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到校不學習擾亂課堂秩序,教師不能正常上課怎麼辦?

胖哥57


學生到校不學習,在高年級,比如九年級學生實在是學不懂了,學不懂的主要原因我認為是家庭教育的缺失。



前天,有一個家長找我,想讓自己的孩子休學(假休學,想讓孩子從八年級再學一遍,爭取考個高中)。

我和他分析利弊,他的學生,沒有起碼的學習習慣,沒有起碼的紀律觀念,到校不學習,不寫作業,擾亂課堂秩序,這是怎麼產生的?

我分析是從小家長溺愛造成的(這個學生姊妹三人,兩個姐姐學習非常好,他是老三),小學裡面可以說直接沒有學到什麼知識,平時考試,語文150分考不上50分;數學20分左右,其他科目都是20分左右;可憐天下父母心,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這樣差的學生,休學有什麼用?


學生到校不學習,在低年級,比如小學一、二年級,我認為主要原因是老師和家長。

有時候老師管理學生,家長放縱,和老師吵鬧,一個班級出現一個這樣的家長,那個班級就毀了。

我現在上課的這個班就是那樣毀掉的,去年畢業的兩個班也是家長吵鬧教師無法管理毀掉的。

學生到校不學習,在高年級,比如九年級,去年臨近畢業考試,有學生睡覺不答試卷,老師問原因,學生回答:好高中考不上,差高中不願意上,中專技校不看分數,學習無用。這應該是學習基礎太差的學生到校不學習,影響優秀學生的原因。


小桔燈


如果真的有這種情況發生,我想用以下三招制“敵”。

一、以靜制動。我會靜靜地站在講臺上,眼睛不停地巡視,找到搗亂者最集中的地方,然後目不轉晴地盯著,最好這個時候臉上還帶著微笑,那種讓人琢磨不透的微笑,這樣下去,我敢說,用不了五分鐘,對方的內心再強大,恐怕也會生出幾分畏懼,甚至直接崩潰,然後繳械投降。



二、殺雞駭猴。如果擾亂者眾,教師可先不動聲色,通過自己的觀察,找出其中擾亂力度最大最為囂張的一個,直接快步走到他跟前,一把把他拉出座位,把他拉到講臺之上,讓他立定站好,如果再不老實,直接給他個下馬威,如果教師直接這麼做,只要做得不過分,不違紀也不違法,學生挑不出毛病來,他自然生畏,乖乖就範。其他學生見教師這般陣勢,再看擾亂最兇者已經被制伏,諒誰也不敢再挑頭擾亂,進而課堂秩序漸趨恢復。


三、轉移視線。課堂秩序被擾亂,教師上不成課,如果真有這種情況發生,作為教師,也用不著發火,完全可以心平氣和地扭轉課堂氣氛。教師可以站在講臺上,或在教室走道上來回走動,對學生的擾亂舉動不聞不問,拿出自己最擅長的節目,比如唱歌,比如跳舞,比如口技等等,總之,不講自己節目的質量高低,只要能引起大多數學生的注意即可,學生的注意力一被吸引過來,教師便可因勢利導,擾亂者自然沒有了市場。

另外,可用的辦法還有:搬救兵法、大聲訓斥法、一走了之法等等,但我覺得這些方法均為下下策,要想真正震懾住擾亂者,作為當事人的教師,必須開動腦筋,多想辦法,讓把控事態的主動權始終掌握在自己手中。


