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三年的你現在過得怎麼樣了?

鏻靜


說一說我幾個親戚畢業三年後的基本情況吧,有一侄子,大學沒有上完,半途輟學打工去了,開頭過得也非常艱難,也幹過一段時間快遞,那時候日子過得確實不如意,僅僅能夠維持自己的生存。後來跑到北京去發展,通過一段時間的摸爬滾打,看到了物聯網的商機,於是應聘的一家公司做起了物聯網,從一個月幾千到一個月兩三萬,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但他依然不滿足,在北京掙點這點兒錢,站不住腳。正試著自己開公司掙錢,現在正在積極籌備著,進展還算順利,還是年輕人有闖勁兒啊!



還有一個侄子畢業快三年了,進了一家國營大型企業,轉正以後一個月三四千,日子過的不鹹也不淡,由於地處偏遠,基本上能夠滿足自我的需求。雖然有些不如意,但也能過得去,於是就準備這麼混下去啦。


兩個孩子,兩種情況,也不能說誰混的好不好?但我認為,畢業幾年以後,依然有進取之心,依然為自己奮鬥,為自己更加美好的生活而奮鬥,這是我比較欣賞的,我還是認為年輕人整天想著混天度日,這樣不可取,不管環境怎麼樣,條件多麼艱苦,多做點年輕人該做的事,別讓青春後悔,也許這樣才好。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小石子裡面有水


說說我的吧,我10年畢業,二流的二本院校,說起來到現在已經是第六個年頭了。我大學學的是土木工程專業,不過利用業餘時間輔修了國際貿易,剛開始畢業的時候,誤導誤撞進入了光伏行業做外貿。

剛開始的時候工資八百,三個月後1200,瞭解這個行業的人都知道,2010年的時候光伏生意非常好做,但是大量的房地產等老闆轉行進入光伏行業,導致產能過剩,加上歐美的反傾銷令中國的光伏行業雪上加霜,很多公司陸續倒閉!期間我也換過兩家公司,由於行業如此,兩家公司都陸續倒閉了。

12年的時候又進入一家國際招投標公司,說是國際招投標公司,實際上公司就三五個人,一開始進去,什麼都不會,又沒人帶,幹了一個月我把老闆炒魷魚了(或者說我被老闆炒魷魚了),反正就是互相嫌棄…

後來索性就自己註冊了一個離岸公司,在家裡自己慢慢開始摸索外貿。

最開始的半年是索然無趣的,沒日沒夜的付出,偶爾的詢盤讓自己覺得看到了希望,但是每次都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就這樣堅持了半年,本來以為自己沒有什麼出路了,網上投了簡歷,打算重新找工作。就在走出房門,準備進電梯去單位應聘的時候,手機上突然收到了一封郵件,有個客戶給我下單了!!!雖然只有1000多美金,但是還是讓我在瞬間做出了一個決定,放棄應聘!

就這樣在不斷的摸索中,第一年我賺了5萬。

第二年繼續開發新客戶,我賺了15萬。第三年有一些老客戶的積累了,這年我賺了50萬!

15年50萬多一些,今年16年,由於老客戶的信任,到現在已經80萬利潤了。😄

我沒有辦公室,沒有請員工,在家裡做做,每天處理處理郵件,偶爾客戶來中國陪他們去看下工廠。剩餘的時間陪小孩老婆玩玩,現在這樣的生活讓我很知足了。




宜安能源


網友一:

不知不覺已經畢業三年啦,想起畢業前夜宿舍兄弟們最後一次擼串喝酒,第二天送我到月臺,依然歷歷在目。從鄭州上大學,到蘭州讀研,再到成都上班,最後又依然辭去公務員回到家鄉工作,這三年過得充實,幸福,又覺得一切不可思議,有時候突然覺得人的一生也許老天已經給你安排好啦,冥冥之中一切彷彿已經註定。

三年的時間,一切都還算很順利,幸運。雖然和有些畢業的同學相比差距有點大,但生活過得穩定,踏實,沒有那麼多顛沛流離,背井離鄉。下個三年希望大家都升官發財,大吉大利。

