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本醫學院的醫學生,最後都去了哪裡?

琴陶


  學醫的基本都是精英群體,尤其是臨床、口腔、麻醉這些熱門專業,分數都是畸高的。普通一本醫科大學的臨床類專業,錄取線高過不少211高校;而二本醫學院的臨床類專業,別看這個“二本”的標籤,多數情況下錄取線是遠高於一本線的。

  除了高考時錄取線畸高外,醫生職業的入門門檻也很高。而且就業的難易度,也要看地域。經濟發達地區的二甲以上醫院,入職門檻基本要求是碩士以上了,一些三甲以上大醫院,年輕的醫生隊伍中碩博成群。而在內陸或西部經濟欠發達省份,就業門檻可能稍低些,有些省份普通一本醫科大學畢業生,到縣級醫院(一般是二甲)還是比較容易的。

  二本醫學院的學生出路在哪呢?主要是面向基層醫療單位,如鄉鎮、社區醫院,這些地方少有碩士以上學歷者願意去的,二、三本畢業的醫生才是這些地方的主要力量。二本學醫的孩子,要找準自己的定位。服務基層也是一條很好的出路,只要自己熱愛醫生這個職業,即使只是在基層醫院,也會收穫職業幸福感——公立醫療單位也是體制內工作,如果你有人脈關係,入職後同樣有機會提升至更高層次的醫院;如果想要畢業後立即實現較高層次就業,則繼續讀研是非常有必要的。

  無論讀什麼層次的學校、學什麼專業,最終還是為了就業,為了生活。筆者有多個二本學醫的朋友,全部在醫療系統就業,有臨床醫生,也有B超、CT等非臨床崗位,其中多數在鄉鎮衛生院,個別有關係的在鄉鎮服務了幾年便調動到了城裡的二甲醫院。雖然有人吐糟醫生辛苦、社會地位不高,但是客觀而言,在體制內的多個行業中,醫生還是非常不錯的職業。


高考與教育


我就是一名二本醫學院畢業的學生,不過我學習的是中醫,到現在畢業整整十年了,就我們班的狀況大致分為四類吧

第一類:當年直接考研 繼續醫學這條道路,大部分都是選擇了中西醫結合,很少有選擇純中醫的 現在那些同學已在各地醫院主治醫師為主吧

第二類:當年也選擇考研但是沒有去醫院當醫生而是選擇留校當老師和進入和醫藥有關係的一些企業 還是和醫學有些關係

第三類: 關係戶類 壓根不需要考研 在校時學習也很一般 以為人會混的很差結果是現在班內混的很好類型的,在醫院的也都是很閒的肥差 要麼就是家裡關係企事業單位的閒差 沒法比

第四類:就是我這種了沒有選擇考研 沒有繼續醫學這條路 改成別的類型的

如果再選擇一次的話也許當年我也會繼續醫學這條道路的


L113847446


我就拿身邊的同學舉例

1、同學A.該同學是我小學同學,高三補習一年好不容易讀了西安醫學院,學的藥劑學,她有親戚在縣裡面的縣醫院,還是個中層領導,本來大家都以為她畢業後也會去縣醫院上班的,可是後來她去了市中心醫院,那可是全市最好的醫院了.後來我遇到了這位同學的父親,其父親說當時考慮到他好幾個親戚都在縣醫院,不太好,就把她弄到市醫院上班;


2、同學B.該同學是一位初中同學,人長得還挺好看的,也畢業於西安醫學院,畢業後去了市婦幼保健院,具體做什麼不清楚;

3、同學C;該同學是高一同學,她的經歷比較勵志了;這位同學從小都是走讀的,也就是從幼兒園、小學、初中都離家比較近,晚上可以回家不用住在學校的,後來上了高中要住宿,但是一個宿舍的人多,還是不太習慣的,這個直接就影響了她的學習成績,導致其退學去了其家附近的一家教學質量一般的高中.高中畢業後考到了市裡面的一個大專,學醫,本來她的高一成績能繼續保持的話可能會上一本的.上大專器件,考慮到不容易找工作,就考專升本考到西安醫學院,另外學了兩年醫學,拿到了畢業證.


