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國的mg42機槍真有德粉說的那麼強嗎,它的缺點是什麼?

濡水孤竹


相較MG34,雖然MG42工藝簡化,射速更快,但是它沒有單發功能。侷限於連射,而且射速過高。


射速過高帶來幾個問題

一秒鐘20發,槍管過熱快(比MG34槍管更薄),磨損快,250發之後要換槍管,雖然單位時間內壓制能力是其他機槍的兩倍。但250發這個空擋,讓你的壓制時間比其他機槍要少一半。

過快的射速,類似霰彈槍那種精度不夠數量來湊理論,導致輕機槍(兩腳架)狀態下的MG42抖動很大,容易偏離目標。

過大的彈藥消耗,讓整個步兵班都得幫MG扛彈藥,後勤問題。

不過MG42並不是讓你無腦潑水用的,德軍步兵班戰術在用MG42的時候都很強調突然性。畢竟和他重量差不多的輕機槍沒他火力猛,火力持續性比他好的重機槍沒他輕。

所以MG的正確食用方法是,幾個高速短點射壓制對面火力點。然後收槍轉移隱蔽點,同時邊上98K幫忙壓制。進入下一個火力點之後繼續實施壓制,幾次下來對面會陷入MG在哪,有幾挺,誰在打我的哲學懵逼狀態。


瘋狗的輕武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MG42確實非常的強。

它的強主要在這幾個地方。

第一,射速高。

mg42射速極高,導致殺傷力極強。

mg42作為輕機槍使用,主要使用二三連發。

由於機槍射速高,機槍手精確瞄準敵人某個士兵,射出一個二三連發,敵人就極難倖存。

因為射速高,這二三發子彈偏差很小,絕對保證能夠擊斃敵人。

所以,盟軍士兵不怕德軍的飛機、坦克、大炮,就怕mg42機槍。

因為機槍只要一開槍,盟軍士兵基本就死翹翹了。

這是慢速機槍,無法勝任的。

第二,通用性強。

mg42實現了輕重機槍的統一,這具有極大的意義。

因為基層部隊,不需要裝備多種機槍了,只需要mg42一種挑大樑。

這對於後勤供應和維護來說,簡直就是天堂,不需要準備多種子彈,也不需要準備各種複雜的零件。

第三,製造簡單,生產高速

mg42機槍都是衝壓出來的,生產難度很低,速度極快,價格也便宜。

這種機槍性能優秀,但又特別容易生產,自然是超級合適的武器了。

自然,mg42也有一定的缺點。

最大的缺點,就是對於訓練要求較高,以及無法持續做面掃射。

因為mg42的射速太快,遠遠超過其他機槍,對於機槍手的要求很高。

如果射手訓練不夠,就會出現無法有效操縱機槍的情況。因為機槍射速高,耗費彈藥量很大,如果射擊命中率低,很快會導致彈藥消耗殆盡。

另外,mg42較大的缺點在於,由於射速太高,難以向慢速機槍一樣,做持續的大面積彈幕封鎖。不要小瞧這一點,對於大規模陣地戰時,影響還是比較大的。

因為機槍火力不能持續封鎖,會讓戰術上非常不利。


薩沙


MG42機槍,在北非突尼斯戰役中一戰成名,讓不可一世的美國大兵吃盡了苦頭,許多大兵聽到此槍聲,就精神高度緊張,由此患上了戰爭綜合症,“希特勒的電鋸”之綽號,就經美國大兵之口,風靡了整個北非和歐洲戰場。

作為7.92 毫米輕重兩用型機槍,MG42以及其前身MG43,被下放到步兵班組,成了德國國防軍陸軍步兵班最主要的火力輸出單元,班、排、連級作戰時,都以MG34/42通用機槍為中心展開。

德軍步兵的主要戰術,就是圍繞MG34/42機槍為核心,機槍小組負責吸引和壓制敵火力點,步槍小組利用側翼迅速接敵,在近戰中用MP38/40衝鋒槍或手榴彈殲敵。

由於MG42通用機槍射速非常高,每分鐘1200-1500發,所以在陣地戰中,往往能壓制住對手的輕重機槍火力,對手的機槍無法在對抗中佔據上風,從而給已方步兵進攻創造有利條件。

在實戰中,MG42通用機槍火力猛、精度高、動作可靠,即使在非常嚴寒的氣候條件下,照樣能正常使用,且更換槍管僅需幾秒時間,儘可能地延續了MG42通用機槍強大的火力。

當然,MG42通用機槍缺點也非常明顯,那就是射速過高,每分鐘高達1200-1500發,既是此槍的優點,火力密度大,殺傷威力大,但卻造成了彈藥消耗過快的問題。

一般無經驗的射手,幾秒內就能打光150發彈鏈內的子彈,不利戰時彈藥的補給,所以有時候其優點,卻成了其缺點,反倒符合辯證法。

由於MG42通用機槍射速過高,所以對射手的要求非常高,通常要經過非常嚴格的培養和特殊訓練,機槍手要達到每分鐘射速能自如地控制在500-650發區間內,才算一名合格的MG42通用機槍射手。

