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剛出生,家長需要參加育兒班麼?

愛寶寶愛美味


寶寶剛出生,家長需要參加育兒班嗎?

寶寶的教育,從知道他存在那一刻起,就應該開始了。


不同的階段,家長參與的程度不同,掌握的育兒知識也不同。

說一件我生孩子時的事情,給新手爸媽一個警醒。孕期36周,距離孩子出生還有近一個月。一天我都沒有感覺到胎動,從孕婦課堂、孕產書籍中我知道,胎動是孕期媽媽監測寶寶的健康與否的指標。下班,一見到老公,我就拉著他往醫院跑,當時的心態就是不會有啥大事,吃點藥或者吊點水,就可以回家養胎了,沒想到,醫生見了我直誇我做得對,並在檢查過後直接要求我住院。我也沒當回事,還回家吃了晚飯,又洗了澡,才慢悠悠地往醫院走。我回家沒多長時間,醫院的電話就打來了,要我趕快回醫院。就在那天凌晨,我的寶寶剖腹產早早來到了我身邊。生產的時候醫生說,孩子胎動異常,只有兩天時間緩衝,錯過了這兩天,就可能胎死腹中。我萬幸曾經學習到相關的知識,又在正確的時間來到了醫院。

懷孕期間家長的教育主要集中在,孕期的養護和出生十月內寶寶的養育,也有個別家長開始學習更多的育兒知識。

寶寶出生後,家長就應該著手更多的育兒知識的積累,如有可能,最好形成自己清晰的養育計劃。

★嬰兒日常生活中難免有頭疼腦熱,育兒班會交給我我們在第一時間採取措施,避免事態嚴重,也避免沒必要的就醫。

★老人的經驗對於初為人母的我們很有幫助,但有些經驗難免不科學,需要我們自己掌握育兒知識,加以分辨。

★剛出生的小嬰兒,更多的是養,慢慢地會更需要育——教育,比如習慣的培養,越早開始,越容易教育。

★寶貝還小,一整天都在睡覺,這時家長才有大量的時間來通過各種途徑學習育兒知識。

★剛出生的寶寶可以開始撫觸按摩,促進感官發育,但怎樣撫觸,需要多多學習。


育兒知識還是早掌握,多掌握會好一點,家長要多思考,多比較,選擇適合自己的。


努力的喜媽


每一位寶寶的誕生,都猶如一位小天使落入了凡間,他們的生命中,父母的使命就顯得尤其重要。隨著越來越多70後、80後、90後已經榮升為現代父母的主力軍了,甚至二胎主力軍,"老大看書養,老二象豬養"顯然是可笑的。其實在沒有寶寶之前,好多準爸爸準媽媽們也通過網絡平臺或相關書籍去了解如何養小寶寶,那麼寶寶剛出生,家長是否需要參加育兒班已不是成為必然的了。但是如果時間或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是建議可以參加的。



隨著時代日趨發展,只依靠老一套的經驗或老風俗顯然是不可以的。比如:寶寶晚上哭鬧不睡覺,老一輩的人會說把寶寶抱在懷裡,不停的搖晃。實際上會讓寶寶容易產生嬰兒搖晃綜合症的,嬰兒搖晃綜合症(簡稱搖嬰症或SBS),是指瞬間以不當的方式劇烈搖晃或長時間無數次的快速搖晃嬰幼兒,使血流受阻,造成腦部傷害,嚴重時會出現水腫、失明,甚至死亡。正常的作法是輕柔的安撫,瞭解寶寶哭鬧的需求,是太熱了?是餓了?還是身體不舒服……其實當年我對萌寶也由於聽信長輩的話用過這個方法,現在想想都後怕,所以,育兒班會讓你少走彎路。


寶寶在成長的每個階段都有毎個階段的不一樣,如果能在每個階段有側重的科學對應,明顯會有效果多的!現在當然除了報育兒班,其實如果時間不允許,也可以在手機下載育兒APp,這也是很好的,總之,養育小寶寶正如開啟一份事業一樣,也是需要投入更多精力!
最後,祝願各位父母,能夠重視育兒,把科學養育寶寶看成一件快樂而美好的事業!【大萌寶小媽媽】希望與大家一起成長,一起交流學習,多多關注我【大萌寶小媽媽】的公眾號!