網友二:

我畢業也剛好要三年了,畢業的時候自己有機會去外企,拿到兩個外企的offer,一個國企的offer。最後選擇留在國企,外企都是在開發區,離市裡太遠,我們學校就在市中心,也習慣了市裡的生活。現在自己一個人在市裡租房子住,我老家在東北,一年只有十月一和過年回家能看看奶奶。

算上年終獎,有個10萬左右的稅前工資,比起其他同學好像還可以,就是比較辛苦,不分晝夜,不分六日,有客戶就要接待,有時會到半夜兩三點,但是最好的就是自由時間多,有事請個假什麼的,也都算全勤。付了首付買了房子,房子很偏,在外環線上。希望以後能讓家人過上幸福的生活,今年想讓奶奶過來陪我住一段時間,她沒來過大城市,我想帶她看看。

網友三:

本人90年,13年在一個普通211學校畢業,專業比較冷門——物理,偏向於科研,大多數同學現在也是在做科研。當年比較迷茫,不好找工作,於是混了半年,生病養了半年。然後,進了培訓班出來做程序猿。16年來到深圳,畢業三年多,到現在還沒達到深圳的平均工資水平。

網友四:

15年畢業,到現在工作快兩年滿的,算起來工作了3個年頭了,普通二本畢業,無車無房無女朋友(去年結束了多年長跑的初戀),三無人員,畢業後來到上海,年薪稅前20w,做著銷售工作,現在是產品區域經理,每天擠著公交地鐵,漂泊的心誰又能懂!!!與共同漂泊在這個熟悉又陌生的城市的親們共勉。

網友五:

91年,14畢業,普通二本(文科僧)。14畢業後,創業一年,賠了2萬左右。15年開始正式工作,座標,長沙,月薪4K。16年來深圳,6K,17年跳槽,8K。默默的加班。

不知道是夢想太天真,還是現實太骨感。3年時間,稜角被磨的差不多。3年,經歷的不算多,但卻變孤獨沉默了很多。高興,不會放肆的笑了,扎心,更不會發狀態吐槽了(朋友圈將近1年沒髮狀態了)。偶爾。遇一舊友,小酌一杯。我不知道,這樣下去,我會不會得抑鬱症。

網友六:

14年畢業,普通非211沿海一本,畢業後放棄了出國機會為了現在的妻子會老家二線城市就業,進的500強某綜合金融集團上市私企,年薪稅前99k稅後不堪入目。15年底趕在樓市瘋狂前夜借父母首付購入一套130平三房(感謝媳婦和這次決定),目前賬面升值翻倍。

私企工作壓力很大績效壓迫的人喘不過氣,日日加班,還貸經濟壓力非常大,我的工資收入全部投入在還貸、裝修和日常開支,目前還沒有任何積蓄。5年內暫沒打算買車。好在有個懂我愛我肯和我“白手奮鬥”的妻子和支持我的父母,因為離家近每個月都能回老家陪一下父母。