本來像她這種想進縣裡面的醫院是需要考試的,但是她根據學姐的指導,最終沒有經過考試,進了縣醫院上班.


1927年的古董先生


這個要看專業還要看男女吧,別的不知道,我學麻醉學的馬上畢業了,畢業了不外乎三個方向,考研,工作和改行。考研比較多我們班考上了三分之一吧,研究生畢業出來一般去三甲,工資高,工作也累。現在工作不是太難找,而是看你願不願意去,一般都是二甲三乙,運氣好關係硬可以去三甲試試,也有很多偏僻地方醫院來招聘,工資都是10000+給編制,可惜也沒什麼人願意去。準備轉行的也有,不過是極少數。臨床也差不多吧,不是太挑一般就去縣醫院二甲或者三乙很容易的。還有男女畢業生找工作差別很大,我去面試過幾次,基本男的都錄取了,女的除非很優秀或者很缺人,不然醫院還是不太願意要的。



明哥哥No1


我是二本的,二本里算是比較好的吧,然後坑爹的是中西醫專業(當時真是腦子進水選這個)

1、大多數人去考研了,第一年沒考上的第二年接著考的多的是,當年我們考研時候跨考事件,導致很多人選的都是中醫,只有五個跨考西醫的。這類人剛要出來找工作,具朋友圈來看有關係的很開心,沒關係的找工作是低不成高不就,總之很尷尬。

2、轉行做培訓機構講師,這類同學本身是相當的優秀!早已看穿一切,現在應該是最成功的一類人!

3、公務員,事業編。比較安逸,事業編好上一點,公務員困難

4、從軍。

5、繼承家業,我有個同學據說家裡開超市的,回家開超市去了。

7、家裡蹲,不知道幹嘛


貓咪為重


醫生、教師和律師這三種職業在社會上地位很高,受人尊敬。我有幾位學醫的朋友,畢業以後工作方向都有所不同。學醫並不容易,那二本醫學院的醫學生,有哪些就業出路呢?



一、讀研深造

醫學行業,對學歷要求比較高,而且工資待遇差距很明顯。要想以後能有不錯的就業,有些醫學生繼續讀研深造。在很多市級醫院,最基本的也要是本科學歷,剛進去也只做基礎工作。我有位朋友當時以第一名的考研成績進入南京中醫藥大學,現在是南京某軍醫院的牙科醫生,工資待遇還可以。當時他也是二本院校畢業的。所以,繼續考研深造不但能提高學歷,還增加實踐能力,為以後就業鋪路。



二、進家鄉鄉鎮衛生院

有一些醫學生不喜歡大城市壓力大的生活,也不想丟棄自己所學的專業,於是選擇回家,通過考試或者面試,進入鄉鎮衛生院。中國老齡化日漸嚴重,留在家鄉的大多是老人。婦女和兒童,有些地方醫療條件不好,也需要醫學生們的工作支持。相對來說,鄉鎮衛生院的工作競爭不太高。

三、從事醫學方面的工作

與醫學有關的工作有很多,進醫院工作不是醫學生唯一出路。還可以進藥劑行業,醫療保健公司等等。相對大醫院來說,這些公司門檻比較低,可以從事銷售職業,後期工資待遇也不錯。



四、自己開診所。

如果你自己的專業基礎牢固,家裡又有資金,可以合夥開一家診所。當然,創業是有風險的,並且要承擔所有的責任。要辦理必要的證件,還要提前做好當地市場研究和判斷。但自己開診所工作自由,也是條出路。

五、放棄醫學專業

我有個朋友原本是皖南醫學院畢業的,現在在大學教新聞學專業。對他來說,學醫不符合他的興趣愛好,而且花費許多時間和精力。如果本身不喜歡醫學,要想繼續堅持很難。

綜上,醫學生畢業以後的出路有很多。選擇沒有標準,適合自己的才是最佳的,而且要持之以恆為之努力。


許悠然


作為二本畢業的醫學僧,這個問題可以說是非常扎心了


首先我們從就業現狀來分析一下:

