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宇航局新型機器人“洞察號”成功登陸火星,以研究火星內部

美國宇航局新型機器人“洞察號”成功登陸火星,以研究火星內部

美國宇航局在火星表面進行了7分鐘的俯衝後,將一種新型機器人降落在火星上。

“洞察號”探測器的目標是研究世界的深層內部,使火星成為除地球以外唯一一顆以這種方式被探測的行星。格林尼治時間19點53分,確認著陸成功。它結束了焦急的等待,在等待中,機器人通過無線電向家裡報告了它降落的一系列最新情況。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加州噴氣推進實驗室(JPL)的任務控制中心在得知地面上的安全情況後爆發出一片歡呼。該機構首席執行官詹姆斯·布里登斯汀慶祝了他所說的“令人驚歎的一天”。

特朗普總統打電話表示祝賀,他告訴記者。噴氣推進實驗室主任邁克·沃特金斯說,這次成功應該提醒所有人,“要做科學,我們必須大膽,必須成為探險家。”

美國宇航局新型機器人“洞察號”成功登陸火星,以研究火星內部

洞察號現在坐落在一片廣闊平坦的平原上,這片平原被稱為“極樂世界”(Elysium Planitia),靠近這顆紅色行星的赤道。在著陸前,美國宇航局稱其為“火星上最大的停車場”。這幅風景的第一張照片很快就傳回來了,幾分鐘之內。它顯示了機器人周圍汙跡斑斑的魚眼視圖。

這張照片是通過安置在著陸器底部的半透明鏡頭蓋拍攝的。在下降過程中揚起的塵土模糊了大部分景物,但仍能辨認出一塊小岩石、探測器的一隻腳和地平線上的天空。更好的照片將在未來幾天拍攝。

登陸時發生了什麼事?

就像之前所有登陸火星的嘗試一樣,Insight的探月之旅——自2012年以來的首次探月之旅——也是一件緊張的事情。機器人一步一步、一米一步地報告它的進展。它進入大氣層的速度比一顆高速子彈還快,利用隔熱板、降落傘和火箭的組合,使自己溫和地停了下來。

InSight在火星嚴酷的表面上繼續生存的關鍵在於其太陽能電池板的部署,這些電池板是為火星的下降而儲存的。機器人必須開始發電來運行它的系統,並在這顆紅色星球上持續的零下溫度中為設備加熱。只有解決了這些眼前的問題,Nasa才能開始考慮InSight的科學使命。

美國宇航局新型機器人“洞察號”成功登陸火星,以研究火星內部

InSight任務迄今取得的一項重大成就是,兩顆公文包大小的衛星與機器人著陸器一起被送往火星。這些被稱為馬可A號和馬可B號的微型宇宙飛船,在探月過程中將探測器的信號傳回地球。這兩家公司的花費不到2000萬美元,而且他們的技術現在肯定會在未來的星際任務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似乎是為了突出他們的能力,這些小衛星還拍下了火星的照片。MarCO公司的總工程師Andy Klesh解釋說:“在完成令人興奮的進入、下降和著陸(EDL)過程中,我們成功地從InSight帶回了所有的數據。在你面前看到的是一張距離火星4700英里的照片,大約在EDL完成後10-15分鐘。”

美國宇航局新型機器人“洞察號”成功登陸火星,以研究火星內部

洞察號使命有何不同?

這將是第一個致力於研究火星內部的探測器。科學家們想知道世界是如何構造的——從地核到地殼。InSight有三個主要實驗來實現這一目標。

第一個是一組法英地震檢波器,它們將被舉到地面上監聽“地震”。這些震動將揭示岩層的位置和組成。德國主導的“鼴鼠”系統將在地下挖掘5米深,以測量溫度。這將使我們瞭解火星仍然是多麼活躍。

第三個實驗將使用無線電傳輸非常精確地確定行星如何在其軸上擺動。項目副科學家Suzanne Smrekar用了這個類比:“如果你拿一個生雞蛋和一個熟雞蛋,你旋轉它們,它們擺動的方式不同,因為它們內部的液體分佈不同。今天我們真的不知道火星的核心是液體還是固體,它有多大。洞察號會給我們這些信息。”

我們為什麼要知道這些?

科學家們非常瞭解地球內部的結構,他們有一些很好的模型來描述45億多年前太陽系誕生時這種結構的形成。但地球是一個數據點,而火星將為研究人員提供一個不同的視角,讓他們瞭解岩石行星是如何隨時間聚集和演化的。

洞察號首席科學家布魯斯·班尼特說:“行星如何進化的小細節是我們想讓地球像之間的區別的地方,你可以去度假,曬黑的皮膚,和金星這樣的地方,你會在幾秒鐘內燃燒或火星這樣的地方你會凍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