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孩子去醫院,大夫就要輸液,作為家長你怎麼辦?

倆寶好媽


作為兩個孩子的老媽,可以跟各位家長分享一張中醫兒科的感冒處方。

我家老大小時候生病住院,同病房的小朋友發燒一個多月,兒童醫院、兒研所住院治療均無效。家人無奈來到東四軍區總醫院。常規治療三天仍沒起色,醫院中西醫結合的兒科大夫給開了一張處方單。當時軍區總院沒有中藥房,孩子媽去附近藥店抓的中藥並煎好。醫生提出暫停西藥滴注,服用中藥三日,孩子退燒。觀察一週後出院。

西醫的治病思路和中醫不一樣,很多人認為中醫不科學。因為很多中醫的治療方式,以目前的科學研究還解答不出來。但是,解答不了不等於不科學。科學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讓迷信變得具有科學依據。

我個人一直信奉中醫,自打有了這藥方,我孩子感冒沒去過醫院,沒打過點滴。曾將藥方給了一位愛生病的同學的家長,建議她給孩子試試。但是這位家長覺得,中藥慢,不如西藥起效快。每次她都說,我讓醫生給用最好的藥。消炎藥目前抗菌最強的頭孢三代,已經是極致。殊不知,點滴打多了不僅會損害自身免疫系統,造成體內菌群失調,還會培養出超級病菌。現在這個同學免疫力極差,美術課捏橡皮泥,用手摸了一下眼睛,結膜炎一個多月。換季感冒,每學期病假比上課時間長。

由於我有藏區生活的經歷,平時在閒魚賣冬蟲夏草。自楊利偉之後的宇航員,都服用由國醫大師以冬蟲夏草為主要藥材配伍的太空丸(中國中醫藥大學中醫藥博物館講解講述),以抵禦太空失重環境對人體造成的損害。

中醫藥,如果說治病道理確實不如西醫明確,但它就這樣稀裡糊塗把病治好了。所以,孩子如果只是一般感冒,到醫院確診後,不妨用這個中醫方試試。如果是其他嚴重的病症,還是要聽醫生的治療方案。點滴這東西,能少用盡量少用為好。否則,03年非典不會那樣肆虐。

岐天師兒科治法:或傷風傷寒,或咳嗽,或發熱,或不發熱,或頭痛,或鼻塞,或痰多,或驚悸,或角弓反張,皆以此方通治之,無不神效。方用柴胡七分,甘草三分,桔梗五分,半夏三分,黃芩三分,白芍二錢,白朮二錢,當歸五分,陳皮二分,茯苓五分,水煎服。頭痛,加蔓荊子三分;心痛手不可按者,乃實火也,加梔子一錢,按之不痛者,乃虛火也,加甘草八分,貫仲五分,廣木香三分,乳香一分;脅痛者,加芍藥三錢;腹痛者,以手按之,手按而疼甚者,乃食也,加大黃一錢;按之而不痛者,乃寒也,非食也,加肉桂三分,乾薑三分;有汗出不止者,加桑葉一片;眼痛而紅腫者,乃火也,加黃連三分,白蒺藜一分;喉痛者,加山豆根三分。(我家小兒住院期間一小病友高燒月餘,多家醫院醫治無效,北京軍區總醫院大夫用此方三付燒退。)