大萌寶小媽媽


想成為一個合格的司機,先要找個專業的教練到正規的駕校學習,拿出駕照之後才能上路。



育兒,是人一生中最難學習的一門學科了。因為它複雜,既要科學化又要人性化。

參加育兒班,目的是想成為一個合格的奶爸奶媽,掌握科學的育兒方法,瞭解孩子的心理特點。

成為一名優秀的家長,也不是一朝一夕的參與與付出。需要長長久久,潤物細無聲,不刻意,將所學的知識融匯於生活中,讓我們的生活提高品質,不焦慮,孩子與家長共同成長,成就彼此。



大家可以多看看蒙臺梭利等專家的經典書籍,瞭解孩子各個階段的敏感期和潛力,抽空多看看關於童年主題的世界名著,時間自由的話參加個育兒班對於新手爸媽都是不錯的選擇。



孩子不光是祖國的花朵,也是整個家庭幸福的核心。學校教育更多的是傳授知識,如何做人做事,成為一個快樂的人,主要還得靠家庭教育。現在普及家園共育,培養一個人格健全的人,家庭與學校相輔相成,互相補充,而且從現在日益突出的孩子嬌慣自私,缺乏同理心的脆弱性格上看出,家庭教育越來越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終身的老師。


珊瑚珺


在我國的學制體系中,學前教育主要是指對3—6歲兒童實施的保育和教育,也稱幼兒教育;0-3歲是嬰幼兒早期教育的主要階段。

良好的早期教育,科學養護方法使嬰幼兒身體發育、感知和運動能力情況良好、促進嬰幼兒認知與語言的發展、促使嬰幼兒探索周圍環境的興趣,對促進嬰幼兒的健康發展,獲得幸福、快樂的童年有好處。

家長可視自身的養育知識水平及能力以及家庭經濟條件,選擇好的早教機構學習養育嬰幼兒。



另一方面,廣大家長重視嬰幼兒早期教育,卻普遍存在缺乏育兒知識、技能和與長輩的協調能力,家長本身也是需要培訓和學習的。0-3歲家長遇到最棘手的問題主要是缺乏兒童日常養護、護理技能,其次是缺乏科學哺育、餵養知識和當遇到緊急問題時不知道向誰求助。



在美國,幼兒教育是從生命第一天開始。密蘇里州教育部創辦的“父母作為老師”(PAT)的項目最為著名,創辦“從出生到3歲”培訓班,目前該組織已將項目推廣至全美47個州,培訓了8000名“父母輔導者”。這些工作人員主要是每月對每一個家庭進行一小時的家訪。 美國的另一項以家庭為基礎的父母教育計劃,稱作HIPPY計劃:學齡前兒童的家庭指導計劃。HIPPY計劃直接把培訓帶入家庭,計劃中的母親們每週受到一次訪問,每隔一週參加一次與其他父母們的集會。

希望國內也早日設立推廣類似的組織和項目,因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對家長的“早教”非常必要。


成長魔法




你好,剛出生的孩子哭鬧很正常,而且誰也不會天生的帶孩子,都是在過程中學習的。你老公讓你參加育兒班,應該也是看你太累了,看有沒有什麼科學有效的育兒方法。

其實,我們不報班學習,身邊就有很多可以學習的對象,現在網絡很發達,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都有很多渠道可以學習,所以很容易信息雜亂,一個問題反而不知道怎麼做才好,大家說的都有理。

所以,我建議你現在不是報班,先向身邊有經驗的寶媽和寶爸去取經,而不是一味的去報班,反而把自己整的更累。先根據自己孩子的狀況和同樣是寶媽寶爸相互取經,在視情況而定是否報班學習。


