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寧讓狗咬,別讓鵝啄;寧可窮死,別娶活漢妻”,有道理嗎?

他忙什麼


農村的俗語是非常多的,有一些是帶有封建深信色彩的,用到現在已經沒有什麼道理了。就比如說“寧讓狗咬,別讓鵝啄;寧可窮死,別娶活漢妻”,老農就覺得是沒有道理的。

農村俗語“寧讓狗咬,別讓鵝啄;寧可窮死,別娶活漢妻”,有道理嗎?

首先老農來說說前半句寧讓狗咬,別讓鵝啄,意思就是說寧願讓狗咬,也不要讓啄。聽起來很順口,但是現在這麼說是沒什麼道理的。這句話主要就是說被狗咬的話不會太痛,但是被鵝啄的話會很痛的,有時候直接就是脫一塊肉的。

但是鵝啄了人,是沒有什麼毒的,很容易就可以跑得掉了,實在跑不掉也可以直接趕走,畢竟人可比鵝大多了。而讓狗咬雖然不怎麼痛,但是卻容易感染狂犬病,而且狗一咬人就不鬆口,可是非常危險的。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被狗咬死人,沒有聽過被鵝啄死的吧,所以說寧讓狗咬,別讓鵝啄是不對的,反過來說才是對的。

而句半話寧可窮死,別娶活漢妻,說的就是寧願窮死不娶妻,也不要那些被休過的女人,也就是說離婚的女人。這可能是由於女人被休了就是不好,再娶這樣的女人就會被別人說閒話。同時也是不吉利的,畢竟別人都不要的女人,你再娶就是撿破鞋了。

不過現在可是沒有這個說法了,畢竟男多女生,農村光棍是越來越多了,不說是離婚的女人了,就連寡婦都搶著要了。所以說現在已經不適用了,那都是以前帶著封建色彩的俗話,我們是要摒棄的。

不知道大家覺得老農說得有沒有道理,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都說說吧。


深山老農民


首先,我們來看“寧讓狗咬別讓鵝啄”

別看鵝有一身白色羽毛,它看起來很優雅,但它的內心非常強壯,而且領地非常堅固。在農村,鵝被稱為“村霸”,只要有外來生物進入他們的領地,無論是家畜還是人類,它們都會主動攻擊你,鵝的攻擊方法一般是是“啄,擰,拍打”。


大家都知道鵝的嘴是光滑的,但你仔細觀察時,你會發現鵝的嘴是鋸齒狀的,被這樣的嘴啄一下,會感覺不到疼痛嗎?如果鵝受到刺激,它會拍打翅膀甚至撞到你身上拍打你。簡直就是一個“武術大師”。因此,就有了“寧讓狗咬,別讓鵝啄”。

然後,我們再來看“寧可窮死,別娶活漢妻”

活漢妻是古代的一種說法,意思是離過婚的女人,在古代都是重男輕女,對於有夫之婦,無論是日常生活還是行為,都嚴格按照“三從四德”要求,三從是指:未嫁從父,即嫁從夫,夫死從子。四德指:婦德、婦容、婦言、婦工。有些地方甚至有更高的要求。 再婚的婦女也是如此。


一般來說,離婚的女性在古代被認為是“有問題的”。即使他們的家庭貧困,父母也不願意讓孩子與離婚的婦女結婚。所有有了“寧可窮死,別娶活漢妻”的說法。

最後,昱遠居想說的是:現在似乎這句話不適用於當下!只要兩人真正相愛,一切都不是距離!