方中計量以一週歲之內的寶寶體重(10~12kg)用量,隨著孩子長大,需要增加計量。上週兒子(身高150cm、體重52kg)發燒,我將計量增加至5倍,一副藥退燒。


扎西老媽


這個確實是選擇兩難的問題。柯大夫可以幫您一起來分析一下,小兒輸液有無必要。

小兒輸液的適用症

1、小兒腹瀉,水樣便,容易出現脫水的,需要及時補液糾正脫水,如果是輕度脫水在沒有嘔吐情況下可以口服補液鹽。

2、嘔吐頻繁,無法進食或者無法維持基本水分和能量需求的小兒。

3、嚴重感染包括肺炎,腦炎,腸炎,泌尿道感染等的需要通過靜脈途徑給藥,使得抗生素起效作用塊。

4、嚴重低血糖,電解質紊亂的小兒,需要靜脈補充,減少發生危及生命的發生幾率。

5、危重症需要緊急搶救的,往往需要建立靜脈通路緊急給藥的。

6、血容量不足,休克早期或者休克狀態需要緊急擴容的小兒。

如果孩子只是咳喘,沒有發燒,胸片沒有問題,如果再加血液化驗,沒有嚴重細菌感染依據,是可以不用通過輸液治療,咳嗽喘鳴往往霧化吸入就能達到治療目的,如果有點炎症的話,可以使用口服抗生素也可以。除非咳喘嚴重影響孩子無法進食和能量的基本需求。

如果孩子不是特別小,一般情況可,精神狀態不錯的,血液沒有特別異常,這樣情況咳嗽喘鳴,是可以暫時不輸液,先霧化吸入治療1天,觀察療效。好轉就繼續霧化治療,嚴重再考慮輸液也來得及,個人意見僅供參考。(圖片來自網絡,如侵必刪,請聯繫本人)

柯大夫為兒科主任醫師,臨床工作經驗豐富,擅長兒童消化,呼吸系統疾病,慢性咳嗽,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慢性胃炎,功能性便秘,肝功能異常,慢性腹瀉,牛奶蛋白過敏等疑難雜症及嬰幼兒營養髮育及餵養諮詢。

與健康為伴,與醫生為友,歡迎轉發點贊、評論關注,點贊分享更是一種美德。有問題可以留言,柯大夫在休息時間會對典型提問針對性回答。


柯大夫兒科科普教育


醫患之間首先要信任,然後是理解,最後是尊重。

我家三個孩子,進出醫院的次數也不少,遇到這種情況,一般我會再詳細地問一下醫生輸液的原因,或者說詳細的病情和病理。最重要的是,我會告知醫生,我們家的孩子很少輸液,這次不輸液,先只吃吃藥行麼?

如果醫生告知的理由,讓我瞭解到孩子的病情相對來說是比較嚴重的了,比如嘔吐腹瀉到很可能脫水或酸中毒,比如尿路感染需要馬上治療等,我會聽從醫生的建議,而不是一味的拒絕。

如果醫生說吃藥也可以,只是病程可能長一些,我會拒絕掛水的建議,堅持讓醫生只是開一些口服的藥物,吃藥觀察。這種情況下醫生也不會說太多,讓我籤個字也就開藥了。

其實現在一生病就輸液的現象還是有改觀的,我覺得家長要有點基本的醫療常識,再跟醫生做好交流,根據病情做出合理的選擇,一般還是能處理好醫患關係的。


溫蒂小屋


我是五十多歲社會志願者,有豐富的社會經驗,我願意回答這個問題供你參考。

我不是醫生,但我的家庭有醫生,我養育孩子有一定的經驗,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也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孩子生病家長肯定著急,孩子有點發燒、感冒、咳嗽等症狀,有的醫生就要求給孩子輸液或者住院觀察,怎麼辦?我是這麼做的。對孩子真正瞭解的是父母,畢竟父母整天和孩子生活在一起,孩子的衣食住行,一舉一動都比較清楚。以前的病史、發病的原因、發病前後的症狀等都比醫生清楚的多、瞭解的多。



如果孩子只是天氣變化或者增減衣服、著涼等因素感冒引起過咳嗽氣喘,經過拍片肺部沒有問題,我認為不輸液也可以,通過吃藥,、中醫推拿、食療、休養等方式也可以治癒。

如果孩子是季節性變換引起的過敏性咳嗽氣喘,經過拍片肺部沒有問題,我認為不輸液也可以,通過吃藥,避免接觸過敏源等可以消除病症。


如果孩子不是以上兩方面原因引起的咳嗽氣喘,是屬於突發性情況,第一次出現。這時家長就應該注意了,或許醫生的建議是對的,如果家長對這個醫生信不過的話,可以換一個醫生或者醫院再重新診斷一下,以便正確的診斷孩子的病情。