本文由“國平軍史”發佈,圖片均下載網絡。


國平軍史


MG42有“撕布機”的號稱,在北非突尼斯戰役中一戰成名,讓不可一世的美國大兵吃盡了苦頭,許多大兵聽到此槍聲,就精神高度緊張,由此患上了戰爭綜合症,“希特勒的電鋸”之綽號,就經美國大兵之口,風靡了整個北非和歐洲戰場。

作為7.92 毫米輕重兩用型機槍,MG42以及其前身MG43,被下放到步兵班組,成了德國國防軍陸軍步兵班最主要的火力輸出單元,班、排、連級作戰時,都以MG34/42通用機槍為中心展開。

德軍步兵的主要戰術,就是圍繞MG34/42機槍為核心,機槍小組負責吸引和壓制敵火力點,步槍小組利用側翼迅速接敵,在近戰中用MP38/40衝鋒槍或手榴彈殲敵。

由於MG42通用機槍射速非常高,每分鐘1200-1500發,所以在陣地戰中,往往能壓制住對手的輕重機槍火力,對手的機槍無法在對抗中佔據上風,從而給已方步兵進攻創造有利條件。

在實戰中,MG42通用機槍火力猛、精度高、動作可靠,即使在非常嚴寒的氣候條件下,照樣能正常使用,且更換槍管僅需幾秒時間,儘可能地延續了MG42通用機槍強大的火力。

當然,MG42通用機槍缺點也非常明顯,那就是射速過高,每分鐘高達1200-1500發,既是此槍的優點,火力密度大,殺傷威力大,但卻造成了彈藥消耗過快的問題。

一般無經驗的射手,幾秒內就能打光150發彈鏈內的子彈,不利戰時彈藥的補給,所以有時候其優點,卻成了其缺點,反倒符合辯證法。

由於MG42通用機槍射速過高,所以對射手的要求非常高,通常要經過非常嚴格的培養和特殊訓練,機槍手要達到每分鐘射速能自如地控制在500-650發區間內,才算一名合格的MG42通用機槍射手。






Ranger遊騎兵前哨


大家好啊,表情包狂魔利刃-阿倫又來了

我們今天來講下,德國引領一個時代的無心之作:MG-42

很多電影裡都會出現這樣一個場景:

美軍士兵各種喊叫“TIGER!”"MEDIC!!!!""MG42!"

那為啥MG-42這麼厲害呢?

第一個,射速快。MG-42的槍機設計很有意思,精度不那麼高,但是射速快啊。因為槍機的設計不同,不同時期的MG-42射速從900-1500發/分不等。設計射速為1200發/分鐘。相比同等級的美國M1919和蘇聯的DP-28簡直一個摁著三個打。

第二個,產量高。雖然德國資源少,就是累死他也沒法與美利堅工業和蘇維埃工業相比,但是MG-42作為二戰時期德國本土生產數量第二高的機槍,一共生產了40萬支(數據來自維基百科),雖然不敵MG-34的50多萬支。但是考慮到MG-34作為一款通用載具武器,德國陸軍的各種裝甲車輛基本都以MG-34為車載機槍,且還有數量不少的航空機槍,因此在1943年之後,MG42基本成為了陸軍(國防軍、黨衛軍等地面作戰部隊)的主力機槍。

然而缺點嘛,也有,而且不小

首先是彈藥的配置。MG-42標配50發可散彈鏈彈鼓,或者250發的彈箱。前者為輕機槍模式,後者為重機槍模式。而且在快慢機的配置上,MG-34擁有單發、連射的功能選擇,MG-42壓根沒有。這意味著需要有經驗的老兵操作機槍才能保證火力的同時保持彈藥消耗量。然而這個對於1943年大規模裝備的武器來說,簡直就是tan90°不存在的。兵員的下降,後勤的匱乏,MG-42雖然槍本身是個快速工藝的產物,但是成也射速,敗也射速。

不過不管怎麼說,MG42再厲害也沒能挽回德國的失敗,德國的失敗是註定了的


利刃軍事


MG42的優點就是火力很強,而且重量較輕,畢竟是早期通用機槍,面對當時各國的水冷重機槍和氣冷式輕機槍佔據著巨大的優勢。但是缺陷也很明顯,那就是耗彈量過大,沒有強大的後勤補給根本用不起。

二戰中德軍步兵戰術的核心就是機槍,德國才發展出了MG34/42這樣的通用機槍,重量相對於當時的水冷機槍而言輕便了很多,火力又非常猛,因此非常適合步兵部隊裝備使用。

