“4000點以下不發行新股”

看到這句話,我第一時間就聯想到2015年8月股災1.0版後,是誰保證4000點以下不發新股,並承諾4500點以下國家隊不退出;現在回想這些話就已經完全失信於民,原來某某的誠信也是這麼的不值錢。

如果A股真能說到做到,誠信為本的話,4000點以下不發行新股,A股行情絕對會迎來一波牛市。假如現在大盤在2600點附近公告停止IPO發行,A股肯定會做出很大的反應,提振股民信心,股市行情回暖,將迎來一波牛市行情。

4000點以下不發行新股,這樣的話當前A股由於近三年多IPO加速發行和IPO帶來的一序列問題都會得到緩慢的解決;新股上市爆炒形成的泡沫股減少;新股供應量減少,次新股得到鍾愛,次新股迎來上漲帶動人氣,提高市場賺錢效應;同時股市大小非問題得到解決;大股東減持套現也會得到緩解;另外大股東股權質押爆倉風險也會降低。總之如果4000點以下不發行新股,A股的很多問題都會得到解決,A股才能硬起來。

如果A股4000點以下不發行新股,對於股市絕對就是重大利好,將會改變當前陰跌不斷,病懨懨的股市行情;可惜的是不可能實現,新股發行是A股永久的使命,即使大盤跌到1000點也是不可能停止新股發行的,大家還是忍受這個現實吧?反抗不了就學會忍受。


老金財經


當年2015年槓桿牛過後,為穩定市場流動性,某主流媒體喊出4000點以下不發新股,4000點才是牛市的起點的4500點以下不減持,估計大家至今仍記憶猶新吧,

應該來說,如果現在4000點以下不發新股的話,將是對A股市場短期最大的利好刺激。但長期看,弊大於利

首先看看近3年的IPO常態化的弊端,發了超800多家的新股,輸血支持實體企業發展,全球第一,

  • 一上市就是幾十幾百億的申購買入市值,本來存量的熊市資金肯定是不堪重負的

  • 此外就是長期的大小非解禁問題,今年更是一度造成質押風險爆倉,看看那麼多時不時出現的閃崩股,確實也令人膽寒,加上未來每個月超1000億的解禁,頭都大了,缺少接盤俠啊

雖說IPO瘋狂發弊端不少,但長期來看,A股作為融資上市的市場,是不能缺少IPO發新股的,

也應該讓更多優秀的企業進入,讓垃圾股退市,形成源源不斷的活水,才能使市場的池水越來越多,越來越乾淨!!!

如果不發新股,你會入市嗎?

股海獵人


4000點以下不發新股,這可是幾年前這個市場留給散戶投資者多麼美好的誓言啊!只不過最終食言了,要知道在近2年多的時間裡,市場一直處於4000點以下,可新股依舊發行了近700家,尤其去年一年就發行了360多家新股,而在這種高速發行的背後,市場近幾年市值蒸發了近10萬億,可見頻繁的新股發行對於市場殺傷力有多大。

而如果A股真的能夠踐行4000點以下不發新股,那麼市場大量的資金就不會被新上市的ipo企業所抽離,同樣投資者做多的熱情也會相當高漲,在這種氛圍之下,即便A股處於熊市週期,也不至於殺跌至目前2600點以下,而大概率還是會處於3000點上方。

同時要知道在頻繁發行新股的階段,歐美股市普遍都處於牛市,皆創出了指數的新高,即便港股在去年也是如此,所以如果真的4000點以下不發新股,說不動在做多情緒以及外圍股市大漲的帶動下,A股還會具備不錯的賺錢效應,反正不會像現在這樣持續低迷,跌跌不休。


侯賢平


股票是一種有價證券,是股份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出資人發行的股份憑證,代表著其持有者(即股東)對股份公司的所有權,購買股票也是購買企業生意的一部分,即可和企業共同成長髮展。

一級市場也稱為發行市場,它是指公司直接或通過中介機構向投資者出售新發行的股票的市場。所謂新發行的股票包括初次發行和再發行的股票,前者是公司第一次向投資者出售的原始股,後者是在原始股的基礎上增加新的份額。

