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與俄羅斯誰是中國石油的主要進口國?

小井7170


資料顯示,2017年中國原油進口量為4.2億噸,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原油進口國,與此同時,中國石油進口依存度由過去的60%,一下升至72.3%。與過去兩年相比,原油進口量上升了10個百分點。進口金額11002.86億元,同比增長42.7%。


第一位是俄羅斯,2017年中國從俄羅斯購買的石油總量在5900萬噸左右。市場有分析者認為,即使在2018年,任何其他供應商都難以取代俄羅斯這個非歐佩克國家在中國的市場地位。因為,俄羅斯是傳統的能源輸出大國,而中國又缺乏足夠的能源供應。


第二位,沙特等OPEC國家。主要是沙特、安哥拉、伊拉克和伊朗。所佔份額分別是12.43%、11.11%、8.78%和7.42%。2017年中國從歐佩克成員國原油進口量為470萬桶/日,同比增長7.1%,據2018年數據,中國加大了俄羅斯的採購,降低了在沙特的採購。伊朗的原油進口占比也很高,


本來中國的石油主要是中東地區的沙特提供,但是今年開始,中國減少了對沙特的進口數量,而選擇了俄羅斯進口石油和天然氣,主要原因是除了俄羅斯、伊朗等國家的石油更加便宜外。還有就是,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因為俄羅斯和伊朗有望在石油出口放棄以美元計價,而是採取人民幣計價結算,這對於中國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是有幫助的。


不執著財經


我國石油進口主要依託俄羅斯,我國每年大概要進口石油4億多噸,而且還在逐年增加進口量;近年己經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石油進口國,光每年從俄羅斯就要進口5900萬噸,無疑俄羅斯是我國石油進口的最大供應商。


進口俄羅斯石油有很多好處。

一,是俄羅斯歷來是能源輸出大國,量足有保證,價格相對便宜。

二,俄羅斯與我國接壤相對近,方便,便捷,安全。


三,俄羅斯是大國不畏懼美國強權,足夠強大,不會像對伊朗一樣敢制裁它的石油,供應有保障。

四,俄羅斯是有希望棄美元的,使用人民幣交易的國家,可以提高人民幣國際化。


其次主要從沙特,安哥拉;伊拉克,伊朗進口原油,對伊朗原油也在加大。


牛頭馬面兩鬼


原油是全球貿易中除汽車之外出口量最大的商品,每年全球原油出口額已經突破了7000億美元,中國作為全球汽車與原油進口額雙料第一的國家,在選擇供應國時要考慮的因素是很多的,這不僅關乎經濟貿易、更牽涉到國際政治角力。


沙特阿拉伯的石油具有品質多樣的特點,從重油到輕油品種齊全,可滿足世界各地煉油廠的需要,作為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的創始成員國及全世界最大的產油國,沙特在國際原油市場的地位不言而喻,自1990年與中國建交以來,始終與中國保持良好的外交與經貿關係,在2016年之前,一直是中國最大的原油進口國。

石油(黑金)讓沙特成為全球最富有的國家之一


俄羅斯自普京總統執政後,在石油和天然氣開採上始終加足馬力,目前已經成為僅次於沙特阿拉伯的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國,對中國的原油出口量連年遞增,在2016年超越沙特,成為中國最大的原油進口國。根據中國海關總署今年11月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中國10月進口俄羅斯原油同比上漲58%,達到173萬桶/日的歷史高位。

中俄能源合作日趨緊密


中國石油需求量巨大,當國內產量不能滿足需求增速時,只有通過不斷增加原油進口才能彌補缺口,從2017年開始,中國超越美國成為世界頭號石油進口國,根據目前國家的發展建設狀況來看,還將長期保持在這個高位不變,2018年11月已經達到人類歷史上最高的1000萬桶/日的進口量, 面對如此龐大的市場,全球各大產油國誰都想來分杯羹,拿石油換美元。我們該如何選擇呢?

中國近年來的主要原油進口渠道

我們在前面就提過,石油貿易並不是簡單的貿易往來,在這背後牽涉到世界性大國之間的制衡與角力,從目前我國的原油進口情況來看,俄羅斯、沙特、安哥拉、伊拉克、阿曼、伊朗是最主要的石油供應國,這跟中國實行的能源進口多元化政策密切相關。並不依賴於某一國、某一地區的原油進口,這在特殊情況下(如戰時)也能保證能源需求的相對穩定,保障能源安全,同時也能對國際原油市場的穩定有一定促進作用。

