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醫院病人手術前必須要家屬聯繫800ML的無償獻血,否則不給手術。請問這樣的做法是否合理?

只是個笨蛋


首先這個問題我想了一下,應該算是在我身上發生過一例,跟大家講講。

我大姨之前在一三甲醫院住院,因腦袋裡長了一個良性瘤需要開顱動手術切除,然後因怕術中大出血需要家屬無償獻血,並且費用價格一樣,我大姨當時以為是必須的,然後就讓兒子媳婦獻血,結果兩人一個因貧血一個因身體不好均無法獻血,我大姨沒辦法找上了我,我雖然毫不猶豫的答應了,但我媽心疼我,因我首次獻血時出現了手腳冰涼等體質變差的情況,所以阻止我獻血。



然後重點來了,沒人獻血那手術不做了嗎?

我大姨也怕我獻血後出問題就對醫院發了脾氣,說沒血那不做了,不然就用錢買血用,後來那邊還特地解釋了,說即使沒有獻血也一樣可以做手術的,後來手術還是如期完成了使用的血庫血,術後恢復也很好。



醫院要求家屬獻血只有兩個點,一個是血庫血型告急,一個是常規要求互助獻血,畢竟醫院不是自來水廠,做手術的那麼多,如果只出不進,那也是有問題的。所以合不合理這件事只能看你怎麼做了。
來自南醫三院神外白菜。


南醫三院


做為一個醫療工作人員,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1、“血荒”現象:首先大部分無償獻血者來源是年輕人,主力軍是在校大學生,所以在寒暑假,全國醫院缺血現象特別嚴重,尤其在郭美美事件發生後,出現了信任危機,獻血的更少。當然另一方面,雖然醫院管控無指徵輸血等情況,但現代交通工具發達,重大創傷需輸血情況日漸增多,還有社會老齡化,老人手術身體代償差,需輸血也多。

2、術前要求家屬獻血問題:正因為血荒現象,血站及醫院沒有更好的選擇,只能建議家屬去獻血,大部分家屬還是能配合的,因為這是為了患者手術安全問題。此類手術一般是擇期手術,急診搶救手術還是會有部分備用血。



3、有獻血證情況:很多人家屬有獻血證為什麼不能用,因為在血荒情況下,血源緊張,因此不是獻血證完全沒用,而是僅限直系親屬,像父母、子女等。還有很多獻血證都是200ml,需要手術備血至少都需400ml以上,有的多部位重大手術到1200ml的也有,所以也只能要求家屬儘量去獻一部分血,少量的血庫再補充了。


4、輸血收費問題:科普一下,家屬獻完的血血站要檢測很多指標(乙肝 梅毒 艾滋病等)、提取(紅細胞 血小板 凝血因子等)、儲存、管理等等環節,最終才能用到臨床,這些環節投入都很多,所以需要收取費用,標準也是國家制定的。

5、為什麼很多家屬沒獻血也可手術:因為這些擇期手術,很多都是為了手術安全備血,出現前一天手術病人很順利,術中備血沒有用掉,剛第二天沒獻血的患者就有機會手術,所以不到萬不得已情況,建議家屬還是積極獻血。

6、最後最後做個比喻:很多人站在道德高點去批判醫生,我想說的是先審視一下自己。下面只是做個簡單比喻,沒有任何攻擊意識,因為我自己是個醫生也是個腫瘤患者。 患者需要輸血活命,就像“乞丐討錢生活”,醫生血庫缺血,就像“沒錢的老婆婆”,也是無能為力。而患者家屬明明可以積極去獻血卻不去反而要抱怨醫生不作為。就像乞丐有兄弟姐妹都有錢卻不幫助他,而要求一個沒錢的老婆婆去幫助一樣。如果是你肯定會說那乞丐家屬不道義沒良心,可反觀到自己身上不會覺得愧疚嗎?



善緣好運2018


首先,需要了解的是,在整個世界範圍內,血液製品都是非常稀缺的,因此,輸血往往需要有非常嚴格的指證,並且,大於800ml的用血是屬於特大用血。因此,對於手術而言,如果手術醫生在進行術前評估時認為患者在術中或可出現大出血等危及生命的情況時,往往需要進行術前備血,但是,由於血液製品的稀缺性,常常不能滿足術前備血,以致手術無法進行(因為手術中或可出現大出血,沒有血液製品的支撐往往會發生危及生命等嚴重後果)。因此,常常發動患者的親朋好友進行指定獻血,即,患方獻血時直接將所獻血液指定給患者(提供患者年齡、身份證號碼、住院號、就診醫院、診斷)。指定的血液即會用於患者,需要明確的是,患者需要紅細胞,則獻全血即可,若需要血小板,則需要獻血小板,即患者需要何種血液製品則患方獻血時也應該獻同樣品種的血液製品(血型不受限制)。因此,對於術前院方要求患方積極進行無償獻血,是可以接受,也是合理的。但可能是目前因有個別以此為生計的人,他們很多人的血液是有問題的。故此筆者在寫此回答的前2天,也接到了上級的指示,暫停讓患方“互助獻血”,繼續發動義務獻血。


