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進不了重點高中重點班,從概率上說幾乎就與名牌大學無緣了?

常爭


雖然老話說“事不能做絕,話不能說盡”,但提問者的話,我還是很贊同的。我也是一名學生家長,兒子上六年級,女兒上高二,我先結合她倆的事例談談。

由於常年打工在外,疏於對兒子管教,男孩又調皮,所以成績很不好。我們村小學兒子班裡共有20名學生,去年放暑假時,我把他們的期末考試成績與鄉中心小學的學生成績做了一下對比,大為震驚,我兒子班裡的第一名在中心小學都排十名後面了。幾經周折,託關係讓兒子進了鄉中心小學,一個班有60多名學生。效果很明顯,年底兒子就抱了個進步獎外帶一支筆回家了,他很高興,我更高興,這是他上學以來第一次獲獎。我覺得孟母三遷是有道理的,環境能影響人。我計劃初中時讓兒子去我們縣重點高中的附中去上學,因為這兒的教育資源要比我們鄉好很多。

託老天爺的福,雖然對女兒也疏於管教,但由於女孩大部分天生聽話,我女兒考上了我們縣的一所重點高中,現在高二了。這所學校分培優班和普通班,培優班配備的都是有經驗的教師,管理很嚴格,但時不時的會抽出一節課的時間與學生互動,談天說地,嘻嘻哈哈,氣氛很活躍,學生學習熱情很高。普通班的班主任把他們班裡的學生分為三等,前十名、十一到二十名、二十一名往後,前十名是重點關注對象,十一名到二十名被列入關注對象,往後的自生自滅。你可以想象一下,不被約束的青春期孩子有幾個有自我控制力的?

2017年,我們全市考上清華北大的一共有22人,其中市裡一所重點高中就佔了11人,其餘的11人被五縣四區的重點高中瓜分了,沒有一個來自非重點高中。

我沒有從其他方面分析,只是舉例說明,歡迎大家補充、指正、探討!


千辛萬苦的人生


我就以我自己為例說一說。本人農村孩子,初中考入重點高中,普通班級,重點班進不去。高一一個學期從入學時班裡第18升到第3名,高一下學期開始直到高考一直是班級第一。第一考場每一次35人,至少30人是重點班級學生。最少的一次,第一考場就我一個普通班級的考生。我的成績最好的一次是22,也就是說我的排名一直是22-33之間,這就是重點班和普通班級的差距。差距來源最大的還是學習環境和學習方法,我的高中三年就是做題,和班裡同學沒有任何交流,高中畢業的畢業宴數了一下全班有13個人沒和他們說過話。大家也能知道我是怎樣的一個人了。感覺班裡的很多同學在高二高三就已經不想學習了,自暴自棄了。重點班感覺學習氛圍要好的多。學生學得快,老師講得多。就像當初物理,老師講完很多人聽不懂,所以一些難度較大的題,本來應該重點分析的,老師也就是講一講,學生聽不懂也就算了,想學的自習課自己去問老師。這個真不是老師不負責任,沒辦法啊。有時候班主任不在,全班除了少數幾個都在說話,老師一來教室就突然安靜,要不有的時候老師沒來,可是教室也是突然安靜。重點班裡不會這樣吧。同樣一個人,把他放到一群認真學習的學生中,他的成績再差能差到哪裡去。像我,基本就是個書呆子,除了做題就是睡覺,吃飯,這種模式下也考不到前20名。一群牛人在一起是相互促進的,就我這樣長期班級第一的,看不到外面的世界,到了大學才知道自己有多菜,這就是視野啊。


冰雨63701230


今年我周圍的(不是學校,是工作單位)孩子高考成績普遍比較好,能上北大清華的就有七八個。沒事我們八卦了一下這些超級學霸,居然有一些意外發現:

(1)學霸從小就是學霸

這一點很讓我驚奇。

我一直認為孩子小學學得好不一定初中、高中就學得好。小學跟得上就行,沒必要拼命,就像跑長跑,不可能一直衝刺。但實際情況是如果你一開始就落後了,是不大可能在大家都疲憊的情況下反超的。因為一開始落後意味著你的素質(技術、方法)和毅力已經落後別人。

