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影響美國經濟,也阻擋不了美國加息,美聯儲為何如此執著?

劉盛榤


美聯儲雖然是美國央行,但不是政府的機構,是私人機構,由私人銀行組成。美聯儲擁有貨幣發行權,美國政府沒有權利印鈔。美聯儲最大的作用是逆週期操作,記得中學時候政治課上講過美聯儲經濟過熱或通貨膨脹的時候貨幣加息,給經濟降溫;經濟停滯或通貨緊縮的時候降息,增加貨幣供應,大概是這個意思。簡單點說,就是防止經濟過熱和抑制通貨膨脹,在經濟過熱時加息(收錢)準備子彈,對付危機,在經濟蕭條時減息(放錢)度危機。2007年,美聯儲加息刺破美國樓市泡沫,引發次貸危機,美聯儲就通過注資等手段救市。2009年,中國購買了6000億債,送了美國很多子彈,幫美國度過難關。

現在美國經濟持續增長,房地產泡沫逐漸加大,特朗普應該在光景好的時候配合美聯儲逆週期操作,收回點子彈還部分債務,但是其政策如減稅、大搞基建、擴大財政赤字等政策,都在為將要過熱的經濟加火,會引發通貨膨脹。作為美聯儲主席肯定要在這個時候加息,一方面給經濟降溫,另一方面回收資金,準備應對蕭條。

特朗普當然不喜歡美聯儲這麼做,美元加息,美元走強,不利於出口,就減少貿易逆差,實現貿易平衡的目標難以達到。還會推高融資成本和債務成本,引發股市、債市動盪,前一陣罕見的股債雙殺就是有美聯儲加息引起的。

雖然美聯儲主席特朗普任命,但特朗普沒有權利開了他,包威爾可以不鳥特朗普。


江湖補一刀


作為一個財經工作者和銀行人,我覺得美聯儲加息其實是無奈的,也是正確的選擇。

美國經濟已眾2008年危機以來經過幾年量化寬鬆和調整,現在已處於復甦和增長通道,尤其經濟增長率一直處於向好區間,美國就業形勢和物價上漲態勢不錯,這是美聯儲備加息的基礎。

然而,美國經濟復甦至今已有七八年時間,如果持續這麼增長下去,不在貨幣政策上加以收縮,恐怕未來有可能引發經濟的高速增長和相關產業的高速擴張,那未來可能帶來的後果又會相當嚴重,2008年的金融經濟危機有可能重演。因此,現在美聯儲更加的是從美國經濟長久可持續發展角度考慮,而不是服從美國總統1人的施政目標而旋轉,做到未雨綢繆,無疑是正確的、也是唯一的選擇。

而現在加息,收縮寬鬆量化美元政策,對美元資產進行縮表,無疑都是怕美國經濟再次進入過熱狀態,如果現在不調整,一旦進入到過熱狀態,恐怕到時就後悔也來不及了。對此,美聯儲已汲取前任主席的教訓,保持對通貨膨脹和經濟危機的高度警惕之心,把緊貨幣政策閘門,無疑是對美國經濟發展的高度負責,也是對全世界人民的高度負責。


財經深思


美聯儲是獨立的機構,要受到國會監督,但是貨幣政策不受特朗普政府影響的獨立機構。而本輪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也是美國政府提出,經國會批准的。所以,鮑威爾在接任耶倫女士後,仍選擇持續加息,這讓特朗普對鮑威爾很惱火。但是,美聯儲還是我行我素,並不受外界的影響。

特朗普不希望美聯儲加息主要有二個原因:一方面,特朗普現在搞“減稅計劃”,就是要降低企業的稅賦,促進企業投資,而美聯儲加息,增加了企業的融資成本,使美國企業的贏利受到影響,而且加息還會減少企業投資的熱情,降低了美國經濟的復甦進程。

另一方面,特朗普希望美聯儲貨幣政策偏向寬鬆,這樣美元可以持續貶值,可以提高美國商品的出口競爭力,這樣再與特朗普的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掛鉤,那麼可以減少美國對外的過高的逆差,促進美國經濟的發展。

