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裡,你認為幹什麼農活最辛苦?你最討厭幹什麼農活?

農夫也瘋狂


小時候常聽大人們對自己小孩說,“不好好學習,掏大糞去!”


大糞臭烘烘,可是莊稼的寶!每家每戶的茅坑,到一定時間就要淘到地裡。大人們在那裡勞作,小孩子們路過都要捂著鼻子。但以前不像現在,沒有抽糞的機器。淘大糞以後,身上燻得臭烘烘,好幾天都洗不淨味兒!所以小夥伴們有好幾個不愛學習的,都被這淘大糞的活兒,嚇回了教室!

姐姐,我沒有淘過大糞,但爸爸媽媽淘一回我也要愁好幾天,並且有一回,自己還不小心掉茅坑裡。那種臭味兒至今記憶猶新,所以,會認為農民們這項農活太辛苦了!



在我們這裡,都叫農民是“受苦人”。農民們乾的每一項農活兒,都不輕鬆,都很辛苦!砍地,撒肥料,播種,除草,巰苗,澆地,到揹著噴霧器噴灑農藥,再到收穫,沒一樣不辛苦!

姐姐小時候跟著大人割過麥子,割一天下來,手會被鐮刀磨得紅腫,胳膊腿被劃破, 更關鍵的是汗流浹背,皮膚被曬的黝黑!睡一覺醒來,全身痠痛的動不了!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苦。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在農村的孩子看來,體會的最為深刻!

好在現代科技手段發達了,農機械化程度提高了,農民們的日子也越來越好了!淘大糞,耕地,鋤草,播種,到收穫,都有機器代替勞作了!傳統的農耕文化也將成為歷史。人們也要重新認識農活和農民了。

【關注村姑說村事,我們有緣再相會!】


村姑說村事


感觸最深的莫過於收割小麥。

那時年齡很小,晚睡早起,整天感覺又困又累的。

早起就是想趁早晨涼爽,那時還不會捆麥個子,都是父親打好腰子繩,我把割掉的麥子放在腰子繩上,等放的麥子腰子繩能捆過來了,父親就給捆好。把麥個子立起來。每次都是9點以後,吃飯。割完,回家吃,割不完都是送飯在地裡吃。直到割完為止。

要麼換地塊,要麼到場上,鍘麥個,麥穗頭攤在場上涼曬,麥腿都攤到場邊或溝裡,等到麥穗打完,才把麥腿壓一壓,垛起來,或燒火做飯或苫屋用,那時住的房子🏠都是草屋。

等到攤曬好麥穗頭,已是中午了。

下午,父親就在場上,用牛打場,我和母親,姐姐還得下地割麥子。

那時,烈日當空,汗流浹背,最難受的還是困。那時,地面燙人,頭枕麥個還是能睡著的。

傍晚,回到場上,收拾麥草,垛好。圈好糧食,等風,揚場,把賣糠和麥子分開。

晚上加班拉麥個子到場上,好等第二天鍘曬。

麥收季節,最怕的是遇到雨天。場上要搶糧食,地裡又要搶收。一旦下雨,不僅麻煩,而且還受損失。

現在好了,有了聯合收割機,只要把車開到地頭,只等接麥子。想想那段人工收割的日子,哪是人受的罪。那時還要繳公糧的。現在想來繳公糧受到的委屈更想罵人!






JIAGUANGXI


從農村走出來的孩子,有幾個是沒有做過農活的?特別是70後和80後,提起曾經的幹農活經歷,恐怕每個人都有說不完道不盡的經。

小時候,最討厭做的農活有兩種,一是喂牛。有人該說了,開什麼玩笑,喂牛是最輕鬆的農活好不好,如果你這樣想,我敢保證你沒餵過牛。

每到農忙的季節,大人們往往凌晨四點鐘左右就起床,扛著農具下田了,一是早上幹活涼快些,二來也是為了提高勞動效率。

由於天亮後要用牛耕地,所以,喂牛的活兒就落到小孩子身上,想象一下,凌晨四點多,正是睡得最香的時候,被父母一巴掌拍在屁股上,活生生地給疼醒了,然後揉著眼睛從床上爬起來,走到水井旁,大人早吧淘草缸裡的舊水給倒掉了,第一件需要做的事情,就是用壓水井,壓出水將淘草缸灌滿,那種喂牛的淘草缸,最少也需要十幾桶水才能灌滿,一桶水都要壓一百多下的,每次都是邊閉著眼睛邊壓水,嘴裡還數著數,到一百零五下的時候,一睜眼,桶裡的水滿了,拎起來往缸裡倒,那種感覺,簡直就是一種肉體和精神上的折磨。