所以,情況應該是:高中時學得好的小時候學得一定不差。這就是大家常說的習慣的養成。

(2)家長和孩子一樣執著

認識到這一點,作為一個佛系家長,我感到有絲絲慚愧。原來不是自家孩子比不上別人家的孩子,而是自家家長比不上別人家的家長。這就是環境和學習氛圍的影響。

成績優秀的孩子即便小時候因為某種原因選擇就近入學,到了中考時也往往會被各重點高中以各種優惠條件招羅過去,重點高中的優質資源、良好學習氛圍、激烈競爭環境又促使這些孩子更上一層樓,所以也就不奇怪不進入重點高中甚至重點班基本與名高校無緣了。



小黑小黑Luo


為什麼說考不上重點高中基本上就與重點大學無緣了呢?因為事實證明每年高考過後,大家就會發現重點高中的重點班有不少學生考入了985和211這樣的重點大學,而重點高中的普通班以及普通高中很少有學生能夠考入名牌大學,同時重點高中的一本和二本達線率也要遠遠高於普通高中的達線率,那麼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主要因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點:優秀的生源,牢固的根基,初中為高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能夠在中考的時候考入重點高中的重點班毫無疑問都是初中的學霸和中考狀元,我們知道:“萬丈高樓平地起,屹立不倒靠地基”一個學生只有小學的基礎打好了,才能學懂初中的知識,緊接著只有把初中的知識學好了,才能學懂高中的知識,因此一個初中成績優秀的學生要比一個初中成績一般的學生在面對老師講課的時候,能掌握的更快,更深,更容易,所以很多考入名牌大學的學生都是一霸到底,在初中是學霸,到了高中依然還是學霸,他們已經把自己的學習帶入了一個越學越有經驗,越學越有信心,越學越輕鬆的良性循環狀態!


第二點:重點高中具有優質的師資力量,考入重點高中可以享受更好的教育資源

重點高中重點班所配備的各科老師都是本校乃至本地知名的優秀老師,這些老師執教資歷長,教學經驗豐富,專業知識過硬,我們經常說“名師出高徒”,因此當把最優秀的學生和最優秀的老師組合到一起的時候,這種強強聯手的學生和老師必然能夠考出過分,必然能夠考入名牌大學!接下來我們再分析一下為什麼普通高中的普通班的學生很難考入名牌大學

第一:普通高中的學生基礎薄弱,知識有斷層

之所以中考進入普通高中普通班,毫無疑問這些孩子在初中三年學習態度不端正,貪玩不學習,很多初中的孩子沉迷於遊戲之中無法自拔,導致中考成績一般剛剛達到普通高中的下校指標,還有的孩子中考成績很差未能達線是花好幾萬進入的高中。

比如數學和英語中考試卷滿分120分,很多孩子只能考六七十分,一目瞭然一個初中的知識都沒能掌握好,沒有學到位,知識出現斷層的學生在進入高中以後面對高中遠比初中還要難很多的知識,必然導致很多孩子在高中的課堂上很難聽懂老師講課,有的孩子不僅僅在數學,英語這兩門課堂上聽課吃力,而且在,物理,化學,生物這幾門課的課堂上也出現了同樣嚴重的問題,結果把自己的學習帶入了一個越聽越費勁,越來越聽不懂,越來越沒信心的惡性循環狀態,這就是很多普通高中的高中生成績不斷下滑,好幾門功課不及格,總分750的滿分只能考300多分甚至只有200多分的主要原因!一目瞭然這樣的學生能考入名牌大學嗎?現實是很多孩子最後連一所普通二本大學都沒有考上,還有很多孩子三本大學都未能達線!


第二:令人堪憂的學習氛圍和課堂紀律

重點高中重點班的學生在教室裡是你追我趕爭分奪秒的在學習,而普通高中的孩子則恰恰相反,大家可以想一下,當把本地好幾所初中學習態度不端正的學生聚集在一起組成一個班的時候,能有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嗎?於是出現了沉迷於遊戲之中的學生,迷上穿衣打扮互相攀比的學生,課堂上發呆走神的學生,趴下睡覺的學生,交頭接耳的學生,從不寫作業的學生,試想面對一群這種不積極上進的學生,不專心聽老師講課的學生,而且還要影響老師正常講課的學生,換位思考如果我們是老師能有信心在這種嘈雜的環境中給這樣的學生講課嗎?自己本身聽課就費勁,再加上自控力差,再加上身邊消極因素的影響,於是在這樣的環境中,出現了你也不學,他也不學,反正大家都不學又不是我一個人不學這種報團取暖沒有危機感,責任感和緊迫感的思維,這些學生在高中的三年裡就是典型的揹著書包混日子“出工出力不出活!”詳細內容下圖所示:




下圖所示中還有兩個我在初中和高中學生身上遇到的案例:初三一個班四十多名學生有一多半不知道自己學過得崔顥所寫的古詩《黃鶴樓》,高二一個普通班五十多名學生,一多半不知道自己高一學過的課文食指所寫的《相信未來》

作為一個學生在課堂上不好好聽課,課本上講過什麼內容都不知道,還談什麼上學?還談什麼獨立完成作業?還談什麼高效率學習?因為這就是純粹的無效學習!