昱遠居


許多農村俗話都有很深的道理,不過也有一些過於誇大,不合實際的,我們既不能完全否定,也不可全部接受,批判的繼承才是王道。

下面談談:“寧讓狗咬,別讓鵝擰;寧可窮死,不娶活漢妻”這句話。


第一句,是說鵝的戰鬥力超群,被鵝擰之後,會特別疼痛,我們農村的孩子大都有被鵝擰的經歷,這傢伙被稱之為村裡的惡霸,小孩婦女沒少受它的欺負,小的時候被鵝追過幾條街。因此人們認為鵝比狗還可怕,就有了寧讓狗咬,不讓鵝擰的說法。實際上,我認為還是狗厲害些,現在一些人養的大狼狗,能直接把人咬死,即使不死,還會帶來狂犬病毒,可是一些人偏偏愛養狗。

這樣看,實際上對鵝得兇殘有些誇大,眾位看官,你是願意被鵝擰,還是大狼狗咬呢?

(鵝擰人不會致死,惡狗可以把人咬死)

第二句,寧可窮死不娶活漢妻意思是說,原來一些女子不守婦道,品行不佳,被丈夫家給休,這樣的女子是不可娶的,為啥?因為品行不佳,不守婦道啊,要是娶了她,就會給家裡帶來不好的影響。

現在來看,就是說窮死不娶離婚的女子。其實這句話今天就有點不合時宜了。離婚怎麼啦,今天的離婚與原來的被休不同,離婚可能因為感情不合,可能因為家庭矛盾,可能因為……一句話,只要不是因為品行惡劣被休的,這樣的女子還是可以娶得,說不定兩人感情和睦,過上幸福生活的。

(娶離婚女子,過上幸福生活的多的是)

三.總結

時代是不斷進步的,一些俗話也不一定完全符合時代要求的,一些還可能是非常荒唐的,我們要批判的吸收,來指導我們的生活,大家說我的見解有道理嗎?對上面這個問題你是怎樣認識的呢?歡迎留言區發表看法吧,謝謝各位啦!


愛花草的農人


答:題主的提問有錯誤吧,應該是“寧讓狗咬,不讓鵝啄。寧討寡婦,不娶活人妻”。我認為沒有道理,完全封建的陋習。

寧讓狗咬,不讓鵝啄


我完全不能理解古人這句話是怎麼總結出來的。古人不知狂犬病毒的危害就算了,拋開狂犬病毒不說,狗咬人的傷害明顯是比鵝啄人的傷害要大,打鵝也比打狗容易。

所以,我認為這句話完全沒有道理,在古時候沒有,在當今更沒有。

寧討寡婦,不娶活人妻


活人妻,在古代指的是被丈夫休了婦女。認為這樣的女子不守婦道,不孝敬老人,婦德不好。現代指的是二婚女性。

在封建社會,女性地位低下,在家要服侍丈夫,還得侍候老人,婆媳關係難處,稍微不如意就得被打。最後丈夫找了小妾新歡,日子更難過,處處受排擠,如果做的不好,被休了就是最壞的結果。古代女子只要被扣上沒有婦德的壞名聲,是不能被社會容納的,她們被人看不起,受人排擠,欺負,孃家也回不了。無路可走大部分都沒有好結果,只能說是解脫了。

如今男女平等,女性有了應有的權利和社會地位,封建思想已消除。尊重婚姻自由,只要是男女都單身,是不是有過婚史都不重要。


悟道日記



125878215蜂獾


道家的和諧美學不是要達到人與自然的生態和諧,它不是一種生態美學觀念,道家所致力於建立的是人與宇宙的和諧世界,這一和諧落實在人的生命體悟上。道家的和諧美學境界是空靈的、淡遠的。

道家哲學反對知識、理性,甚至蔑視形式美存在的一些基本規則,在道家看來,美醜、善惡都是人知識的分別,是無意義的。即使像自然美,莊子雖然表面上並不排斥,他說“山林歟,皋壤歟,使我欣欣然而樂歟”,似乎對欣賞自然美有濃厚興趣,但接下去的話卻是“樂又未畢,哀又繼之”,所謂美醜之分,攪亂了人性靈的平和。所以,他強調要超越美醜的理性分別,超越好惡的情感取與,去體悟至樂,有至樂才能有至和,至和中有大美,所謂“原天地之美”、“天地有大美”,都是一種不以人的理性標準所支配的本然的美。依照有的論者所說的古典和諧美是一種均衡的、協調的、理性的、情感的美的觀點,代表中國古典和諧美的典範是儒家的和諧美思想,那麼,道家的天和思想只能是一種“反和諧”思想,它醜而不美、荒誕而不理性、極端而無秩序,它所表達的理想雖頂著“天和”的幌子,但是道家是在反對理性的基礎上追求空無絕對的和諧的,道家以表面的反和諧,追求根本的和諧。