學習肯定是有必要的,只是當前情況可以選擇更有效的方式學習,學習中帶著問題情況更好,更能針對性解決問題。現在有很多有名的育兒師在網上可以向他們諮詢,針對性的解答,這樣其實也很好。



在以後的孩子教育上,不知道你聽過正面管教沒有,我有一個朋友是認證的正面管教講師,前幾天,她推薦了我一本《孩子的挑戰》,作者是美國兒童心理學家,德雷克創作的核心理念是如何在尊重孩子、給孩子平等自由的同時,讓孩子尊重規則,承擔責任、贏得合作。

因為你孩子剛出生不久,目前不是特別緊需,但是你可以去了解一下這本書,希望對你以後的孩教育有幫助,謝謝。


小毛驢兒吃貨


做為過來人,我想說,需要,非常需要!如果我參加過這樣的班,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我會少很多疑惑,也不會那麼心力憔悴。



寶寶出生後,會遇到很多問題,比如,不愛喝水,不喝牛奶,睡眠黑白顛倒,甚至生溼疹,每個在外人眼裡的小問題,在新手媽媽眼裡,都是天大的事。如果請假長輩,可能有的能給出建議,有的是啥也不知道。



寶寶慢慢長大,除了健康問題,我們開始關注寶貝情緒,開始給寶貝早期教育。孩子為什麼遇到事情就哭泣而不想辦法解決?我的孩子為什麼特別內向?有辦法提高孩子的運動能力麼?……我想,如果上了幼兒班,這些我們都可以得到指導。

沒有人生來就會做爸爸媽媽的,每個人在上崗前,都應該去學習獲得上崗證。如果錯過了,那麼,就去上育兒班吧!


成為睿智的媽媽


不需要,剛出生的寶寶主要還是以睡覺為主,家長可以先看一些寶寶護理方面的資料,給寶寶偶爾可以聽一些音樂🎵 兒歌 小故事等 早教是綜合性的,包括很多方面的,一歲內的寶寶主要以家長學習和寶寶自己聽為主,並不能單純認為哪些更有價值,因為每個寶寶的特點是不一樣的,所以產生的興趣愛好也是不同的。 比較建議家長可以先看一些早教資料,不要偏向於哪方面,大概意思都是差不多的,要綜合一下比較好,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要因人而異,家長只有懂了才能給自己的孩子制定不同的計劃。 早期教育就在於兩個字:引導。家長做好自己該做的,至於孩子,只要你付出了,孩子會給家長答案的,順其自然,千萬不要刻意。


寶寶記事本


作為一個育兒方面的講師,建議是:不需要!

原因有四:

1、剛出生的寶寶不需要一個超高技能的媽媽。剛出生的寶寶還不會給爸媽帶來巨大的育兒挑戰,他們大部時間在睡覺。當寶寶睡醒後,寶媽以親切溫柔微笑的態度面對寶寶尤為重要,可以給孩子唱唱歌,聊聊天,擁抱孩子……此時孩子還不具備識別語言含義的能力,但據調查,孩子從出生能看見開始,就具備了察言觀色的能力,能識別周圍人的情緒,能夠感受媽媽的共情!

2、比起提高育兒技能,此時新手媽媽更需要調整生理和心理的落差。

由於體內激素大幅度下降和晝夜照顧孩子的壓力,剛生產完的寶媽是最需要特別照顧和關心的,從一個手心裡的寶變成一個照顧孩子的全能寶媽,這和角色的轉換並非那麼容易。這需要家人更多的關心,也需要寶媽自己懂得調節。建議家人,特別是丈夫多陪伴妻子,多和妻子聊聊天,有時間也一起照顧孩子。寶媽也可以帶著孩子多出去走走,多交朋友,多和朋友聊聊天,在孩子睡著的時候,看看書,八卦等,做讓自己感覺輕鬆愉快的事兒!