郭老師說語文


語文教師初中從教十八年,一直在三類學校,長期接觸社會最底層家庭的孩子。一個班上三四十個學生,認真學習的大概有三五個,嚴重擾亂課堂紀律的大約有八九個,其他介於二者之間,沒人搗亂時能聽會兒講,有人鬧堂就會跟著起鬨。真心講,是歲月累積的經驗,十八年如一日地面對這樣的班級,什麼手段都用過,打過,罵過,和學生對打對罵(從業頭兩年);真誠地談心家訪關懷過(工作三到五年時);淡然處之,任它雞飛狗跳,逮著重點分子狠狠罰,最後送進工讀學校也有過(差不多是工作五到八年的時候);後來自己已經適應,整天板著臉,上完課了事也有過。這一招對初一新生有點用,學生摸不清老師底細,不敢輕易挑釁。曾經一個學期沒笑過(因為實在笑不出來),學生私下說挺怕我的,所以課堂紀律能保證,沒人敢鬧堂。再後來自己的孩子上小學了,自己的心態也變了,覺得學生鬧堂挺正常,一般不是特別嚴重,也就提醒兩句而已,課堂內容完不成,下節課接著上,實在上不完就算了,就是心疼那些好好學習的孩子,雖然學習能力不強,但如果能在紀律好的班上,應該能學得更好,將來的人生也會有所不同。現在又不一樣了,心變得更軟,看到調皮搗蛋的孩子,不是厭煩而是憐憫,覺得孩子沒遇上稱職的父母,因此會格外關心格外耐心。其實孩子心裡都有數,老師是發自內心對他好,他也會聽話些,雖然總管不住自己,但只要我對他一瞪眼,他就趕緊閉嘴。一個學期下來,習慣也慢慢變好。十八年,送走了十屆學生(中途連續五年教初三,差不多一年一屆,也有因為身體不好,連續三年只教初一),經過了血和淚的教訓(曾因為被學生罵,氣得流產了,之後再沒和學生對罵過),也經過了認真的探索和反思,現在明白了一點:多站在問題學生的立場上思考問題,以他們的心態來看待這個世界,很多行為其實是可以被理解,甚至被接受的。但伴隨而來的問題有兩個,一是因為長年與學生鬥智鬥勇,還要操心教學工作,還要應對比教學任務多幾倍的其他任務(當過老師的都懂的,不管是主課還是副課),健康狀況已經一塌糊塗,連上完一節課都備感吃力,更不用說課後關心學生的身心健康了,實在有心無力。第二,特別心疼愛學習又無法選擇環境的孩子,因為學習能力較差,不得不和一些比較聰明卻行為習慣特別差的孩子在一間教室裡學習,真的被耽誤了。作為一名初中老師,自問師德是合格的,但對現實真是無力吐槽了。網絡上那麼多人罵老師,雖然都事出有因,但給某些行業敗類背黑鍋,被社會上跟本不瞭解教師職業的人指手畫腳肆意批評,心裡真的很難過。不過,關上網頁,上了班,現實還是現實,自己的日子還得繼續。給新入職的老師們的建議是,多嘗試著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問題,他們只是孩子,不是敵人,他們只是不懂道理,不是不講道理,他們只是現在不好,不是一輩子都好不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問題學生的問題絕不是短期內,靠幾個老師的力量能解決的。所以,我們盡力而為就好,千萬別冒犯法律法規。如果有對教師職業充滿嚮往卻還沒進入這個門檻的朋友,過來人的真心勸誡,能有別的選擇,千萬別當老師。不是因為工資低,而是因為活不長。這絕非危言聳聽,各位慎重考慮,且行且珍惜!


王欣194419693


我告訴你答案:涼拌!

現在的學生,違反了課堂紀律,擾亂課堂秩序,打也不能打,罵也不能罵,管也不能管。挖苦諷刺更是提都不能提,最好的做法,是選擇沉默!

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教師唯一明智的選擇只有忍氣吞聲。一方面,要儘量避免積怨太深,招來殺身之禍;另一方面,要注意給該學生積極主動有效的心裡疏導,看看是什麼原因,是父母離異,是爹奶雙亡,是校園貸,是校園暴力,還是學生心理壓力,學習方面的,還是個人情感問題戀愛失敗,還是其他的,諸如此類,不一而足

總之,作為教師,特別是班主任,管的好可以回家吃飯,管得不好,全校老師去你家吃飯,要做一名善於學習,善於休息,更要善於保護自己的老師

教育是一棵樹召喚另一棵樹,一片雲帶動另一片雲的過程。千萬不能操之過急!

男子漢大丈夫能屈能伸,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畢竟,有時候迂迴也是一種進步!


胡冬冰


班門弄斧,自不量力,見笑了。


杏壇一竹


說件我的事: O五年我上課, 某生竄位跑鄰近一生病請假的同學位上, 課本也沒有, 桌面上空空如也. 責令他回自己位子上去, 說四五遍該生才挪動屁股回自己位上, 唏哩嘩啦翻箱倒櫃找出書,然後憤怒地將書啪地一聲摔課桌上, 又憤憤地唏哩嘩啦翻書, 然後在書上狠狠地捶了一下, 眼睛恨恨地和老師(我)對視.我照屁股踢了一腳, 結果家長下午就來找學校領導告我. 還好被當時學校領導擺平了. 自那我再也不和學生有肢體接觸了. 領教了學生和家長的厲害了.


如初見72146214


紀律不好,先整紀律再上課。班上不聽課擾亂紀律的,我軟的硬的方法都用。做好家長的工作,家校合力還是管用的。還有有的孩子搗亂就是為了吸引大家眼球,呵呵用用消退法,就是淡著他,大家都不去理他。沒意思了可能就老實了。還有老師做到腿勤眼尖,自己沒空找班長看著,使勁關注他,不給他犯錯的機會,犯錯了就說服教育。當然這方法很累人的。如果都不行,可以去發掘其優點,當著大家面使勁表揚,讓他感到存在感和價值,穩住之後再慢慢引導。總之,沒有萬能的方法,因為你手中無戒尺,光靠說服教育,有時收效甚微。突然想到教育心理學裡有個詞叫教師智慧。我感覺那像一場老師和學生間鬥智鬥勇的戰徵,會一直存在。從你選擇這個職業開始,除了教好課,就必須的面對班級管理中大大小小的各種問題,面對各種性格愛好的學生,面對學生背後的家長,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這可能就是教師職業角色的複雜性吧。


plum175371789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者也。尊其師,則信其道。古人尚知,今人不如也。