第二種讓人討厭的農活,就是打菸草了,我們當地將收穫菸草,稱之為打菸葉,小時候,我們當地也是菸草的產區,那時候有硬性的規定,每家每戶都要種植菸草,而且有種植任務,完不成就要挨罰。

記得家裡每年都要種植四五畝,沒到打菸葉的時候,大人鑽進菸草地裡,將成熟的葉子掰下來,往地頭運輸的活兒,自然又是孩子們來完成了,瞭解菸草的朋友都知道,用手摸一下,就能弄一手煙油,在菸草田裡走一趟,渾身弄得都是黑色的煙油,何況是往外抱菸葉呢。

打菸葉的季節,正是天氣最熱的季節,試想一下,在一人多高的菸草田裡,懷抱著菸草來回穿梭,渾身黏糊糊汗津津的感覺,現在想起來都感覺肉緊。

至於最辛苦的農活,我感覺在農村做農活,都是蠻辛苦的,父親經常說,再不好好上學,就讓你在家裡打坷垃,我想,打坷垃應該是最辛苦的吧,大家知道打坷垃是什麼意思嗎?

佰秀農業


提起幹農活,就想起了小時候,挑豬菜、餵豬、拔草,滿滿的回憶。農民朋友真的很辛苦,我也是地地道道的農民,農活都很辛苦的。

打藥,施肥,除草都幹過,但是我最討厭的農活就是給玉米地追肥,為什麼這麼說呢?

玉米追肥

玉米在出穗的時候,要給玉米地二次追肥。玉米比人還高,需要彎著腰,端著裝著肥料的盆,一步一步往前,放在一顆顆離玉米3-5公分的位置,直接撒在根部,會導致肥料過多,燒死玉米。不僅這樣,還要忍受者玉米葉打在你的臉上、胳膊上,如果有防護措施,那就忍受著悶熱,酷暑,那酸爽。一天下來,胳膊、臉上到處都是玉米葉葉帶來的傷痕。

其他農活都還可以,農活雖然辛苦,但是一個地道的農民不幹農活,又能幹什麼呢?你們說對吧。現在土地都被扭轉了,也沒機會在接觸農活了,想想有時也挺懷戀的,你們呢?

歡迎大家互動一起探討,謝謝!!!


肥仔農經


農活沒有一樣不辛苦!樣樣都辛苦!唐代詩人李紳的《憫農》就是最好的寫照!施肥、耕地、割草、收割、打碾,那一樣不是幹得汗流夾背、腰痠腿痛。



尤其是在耕作技術不發達,全靠人力的年代,辛苦莫過於收麥子了。


先不說犁地和播種,牛兒不聽“使喚”,左扭西趔,走不進犁溝,吆牛的聲嘶力竭,總是扶不正的犁把,早把人折騰地像散了架一般;也不說時而彎腰、時而蹲下鋤草的“前俯後仰”,單就人工割草,一個月下來,皮膚曬得脫皮,飯量大減,體重非減幾斤不可。

收割,那可是“虎口”奪食。“天公”不作美,收麥季節,本來烈日當空,忽而又會雷電交加,甚至還有冰雹來襲。那一個農民不是做好了“上戰場”的準備。

早上五點多鐘,就拿上鐮刀、乾糧,拉上架子車向麥地走去。由於有露水每割個麥捆總要立起來晾著。麥子長得高得彎腰割,長得低的蹲著割,一起一蹲,可累壞了腰。餓了,呷一口水,吃點幹饃,又轉身去了麥壠。其實農村人割麥都說太陽當頭照的時候省力。麥杆被曬乾了露水,還有剛緩口氣磨得鋒利的鐮刀,用不了多大力,就會割成一捆。 可烈日暴曬苦了脊背。中午一般都不回家吃飯,一直堅持到太陽快落山了,這才將麥捆垛成小垛,本來人困馬乏了還不忘了拉上一架子車麥捆到麥場,只有垛成小垛了才回家。女的還做飯,男的還要喂牛、餵豬。

就這樣熬過十天左右,麥子割完了。又得趕著晴天拉開麥垛曬上兩三天。鄉鄰右舍陸陸續續開始碾麥了。互幫互助是農村人碾麥的傳統作風。碾麥肯定得是大晴天,撒垛、撒麥杆、翻場、起場、揚場、裝袋,幫忙的人那一樣都得去幹。別人才會為你家實心地幫忙,這一天下來,灰頭土臉不說,人已經累得走路都邁不開腳步了。

晚上只地休息幾個小時,每天早早起來還得去給另一家幫忙碾麥呢!