劉華放大夫


出現這個問題的原因是過去由於無償獻血不能滿足臨床用血需求,不得已採取的措施,可以肯定的說,目前包括北京在內的多個城市已經叫停了互助獻血的形式,臨床用血更主要的靠大家無償獻血來滿足。

這裡有幾個問題,一是大家都認為過去的互助獻血,雖然自己為了家人的手術順利進行,去捐獻血液,但自己的親人用血時還要花錢購買,對於這一點大家都有些想不通。這主要是血液在採集、化驗、儲存、分離、發放等環節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所以在用血時要花費用是可以理解的;二是為什麼在過去存在這種互助獻血的形式,上邊我也提到,這也是因為血源的稀缺不得已而為之。難道現在叫停互助獻血,就是血源不缺了嗎?不是的,依然緊張,這就需要公眾更多的去參加無償獻血,這樣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用血需求。



我作為一名骨外科的醫生,更加理解在手術中或者搶救用血時的急迫心情,所以我也從自身出發,力所能及的參加無償獻血,從1998年開始,連續20年,捐獻35次,累計獻血量13600毫升,目的是以解燃眉之急,也想以此帶動大家,能夠有更多的人加入到無償獻血的隊伍中,去幫助那些急需要幫助的人。


骨科健康朱瑜琪


首先這樣的情況現實中是存在的。其次這種做法不是強制性的,只是建議。



從我們地區來看,每年的血液製品缺口很大。導致很多手術病人用血都達不到臨床要求,這是一個現實的困難。目前義務獻血的主要人群是大學生和醫務工作者。我們醫院每年都有義務獻血要求,我們醫院獻血最多的人已經高達15000毫升,幾千毫升的人大有人在。但是社會上無償獻血的比例非常低。


為什麼大家不願意無償獻血呢?首先很多人認為獻血對身體有 影響。一般來說獻血對身體基本沒有危害。人體大概有4000-5000毫升血,其中有1000毫升左右是儲存在肝臟脾臟裡備用的。獻血後這樣血液會立馬啟用,所以獻血後機體的有效紅細胞量基本不變,其他物質也會很快補足。紅細胞的壽命大概是120天,就算不獻血,機體的很多備用紅細胞也會正常代謝掉。其次很多人認為獻血容易傳染疾病。可以負責任的說只要是在正規獻血機構獻血,絕對不存在傳染的可能。現在採用的都是一次性採血設備,不存在交叉使用。所以這個擔心是多慮了。最後大家肯定怕獻血打針的疼痛。其實我也有點害怕,我覺得這點事獻血機構可以認真考慮的地方。如果採血打針不痛的話公眾的獻血熱情應該會提高點。


最後呼籲大家多參加無償獻血。為了別人也為了自己。每個人都獻出一點點愛,我們的社會就有美好的明天


麻醉醫生小康


作為骨科醫生看到這個問題,我只能呵呵苦笑三聲。這樣類似的問題在頭條跟百度上看到太多,也被一些朋友詢問過太多,這樣合理麼,這是不是醫療事故,醫院醫生有沒有責任,等等等等,越到最後越悲哀,有時候覺得患者可憐,更多的時候覺得這個行業在現在這個環境下更加可憐。

回到正題,醫生這麼要求是根據中心血站的要求,因為醫院用血必須百分百來自血站,但是處於各種各樣的原因,血站血源不足,對於搶救病人,病危病人用血得有效考慮適當預留,對於擇期甚至限期手術,則會要求互助獻血,這個有沒有法律明文規定不清楚,合不合理的話看個人認識,你可以拒絕,但是醫生評估需要術中或者術後需要輸血才能確保手術安全,沒有備血是不可能去做這個手術的。這是個很現實的情況,問這個問題的人,可能不太明白這個過程中的一些過程,以為醫生用手術脅迫家屬去獻血,可能是醫生沒解釋,也可能是醫生解釋了病人家屬不相信,但是真心相信醫生的沒有幾個了。。。。


junjie2084


之前回答過這個問題,真的懶得再回答!首先搞清楚,我們獻血是獻給中心血站,不是獻給醫院,這是兩個部門!醫院的血是中心血站配發給全市所有醫院的!不是醫院想要多少就給多少的,並且醫院也是需要掏錢買的!所以,患者手術醫生評估可能需要輸血,沒問題!中心血站給的血型剛好不多,根本不夠當天所有手術病人需要!那大夫肯定不敢手術啊!就告訴家屬醫院的血庫無血,只有家屬到中心血站去獻血,你家屬獻血多少?中心血站才給醫院配送多少(是收費的啊,醫院要向血站付錢)血!所以醫院還要再收費!所以再次說一遍,讓家屬獻血再次用血收費,這件事跟醫院沒有任何關係,所以作者提問本來就是個錯誤!應該找中心血站!但,現在社會獻血人越來越少,中心血站也沒血!所以導致的用血困難!在這胡比比發牢騷的有時間趕緊去獻個血去吧!