3、寶媽吸收知識和技能的能力在剛生產完,是最低的。

育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學習並非一朝一夕!參加育兒班,要麼在孩子出生前,要麼就在孩子稍微大點之後再去。其實,從知道孩子的存在那一刻起就應該學習育兒。這是一個不間斷的過程。但剛生產完絕非一個學習的最佳時期,由於激素的影響,此時寶媽接受知識和技能的能力是最低的,而且容易造成更大的心理壓力。圖片來源於網絡

4、除了育兒班,寶媽其實還有其他很多方式提升育兒技能,以滿足寶寶成長需要。

不贊成此時上育兒班,不代表此時寶媽不需要成長和提升育兒技能。其實更建議其他方式。比如在帶娃過程中向鄰居和長輩請教育兒方法;在孩子休息和自己願意學習時,看看育兒書,視頻和綜藝節目;更重要的是在育兒過程中不斷實踐和總結提升,別人的育兒知識永遠是別人的,自己吸收過來都是紙上談兵,更重要的是要自己去實踐感受,找到適合自己寶寶的方法。

並不是培訓班不好,而是此時選擇並非最佳階段!在育兒路上,沒有完美的媽媽,但是有不斷學習和提升的媽媽。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同時讓自己有不斷進步的執著!育兒路上,日積月累學習,不斷實踐提升,相信你就會是個不錯的育兒能手!


90後媽媽米米


我家寶寶六個月,我也剛剛從新手媽媽的焦慮中走出來,不得不說當媽媽實在是比高考難無數倍。


從開始不會餵奶,不會換尿布,不會給寶寶穿衣服,不會給他洗澡,不懂撫觸,不懂量體溫,不懂啥是溼疹,各種不會不懂,在月子期間又心情鬱悶,忙亂加焦慮,整個人都不好了,想想那時候沒得抑鬱症簡直就是天大的幸運了。


這個時候的新手媽媽是最無助最需要育兒知識的時候,如果真的有教這些的育兒班,就算拖著剛生完孩子的殘軀也要去呢!

可是現在的很多育兒班良莠不齊,如果要參加,也提前考察好,不能花了錢還學不到東西。除了育兒班,還有頭條的一些育兒達人,可以通過他們的公眾號平臺看一些他們發的文章,學習一些育兒知識,這樣在養育寶寶的時候就不至於手忙腳亂了。


艾米媽成長日記


寶寶剛出生,家長需要參加育兒班的!我本人是二個孩子的媽媽。我更傾向於孕期參加育兒班。但是過早的學習,實踐性會差很多,所以,在寶寶出生,家長參加育兒班非常必要。

現在說說寶寶出生後,媽媽們的現狀:

全天照顧寶寶,24小時連軸轉。全身心投入到孩子身上,很多媽媽在月子裡甚至患上了抑鬱症。情緒非常不穩定,對於新手媽媽們可以說心有餘而力不足。如果媽媽們參加育兒班,那情況就有所改觀了。

1遇到事情坦然面對


對於新手媽媽,遇到事情總是會驚慌失措。到處打電話,搜百度,尋求答案。如果能夠在合適的時間參加育兒的培訓。對孩子的情況比較瞭解,很多事情可以找到答案,很多事情也會迎刃而解。

2調整情緒積極面對

新手媽媽的情緒非常重要。不僅對於自身來說,還是對於哺乳來說,都非常關鍵。準媽媽從一個受人關注的對象,一下子變成不受關注,心理的落差是很大的。這時候除了家人的關心外,自己的情緒調解才是關鍵。參加育兒班的課程,瞭解自己身體的變化,情緒產生的原因,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是非常必要的。情緒排解了,照顧孩子就更加順手了。

3緊急事件鎮定面對

對於新手媽媽的挑戰可謂是無所不在。小兒黃疸,排胎便,拍奶嗝,溢奶,奶廯,小兒溼疹,小兒急症……這樣的問題對於新手媽媽來說真得是大事情了!如果預先知曉了,就會更加鎮定的面對了!

對於國外的孕婦,在孕期就已經參加了各種各樣培訓。還未生產就已經提前培訓如何給孩子換尿不溼,如何餵奶,如何給孩子洗澡……等等的培訓。所以,我認為新手媽媽參加育兒班真得是非常必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