但是MG42的缺陷同樣也是其射速。由於射速過高,因此往往需要有經驗的射手才能有效使用這款武器。還有就是彈藥消耗的問題,過快的射速導致彈藥消耗很大,而德軍的機械化水平又並不高,大多數部隊連卡車都比較缺乏,因此這樣的情況下很多步兵都需要攜帶額外的機槍彈藥,幫助機槍手分擔負重。

同時,德軍的戰術思想也導致了其非常依賴機槍,一旦機槍火力點遭到摧毀,德軍步兵就會很快由於缺乏火力陷入困境,要知道德軍的自動武器數量一直不足(MP40總產量才100萬枝,MP44突擊步槍更是隻有幾十萬枝),MG42機槍可以說是僅有的依靠了。


戰壕


MG42作為歷史上最成功的通用機槍,名氣很大,美國的輕武器專家曾經評價道,用最短的時間,最小的代價研製出來的最出色的機槍。

對於42來說,它的最有名的地方是超高的射速,每分鐘1200發的射速為它贏得了很多的外號比如撕布機,希特勒的電鋸等等,而且42機槍極易上手,不用太多的培訓,一名士兵就可以操作。而且無論是東線西線還是巴爾幹的群山,MG42都可以放心使用,可靠性極高。對得起美國人對它的那幾個最的評價。

不過正如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東西一樣,MG42也有一些缺點,一個是由於更換槍管方式的原因,MG42不能夠作為坦克的並列機槍使用,42機槍更換槍管時,是把槍管向一側打開,對於機槍側向的空間要求比較高,而MG34由於是更換槍管方式是直接從後邊抽出,對於側面的空間沒有要求,所以德軍的各種坦克都只能使用MG34,而不能使用MG42。

42機槍的射速快,是優點也是缺點。在對付小群目標時,42機槍的一個點射就是打出去10到20發,這樣就有點像霰彈槍,這樣對於MG42的射手來說,不用特別精確的瞄準,一般來說對於一個目標發射一次發射越多的子彈命中的概率就越大,而霰彈槍的精度都不高,這樣就是對於遠距離的目標射擊精度就差了,不過對於機槍來說這個不算是什麼大不了的,畢竟機槍的主要作用是壓制,不用沒事裝一個瞄準鏡打精度射擊。

但是,射速快在壓制射擊的時候就是問題了,同樣一箱250發的彈箱,射速600發的機槍可以打大約半分鐘,而42機槍只有十幾秒,壓制時間太短了,而換彈鏈又需要中斷火力,這就是不足之處,同時消耗彈藥太多,也對於戰場的彈藥補給造成了壓力,畢竟在防禦中,尤其是野戰防禦中,向前沿送彈藥不那麼容易,而且不可能像每個機槍發射陣地都事先存上6000到10000發子彈,誰也沒有那麼多的子彈供應。

MG42的高射速給了德軍的敵人一個十分深刻的印象,但是這是它的優點同時也是缺點,二戰後MG42在進行了一些改進以後,以MG3的型號繼續服役到現在,MG3的一個重要改進就是減低了射速,還有就是改用7.62北約彈,並且一直服役到現在。

對於MG42的高射速,一直為軍迷津津樂道,但是戰後各國研製的各種通用機槍都沒有再用這麼高的射速,說明各國的軍隊對於這種高射速並不認可,否則各種通用機槍肯定都會採用這樣的高射速的。對於武器來說,只要被戰爭證明這種武器的理念或者某種結構很出色,那麼其他各國肯定是會照著做的,不會有人提什麼知識產權的。通用機槍的概念,毛瑟步槍的槍機都是這樣。


有痰


強不強的問問美國的登陸部隊就知道了。

我記得有一個單人就屠殺2000多 還是4000的事例。

最後軍事法庭也沒怎麼滴人家


錯過後不後悔


德軍的步兵配置是這樣的,機槍手,副機槍手,彈藥搬運工,機槍被打掉了,陣地就玩完了!港真,都說mg42好使,毛子和美帝繳獲了那麼多,彈藥肯定也管夠,為啥沒用的?因為這玩意真心不好使,射速太快,突突突,完事!而且換陣地也麻煩,野戰一發迫擊炮的事,碉堡一發坦克炮或者火箭筒的事,打掉機槍,德軍的陣地火力立馬玩完沒商量,即使現在德軍用的mg3也是限制了射速!


書生115


缺點就是火力太猛,導致耗彈量太高。後勤跟不上,戰爭後期經常看見這樣的畫面,一個步兵班一半的人給機槍手抗彈藥。而且蘇軍衝鋒的時候經常七八條散兵線,只要堅持到mg42 彈藥耗盡,德軍防線上的98K就力不從心,防線輕易被蘇軍突破。通過大量影視片我們也可以看到,蘇軍一衝鋒,機槍手沒突突幾下,就呼叫副射手去拿彈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