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最近接連強硬發聲,你怎麼看?

西北大地


伊朗精神領袖哈梅內伊後悔了。他倒不是後悔與六國籤什麼《伊核協議》,最讓他後悔的是當初就不該與美國進行談判。

歷史的發展有時特別邪性,總有一種”老虎吃雞、雞吃蟲子、蟲子嗑棒子、棒子打老虎”的相生相剋的生死輪迴。

40年前,美伊兩國好的像一個人似的,結果一場伊斯蘭革命,立刻化友為敵。之後,兩國冷麵怒懟來到2015年,經過長達12年的艱苦談判,《伊核協議》終於在世人面前簽字畫押。

這個協議的簽署,整個歐洲都鬆了一口氣,算是暫時消除了核危機。伊朗則更為開心和興奮,因為勒了幾十年的褲腰帶終於可以寬鬆一些了,美好生活也終於到來了!

可惜好夢不長,”不是冤家不聚頭”的魔咒再次光臨伊朗的上空。這個魔咒就是特朗普的意外勝選,從此,伊朗和歐洲的心便被特朗普提到了嗓子眼。

特朗普果然言出必行,更是說到做到。2018年5月8日,他不僅正式宣佈退出《伊核協議》,同時還揚言欲對伊朗採取史上最為嚴厲的經濟制裁。雖然英法德中俄與歐盟共同反對特朗普的倒行逆施及一意孤行,但剛過不到兩年好日子的伊朗人民,則再次跌入了深淵。

11月5日,最後期限一到,美國對伊朗第二輪制裁正式開始。雖然美國對8個國家和地區網開一面,可以繼續伊朗石油180天。只是這8國既不包括美國鐵桿盟友英國,也不包含法德和歐盟,可算是特朗普對這四個“鐵哥們兒”不追隨他的刻意報復吧!

特朗普是個商人,他自然懂得一個人或一個公司沒有錢的滋味。他不想對伊朗動武,因為這麼做,不僅需要花太多太多的銀子,搞不好極有可能讓自己半路翻車。最好的辦法就是掐住對方的脖子,甭說吃飯喝水了,就連大口喘氣都會異常困難。

特朗普這種卑劣的做法,確實令伊朗坐臥不寧寢食難安。現在,英法德和歐盟等國雖然力保伊朗,但誰敢保證它們不會在美國威逼利誘下痴心不改呢?於是,伊朗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前前後後,都一邊唱白臉,一邊又唱紅臉的人。這種既示弱又施強的手段,無非是在向傳遞對方一個信號——打則兩敗俱傷天地動,和則你好我好大家好。按伊朗總統魯哈尼的話說:伊朗的尊嚴比什麼都重要。


怡人之人148633009


伊朗這是虛張聲勢,隨著美國的調兵遣將,從經濟軍事政治外交各個方面著手佈署,伊朗神棍們已經感受到了,美國軍事威懾力在不斷加碼?中東版的北約已經開始形成了。這是壓垮駱駝最後一根稻草。

美國的豁免權只是暫時性的,決非長久之計,美國五月份單方面宣佈廢除伊朗核協議後,伊朗的石油銷售短短几個月,就減少了一半的購買量,而且是伊朗方面送貨上門,價格還比沙特阿拉伯的原油價格低,這樣利潤率遠不如從前。而且很多國家為了避免被美國製裁,而規避使用伊朗石油。

什麼是溫水煮青蛙,美國廢棄了伊朗核協議,就是燒了一大鍋水,伊朗就是那隻青蛙,剛開始時並不覺得不舒服,但美國不斷將火燒旺後,水溫猛升高後,青蛙就越來越難受了。最終青蛙的命運多舛啊……

美國控制住了世界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任何國家經濟上,不與這兩家金融機構結算聯繫嗎?這不光是美元的結算問題,這是世界經濟體系結構的問題。伊朗敢去挑戰嗎?