  1. 一線城市省立三甲醫院起點為博士,市立三甲起點研究生

聽起來好像和本科一本二本沒什麼關係,重點是學歷到達哪個層次。

但問題來了,普通醫學院和一線二線醫學院(我說的是協和、北醫、上醫、中山、南醫、華西醫……這些)的學歷放在一起對比,肯定是一本醫學院的完勝

但二本畢業也不要灰心,其實在院校本地,用人單位對當地醫學院的學生接受度非常大。當然,我也有很多同學爆人品,投簡歷到深圳廣州這些地方的三甲也有中了的!(當然,爸爸是李鐵也可以逆襲。・ω・。)

2.二三線城市部分省立三甲接受本科生,大部分社區基層大量缺乏醫學相關人員

我身很多同學,最終也選擇了在家鄉的省會,或者二三線城市的一些效益中等的三甲醫院工作。(不過本科生大多隻能做治療師,想在省會還是得考研。)

能進入三甲醫院,對於一個醫學僧來說,那簡直就是最佳的歸宿了,福利及體制齊全,每天一樣的忙,但是呆在三甲就總有一種有組織的感覺。

當然,也有選擇去社區的人,社區也很不錯啊,只要有技術,有病人源,收入什麼的比三甲還高,這個就很靠個人魅力和經營手段了!不過,重中之重就是一定要有技術!要看的好病!

3.只要專業過硬,哪怕專科畢業一樣能做好醫生

其實,還在讀書的醫學生,不要想太多自己幾本幾本,每個學校都有優秀的老師、優秀的資源,哪個學校沒出過一兩個有名的校友?一本院校只不過是國家撥款比較多,他們的硬件設施更好一點僅此而已。

接下來我們分析一下醫學生畢業的大勢所趨——

沒錯,就是考研!考博!

5年+3年+4年……

這年頭,要是不禿都不好意思當主任了!

棄醫從……瞭解一下?


白衣視界




說說自己班級裡的人和事吧。馬上就要參加畢業十週年的同學會了,平常微信裡有個大學同學群,方便聯繫。

二本畢業那會,年級輔導員召開應聘工作的動員大會,不知道是不是怕我們心氣高還是怎地給我們降預期,說你們不要拒絕縣鎮的醫院,可以先就業再擇業。

我們學的臨床專業,直接從我們班就業情況來看:

1.大城市的社區衛生院,北京上海南京的,都有,北京的社區衛生院一簽8年如果中途違約,繳10萬給醫院,解決北京戶口,要求班幹部,英語過六級,名額緊張,由輔導員推薦。我們班去了2個。

2.南京某幹部療養院,包吃住,工資在零幾年的時候3000塊一個月。當年只要男醫生。去了幾個男同學,後因為工作單一,解約,重返市場。

3.江浙的鎮醫院,待遇賊高。來醫院招聘的時候,問的最多的問題是,你有沒有男/女朋友?家在哪?最後被招走的同學,都是離江浙鎮醫院家近的,或者外地男女朋友一起招,可能是醫院考慮人才流動頻繁的原因,降低不必要的成本損失。

4.省市級的三甲,二甲醫院。省級能進的本科生,二甲居多,分配的時候也以醫技居多,就是平常你們所見的檢查科室。市級的可以自己挑選醫技還是臨床科室。當然這是在零幾年。

5.縣級二甲醫院,基本上都是縣級最好的醫院,還有國家編制,屬於國家幹部。不少同學畢業後都直接留在自己的家鄉縣,醫院工作不分節假,俗稱沒時間。幾年下來,走路帶風,習慣小跑狀態。

6.鄉鎮級別的少,後面也通過各種方式離開,去了上級醫院。

7.去自己家醫院,私人醫院。真有,2同學,家裡開醫院的,就等著畢業後,子承父業那種。

8.考研。當年我們班最好的考研院校,有一個去了北大醫學院,一個去了湘雅醫學院,非常牛叉,還有中山醫學院,同濟醫學院的,也有不少同學臨床工作了幾年,又重新考了母校的研究生,讓自己的擇業上了一個檔。到目前,前後期考研的同學人數佔了班級人數一半。