那麼都是同齡人,同為初(高)中生面對學習的態度為什麼考入重點高中重點班的學生與考入普通高中的學生會出現如此巨大的反差呢?多年來我每見一個學霸都要讓學霸談談自己對不學習的同齡人有什麼看法,現各舉一例初中和高中學霸對自己身邊貪玩不學習的同齡人的評價。

第一例:這是一個初中年級600多名學生排名前十的學霸,這個男孩子對我說:“王老師,你說我們班那麼多同學,學習成績那麼差好幾門不及格,每天他們聚在一起談論打遊戲,他們不想上高中嗎,好傻!他們”

第二例:這是一個高中二十個班年級排名前十的學霸,這個孩子在重點高中的重點班,孩子對我說:“中考的時候我好多同學只考上了普通班,可是他們還是老樣子不學習,上了高中了不就是為了要考大學嘛,難道上了高中就是為了天天玩遊戲嗎?混三年最多拿個高中畢業證,真幼稚!”

這就是身為同齡人一邊是在網絡遊戲中或者其它與學習無關的事情中玩的不亦樂乎,一邊是在學習中爭分奪秒的努力學習,你能說這些貪玩不學習的孩子就不如學霸聰明嗎?顯然不是,經過多年調研越是不學習越是玩興大的孩子往往都很機靈反應都很快,只不過沒有把這股子機靈勁用到學習上,這就是老師們經常說的小聰明,因此我對什麼是“聰明”進行了一個詳細的解釋,詳細內容下圖所示:



從上圖可知作為一名初中生面對中考,作為一名高中生面對高考,一定要搞清楚該幹什麼,不應該幹什麼,腦子裡該想什麼,不應該想什麼,可是為什麼還要沉迷於遊戲之中,忙碌於與學習無關的事情當中不好好學習呢?根本的原因就是因為思維決定行為,這個孩子的思維太幼稚,沒有分清主次,因此要用《心智成熟教育法》來啟迪孩子的思維,讓孩子明白學習和打仗一樣:“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在同樣的時間段裡自己遲遲不肯下手學習,那麼只能遠離高中和大學的校門,因此一定要向自己的同齡人學霸學習,自己也要早點懂事,趕緊下手學習,把學習放在第一位,盡心盡力的去把學習搞好,那麼自己也一樣能夠成為學霸,一樣能夠考入重點高中,將來考入一所名牌大學!
詳細內容下圖所示:

最後寄語閱讀這篇文章的初中生和高中生:面對學習,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千萬不要一拖再拖遲遲不肯下手進入學習狀態,只要你做到:告別幼稚,立即行動,馬上下手那麼就一定能夠穩中有進提高成績!如果你是一位初中生,那麼你就能夠在中考的時候考入一所重點高中,如果你是一位高中生,那麼你能夠在高考的時候考入一所理想的大學!

以上內容和圖片選摘自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贏在終點家庭教育實操手冊》,新書推介我就是這本書的作者,由於上傳篇幅有限,只能上傳一小部分,希望上述回答能為各位家長教育孩子帶來幫助,同時警戒那些進入小學,初中,高中以後仍然沒有好好學習的孩子,警鐘長鳴,引以為戒!並且在頭條中回答了很多教育孩子的問題。感興趣的家長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閱讀相關內容,希望能夠幫助更多的家長和孩子,感謝今日頭條給我們交流的平臺!最後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考入理想的高中!最後考入一所理想的大學,讓您的孩子學業有成,贏在終點




家庭教育感悟


我試著回答下。

這兩年湖北省參加高考的人數都在35萬人以上。在本省能考上武大,華科大,高考分數需排在全省4000名以前,也就是說,考上武大,華科大的孩子在高中階段都是百裡挑一。

考上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或者武漢理工大學的孩子在全省的排名應該在8000名以前,也就是說,考上這兩所211高校的孩子學習成績在高中階段大約是二十挑一。

考上一本線以上的孩子應該是高中階段學習成績的前五分之一左右。

從這三個比例可以看出,孩子在高中階段學習競爭中需處於什麼位置才能考上名牌大學。只有在重點學校重點班級才會有稍高的概率。


坐在窗前喝咖啡


作為一名重點高中的老師,高考是考學生,更是考老師,所以,當好學生和好老師在一起時,才能產生美好的結果!