由於制裁加劇了,伊朗國家內部也開始產生動搖了,一:首先貨幣貶值巨大,物價猛升,囤積居奇現象普遍,令私營中小企業基本上無法生存,失業人口猛增,這讓百姓普遍不滿意,遊行示威猛增。

二:民族主義情緒在上升,西北部庫爾德人,東南部信德人,西南部的阿拉伯人,紛紛起來鬧獨立運動。

三:伊朗百姓已經開始對宗教集權的腐敗,產生很大的質疑,要求世俗化改革高漲

四:伊朗統治階層也是保守與改革兩派暗鬥。

五:西方的顛覆勢力正在不斷滲透瓦解。

今天的伊朗已經內外交困,這與四十年前完全是兩樣,執政環境大變了。

伊朗統治階層,只有高聲強硬的發聲,這樣才可以獲得民族主義迴歸,利用民粹主義,才能獲得國家凝聚力大增,目的還是鞏固執政階層的統治地位。

在軍事上處於劣勢,經濟上處於劣勢,外交上也處於劣勢,只有這樣通過媒體高調虛張造勢,調動不知情者的民族情緒,只有這樣做法,才能獲得穩定的政局。

不然後果嚴重性,可能超出大家想象。



隨雨飄渺


5哥一看法是:伊朗感覺到危機感,強硬來壯膽自己,尋求幫助。

為什麼?因為美國的制裁對伊朗來說,經濟是致命的打擊,雖然目前沒有完全擊垮,但是局勢不為樂觀?軍事有美國為首的中東小北約,隨時可能爆發戰爭,(以色列沙特都是死敵)簡直就是在黑暗中掙扎。

伊朗總統哈桑-魯哈尼本月24日呼籲世界各地的穆斯林團結起來反對美國。意思是自己在強大,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呼籲穆斯林團結起來反對美國,其實是為自己解救燃眉之急。因為伊朗感覺到危險在身邊圍繞,多一份力量就多一份安全。事實是這樣嗎?5哥一認為:只要伊朗國內不發生反對派勢力,完全可以自己救自己。原因就是穩住大局,找機會反擊。又怎麼反擊呢?找合適的敵國玩命,才能打破中東局勢,自己走出困境。不然只能坐以待斃慢慢拖死。

還有沙特本身和伊朗是死敵,你管它幹嘛呢?鋪紅地毯也好做傀儡也罷,它會聽你的嗎?

之所以目前要做的是,輿論戰要打好!也許得到外圍的支持,起碼要讓美國臭名遠揚。

伊朗應該要把伊斯蘭教精神拿出來,寧可同歸於盡,也不願意瓦全。死了都要找個墊背的,這樣的心裡才會讓美國顫抖。





5哥一軍事觀察


伊朗精神領袖哈梅內伊和總統魯哈呢分別在不同場合,旗幟鮮明的炮轟美國,伊朗人民有能力捍衛國家主權,決不作亡國奴。

近期伊朗為了示強舉行多次軍演來表示決不屈服美帝國主義壓力,並且積極與歐盟堅決維護《伊核協議》,前幾天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對外宣佈,伊朗嚴格遵守伊核協議的各項規定,這無疑是給美國捏造伊朗製造化武的當頭一棒,美國的倒行逆史的作法越來越得到了國際社會的譴責與反對。

前幾天美國加緊對伊朗的軍事偵察,一架全球鷹無人機被伊朗捕獲,說明伊朗的電子干擾技術非常先進。

因此說不管美國如何對伊朗採取什麼措施,伊朗堅決予以回擊。





張書明8023


伊朗最近頻發強硬聲明,其主要原因就是美國大軍壓境,一不留神,戰爭就會一觸即發。而在這時候,伊朗發聲明,不在乎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給自己壯膽。同時也告訴美國,我有能力打擊你的基地和軍艦。如果開戰,你美國會收到很大損失。

第二,喊話給中俄,歐盟。美國要來打仗了,大家出來說句話。否則,打起來,油價飆升,對誰都不好。可是現在的國家,從常規角度講,沒有一個國家和組織可以和美國硬打。何況是為了伊朗,如果自身受到打擊,還有可能。

第三,很可能伊朗是咬著牙對美國做最後的強硬,目的不是真的打而是最終談判要個好價錢,一旦美國確實準備動手,就如同前不久的朝鮮···至少模仿其暫時保全自己的政權···

畢竟現在的伊朗,經濟與社會問題實在太嚴重了,且還在繼續惡化·······

所以,現在的伊朗應該是不想戰爭,儘量爭取和平。只是想賺取更大的籌碼。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謝謝。


孫瑞陽


要了解美伊關係為什麼如此不可調和?我們必須要對美伊關係進行一個回顧。



1979年,伊朗的政治動盪轉變成了著名的,巴列維王朝被推翻。伊朗轉為反美先鋒,1980年,美伊斷交,伊朗開始與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交惡。美國失去了在伊朗的石油利益(巴列維王朝時美國石油公司掌握著伊朗石油產業)。