作為父母,既要正確的診斷孩子的病情,讓孩子儘快康復,又要避免個別醫院和醫生對病人的過度治療,最好的辦法就是找別的醫生或者醫院重新確診一下。


不忘初心匍匐前行


這個問題真的很困擾家長!不輸液吧,醫生說的又那麼嚇人,這會兒不燒過會兒說不定就燒起來了,而且又喘,氣管炎就會嚴重,家長一聽就怕耽誤孩子病情,醫生讓輸液就輸吧,相信醫生。一旦輸液吧,就會降低孩子的抵抗力,以後就更容易生病,一生病吃藥就不管用只能輸液,時間一久身體就會很差,而且動不動就用抗生素,家長就很糾結矛盾,該怎麼辦?前不久就在六一兒童節,我們這裡的人民醫院兒科剛剛醫死一個不滿三月大的嬰兒,鬧得可厲害,那麼小的生命就離開了爸爸媽媽,他咳嗽住院輸液,中間哭鬧煩躁,醫生竟然給打了鎮靜劑,然後不久就臉發白嘴烏紫,搶救無效,有時候真的不知道該相信醫生嗎?


糖果148290503


換個角度。現在兒科醫生不會說小病就讓掛水,從現在急診科逐步取消輸液室就可以看出。現在去醫院之前,家長肯定都在家給孩子用過口服藥了,效果不好才去的醫院,對吧,家長們自己想想,那麼到了醫院醫生在給你開口服藥,你怎麼想,肯定說沒用啊,吃了好幾天了,那麼你讓醫生怎麼辦,醫院裡有的口服藥外面肯定都有,沒有的就是輸液。

另外,大環境不好,孩子的課耽誤不起啊,要快點好,只能輸液。要是真十幾天的慢治,你可以等,老師可以等,那麼還會有別的家長說,誰誰半個月不來,是不是什麼什麼病,要來一定要診斷沒有什麼(甲流)的證明,一個家長群就是一個社會,什麼人都有,逼的你速戰速決。

另外,今年兒科異常人多,大夫也要用最有效快捷的方法,先控制住病情,在談別的吧。推拿食療,沒錯,哪個敢給燒到40°或者咳得喘不過氣的孩子用,家長不動手才怪。


闖過江湖的白大褂


針對描述,孩子咳嗽有喘,雖然肺部檢查沒問題,可以認為也許是支氣管炎,當然只是我個人的意見,因為我的孩子也曾有過類似的情況。當地醫院當時也是建議住院輸液。好像可以報銷之類的。但是作為家長,我們當時聽到這些,還是立即帶孩子去一線城市的大醫院檢查了,當時大夫就說只是支氣管炎,吃藥就可以了,感覺一顆大石頭就落地了,心終於就放下了。當然可能有的家長也有特別建議輸液的,也有特別在意用抗生素的,一人一個想法。但我覺得也得看孩子個人的體質,雖然千篇一律的輸液用抗生素固然不妥,但是針對孩子自身情況和體質,也不要太過堅持自己的觀點。多找幾家醫院診斷,衡量評估。只是個人建議。


靜海婷


可以帶孩子換家醫院看看,去最好的醫院多看幾個醫生。如果幾個醫生的意見都一樣,那就輸液,為什麼這樣做的呢?因為現在有些醫生真的很黑。我的親身經歷,我孩子臉上有白色的斑,去的是皮膚科。當時醫生給我說可能是白癜風或者是其他的病,當時嚇死了,醫生說要分五六次治療,要用什麼藍光照射治療再加藥膏,一次三四百塊錢。我是一個人帶的孩子去的,醫生說你把孩子放在這我幫你看著,你去繳費。當時身上沒那麼多錢,我說要回去拿錢,出了醫院立馬打車去婦幼保健院。做了檢查下來總共花了100多一點,就治好了。有些醫生就不配做一名醫生!!真實的事情,沒有半點撒謊汙衊個別醫生,至少我就遇到了這樣的黑心醫生。

孩子咳嗽喘要重視,時間久了拖成哮喘或支原體感染就麻煩了。抓緊治療,可以帶孩子去看看中醫,吃中藥試試。


後來的後來後來


從那以後我認識到,孩子的小感冒一定不要過於緊張,母親的緊張情緒會反射給孩子,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所以每次小感冒,就給孩子多喝水,多吃水果合理安排飲食,有時候還做做推拿,這樣基本連藥都不用吃,孩子就可以抵抗過去,現在孩子的身體倍兒棒!