而美聯儲卻不是這樣想的,我們認為美聯儲執著加息的原因有三個:首先,美國經濟強勁復甦,失業人口創下歷史新低,但是美國經濟快速增長,必會帶來核心通脹率的抬頭,美聯儲擔心通脹一旦成趨勢,就像放出牢籠的猛虎,要收回來就難了,這是美聯儲未雨綢繆。

再者,美聯儲從2009年開始,就實行了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俗稱QE,到2014年已經實行了4輪,在這些年裡,除了美國金融機構資金氾濫,還推高了美國的股市和樓市。為了給本國金融體系降溫,避免再次重蹈過去的覆撤。美聯儲通過不斷加息和縮表,阻止資產泡沫繼續再膨脹下去。

最後,美聯儲希望海外美國企業,把更多的資金拿到本土來投資辦廠,這樣既可以解決就業問題,又可以促進美國經濟的持續發展。事實上,美聯儲加息,就能夠讓美元指數走強,而美元強勢,就能吸引外面資金兌換成美元,到美國本土投資,這也是配合特朗普的減稅計劃的。應該說,美聯儲執著加息和縮表,只是在穩底終結過去幾年的量化寬鬆政策。


不執著財經


不加息吸收美元回籠,美國就會因為當初放水式的QE付出代價,會水漫金山的,處理不好,美國物美價廉的形象就毀了.

現任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是特朗普換上去的人,怎麼會讓他輕易下臺呢?為什麼耶倫不加息,鮑威爾上臺就要加息呢?難道耶倫不知道美國的處境嗎?她心裡跟明鏡似的,也是在她和奧巴馬執政期間不停的放水,但是她不會那麼做,加息和縮表這是個技術活,自己又要退休了,操作不好就會讓自己的名聲毀於一旦.

特朗普偶爾公開喊話鮑威爾,還批評他,但是這又能說明鮑威爾不是執行特朗普的貨幣政策嗎?兩人關係真的表裡如一嗎?我看未必.美聯儲一直堅持加息,其實就是為了更好的縮表.

美國一直在超發貨幣,而且數量驚人,但是你有沒有發現,美國的物價並沒有因為超發貨幣而上漲,這憑空生產出來貨幣若不抓緊時間處理收回,那一天管控不住了,美國的物價一下子漲個10倍左右,美國公民的儲蓄本身就不多,信用卡很多.按照美國現在的收入水平來說,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情,薪水不但不夠花,一個月下來還會負債,長此以往,美國會變成什麼樣?恐怕是內亂不止吧!

面對這麼可怕的危機,特朗普當局企圖修復,以避免危機的到來.國家的穩定就要犧牲一部分東西來維護,也顧不得加息對美國經濟造成的影響,從現在來看,美國已經成功吸收一部分美元回籠,未來還將繼續.


老鱷魚交易分析


很多人對美聯儲加息都有質疑,而美聯儲依舊我行我素按照計劃加息,既然加息影響經濟增長情況,那為什麼美聯儲還如此執著,難道它不知道加息會損壞經濟嗎?當然知道,美聯儲的專業水平在全球決對首屈一指,跟少有人出其所右,它們會想不到加息抑制經濟增長?恰恰相反,它們想的更長遠。

美聯儲本身指責是利用貨幣政策和金融工具,宏觀調控經濟,維持金融市場穩定,一切的政策出發點都是為了金融穩定,加息雖然會對經濟產生一定影響,但是經濟過熱更可怕,此前長期寬鬆的貨幣政策,造成貨幣過熱,滋生了泡沫和通脹,美股險資估值也過高,如果放任,那才是真正的可怕。

美聯儲加息可謂未雨綢繆,在泡沫還沒膨脹爆破之前,開始擠泡泡,加息和縮表雙劍合璧,降低貨幣市場流動性,防止發生金融危機,同時將利率提高至合理水平,倘若突發危機,還有一定降息空間來調控。而且美聯儲加息步伐拿捏有度,太慢起不到抑制泡沫作用,太快對經濟增長不利,所以美聯儲循序漸進加息,用幾年時間將利率調整到合適水平。