9.軍區醫院,藥代,轉行,軍區醫院要求非常嚴格,整個系也就有一兩個名額,這些都是班級極少數。轉行的一般走上行政或者公務員路線。


dee1184


我是西安醫學院(二本)護理專業學生 目前大三,目前我對我的學長學姐瞭解如下。

首先,不同專業不同去向。

臨床,全科,學生大多需要考研考研率80%以上,就業形式迫使他們必須考研。如果不考研只能去鎮級以下醫院。 其他的可能就跳槽了。

其次口腔,和臨床差不多,但是考研相對少一些,而且有部分學生醫院待幾年就回去自己開牙科醫院。

第三影像,不用考研或者說考研10~20%,可以去各個不同層次醫院,多在市級以上醫院。

第四護理,20~30%考研,其餘學生去醫院,市級以上,男生相對優勢比較大,男生大多在急診,ICU,手術室(男生哪怕能力差一點,醫院也會培養讓進這幾個科室)。女生看能力了,其次是運氣。考研的學生也可以留校。

英語系,不太瞭解。我所知道的就這麼多,希望大家採納,謝謝。


小小騎士5


給你仔細講講,不知道你還是在讀的醫學生呢,還是準備報考醫學院呢,希望我給你講述一番後,你會有所收穫,對這一處境有所瞭解。。。

我就是你所說的二本醫學院畢業的,臨床醫學專業,2010年畢業(已經畢業8年了,越來越老了😂)。醫學院裡大部分專業都是五年制,這樣你就比你的高中同學們多讀了一年。大五的時候基本就是整天在醫院實習了,臨床醫學專業沒有畢業論文,不需要答辯啥的,只有一個實習手冊,需要你實習的那三級醫院蓋戳,裡面有各科室的大夫戳,和評語(評語自己寫,選項自己選,最後蓋個那科室醫生的手戳就行了)。實習愛去不去,如果你願意呢,就天天跟著老師,查房,寫病歷,下醫囑,值夜班。。。如果你不願意學習呢,也可以不用去醫院,愛幹嘛幹嘛,沒人管。。。這期間可以找找關係,專注考研什麼的。我所在的班級,絕大部分都考研了,學習好的,有考上北大醫學部的(雖說專業差點),還有華中科技,湘雅,上海交通的,也有考上省內普通醫科大學的(我不說哪個省的了,丟人)。真正以本科就業的10個人,這10個人裡,改行的有4個,回家子承父業開診所的2個,去民營醫院的3個。去公立醫院合同工的1個。整個那一屆,大體差不多,絕大部分考研了。

在醫療系統裡,那會本科畢業就算學歷比較低的了,現在基本都是碩士起,博士後都不稀奇了。所以能考研就考研吧,申請博士就申請博士吧,本科學歷想進醫院(臨床科室),基本沒戲了。就拿我所在的省會城市來看,只有社區基層招聘,才要本科的,市級醫院,碩士以上,省級醫院基本博士。。。

所以本科畢業基本沒存在感了,學醫最重要的是醫師資格證,這個必須要考下來,沒醫師證,你就是個免費勞動力,一個月給你1000都是多的。我沒進過公立醫院,不知道具體工資待遇,但在民營醫院裡,工資是以職稱定的,醫師3000起,主治5000-7000,副高或者正高可以談,基本12000-20000。(我說的例子是比較好點的民營醫院,不是所有都這樣的)另外有績效,績效一般不會太多,(除非是你心太黑了,沒有基本的醫德底線了)。。。比較累,基本沒有休息,還需要面對各種醫患矛盾,糾紛。。。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所以,本人就從醫療體系出來了,轉行了。。。做著與醫學一點關係都沒有的工作。也很好,每天朝九晚五,休息日也很正常,晚上再也不用擔心被電話叫醒。。。。

最後說一句,本科畢業學醫的可以選擇保險公司,做核保與理賠這兩個專業崗位,這兩個是需要專業人才的,不能說大有前途,但是可以有一定的發展。畢竟是在金融行業裡油專業技術路線的。。。話不多說了,還有什麼需要諮詢的可以私信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