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遇上青春叛逆期,家長應該如何應對?

既無忘


我就遇到過這樣的問題,明顯感覺那段時間我家“少爺”敢跟我吼了,我說話一遍兩遍三遍,他都置若罔聞,他才不管你說的是不是為他好!給我的感覺,我們娘倆好像是敵人一般,他“攻擊”我,我“攻擊”他,我倆就差手上沒拿武器了,其他敵人該有的狀態,我娘倆都有!

我家“少爺”13歲,正是青春期的年齡,我慢慢意識到這樣不行,與其讓他改變,不如我來換個方式與相處,否則我們親子關係就“完蛋”了!

為此我買書學習,又去諮詢了教育資歷更高的老師,找到方法,實踐,目前來看效果不錯!今天將方法分享出來,相信會對你有用:

一、什麼是青春期?

女孩的青春期大約從9歲多開始,男孩一般在11歲左右,不過通常把10—20歲統稱為青春期。

這個期間孩子不僅身體發生很大的變化,在性情上也會發生一些變化,他們不喜歡被說教,而偏偏家長們在這個期間會“這也看不慣,那也看不慣”,難免“嘮叨”,比如說我!他們還沒完全學會用溝通解決問題,所以常常出現與老師,家長唱反調,易怒,有時也會故意激怒別人,有股子“你不讓我幹,我偏要幹”的倔勁。他們以自我為中心,處處想證明自己長大了,想要得到別人的尊重,但常常事與願違。

我們該如何引導,才能幫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呢?

二、如何應對?

我的方法是:

1.包容理解

理解孩子在這個期間的心理變化,他不喜歡說教,我們就減少說教,我現在就基本通過留言的形式,跟他溝通,我去上班,有需要他在家完成的事情,我就列成清單,如果沒完成,我會問他原因,再讓他提個最後時間期限。

以前我遇到這種情況,總是用“經濟手段”制裁他或其他懲罰方式,但我發現,那樣做他兩眼怒火,現在我選擇包容他,平和的跟他說話,他是能感受到的,他也會態度較好的配合完成他需要做的事情。

2.不設阻礙

其實我們嘮叨孩子,罵孩子。。也都是出於愛他們,但往往表現出來的是“恨”!

比如,有一次孩子回家晚,提前沒給我打招呼,我等他的時候真的是很擔心,但孩子一進家門,我就是劈頭蓋臉的一通罵,孩子摔門近了自己的房間,我又嫌他態度不好,扣除他第二週的零花錢作為懲罰。

後來老師給我打電話,我才知道他是在學校幫同學出練習題,他是他們班數學課代表,想通過自己的方式幫全班同學提升數學。這件事,我到現在還是心存內疚。

記得有一天,我問兒子:你覺得你每天過得順利嗎?,他說不順利,這那這哪的說了一堆,在那一刻起,我就告訴自己,我不做那個給他設置阻礙的人,我要變成幫他解決問題的人,用他能接受的方式,幫他!

其實孩子是能感覺到媽媽的包容和愛的,他現在跟我說話的態度就好很多,我要求他做的一些事,他也比較爽快的答應!

3.控制自己

跟孩子日日相處,難免有我們看不慣的地方,我們作為成人,一定要用變化的眼光看孩子,給他時間去改變,有他做的不對的地方,也先忍一忍,不要選擇發火,怒罵等方式。要與孩子溝通,先拉近與孩子的心裡距離,如果心是有個防護盾,你說什麼也沒用。

3.選擇相信

我選擇相信孩子一定會越來越好,他就真的會更好!我的工作是一名老師,在工作中這方面我做的很好,但在面對自己的孩子時,還是有欠缺。

《吸引力法則》中告訴我們:當我們心裡面想著什麼,你一直想,結果事情真的就會往你想要的方面發展。

我現在就會在心裡一直想:我相信我的孩子,他能照顧好自己,安排好自己的學習。

最近的一件事情也證明了這一點,孩子主動要求我給他在網上報名參加一個化學預科班考試,成績還沒下來的時候,他告訴我:媽媽,題好難,我都沒答完,我以為我很棒了,其實我還得好好練!

聽了這話,我其實很欣慰了,他是自己操心著考試,自己感悟出自己的努力方向。。。

一個青春期的孩子,沒有把心思放在跟媽媽生氣,吵架上,而是用來思考自己如何提升,足矣!

我是莫言言,如果你覺得今天的分享對你有用,記得點贊加關注哦!哈哈!我們一起學習,做更好的媽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