英文主播皮卡丘


內地三四五六流的一家普通2本,15年畢業,實際上14年12月份就去實習了。是一家國企。實習期工資1800,有宿舍。說實話還可以。關鍵在這裡我進入的SAP這個相對來說還是高大上的領域。公司領導對我們的大學生還是很照顧,總之在這期間學了不少東西。15年六月份畢業,工資漲到了3200左右,(稅後),又在項目組混了一年,期間看著網上的工作,看著智聯招聘上招聘SAP都是1萬起步,想著不行,我得跳槽。於是各種投簡歷、各種電面(SAP這個職務很多都要先進行電話面試,專業性很強,幾句話就能知道你行不行),在這期間面試了惠普,技術通過了,給的待遇9.8K,座標上海。心想滿足了,正準備去實現高工資的夢想中,對面提出因為我即將進入的是美國項目組,需要加英文面試,媽蛋,自我介紹就倒了,對方說口語有待提高。之後就了無音訊了。為此心裡痛了好久。在此提醒各位大學生,英語真的很重要!!!之後面試了N加公司,正式因為之前那家惠普給的工資,導致之後我以為我值10K這個價,低於這個點的一概不去,試想國內公司有幾家能對你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給出這個價。於是就天天拿著3200的工資夢想著月入過萬的。就這樣持續了一段時間,沒有找到什麼合適的,於是反省下是不是期望太高了,正好公司項目也快結束了了,想著學不到什麼東西,當時就覺得無論如何要離開這個小城市。糊里糊塗中進入了南京一家光伏行業,職位:SAP開發工程師,稅前7.5.在這家混了8個月,說實話沒幹什麼活,每天看看新聞看看電影就完了。期間買了一輛車,現在還是還貸中。555555.。。突然一天發現自己不能這樣下去,要找項目做,提高自己。於是2017年2月份來到了現在的公司,項目很多。工資8K,另外有3個月的年終獎,公司也都是一些技術大拿,說實話這幾個月學的東西比我這幾年學的還多。很多新的技術都會接觸,自己也完成了幾個比較複雜的開發。目前也在積極學習新的技術,準備明年等公司沒什麼項目時去一家外部公司做顧問去,沒辦法,南京房價太高,15K都不夠看。總結畢業這2年多的經歷,兩個字:折騰。不說了,去敲代碼去。


蘇爭輝


14年畢業,說說真實的個人經歷,二流本科畢業,被調劑學了計算機,當時對專業沒什麼瞭解,也慶幸誤打誤撞學了計算機吧。

畢業以後,家裡在天津安排了一家事業單位,過著朝九晚五的生活,月薪4000,覺得每天都很無聊,上班就是上網聊天,毫無人生價值,這樣的生活過了半年,我在15年四月份的時候,瞞著家裡毅然辭職去了上海,說來也是巧合,我離職的一週,天津就發生了爆炸,爆炸地離我也就10公里吧。

來到上海我花了一週的時間,找到了一份在一家大公司做外包的工作,月薪6000,it行業,像我之前說的,僥倖學了計算機,所以有這個機會進入這個行業。

每天早7點出門,晚上10點回家,學習了很多知識,5個月後覺得工資太低,偽造了一年的簡歷,跳槽到了一家外企,待遇翻了一倍多點,正式員工。

外企環境輕鬆,但是學不到東西,重複性勞動,做了一年的時間,也算為了戶口,再次跳槽了一家可以解決戶口的公司,年薪也到23萬左右,這就是我畢業兩年的所有情況了


原來有驚喜


10年畢業,一本院校,混了四年,出來的時候其實一點技能沒有,因為不可能去做對口專業的工作,那時候幻想著月薪5000,就可以生活的很小資,那時候感覺買房子是無比遙遠的事。11年誤打誤撞進了電子商務行業,俗稱天貓淘寶運營,從2000元做起,什麼都不懂,什麼也不會,算是進了門,幸運的是第二年跳槽,進入了一家女裝top店做運營助理,一點一滴接觸這個行業,也一點一滴積累職場人際規則,這一年月薪3500。錢不多但是確確實實的交到了一幫好朋友,這是後話。在這家店工作一年後跳槽到一家傳統企業電商部門,年薪十萬,可以說是一個轉折也可以說是一個災難,工資增長了卻做的一點都不開心。因為那一刻才發現,自己的能力並不能匹配這樣的薪資,原來的優勢在於那個女裝品牌的平臺而不是自己有多強,不同的公司又有不同的文化,沒辦法照搬之前的那一套思路很痛苦。很幸運的是,又一次找到一個鍥機,跳到了一家小公司,自己組建團隊,按照自己的思路想法,同時也在不斷學習實踐中成長,學會操作店鋪,學會管理團隊。兩年過去了,現在年薪二十幾萬,管理團隊十幾人。當年在女裝公司交的幾個朋友,做設計的跳槽到阿里巴巴,年薪二十萬,做運營的跳槽到其他公司年薪二十幾萬,三年時間,從月薪幾千到年薪二十萬,要感謝馬雲粑粑給了這樣的機會,感謝互聯網行業給了我們在大城市紮根的機會