前前後後近一個月,淨忙在收割打碾了。再體力好的人,都會叫苦叫累。有啥法子呢?咱是農民,種地是“天職”,也是不得已的生活啊!

那些只能留在記憶了!還別說還有一種淳樸的知足感,幸福感。


為生活而提神


幹農活沒多少輕鬆的,說輕鬆那只是相對的,比如沒那麼熱,沒那麼多汗而已。

以前,那些農活都很累,都讓人討厭,但是作為農民,不喜歡歸不喜歡,但是該做還是得做。北方最常見的農作物,玉米,小麥,棉花,也有一點高粱,穀子,豆子等其他作物,但是那相對中的少了些。這些作物管理都需要用心去管理。要不然無論是產量品質都會受到影響。

玉米,最早是用鋤頭一個坑一個坑的種,出來小苗後,還要除雜草,用鋤頭清壟,用牲畜耘地,清除雜草,中間還要管理殺蟲,施肥澆水等到成熟了,用哪種小鋤頭,把玉米一棵一棵鋤下來,然後玉米棒子掰下來,再把玉米秸打捆,用自己餵養的牲口拉車運回家,然後晾曬。幹了脫粒也是人工一點點弄下來。那個工序都不輕鬆。

小麥,小麥種植要鬆土,以前沒有機械化,用自家的驢子耕地。然後平整土地,播種,一般小麥都會澆越冬水,那個時節地都凍的,很冷,過完年,一般都要惦記澆返青水,小麥一般澆水最少三次,都是很辛苦的。也是經過防蟲,到了成熟就是真的辛苦來到,記得最早是用手拔麥子,那個時候很小,後來用鐮刀割。記得有一年父親傷到手了,正好是麥收,父親就早早做飯,然後去場院叫我們。因為早一點割麥子天涼快一點,那個時候都有存放晾塞麥子的地方叫場院。
那個時候的麥收很累,運輸,然後晚上還有鍘麥子,白天軋場,晾塞,太多的工序了,揚麥子,把麥子和麥糠藉著風向把麥子分離。倒頭就能睡著。後來,漸漸地,有了割麥子的,有了拖拉機,再後來有了聯合收割機,解放了勞動力。但是一些工序還是要人去做的,比如澆地,打農藥 等

棉花這幾年種植少了些,那是最費功夫的,以前同樣從種植管理到拾棉花,基本梅多少閒著的功夫,小時候管理,大一點的時候它的害蟲特別多,蚜蟲,棉鈴蟲,紅蜘蛛等等,還要是經常打掉一些沒用的枝丫,以便棉花可以很好生長。成熟的季節,隔一兩天就要拾棉花,彎著腰,帶著自己縫製的袋子系在腰間,主要是還是要盯著烈日。

其他的農作物高粱相對少一些,偶爾田間地頭有種,大豆有一年種了幾畝,兔子老鼠都會虎視眈眈的,也是很辛苦的,還有穀子,我記得那個拔苗是最麻煩的。

這個問題勾起了滿滿的回憶殺。

不知怎的現在卻有些懷念那個時候了,是懷念那個時候的青春,還是那個純樸的年代,那個時候雖說也用農藥,但是相對現在很少,很多蔬菜都是綠色天然的,那個時候沒有電,夏天也沒感覺多熱,沒有電視,沒有機械化的交通工具,卻有一種淳樸的幸福感。


鳳過有聲


北方農村人一年四季,最忙的不過春播夏種收麥子,秋收秋種,最辛苦要數麥收,秋收玉米兩大項。

麥收時天氣炎熱,在端午節前後,從前用鐮刀一棵棵把麥子割掉,然後捆起來再割,汗一把淚一把,割完人工肩挑車拉,到場上去碾壓,接著揚麥子,整個過程別提有多累了,光刺撓癢癢也不撐,真不是一般人能幹得活,打完揚好再累也得曬,害怕捂爛了。緊接著播種各種作物,過了夏至就晚了。時間很緊不等人,這個季節是考驗一個務時能幹農民的季節。

三春趕不一秋忙,秋天搶收搶種,也是最辛苦的季節,象收玉米,天氣炎熱鑽玉米地,掰玉米更難受,不巧遭螞蜂,毒毛蟲蜇下夠你難受會的,還得砍倒向外拉秸稈,再熱天也得幹呀,其它莊稼也等著秋收,還等著耕地種下季麥子,誤了時節來年就沒有好收成.。

可現在好了,機械播種機械收割,把勞力解放出來,人也享福了,可又踏上打工的征途,再苦再累也得幹,跟上時代節奏不能閒著。



null144198379


在農村幹農活,我認為有的農活做起來真的是折磨人,但是也有農活還是讓人比較享受的,今天我來說說,座標山東西部農村,標準的80後,從小也是把農田裡的活體驗了一遍,看看你有沒有和我一樣的經歷和想法呢?