中國藝術中有一重要境界,就是“洞庭張樂地”。五代董源曾畫有《瀟湘圖》,今藏北京故宮博物院,是董源生平的代表作品。畫空靈淡遠,足以動高人之逸思,是一片平和心境的寫照。董其昌說此圖以“洞庭張樂地,瀟湘帝子游”二語為境〔11〕。所謂“洞庭張樂地”說的是《莊子·天運》中的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反映了道家的和諧思想,這裡談道家的天和之美,就由這個故事談起。

有一位叫北門成的人,問黃帝說:“你在洞庭之野演唱《咸池》之樂,開始聽的時候感到‘懼’,再聽的時候感到‘怠’,聽到最後又感到‘惑’,蕩蕩默默,忘卻了所有,這是為什麼呢?”

黃帝的回答分成三個部分,也即三“奏”。初“奏”使人“懼”,他說:“吾奏之以人,徵之以天,行之以禮義,建之以太清。夫至樂者,先應之以人事,順之以天理,行之以五德,應之以自然,然後調理四時,太和萬物。四時迭起,萬物循生;一盛一衰,文武倫經;一清一濁,陰陽調和,流光其聲;蟄蟲始作,吾驚之以雷霆;其卒無尾,其始無首;一死一生,一僨一起;所常無窮,而一不可待。汝故懼也。”初聞自然之聲,為什麼聽者恐懼?因為這是忘卻物我、靠近自然、聞聽至樂的第一階段,此階段是由“不和”而入“初和”。在這個階段中,順乎天,應乎人,得於心而適於性,心隨萬物起伏,意順天道運行,忽然跌入宇宙無窮變化之中,首尾不見,無窮無盡,如置於荒天迥地之中,所以有恐俱之感。在莊子看來,這個初和,是人放棄外在理性的努力,放棄情慾的追求,在自然中感受和諧。道家認為,儒家的發乎情止乎禮義,並不能給人帶來真正的和諧,充其量只能是心靈的走鋼絲。

二奏使人心“怠”,即心情稍稍鬆弛,漸漸融入了這聞所未聞的音樂之中。此之謂“中和”。“初和”可以說尚在人境,而“中和”則入天境。黃帝說:“吾又奏之以陰陽之和,燭之以日月之明;其聲能短能長,能柔能剛;變化齊一,不主故常;在谷滿谷,在坑滿坑;塗卻守神,以物為量。其聲揮綽,其名高明。是故鬼神守其幽,日月星辰行其紀。吾止之於有窮,流之於無止。予欲慮之而不能知也,望之而不能見也,逐之而不能及也;儻然立於四虛之道,倚於槁梧而吟。目知窮乎所欲見,力屈乎所欲逐,吾既不及已夫!形充空虛,乃至委蛇。汝委蛇,故怠。”此境之妙在於空靈,聽者閉目塞聽,以物為量,大制不割,分別全無,一切知識、慾望、目的的追求都忘卻了,目也不見,耳也不聞,心也無思,形同槁木,心如死灰,逍遙無為,且喜且吟,心靈“儻然立於四虛之道”,四面空空,呼造化之氣,吸太虛之精,“止之於有窮,流之於無止”,與無窮相委蛇。這叫做“怠”境,這是與天地相優遊、與造化相浮沉的境界。“怠”境,就是空空落落,欲追問而沒有回答,欲尋覓而無所追求,心靈無所之之,如飄在天空的遊雲。