二級市場也稱股票交易市場,是投資者之間買賣已發行股票的場所。這一市場為股票創造流動性,即能夠迅速脫手換取現值。

我們目前交易的股票,主要是二級市場交易,如果股市在4000點以下不發新股,等於就像一個水池,把排水口堵起來,自然而然的水就起來了,水池就容易方面水了,如果國家真是實現這個政策,肯定是大利好股市的。

如果有做期貨交易的,可以關注頭條號【期贏家】


期贏家


4000點以下不發新股是不可能的,現在2600點新股還照發不誤,何況4000點?那麼,假設4000點以下不發新股會出現怎樣的情況呢?


情況一,借殼上市將在市場上形成一股熱潮。A股曾經出現過新股發行暫停的情形,新股不能首發上市,企業要躋身於資本市場,只有重組借殼一條路。A股出現眾多借殼上市的案例,雖然耗費的成本更高,但能節約時間成本,借殼上市是某些企業不得已才採取的方法。


情況二,將再次形成IPO堰塞湖,並且積壓的企業數量將越來越多,有可能創歷史新高。新股首發需要排隊,4000點下不能發新股,排隊企業數量會越來越多,導致形成堰塞湖,並且堰塞湖問題將永遠無法得到解決。


情況三,股市不可能創出2449點的低點。今年股指創出2449點的低點,與近幾年來新股加速發行是密切相關的。比如2017年滬深股市首發新股438只,融資超過2300億元,為A股歷史上第四高融資額。過度融資的後遺症,在今年的市場上得到體現。


情況四,從中短期看,是屬於大利好,但從長遠看,則是利空。不能發新股的結果,由於沒有新鮮血液的加盟,最終會導致股市變得死氣沉沉,沒有活力,反過來又影響到市場的活躍度與吸引力。如此將形成惡性循環。


曹中銘股市觀察


4000點以下不發新股成了很多股民在茶餘飯後的笑料,時至今日當初的文章出自哪裡也有待考究,不過如果4000點以下不發新股對股市而言顯然還是存在利好的,說明監管對市場的重視,說明政策對市場的支持,都是為了讓股市能把4000點當做一個低點,一個底部,希望股市能走出高於6124點的高點。


可是A股市場不僅有投資功能,也有融資功能,每一輪暫停新股都是在熊市末期階段,每一輪停新股都是在股市出現了危機時刻才考慮停發,4000點對於十年如一日的A股而言就是山峰,雖然不是頂部,但是也在山上,不發新股並不能阻止股市下跌,但起碼能讓投資者看到一種期望市場走好的行為。


而2018年即將過去,在僅剩的兩週交易時間,仍然是提速發行了新股,就說明對於A股市場,可以弱化投資功能,但是絕不能失去融資作用,也就是說,指數已經跌到了2449點,但是新股常態化發行是不可動搖的,所以,4000點不發新股也是很多股民在當初的一種期望,最終市場給出了正確的答案,2449點仍然是不停發新股,融資強化,投資被弱化。


金美圓的財經筆記


如果真的4000點以下不發新股可以這樣理解1.管理層是誠信的,值得人民信賴和擁護的;2.A股是為人民群眾利益考慮的;3.A股基本上沒有跌破4000點的可能,因為有股民的信任和支持;4.經濟社會發展是健康的,老美對中興制裁也要三思;5.特郎普也沒機會譏諷嘲笑A股………


老頑童49951774


不可能,管理層考慮的是錢,圈錢,騙錢,不是考慮老百姓,反正你們也不敢反抗!


老人家說的


其結果有二:1.股市一直在4000點以下,新股長期發不出去。這種結果不可能如現在跌三年多,新股三年多發不出去,因為三年多IPO公司一千多家,這一千多家沒上市會去重組A股績差公司,其結果是一千多家IPO公司同樣上市了,而且將一千多家績差公司變成績優公司了,使A股全部上市公司為績優公司,大盤能不走牛嗎?2.就是4000點以下不停新股發行,也就是目前的結果。如此發展下去A股是否會倒閉真的難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