所以小感冒沒有必要去大醫院找專家去看,更不要給孩子輸液。在國外一次輸液就相當於一次小手術,可是我們國內卻有很多醫生把這個當做萬能治療方法,讓人很是寒心。如果對於孩子的小感冒,醫生要輸液,直接拒絕就可以。

還有一點就是很多家長喜歡讓孩子好的快點,催促醫生給用上最好的藥,這也是對孩子不利的。因為孩子的自身調節功能都有一個週期,大部分孩子感冒都會延續一週的時間才能完全恢復,特別是兩三天後會特別嚴重,這是一個正常現象,家長不必緊張,更不要讓醫生用最好的藥。因為病菌都有耐藥性,如果常用最好的藥,病菌有了耐藥性之後,醫生就會無藥可施了。

當然這件事也反應了國內很明顯的醫患關係,醫生無論如何是治病救人的天使,雖然發生過一些令人不愉快的事情,但是我想社會應該給予他們足夠的理解,畢竟有很多不合理現象也不是醫生自己造成的,他們只是工作在一線的工作人員,面對每一個生命都有著很高的使命感。

希望合理的資源配置會讓醫生只考慮治病救人,而沒有其他後顧之憂,不會被一些現象迷惑雙眼。當然患者也要做明智的患者,要對自己的身體負好責任!


佳話童心


首先,我不是醫生,專業上的事,我不能多嘴,就是最大的善行。

我僅從非專業角度去聊聊這個話題。

這個話題,嚴重的反應出了中國醫患之間的矛盾,不信任、不理解、而又需要。

我覺得目前中國三大矛盾:醫生和患者、教師和家長、警察和民眾,都是如出一轍的相似。

不信任、不理解、而又需要。

而醫生、教師、警察又陷入了一種及其尷尬的身份。

比如醫生,你要是不給患者開藥,說回家調養調養,患者和家屬肯定不幹了,我辛辛苦苦排隊掛號,你一句沒事,回家調養完了。他們就會懷疑你的認真負責程度。

但你要是真正給出來一個解決辦法,正如題中所說,他們又會懷疑,我的病有這麼嚴重嗎?需要這樣那樣折騰這麼多錢嗎?這個醫生會不會存在故意讓我來個全面檢查,把錢都扔進醫院裡。

患者在這兩種認識上都伴有一種情況的出現,自己能判斷自己的病情。醫生說病情不嚴重,他覺得醫生說輕了,醫生說比較嚴重,他又覺得醫生說重了。

既然自己有這個能力,幹嘛還來醫院呢。

或者全天下的醫生都是黑心醫生,那你就在生病的時候別去看醫生。

這個問題其實我們每一個人初中都學過一篇文言文,就已經告訴我們答案了,《扁鵲見蔡桓公》,醫生自會根據他們自己的醫術和患者的病症判斷並下方子,恰恰是因為我們是外行,才導致我們對醫生的不信任不理解。

所以我說,事情永遠都要交給懂行的人去做。既然我們是外行,就少用不專業去評判專業,因為根本就不在一個級別上,也無從評判,不起任何作用。

當然,我們也不能保證任何行業裡面不存在極少一部分汙泥濁水,所以我們也不能要求任何人去完全信任醫生、教師等等。

所以上述問題,我覺得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病情嚴重的話,先看病,病情不嚴重的話,可以多去幾家醫院,做一個對比,這樣心裡才會比較放心,最後再選擇在哪裡看病,用什麼方法看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