竇海榮96826811


我覺得你問的問題很智障 聯繫不到無償獻血的就不給手術 況且是800ML 如果病人在此期間 耽誤病情或者直接沒了 你覺得醫院擔負的起責任嗎 不賠死他也要被輿論噴死 三人成虎 人言可畏 網絡暴力真的非常可怕 我覺得醫院不會冒這個風險 現在醫患關係那麼緊張 誰敢越雷池一步試試



說到這裡我要為醫務人員鳴一聲不平 我相信絕大一部分醫務人員是有職業操守的 他們選著這份行業的初衷不說是懸壺濟世也可以算得上救死扶傷吧 我敢保證絕沒有任何一個醫生希望自己的病人在病痛的折磨中死去 我聽過一個不太熟悉的醫生朋友說過 最痛苦的事情就是自己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病人飽受折磨卻無能為力的時候 那種無力感像陷入沼澤無法脫身 治癒一名患者內心也會充滿自豪與滿足 我並不是醫生 身邊也沒有從事醫生這個職業的朋友 我沒有幫醫生洗白的意思



咱們就事論事 無論哪個行業裡都有敗壞這個行業名聲的人渣敗類 憑什麼單單把醫生拎出來特殊對待呢 因為他們收費貴嗎 收你再多的錢也沒有進他們腰包啊 我在這裡還要譴責一些無良媒體 為了點擊率簡直喪心病狂 輿論導向正確嗎 一旦有醫患糾紛的案子 像蒼蠅見著屎一樣趨之若鶩 在這種糾紛裡 患者被媒體塑造成弱者 醫院成了吃人不吐骨頭的周扒皮



往往大眾習慣同情弱者 所以醫院就成了眾矢之的 成了各位口誅筆伐的對象 我不希望有朝一日醫院成為吸血鬼的代名詞 我也擔心我們寒了白衣天使的心 多說一句 其實地域黑和醫患糾紛有點類似 我希望大家都能理性看待問題 發掘實物背後的真相 不要被無良媒體牽著鼻子走 做一個有獨立判斷能力的網民 謝謝


宿遷先和地產


我母親2018年1月24日做的手術,我有義務獻血證1200毫升,但不頂用也要在手術前一天繼續獻血。更可氣的是在今天去市血液中心申請報銷的時候別的手續都有最後一條要我和我母親的親緣關係證明,在報銷之前我從網上看到有這麼一個要求,特意去派出所和社區問了一下,但倆個地方都不給開說這個國家有規定。我已經五十多歲戶籍關係早已從父母的戶口本上遷出來了,戶口本上無法顯示我們的母子關係,我告訴他們我無法證明我媽是我媽,後來他們又說可以找我們單位證明也可以,但我們原來的單位早已經倒閉不存在了,我現在是到處打工,去那裡開證明。我現在的身份證地址和我母親的身份證地址一致也不頂用,這幾天準備去找以前打過工的地方看能開上證明不,不然就報不了。不管錢多少對於一個七十多歲的老人或者一個五十多歲的下崗職工來說,對我們都很重要。為什麼國家鼓勵義務獻血,但又在報銷程序上為難我們。


雲峰213


這個情況現在很普遍,原因有很多1、血戰鬧血荒,現在是義務獻血,因此大部分人都不願意去獻,覺得和自己沒關係,因此血站因為血源有限,在積極籌備的同時要求家屬親朋來獻同等劑量的血液以補充不足的血源,保障臨床用血,相當於監督患者家屬自覺自願地付出投身到獻血的義務中來。2、有些稀有血型比如RH陰性的就必須家族成員進行篩檢,因為很稀少3、由於血源不足現在衍生出來新的行業“血霸”,守在醫院裡如果急需用血,先高價像患者索取報酬,然後再去血站去給患者獻血,又給患者帶來巨大的經濟壓力,因此醫院提前告知用血前先獻血,有一舉三得的結果,首先告知了家屬不必著急只要直系親屬獻血,患者可免費獲得相應的血量,而又保障下一位患者的需要,又避免患者遭受血霸的盤剝,因此正確對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