題主說的這個問題,很普遍,重點高中的重點班,是好大學的“保險箱”。但是不是絕對的,這裡有兩個例外:

一、普通高中的重點班,同樣可以考出好大學!

以山東省為例,最好的高中應該算山東省實驗中學吧,這個學校可是全省招優秀學生,但是,好像近幾年沒有哪一年的高考狀元是出自省實驗吧。當然,題主的重點中學這個概念本身就有問題,因為現在沒有這種劃分,只有省規範化學校的說法。

一個普通中學,當然也有“大神”級別的老師,如果能遇到幾個好學生,集全校之力去培養,考上名牌大學的可能性還是非常大的,這也是現在多數普通學校的常規做法!

二、重點高中的普通班,也一樣能夠考出好大學!

高中階段分重點班的重點高中,一般都需要進行人員流動,否則。普通班勝過重點班的例子會很多。因為重點高中本身生源都不差,老師水平也相似,但是重點班數量不會太多。在重點班的學生承受的壓力遠比普通班大,所以,被普通班學生趕超也很正常。

三、普通高中普通班能考出好大學,是奇蹟!

相對來說,普通高中的普通班,屬於姥姥不親,舅舅不愛類型的學生,所以,考上名牌大學,只能說是奇蹟了。


贏在高三


不知道別的地方情況怎麼樣,就拿我自己所在城市來說。我是我們市最好高中的一名普通班的學生,班上有60多個學生。我們班高考上985的就只有兩個學生,上211的有10多個,這算是比較好的普通班了。而重點班,一個班40個學生左右,有一半以上都能上985,大部分都能上211,只有少數幾個也是能上一本的。像清華北大,復旦交大這樣的學校只有重點班有學生考上。其他非重點高中一個學校都上不了幾個985,所以按概率來看,確實上不了重點高中重點班基本與名校無緣。但這也不是絕對的,我們普通班也有很優秀的學生,甚至超過了許多實驗班的學生。還有從普通班裡調進實驗班裡成績反而下降的,因為壓力變大了。這一切都看你個人,畢竟重點高中的普通班肯定也不會差,只不過基礎沒重點班的學生好。只要你肯努力,上名校也不是夢。


小淞同學


一個重點班的尖子生如果到普通班,成績下滑的幾率非常大,一個普通班的差生到重點班成績上升的幾率非常大。



重點高中重點班和普通高中最大的區別主要有兩點:一是師資力量差距懸殊;二是學習氛圍截然不同。老師的教學水平就相當於一個班的天花板,即便學生有上進之心,老師卻無力引導和拔高學生的學習水平。



一個班的整體水平和學習氛圍在無形中會影響著身在其中的每一個學生。環境對人的影響是巨大的,即便是一個優秀的學生,如果處在普通班,也很容易因為已經名列前茅而知足不前,因為他根本意識不到人外有人 天外有天,當普通班的老師無法幫助學生一步步不斷提升的時候。



再加上週圍同學也沒有足夠的水平和他互相促進,他的成績自然而然就在某個階段停滯不前,殊不知,他在普通班的名列前茅在重點高中的重點班很可能只是墊底,但是他卻意識不到,而高考成績的排名並不是以某一個班的水平為標準的,而是全省範圍內的競爭。



很早以前我上高中時就讀的就是一所普通高中,整個年級三四百人,考上本科的也就不到10個人。在這種環境下就算你考到前10名也進不了重點大學,所以,如果有條件的話一定要讓孩子進重點高中的重點班,即便是一開始學習跟不上,至少說明老師還是有水平的,只要不斷進步就比在普通班名列前茅強。



重點高中之所以是重點,是因為它曾經教出過許多考上重點大學的學生,在教學經驗上絕對是有先進之處的,而普通高中很少教出考上重點大學的學生,那就說明它沒有教好學生的經驗。



這就像一個熟練的工人總是要比新手工作效率高的多一樣。這個道理對老師這個職業來說也是一樣的。


超級女兒奴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無論家長多年不願意接受,事實是,進不了重點高中的重點班,基本就與重點大學無緣了。