我是Roseview財經,更多問題敬請關注,歡迎一起交流討論,希望對您有幫助。



Roseview財經


美聯儲連續加息,說明美聯儲對美元的處於半失控狀態,這是貨幣地位國際化弊端的體現。

美聯儲作為美國信用貨幣的發行機構,肩負著調節美國國內經濟平衡的功能,但是目前一般的貨幣手段對美國本土的經濟調控已經無效。

美聯儲不斷的加息,不但會對世界新興經濟體造成衝擊,也會對本土經濟帶來無可避免的傷害。

但美聯儲不加息,這就不是一個簡單的經濟傷害問題,而是一個美國是否能穩定的問題。

美聯儲現在加息的最大目的是保護美國大部分人的財產不受貨幣衝擊縮水,通過犧牲部分實體經濟來保證美國的穩定。

美國很長一段時間採取貨幣寬鬆政策,想通過增加貨幣的供應量來提高美國內部經濟活力。但是由於美元是國際流通貨幣,美聯儲增加貨幣的供應量,不但沒有讓美國本土實體經濟受益,反而讓世界很多國家受益,催生了世界很多新興經濟體。



問題並不難理解,原因是美國的勞動力成本高,催高了美國產品的價格。美國消費者偏向於選擇從國外進口的廉價產品,導致美元大量外流。在這種情況下,美聯儲增發的美元越多,那麼美元外流的越多。

所以近幾年來美國對外貿易逆差額越來越高,和美國做生意的國家經濟越來越繁榮。而美國國內的工廠越來越難生存,一個導致美國內部企業需要貸款維持生產,另外一個也導致很多企業不斷外遷。

面對這種情況,前幾任美聯儲主席根本就是措手無策,格林斯潘那時候說的好聽而已,其實他有個毛辦法,他的後繼者耶倫同樣如此,根本無力改變這種局面。

鮑威爾上臺後,他也沒辦法,原本他打算就在美聯儲主席位置上像幾個前任一樣隨便混幾年了事,可惜現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太能搞了,竟然想讓大量外流的美元一下子全部迴歸,這簡直是要了他的老命。

白痴都看的出來,如果前面美國增發的美元一下子迴流,美國的物價肯定會像火箭一樣快速飆升。

這種情況其實對美國的經濟復甦毫無意義,反而會再次加劇美元外流的速度。因為美國的人力成本不降價下來,無論你怎麼搞,商品的價格始終會比國外的高。

特朗普的經濟計劃只變相的提高國外產品的價格,讓世界其他國家用少量的商品就可以大肆的收割美元。

當然了,特朗普想用提高關稅的方法,消除國外產品在經濟規律下自然上漲,把國外產品因為美元貶值所帶來的漲幅,通過關稅收歸國有,從而用這部分收益,還掉美國國債。

特朗普說他要在任期內還清所有國債的自信就來自這裡,很多人不相信特朗普能夠還清美國鉅額的國債,但是特朗普的經濟政策要是成功的話,他完全可以利用關稅把國債還清。

不要誤以為特朗普是通過正常渠道還清國債,在正常渠道下,特朗普是沒辦法還的清的,傻子都能算的出來,美國每年的財政收入和支出都基本是固定的,他如何還的清。



特朗普的算盤打的不錯,但是他提高別的商品關稅,別人同樣也會提高美國的商品進口關稅,大家相互報復。

由此特朗普的計劃難產,但特朗普的政策仍然給美國經濟帶來巨大影響,有一部分美元的確迴流美國。美聯儲無奈被迫加息,回收市面上多餘的美元,防止這部分熱錢對美國的物價造成衝擊,給特朗普擦屁股。

但是問題也來了,美聯儲加息讓部分企業的融資成本增加,無論再借新債還舊債,維持資金流,控制不好,美國國內可能會有很多企業因此破產。

美聯儲加息是實在沒辦法的事,如果特朗普不搞這些,鮑威爾只打算混混日。如果特朗普的策略全面成功,美聯儲也不會加息。關鍵是特朗普的政策是卡在了半途,不上不加,美聯儲目前只能通過加息,把特朗普政策對美國經濟的衝擊降低最低點。