長達八年的兩伊戰爭雙方死傷無數,經濟損失更是天文數字。

圖為美國軍艦攻擊伊朗艦隻。



正因如此,伊朗現政府就是美國的眼中釘,必將除之而後快!於是美國就改變以前支持伊朗巴列維政府在與伊拉克兩國為邊境交界處的阿拉伯河的主權上的爭議的態度,轉而支持伊拉克。正是在美國的支持下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率先向伊朗發動進攻拉開了長達八年的兩伊戰爭序幕。在戰爭最後一年的1988年美國還親自出動海軍艦船對伊朗的海上力量發動了攻擊。

而所謂“伊核問題”其實也是伊朗在巴列維王朝期間美國幫助伊朗建起了核研究所。伊斯蘭革命後的伊朗重啟核研究時就始終在國際社會監督下進行的,這就是所謂“伊核協議”。

而美國搞什麼“退出伊核協議”其實也不過是找藉口打擊伊朗而已。

面對美國這種不推翻伊朗現政府的勁頭,伊朗當然要採取一切措施而自保了。所以伊朗就聲稱要以歐元為結算貨幣尋求歐盟國家支持;加強維護與俄羅斯的傳統關係;團結一切可能團結的阿拉伯國家。因為伊朗退無可退,伊朗自知自己成了美國獨霸中東的拌腳石。所以伊朗當然要尋求一切機會壯大反美力量了。


史可見證


伊朗接連強硬發聲,這是很常見的事情,不要在意伊朗說什麼狠話。前任總統內賈德還多次聲稱要把以色列從地球上抹去,封鎖霍爾目茲海峽,但只是說說而已。


伊朗原子能機構主席薩利西日前稱,如果伊朗退出核協議,對歐洲沒好處,對世界也沒好處 ; 伊朗外長稱,伊朗有權發展濃縮鈾 ; 伊朗軍隊高管稱必要時會封鎖波斯灣,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依稱美國製裁終將失敗。狠話很多,但沒一條實施的。

與其說對外界強硬,其實更多的是為自己壯膽,穩定民心。當前伊朗物價上漲,經濟發展低迷,伊朗政府已把社會穩定放在了首位,所以要給民眾一個心理就是伊朗政府有能力有實力抵抗美國製裁。

美國直接軍事打擊伊朗可能性不大,就是想通過制裁措施擾亂伊朗民心,讓伊朗自己人亂自己。但是,一個和平穩定的伊朗對中東地區是有好處的,美國真是把伊朗搞亂確實會加劇中東的混亂。


伊朗直播間


伊朗為什麼要發聲?不僅僅是害怕了這麼簡單,可以說有點驚慌失措風聲鶴唳了,似有嘵嘵而呼不絕於耳。他現在所處環境很微妙須提前造聲勢嘵音瘏口。伊朗自知所處煢煢孑立形影相弔之尷尬境地,面臨局勢只能未雨綢繆早作打算。其主觀因素是世界秩序面臨動盪不安要重新洗牌。不僅僅是經濟秩序要調整,而且政治制度要脫胎換骨。一定要有刮骨療傷的毅力。

現在當口,伊朗面臨西方輿論打壓風頭浪尖,動輒得咎處處受到西方掣肘和指責。跋前疐後進退維谷以堪驚,聊以自慰自我療傷。伊朗深知目前局勢高屋建瓴勢不可擋,與美國相爭是以卵擊石得不償失。只能悠悠之口欲說作罷自我壯膽。

客觀因素是其伊朗內部各部矛盾凸顯有所激化以及中東最近局勢的發展勢頭風雲突變與其相悠關。主要內部矛盾有,各民族矛盾錯綜複雜不可調和,國內激進改革派與閉關鎖國保守派之間的政治鬥爭如火如荼,以及所代表政治勢利之間不可調和矛盾逐步激化,各利益休慼相關的分配以及經濟蕭條,從而給當權派帶來壓力頗大。另外敘利亞最近局勢發展存在潛在危險,由於以沙特和阿聯酋為首的聯軍進入敘利亞庫爾德地區,從而使局勢更加迷離複雜糅雜多樣化。勢必伊朗有可能在敘利亞問題上被邊緣化,由此將損失伊朗的利益訴求。同時也破壞敘利亞和伊朗聯盟粘合度,進一步讓沙特染指敘利亞戰局事物。進一步在伊朗處理中東事物上捉襟見肘,特別是在敘利亞戰事上伊朗將投鼠禁器不能遊刃有餘左右逢源。