其實,題主還是比較保守的。更加殘酷的現實是,如果進不了重點高中的重點班,不是與重點大學無緣,而是與一本大學無緣了。

一般來說,重點高中每個年級有20來個班,重點班有8-10個左右。但是,重點班學生水平也是參差不齊。真正的重點班,也就是達到公助生分數線的重點班,只有2-4個,其他的都是平行班。平行班錄取分數線要比公助生分數線低30-50分左右。

以我們河北省為例,一個市裡最好的高中,年級排名前五十名,985有希望,年級前三名,清華北大有可能,但是,清北並不是年年有!年級前100名,211高校問題不大。年級排名150名左右,211就危險了。200名以後基本就是普通一本的水平了。年級排名300-500名,只能走普通二本。

學校為了高考出成績,把重要的師資全配置在了重點班。特別是兩三個重點中的重點,生源質量最好,師資力量最強。兩個班大約有150名學生左右,這些學生才是衝刺重點大學的骨幹力量。對重點班,學校格外垂青,學的深,而且管的嚴。班級學習氣氛非常濃厚,學生基本沒有什麼不良嗜好,所以,每個學校基本90%以上的985和211都是來自這兩三個班。

平行班和普通班與重點班相比就不可同日而語了。一是師資不行,二是生源不好,三是學習氛圍不行。很多普通班的學生,在初中的時候就是學渣,既沒有養成好的學習習慣,也沒有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所以,在普通班,抽菸者有之,搞對象也是司空見慣。老師管不了,也不敢管,只能聽之任之。抽菸和搞對象,在重點班是絕對禁止的!一般情況下,普通班第一名,在年級排名能進入200名就算不錯了。從高考成績來看,普通班只有少量二本,剩下的都是三本和專科。

所以說,想考上名牌大學,必須要進入重點高中的重點班,這話沒毛病!是真的!



管理那點事


這句話非常非常殘酷,但非常非常現實,進不了重點高中重點班,幾乎與名牌大學告別了。這不是大概率的問題,而是從學生質量、師資力量以及機會通道三個維度決定的。高考幾乎是以考試成績論英雄的,面對十四億人這個龐大群體,又是唯一公平的,那麼,就決定了這句話的現實性,尖子生裡掐尖子,這個與社會因素完全不同。

比如,我當年全市有兩所重點高中,一中和二中,那麼,別說普通高中,就算是二中,與一中相比,幾乎分為兩個世界,也許中考時只差了幾分就上天入地,你找誰說理去?一中,一本升學率為90%,二中一本升學率40%,普通中學一本升學率10%。名校生,普通高中幾乎年年剃光頭。多少家人不甘心,但真的對不起,名校的大門幾乎對90%的學生從高中就關上了大門。

原因有三點:

第一,學生是掐尖的。教育層次也是金字塔形狀的,越高檔的學校越是塔尖,這是客觀規律,只有智商超群的人才能有立錐之地。“錐”這個字,已經很形象了,就是那個尖。其實,競爭從小升初中時代就開始了。到了中考,60%以上的學生,連上高中的機會都沒有了。一個城市地區,也就一所重點高中,一個省有名的學校不過10所。一個重點高中,裡面又有實驗班、精華班、衝刺班。你自己想想吧,這個金字塔越來越尖。塔尖,都是層層選拔的尖子中的尖子。

第二,師資力量是拔尖的。地方長官、教育系統、重點高中、具體到每一位老師,都會明白,要把優質的師資力量和教學經費,向重點高中傾斜。不僅僅因為這是面子工程,還因為多數管事人的孩子一般也在重點高中,都想讓本地區出幾個清華北大,這是城市的面子。就算老師本人,也都想去重點高中,一是事業空間大,二是收入高,三是未來賺錢機會大。有的省重點老師,一對一輔導,一小時可以收1000元。幾個因素綜合起來,所有的好老師和最大比例的經費,都向重點高中傾斜。

第三,名校也是“勢利眼”,都喜歡去知名高中去搶人。對重點高中,各種比賽機會也多。舉一個例子,我家附近一所名校,參加國際比賽、參加國家大賽的機會多,高考加分也多。名校的加分項目多,讓這些優秀學生有了雙保險。這所學校的優秀生都有20分的加分,只有他們敢報北大清華。另外,名校也向這些高中釋放一些自主招生名額。還有推薦名額、報送名額,等等。知名高中比一般高中,考北大清華等名校,不僅僅靠分數一條路,還有許多路,心理的底氣也足。其他普通高中,沒人理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