西西xixiLOVE蒙奇奇


14年6月畢業於普通二本,雞肋專業生物工程,14年8月4日工作,一直在一家公司,在深圳,客服一年轉銷售一年+,月薪從2800,3200,3500,4000,5200,到現在加提成15K穩定有,過程艱辛,但是家裡不理解,工作開始陸續給父母7萬+,記不清楚,我媽要,我有,就給……真的,從小沒什麼安全感,一直想要自己買房,完全是自己的家,但是還得換我媽三萬贖身,沒錯,贖身……給他們的錢,放心好了,不會給我買房的,不僅不會,我媽還盤算著以後我家人禮金全給他們……有男友在家鄉創業,異地小一年,都忙,現在不想溝通也沒時間溝通……我不能耽誤別人,11月回去談分手……最想努力賺錢,年底還清三萬,明後年攢錢附近城市首付,其他隨緣,心眼裡不想回去杭州家裡那邊,因為可能還完錢,家都不用回了,就醬紫


涼月孟秋


說說我吧 ,座標杭州,11年畢業,軟件開發,相比回答的大部分人我算工作時間長了。3200月薪開始,10個月後辭掉,很迷茫,找不到工作,由於朋友介紹去寧波一家電子商務公司幹,月薪4000,沒有朋友,看著高高的房價看不到希望,10個月後辭掉又回到杭州,那時候是13年5月,月薪6千入職現在的公司,,然後過了幾個月上級跳槽,我升職,年薪11萬,然後穩步增長,那時候比較有幹勁,表現好,第二年到15萬,15年5月買了自己的房子,後來幾個月部門重組,再升一級,年薪18萬。16年開始年薪20出頭,今年買了一個車位,沒牌照還是不買車了,再說也沒錢,生活壓力還是好大,身邊IT朋友好幾個年薪破30萬的,有人開上寶馬5系的,還有人靠股票身價好幾百萬的。周圍基本都是靠自己奮鬥,買房買車的,而且家裡條件都比較差。

感覺自己已經到達瓶頸了,好難再往上大幅度提升。


千與千尋嘿嘿


2016年應屆畢生生,大三的時候請假學習ui設計,四個月完成後正好寒假,在學校附近找了個平面設計的工作,當時一個月就2000,後來開學了又找了一份月薪1100的兼職,夠自己生活費了,再後來自己開淘寶,兼職做設計,認識了上海一家公司老闆,實習就來這邊公司了,5000一個月,但加班每次都到晚上十點多,強度太大,又換到一家金融公司做設計,月薪5500,做了四個月,覺得太少了,後來又出來找工作,接觸行業比較早,出來就跟別人說工作兩年了,的確斷斷續續的兩年了,現在月薪8k,再考慮下一步的目標,有些小迷茫


一9449307


我不能說是畢業3年吧,應該是退學3年。08年10月休學,09年9月退學。

先說說我大學退學的原因吧。第一,學的酒店管理,實習後才發現不喜歡這行業。第二,家庭變故,說白了就是交不起學費了。

08年10月~09年3月:

退學後一個朋友說家裡出錢開臺球廳,他出錢我出力一起創業。於是我們一起選址、談租金、做採購預算,花了幾個月確定商業計劃後,他家裡還是不信任我們兩個孩子創業,最終告吹。

09年3月~09年10月:

迫於生計,我大量投簡歷,找了份在我愛我家賣二手房的工作。平均月入6000~8000元(底薪2000,主要靠提成)。工作半年,拋去養家餬口的錢(和母親相依為命,母親沒有工作),手裡有1萬多積蓄。毅然辭職二次創業。(不想一直做中介,收入不錯但沒成就感,我的理想是“用科技改善人們的生活方式”,IT是最好的選擇)

09年10月~10年5月:

二次創業是我進入IT業的開始。賣二手房時經常使用搜房、安居客、58同城、趕集網等網站,發現他們操作複雜、體驗差、不簡便。邊用邊想這裡應該怎樣改、哪裡怎樣會更好,後來決定自己做一個更好的。於是和2個朋友湊了3萬元開始了“秀房網”這個項目,並開始自學技術(看書和教程自學了php、mysql、flash)。秀房網是一個房產信息平臺,用戶在地圖上查看小區信息,進入小區可以查看每一棟樓的房源信息和圖片。類似現在的鏈家在線(http://beijing.homelink.com.cn/ditu/)。但是那個項目採用技術外包(自己的技術不過硬),因為工期延長,沒有找到投資,資金鍊斷裂,最終破產。

10年5月~11年3月:

迫於生計我再次找工作,決定進入創業型IT企業,做任何職位都行,一定要學習別人的創業經驗,並結識行業內的精英、拓展人脈。於是大量投放簡歷,經過多次面試,進入了一個做電器類B2C的電子商務公司做推廣專員。除了每天做本職工作,還通過網絡、書籍自學電子商務知識,時刻關注業內動態,對京東、凡客、卓越等做調研、寫分析。後來領導賞識,並讓我策劃開發了一個團購網站。之後看到團購網站數量暴增,質量參差不齊,我預感到團購過於火爆,不久後便會重新洗牌,會有大量小型團購網站倒閉,最後整合為幾大家平臺型的團購網站,於是提議領導不要再專注於團購了,應該轉型做一個“社交性團購推薦導航”,並做了一份策劃,當時領導同意了,但是項目進行了不到一個月就又被砍掉了,因為領導決定要做一個食品類B2C商城。但是我認為未來的電子商務一定是具有社交性質的,品位相同的用戶會被系統推薦為好友(經常購買相同品牌產品、購買類似商品、經常去同一家餐廳吃飯、公司位置相近等)。用戶購買時首先看到好友推薦的商品以及好友的評論。但是我的理念不被這家公司認可,於是我開始準備換工作。

11年3月~至今:

這次找工作我的定位更佳精準了,我瞄準做社交類的創業型企業,職位定位在產品策劃和產品經理。而且一定要找靠譜的項目,並且公司的理念和自己的理念類似。於是找到了現在的公司,做一個照片分享社區(好享拍http://itunes.apple.com/cn/app/id4404...)。之後又參與了兩個遊戲項目的策劃。

10年5月~11年3月:

在北大青鳥學習JAVA技術。有了之前的創業失敗教訓,加上工作中與程序員交流中的問題,以及自己通過網絡、書籍自學的技術皮毛等,我越發強烈的希望自己能夠深入掌握技術。於是和親戚借了1萬元學費,學習了1年JAVA技術。目前正在利用業餘時間和2個同學一起開發一個我自己策劃的項目。

現狀:

我家在通州,公司在中關村,每天上、下班加起來要坐4小時地鐵,我基本都是利用坐地鐵的時間看書,一年下來我自學了用戶體驗、項目管理、html5、css3等等。還看了很多IT精英的人物傳記(喬布斯傳記3本、沃茲1本、李開復3本、張亞勤1本、谷歌1本、facebook1本、創業書籍若干、技術類書籍若干)。這些書籍讓我收益頗深。

現在我掌握了開發技術、對產品有了足夠的把控能力、對市場趨勢洞察的更佳清晰,相比3年前的我成長了很多很多。也正在著手進行第三次創業的準備,這個創業計劃是我利用近兩年時間策劃的,目前和兩名JAVA同學一起利用業餘時間開發,項目基本原型已經快開發完了。等產品功能基本完善後,會嘗試尋找孵化器或天使投資,比如創新工場。雖然前兩次創業都失敗了,但是這三年的經歷是非常寶貴的成長曆程,希望第三次創業會更加成熟。

以上就是我離開學校3、4年的時間中所經歷的,時間月份上可能記得不是很準確了,只是個大概的時間線。希望我之後的人生會更佳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