這並不是美聯儲執著要加息,而是美聯儲被特朗普搞的實在是無奈,被迫加息,把風險降到最低點。加息對美國經濟的確有傷害,但不加息傷害更大。

貨幣國際化,有利也有弊的,什麼事情都是兩面性的,在本國商品和世界商品性價比沒有優勢的情況下,把本國貨幣推向國際化,這絕對是一個災難。

美國目前就是面臨這種糟糕的情況,所以要進行貨幣收縮政策,這也是美聯儲要加息的一個原因。

未來美聯儲還會繼續加息。


一號風手



首先,美聯儲的行為無可厚非,這是一個負責任的機構,有其自身的行事邏輯


美聯儲之所以從2015年底開始加息,迄今已經連加8次,是因為在美聯儲看來,美國已經達到了加息門檻。美聯儲調整貨幣政策主要遵循泰勒公式,即關注失業率和核心通脹。一旦經濟達到充分就業水平,核心通脹超過2%的警戒線,美聯儲就會啟動加息,因為這意味著經濟已經出現過熱苗頭。


加息加到什麼幅度呢?即達到所謂的中性利率,既不刺激也不抑制經濟增長的水平。美聯儲結合美國的潛在增長率,認為中性利率在3%的水平,以此來衡量,如果12月再加一次息,美國基準利率將會達到2.25-2.5%的水平,離中性利率還有2-3次的加息空間。這就是美聯儲此前加息的邏輯。


但目前形勢的變化有些出乎意料,可能會影響後續決策。


美聯儲美國10月核心PCE物價指數環比0.1%,預期0.2%;同比1.8%,預期1.9%,同比漲幅自8月以來連續三個月下降且已低於2%的門檻。11月的新增就業也大幅低於預期,顯示出美國增長出現放緩苗頭。


其原因,包括美國財政刺激效應的消退、全球經濟增長進入拐點,以及持續加息的累積效應等等。這些都使得美聯儲不得不重新思考加息節奏。近期從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表態來看,已不像10月初時那麼篤定,其他成員態度也有點莫衷一是。



順便說一句,這跟特朗普的威脅關係不大。


目前市場普遍認為,12月份加息仍然是板上釘釘,但明年加幾次,仍有不確定性,但肯定不像此前預計的加三次。至於更遠的2020年,已經出現了降息預期。


但不管怎麼說,可以肯定的是,這一屆美聯儲並沒有那麼執著,他們也在評估加息的風險與收益,也保持著與市場的充分溝通,隨時對加息路徑做出調整。


歡迎大家多交流。



王靜文


說簡單了這是因為美聯儲給上一次美國經濟泡沫爆破嚇壞了。

格林斯潘任聯儲主席時,對當時美國房產泡沫視而不見,遲遲不加息以遏止經濟過熱,還美其名曰非理性繁榮。及到後期美國經濟極度過速後,美聯儲連番加息,終也難擋投資者的瘋狂加碼。那時是加一次息,股市房市就往上暴衝一次,擋都擋不住。最後釀成大禍。

加息阻股市過熱與減慢經濟增長,一向有六到九個月的滯後效應。等到經濟過熱時,再加息也一時難擋“最後的瘋狂”了。

美聯儲這次之所以如此執著加息,一是不敢重犯當年的錯誤;二是本次美國經濟復甦至少已有八年,這在歷史上並不多見。目前經濟將過熱的可能遠遠大於呆滯不前的可能。與其再鑄大錯任由泡沫化,不如未雨綢謬緩慢加息防過熱。

第三也是相當重要的是,美聯儲近年最重大的改革措施是決策公開化與政策的持續性,其緩慢加息決策早在幾年前就已經決定,所以儘管特朗普刻意選了傾向低利率政策的鮑威爾做主席,在其領導下的美聯儲仍堅定地走在早已制定的加息政策路上。

如果美聯儲發現美國經濟過熱的可能已經減小,也不會一下子停止加息,而會在其每年八次的會議開完後公佈的會議紀要中,逐漸顯露出其放慢腳步的意向。


ningwang98


前些年為刺激經濟,美聯儲大量印鈔,這些鈔票大部分都流向了美國以外的國家,也推高了美國股市。但近年來,除了區塊鏈就沒有什麼耀眼的新科技出現,生產率並沒有大幅提升,美聯儲和白宮都很清楚靠印鈔製造的繁榮終有破滅的一天。所以,現在只有多管齊下力促美元迴流,同時加息抑制通脹,為下次經濟危機積攢彈藥。理論上,加息的步伐應該與美元迴流的速度相襯,否則就會打垮股市,加快新一輪危機的到來。但是,中美貿易戰即將出現的結果一定是對美國有利的,會加速美元迴流以支撐股市和加息,所以白宮才會加快與中國的談判。所以明年的加息次數主要取決於美元迴流的速度,將來一段時間強勢美元還是對美國利大於弊,即可以讓美元資產有吸引力,又可以打壓大宗商品價格提高製造業競爭力,抑制通脹,還可以維持股市不暴跌。所以,十二月的美聯儲決議是加息,對明年的展望也會偏中性,在此之下,黃金會出現一波上漲,但還不能確定明年就會大漲。大漲也許還要等上兩年。