在中東現今局勢特別敘利亞局勢初步明朗化當口,美國將把沙特阿拉伯勢利強勢拉入敘利亞戰局中來,其用意很明朗,可一舉多得。其一是將淡化伊朗左右敘利亞發言權,打擊俄羅斯摻合度,轉移其注意力。從側面有力的分散了特別是伊朗對以色列戰略壓力。

從表面上看即便沙特阿拉伯勢利加入敘利亞戰局,但也是一群烏合之眾的雜糅混搭,只能對敘利亞安全局勢造成惡劣影響。不但造成安全局勢更復雜,而且還起到上行下效的作用。其實美國的意圖是得隴望蜀,得鍋上炕,其貪婪之本性昭然若揭。

就目前中東局勢如此紛紜複雜危如累卵之際,伊朗心急如焚豈不能有所反應呢?另外據傳歐盟在制裁伊朗事情上有所鬆動,對伊朗來說真不是好消息……


三木先生942




一、伊朗的強硬發聲,是維護國內穩定的政治需要。可以說在對美關係問題上,伊朗向來是強硬作風,這不但是對美國製裁和打壓伊朗的抗爭,更重要的是安撫民心和民意。自11月初美國啟動對伊朗第二步經濟制裁後,伊朗國內經濟下滑和通貨膨脹問題,已經有引發社會動盪的勢頭,雖然在神權思想和宗教信仰的禁錮下,沒有引發大的抗議和暴力事件,但是長此以往矛盾只會越來越嚴重,再加上異見人士的煽風點火,伊朗就有可能面臨敘利亞內戰初期模式,攘外必先安內,這是不變的真理,伊朗政府加強輿論引導,保證國內的穩定局面是基礎。



二、伊朗的強硬發聲,是撬動中東地緣政治的需要。中東地區的地緣政治和能源經濟價值,是各大國勢力爭相介入的主要動力,美國針對伊朗的目的,世界各國都心知肚明,就是通過制霸中東,達到把控能源經濟,從而改變世界貿易體系和規則,使美國再次處於世界經濟與貿易的權威法則地位,實現美國經濟戰略,推動美國霸主地位的穩定性。而伊朗的對抗美國號召,就是在揭露美國中東戰略實質,表明美國獨霸中東經濟戰略的危害,雖然號召的是全世界伊斯蘭國家和勢力,但實質上是對各國的驚醒和提示,不要只看伊朗的笑話,當伊朗被美國拿下後,吃虧的、受影響的必定是世界各國。



三、伊朗的強硬發聲,是應對美國製裁和軍事威脅需要。對於伊朗能夠強硬發聲,硬懟美國和沙特,這不奇怪。在5月份美國退出伊核協議時,伊朗就連續發聲抗議美國,不但聲稱不接受對伊核協議的任何修改,還以退出《核不擴散條約》對美國相威脅。這次魯哈尼發表聲明,號召全世界伊斯蘭聯合起來共同反抗美國,最大可能是伊朗最近壓力巨大,不但是本國經濟受美國製裁而低糜,而且沙特聯軍也已進駐敘利亞,同時俄羅斯因與美國達成協議而撤軍,土耳其對河東虎視眈眈,反政府武裝又開始軍事反撲,伊朗對敘利亞巴沙爾政府的支持明顯心有餘而力不足,有很大可能會失掉敘利亞優勢,被美國封鎖和圍困。

總之,伊朗現在面臨內困外擾的不利局面,美國的經濟制裁和軍事威脅要應對,以色列的軍事打擊要提防,敘利亞政府軍行動要支持,哈馬斯武裝和胡賽武裝的物資和軍備支援要供應,伊朗真的是焦頭爛額。這個時候發發聲、懟懟美國,爭取國際輿論和勢力的支持,為伊朗在各方面關係處理贏得時間,為伊朗抗衡美國製造契機。


極度駭客


本人認為:伊核問題,是美國🇺🇸發現伊朗除了核潛力之外,其常規軍力、地區干涉能力、對以色列的絕對敵視態度等等都是重大威脅(有可能是聽取了以色列人的建議)。

所以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的目的就是想要達成某種新的協議。

這個新協議必然想對伊朗的常規軍力中的各種用途的導彈加以限制。有可能的話,達成一個對以色列的安全承諾。當然這需要一個新的談判。

對於美國的要求,伊朗第一反應是,不予理睬。在美國的🇺🇸制裁強壓之下,伊朗似乎意識到談判的必要性。最近放出的外交渠道的口風可能就是響應美國談判要求的信號。但是較強硬的態度也是在向美國表明——任何讓步都不會很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