三奏使心“惑”,此之為至樂之境,大樂而無樂,忘己之人叫做入於天。莊子說:“吾又奏之以無怠之聲,調之以自然之命,故若混逐叢生,林樂而無形;布揮而不曳,幽昏而無聲。動於無方,居於窈冥;或謂之死,或謂之生;或謂之實,或謂之榮;行流散徙,不主常聲。世疑之,稽於聖人。聖也者,達於情而遂於命也。天機不張而五官皆備,此之謂天樂,無言而心說。故有焱氏為之頌曰:‘聽之不聞其聲,視之不見其形,充滿天地,包裹六極。’汝欲聽之而無接焉,而故惑也。”至樂無樂,在這至高的境界中,音樂也無,喜樂也無,無聲無息,無形無相,恍惚幽眇,人心無為而任化,以天地之心為心,故能充滿天地,包裹六極,無所不在,完全融入了大道之中。所以莊子說此境在“惑”,“惑故愚;愚故道,道可載而與之俱也”。老子說:眾人“察察”,我獨“悶悶”。察察是清晰的理智的分別,悶悶是渾然天成,所在皆適,所在皆和。

初聞在人境,而告別人樂,再和謂天樂,三奏為忘樂之樂。

我注意到,道家和諧思想與儒家有一些相似的成分,比如儒道二家談和諧都將音樂作為重要的討論對象,都承認音樂在和諧人心方面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樂從和是儒家和諧美學思想的重要理論,而道家天和境界也和“天樂”密切相關,以上所舉的“洞庭張樂地”即如此。莊子認為,有天樂,方有天和,天樂為至樂,大音希聲,至樂乃是超越具體的音樂形式,它是自然的聲音,鹹取自己,各張其性,所謂“無聲之中,獨聞和焉”。另外,儒道兩家論和諧,都強調與天地精神的聯繫。儒家強調“大樂與天地同和”,《樂記》並從具體的樂象上談效法天地精神,所謂“其清明像天,廣大像地”即言此。而道家的和諧思想,主要是圍繞天和而展開的。

然而,儒道二家和諧思想又有明顯不同,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其一,人和與天和。人和側重點在於道德的和諧,落實於群體之間的協調。天和則強調自然無為,任運物化。所謂“一龍一蛇,與時俱化,而無肯專為;一上一下,以和為量,浮游於萬物之祖”(《莊子·山木》)。如同上舉“洞庭張樂地”的故事所說的,天和就是與物委蛇,放棄人工智巧,恍惚幽眇,大智若愚,在混混默默之中,合於大道。“天和”是自然的和諧,齊物的和諧,平滅一切分別的和諧。人在靜穆之中,自然無為,心齋坐忘以後達到心靈的徹底平衡。在道家看來,儒家的和諧是一種人和。《莊子·天道》雲:“夫明白於天地之德者,此之謂大本大宗,與天和者也;所以均調天下,與人和者也。與人和者,謂之人樂;與天和者,謂之天樂。”人和為均調天下,服務人倫,它是一種秩序的和諧;道家主張自然的和諧,為了實現此種和諧,它要淡忘天下,遠離人倫,從而實現心靈的超越。在道家看來,儒家的和諧是以表相的和諧掩蓋深層的衝突,所以它說是“均調”,是協調的功夫。而道家認為,他們所倡導的天和乃是“大本大宗”,是一種本原性的和諧。儒家所倡導的人和原則,是局部的、暫時的,而天和則是一種大全,是整體的和諧。其實,儒家也強調天和,但儒家的天和中的“天”,是所謂“生生而有條理”之天,即是說它是人間秩序的映證者,這個天是人的道德秩序的折射,說是天,還是人。