學生不學習,擾亂課堂秩序,教師並非管不了,而是不能管,不敢管。

不能管是因為教師社會地位低下,在家長和學生面前缺乏成就感。說個真事,一學生學習不認真,老師叫其家長,意圖家校聯手促進孩子進步。家長到校後對其孩子說,你不好好讀書將來就與你的老師一樣,一個月掙三千兩千的。老師啞口無言。這樣社會地位讓老師怎能管好學生。

不敢管,現如今加在教師頭上的枷鎖越來越多,教師被剝奪了懲罰權。你管學生他能聽嗎。

現如今不是教給教師用什麼方法去管理學生,而是切實提高教師待遇,同時提高教師的准入門檻,提高教師社會地位,讓社會真正形成尊師重教的風氣。

立法,把懲罰權還給老師。設立詳細法律條文讓老師知道該怎麼做不該怎麼做。管理學生有法可依,讓教師放心去管。


桃源之外


看了這麼多的回答,這麼多的客觀原因,只能說我們的很多老師太需要學習管理相關的課程。

在學校遵守校規,在課堂上遵守課堂紀律,這應該是基本的常識。作為老師應該明確課堂紀律,在課堂上就得認真聽課。不想聽課也可以,去操場上跑步或者做其他事情,可以到教室外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但是絕對不允許留在課堂上,影響其他的學生,這是基本常識。你最起碼要保障那些願意學習的學生的權益吧,不能把整個班級全毀了。事實上,你保障了多數學生的權益,其他的學生也會受到正面的影響。作為老師,你不一定要去跟學生、家長起衝突,但是一定要堅持最基本的原則。

很多的人把這種現象歸結為家長的放縱和無理取鬧,但是很少檢討老師自身的問題。看看歷史上的名將,他們都是怎樣把一支支紀律鬆懈、鬥志渙散的隊伍打造成一支支戰無不勝的鐵軍的,如何把那些放蕩不羈的猛將管得服服帖帖的。無非就是紀律加獎懲。那些經常吃敗仗的將領,基本上都是在強調客觀原因,而不檢討自身。

從來沒有一支紀律鬆懈的隊伍能打勝仗,也從來不會有一個紀律渙散的課堂,能讓學生端正學習態度,取得好的學習成績。 堅持原則,只會讓學生敬重你,尊重你。

作為老師,你至少要去了解一下“破窗效應”,豈能因為幾個學生影響多數學生,正氣豈能被邪氣所壓倒。一個班級的紀律渙散,一定是因為老師沒有嚴格管理和放任造成的。

大家還記得那所飽受爭議的衡水中學嗎?衡水中學當時就是因為管理渙散,很多家長寧可把孩子送到縣中去,都不願意送到衡水中學去。後來李金池擔任校長以後整頓學校紀律,打造學校“精神特區”,將一所家長都不願意把孩子送去的“垃圾”學校,變成了一所國內極具影響力的超級名校。同樣是那些老師,那些學生,李金池卻讓他們完全變了一個樣。

所以與其在抱怨人心不古、世風日下,不如去想想自己應該怎麼做。

一個不願意堅守原則,沒有是非觀的老師,是得不到學生的尊重的。一個僅僅為了保障自身的權益,不願意擔當的老師,也是得不到社會的尊重的。前怕狼後怕虎,如何管理好課堂,這種老師確實有點誤人子弟。

也有很多老師、專家在強調要用愛心感化學生,這並沒有錯,但不能喧賓奪主。人是社會性的動物,無論何時,遵守社會規則都是我們的老師、家長要教給孩子的最重要的一堂課。任何一個學生的成長,不能遊離於規則之外。學生有受教育的權利,但沒有影響其他學生受教育的權利。整肅課堂紀律,既是弘揚正氣,也是保障所有的學生受教育的權利,更是一堂精彩的遵守社會規則的大教育。

作為老師確實非常辛苦,需要全社會和家長來理解和支持,但這不應該成為我們放任和不敢擔當的藉口。豈能因為一兩個不通情理的家長就畏首畏尾,放棄自己的職責。事實上,越是加強管理,就越不容易出事情。越是畏首畏尾,那些熊孩子越能給你惹出一大堆事情來。


學習力教育視點觀察


學生擾亂課程秩序,嚴重影響其他學生學習。我認為老師一定要管,不過要注意方式和形式。我認為老師可以採取以下方法:

1.首先可以先進行規勸,用眼神或直接走過去進行語言上的勸解。不要當眾進行語言上的勸解,可以讓其他學生討論一下,單獨找擾亂課堂秩序的進行教育,更需要注意不要進行體罰和肢體上的接觸。

2.如果上述方法不行,則要聯繫班主任,更詳細的瞭解學生的情況,並請班主任協助管理。

3.下課後還應和學生談心,進一步的進行教育,讓其配合老師上課。

4.最後還應與家長聯繫,讓家長協助教育。

如果還是沒有取得效果,則學生是真的很難教育,可以尋求年級和學校的幫助。不管怎樣,孩子還需要教育,不管效果如何,儘自己的那份心和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