最討厭的農活:拔草

拔草,尤其是玉米長高了,還要去地裡拔草,家裡的一塊地比較大,有三畝多,一行玉米地的長度有近200米,玉米高了,拔草要蹲著幹活,夏天還是很悶熱的。以前不知道為啥不打除草劑,現在想想可能是為了省錢,也可能是除草劑還沒有普及。去地裡幹活的時候都帶著一大桶10斤裝的冷涼的白開水,三個人一下午就能喝光。可見拔草是多能消耗人的體力,時間過去那麼多年,依然能想起拔草幹活的樣子。

最辛苦的農活:拾棉花

其實拔草和拾棉花並不一定是最,在農活裡反正喜歡的很少,所以就加個最字吧。拾棉花雖然像撿錢一樣,但是也是很不情願的。要背在身上一個口袋,把眼前的棉花一個不少的都撿下來,最好要乾乾淨淨的裝到口袋裡,一下午感覺很漫長,尤其是棉花葉還乾枯的時候,容易落下碎葉,讓棉花看起來不那麼雪白,影響賣個好價錢。

最喜歡的農活:打藥

我認為打藥是最享受的活了,有點力氣的時候,母親就開始讓打藥了。從機井裡用水桶打上水,兌好農藥,尤其是給小麥打藥,就像如履平地一樣,一趟過去能照顧很多行,一畝地一會就能打完,當時年齡小,把這些都當做任務,完全不怎麼考慮藥效有沒有用,現在想想,是不是虧待了咱們家的小麥呢。

不太喜歡的農活,但是也不排除:澆地

澆地最討厭的是長寬一樣的地裡,那樣得來回的拉扯水管子,這是不喜歡的原因。如果誰家的地塊較窄,然後扯一次水管就能澆完的話,最喜歡這樣的地裡,省事省心,只要把水管鋪好,一步到位,即使澆到天黑,也能接受,後來長大了,家裡的地父親不在家的時候,都是交給我們弟兄倆了。

想想現在多少年沒幹過農活了,至今忘不了小時候的記憶,真希望有一天,還能擁有很多的土地去實現自己的三農夢想。


最三農


我感覺我最討厭的就是掰玉米。

總說收穫的季節是農民最高興的,但誰有知道這些收貨都是用汗水換來的。

在農村收玉米的時候因為好多地,地處比較高,上不去機器,我們只能一個一個的掰,要知道玉米收貨的時候,也是最熱的時候,其實掰玉米的時候,玉米葉子上有很多絨毛,這些葉子上的絨毛都是很硬的,很容易劃傷,掰完一排,手臂上都會留下很多紅紅的印記和雪道子,而且因為玉米長的比人還要高,玉米上面還有很多蟲子,他們會掉到你的身上,很難受,而且身上也會過敏。



第二掰下來的玉米都是先扔在地上,之後統一裝,過程也很艱苦。

第二裝好的玉米都要放在車上拉走,因為地頭的地都不能過車,還要一袋一袋的往大陸上抗,一袋玉米通常會裝的滿滿的這樣可以少抗次,但是每次的重量我也是硬抗。

總之糧食的收穫不容易,大家要珍惜。

最後感謝大家😊


回眸一下百媚生


作為一個資深的農民,我認為無論幹什麼農活都是最辛苦的!無論怎麼討厭什麼農活,但是都必須幹,不幹行嗎?

今年種的糧食是後年吃的,去年種的糧食是明年吃的!幹農活也一樣!

播種之前我們需要做的工作有哪些呢?

第一點,把土地翻鬆,我們這邊叫做抄地。

第二點,聚肥。也叫農家肥,先從山上摟草,給豬造!然後拉倒地裡,需要半年時間才能產出農家肥!


春天一到就要隨時準備播種,這個都要看上天的意思,必須要下雨,下雨之後才能播種。

播種之後一個禮拜,需要去補種,沒有出的就需要補種!之後需要除草,憫農的詩寫的特別的適合這一番的景象!

1個月後,追肥,使用化肥――尿素!秋天收穫!

作為一個農民,365天,都有需要做的事情,下雨下雪都有可以做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