撥雲見日之金銀趨勢


過去幾年,美聯儲加息一直都是中國投資市場熱議的話題,因為美聯儲加息可能會對央媽的貨幣政策帶來的壓力,從而傳導到中國的樓市和股市,大家也可以看到離岸人民幣近幾個月承受了不少重壓。 其實,與中國一樣,美國加息同樣會給美國經濟帶來抑制作用,以致於美國總統第一個站出來反對,那麼美聯儲為何堅持去做呢?

1、通脹率屢次超過警戒線,美國經濟過熱顯現

事實上,美國經濟正強勢復甦,如果美聯儲不加息,可能會造成美國經濟過熱,影響經濟健康發展,甚至給美國經濟帶來風險隱患。也許有人還不知道,美國到底加的是什麼“息”。簡單來說,美國加息就是提高商業銀行對中央銀行的借貸成本,從而迫使市場的利息也跟隨增加。

當然,美國加息不是隨意來的,而是有具體的數據參考,這個依據就是核心通脹率(PCE),而目前美國的PCE已經超過了設定2%的目標,這意味著美國通貨膨脹的預期很強,生活物價提高的可能性很大。如此一來,必然會影響到美國民眾的生活,美聯儲自然要收緊貨幣政策,給過熱的經濟“降降溫”。

2、市場資金氾濫,美國股市和樓市即將“跌落神壇”?

其次,美聯儲加息也可以起到抑制樓市和股市的市場投機行為,避免資產泡沫變大以及破裂。自2009年開始,美國開啟了量化寬鬆貨幣政策(QE),就是我們常說的印鈔票,直到2014年才結束。就是這短短几年,美國金融機構資金氾濫,大批湧入美國的股市和樓市,資產泡沫不斷膨脹。

據美國政府公佈的數據,2018年第3季度,全美房價中位數為25萬美元,同比上漲6%,是平均薪資增速(3%)的兩倍。從2012年一季度觸底以來,美國房價中位數累漲了76%,同期的平均週薪漲幅僅有17%。這樣驚人的上漲速度連房地美首席經濟學家Sam Khater都表示:“美國借貸購房者要喘不過氣來了。”

美國股市就更不用說了,接近十年的大牛市,經常被拿來與我國股市作對比。據長江宏觀固收研究統計,本輪美股牛市自2009年3月開啟,截止到2018年10月,已上漲了293%,持續時間達115個月。不管是漲幅還是持續時間,本輪美股表現已接近歷史最佳,僅次於1990年至2000年的美股牛市週期。

3、經濟風險尚未解除?美聯儲放話執意加息

可以說,如果繼續放任美國樓市和股市上漲,那麼終究會迎來崩盤的一天,最後可能給美國帶來金融危機,這無疑將是更加慘痛的教訓。相比寬鬆貨幣政策促使經濟成績表面優秀,倒不如收緊貨幣政策來得靠譜。試想一下,如果經濟真出問題,影響到就業和生活,民眾肯定會責怪美國政府及美聯儲,而經濟穩定或表現一般則基本不會有什麼問題。

其實,加息對美國的經濟倒不完全是打壓作用,還可能幫助美國解決就業問題,促進美國經濟持續發展。美聯儲加息,會促使美元走強升值,其他對美貨幣貶值,從而吸引國際資本回流,促進美國本土投資。

早在10月的時候,美聯儲現任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接受採訪時表明態度,“目前的利率仍然是寬鬆的,但我們正在逐步將它們提高到中性的位置。我們雖然有可能讓它高於中性的位置,但是我們現在距離中性還很遠。”

總而言之,接下來美聯儲仍會不顧美國總統的反對,堅持繼續加息。值得一提的是,美聯儲前主席耶倫11月13日(Janet L Yellen)預計,2019年美聯儲會再次加息3至4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