國家石油戰略儲備基地


作為唯一的超級大國,任何世界性的國際事務都繞不開美國,中俄兩國能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多方面成為戰略合作伙伴,美國起到的因素很大。目前俄羅斯被美國在經濟上打壓,而俄羅斯最主要的對外貿易貨物就是油氣資源,以前的出口主要以歐洲國家為主,受到美國經濟封鎖和制裁後,俄對歐洲原油出口份額逐年下降,對產業鏈並不很完善的俄羅斯來說影響非常大,我們看到這些年俄羅斯的經濟增長率一直徘徊不前,經濟環境大不如前,在這個時候,作為一衣帶水的睦鄰友邦,我們龐大的油氣市場是唯一能解決俄羅斯能源困境的出路,當然我們也願意通過經貿合作等各種渠道鞏固、加強與俄的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係,穩定密切的中俄關系對兩國來說都至關重要,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我國主要原油進口路線示意圖

此外我們一直堅持能源多元化的進口渠道,但目前來看,除了俄羅斯以外(此外還有中哈、中緬油氣通道,但產油量都不穩定),我們原油供的主要應渠道都是通過油輪海運過來,不僅週期長,成本高,在海上遇到的不確定因素也多,更重要的是所有航線都要通過馬六甲海峽之後才能進入我國領海,一旦馬六甲海峽被封鎖,我們的海上運油航線很容易就被掐斷。所以我們看到中俄石油管道的建設開通,中俄天然氣傳輸管線的建設開通,這都是中俄兩國領導人高瞻遠矚的決定。

貫穿中俄邊界的油氣傳輸管道


綜上所述,可以預計,俄羅斯的油氣資源在未來較長的一段時期內都將是中國最大的進口渠道。


我是方不二,典型文科生一枚,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發表不同看法,我們共同探討學習,非常感謝!


方不二


我國石油主要進口國,根據2018年市場份額排名,俄羅斯位居第一,沙特居第二,安哥拉和伊拉克分別排在三四位。截止2015年以前,沙特一直是我國石油第一大供應商,控制了我國市場份額15%以上達十年之久。許多年之內,俄羅斯都是望其項背而無法超越。從2014年開始,我國出於能源安全的考慮,均衡從各國的石油進口量,俄羅斯才迎頭趕上,連續三年超越了沙特。


根據海關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10月我國從俄羅斯進口原油139萬桶/日,約佔中國總進口量的15%;而今年1-10月我國從沙特進口的原油僅104萬桶/日,佔中國整體進口量的11.5%。另外,10月份我國自俄羅斯進口的原油量為173萬桶/日,同比增加58%;而自沙特的原油進口量同比僅增長3.4%至約112萬桶/日。由這些數據可見,不論是市場份額,還是在市場份額增長率,俄羅斯都超過了沙特。

由於俄羅斯出口到中國的原油很大一部分是通過管道運輸,所以,俄羅斯對我國的石油出口量可能遭遇瓶頸,無法擴大。而沙特是通過油輪運輸,恰恰沒有運能的限制,因此這無疑為沙特提供了一個超越俄羅斯的條件。

沙特阿美石油公司近期表示,已經同我國簽署5份原油供應協議,在2019年對我國原油供應規模將達到167萬桶/日。因此,2019年沙特在中國的市場佔有率上勢必實現擴張,極有可能超越俄羅斯,再次成為我國第一大石油進口國。

另外有消息稱,我國新建石油煉廠將提振原油需求,從2019年起中國的新需求可能令其自沙特的石油進口量增加30萬桶-70萬桶/日,從而將沙特推向我國原油供應國的榜首。如果沙特按合同足額供應原油,那麼明年沙特在中國的市場份額或將大幅升至近17%。

雖然俄羅斯與我們毗鄰相處,但是管道的運能有限。由於我國不斷增長的石油需求,對外石油進口量勢必增加,無疑為沙特提供了很好的機會。或者在2019年,沙特終將超越俄羅斯再次成為我國的最大石油進口國。


以上所述,純屬個人觀點,歡迎在評論裡發表不同見解。我們一起探討!

行走吧木頭


應該是俄羅斯。

首先是地理原因,俄羅斯與中國接壤,有很多條輸油管道進入中國,運輸方便,

其次俄羅斯於中國是接近盟國關係,而俄羅斯的主要收入來源便是石油,有此種關係多儘快俄羅斯原油支撐俄羅斯的經濟,也是理所當然啦


朝聞嘻談


問法有問題,應該是:誰是出口國


熱血144736110


肯定是選擇俄羅斯啊,因為薩特靠不住沒保障他是親美派。


真開心10


按照2018年中國從國外進口石油的最多的國家是俄羅斯,而沙特已經自己退出第一的位置了。


a安立新


都是,缺一不可。又都不是,誰優惠我們(不單是價格),我們就互惠互利。


夏天的記憶17


誰家油好誰家便宜誰就是中國最主要的石油進口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