〈明〉沈周

臥遊圖冊之一

白日千年萬年事,

待渠催曉日應長。

沈周畫的是一片

天和的境界。

其二,壓抑之和和衛生之和。儒家的和諧以抑制為主要標誌,謹慎地行中道,過猶不及,不偏不倚,強調謹慎地揣度,細心地衡量。以理節情,以禮節情,在愉快之中消解個體慾望與大道原則的衝突,實現和諧。儒家的“反情和志”、“溫柔敦厚”、“主文譎諫”等等都打上了“抑制”的深深烙印。在道家看來,這是一種虛假的和諧。它是群體的,而不是自我的;是壓抑的,而不是自由的。而道家和諧論的根本就落實在自我和自由上。道家學派從老子開始,就為創造一種無壓抑的文明而努力,其哲學指向非常明晰。老子就以“太上,不知有之”作為其最高的社會理想。莊子哲學的追求在自由,他要將被理性剝奪的生命主宰權奪回來。

道家的和諧指向個體的心靈體驗,而非造成一種均調的群體關係。道家強調,天和就是要實現人內在生命的真正平衡,是人的生理生命、心理生命和天地生命的大融合。莊子以“和以天倪”來表達,“天倪”即人的自然生命之門。天和的原則是建立在“衛生之道”的基礎上的,是“繕人之性”。《繕性》說:“夫德,和也。”莊子於此提出了“德和”的主張。“德和”顯然不屬於倫理道德的範圍。所謂“德”,意近於“性”,指人的內在生命,如《庚桑楚》言:“生者,德之光也。”所謂“德充”,就是論述“德充於內,物應於外,外內玄同,信若符命”(郭象注)的道理。

在《莊子》哲學中,生命有三個層次:生理生命、心理生命和宇宙生命。生理生命是基礎,生理與心理的和諧,是達到人與宇宙生命相契合的必然前提。生理心理相和融,是《莊子》哲學的重要特色,用《莊子》的話說,就是“全汝形,抱汝生”。莊子的天和主張就奠定在生理和諧的基礎上,所謂“慎守汝身,物將自壯,我守其一,以處其和”,“女正汝形,一汝視,天和將至”。莊子這一思想受到老子影響,《庚桑楚》引述老子之語云:“老子曰:衛生之經,能抱一乎?能勿失乎?能無卜筮而知吉凶乎?能止乎?能已乎?能捨諸人而求諸己乎?能翛然乎?能侗然乎?能兒子乎?兒子終日嗥而嗌不嗄,和之至也;終日握而手不掜,共其德也;終日視而不瞚,偏不在外也。行不知所之,居不知所為,與物委蛇,而同其波。是衛生之經已。”“衛生”即頤養生命,這是道家和諧理論的基礎。稷下黃老學派非常重視由“衛生”所達到的和諧境界。如《管子·內業》:“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行,合此以為人。和乃生,不和不生。”

儒道兩家一著眼於群體,一著眼於個體;一注重個體內在性靈的和融,一重視外在群體關係的均調。道家抨擊儒家和諧的非自由性、非生命性,是對人的德性的傷害,沒有自由,只有壓抑。朱熹說:禮在“限定裁節”,其實,樂又何嘗不是“限定裁節”。在道家看來,這樣的和諧也是一種壓抑。身如槁木,心如死灰,心齋坐忘,無勞汝形,無搖汝精,這本身就是一種排斥,它是要將人的情感、慾望、理智等全部排除,從而進入自由的狀態中。儒家的壓抑是一種有節制的排除,而道家的壓抑則是一種徹底的放棄,徹底的“黜”去。

其三,中和和沖和。儒家是守其中,不偏不倚,過猶不及,守中處和,強調適度原則。道家是守其一,一就是萬物齊同,物我齊同,逍遙無待。一就是進入無分別的境界,此境為空,為無,所以,正像上舉的“洞庭張樂地”的故事所說的,進入悟道之境,如入四虛之地,四面皆空。所以,道家的和是空之和,無之和,也就是“沖和”。老子言道,說“道衝”——空空如也。他比喻道就像一個“橐籥”——天地就像一個大風箱,風在其中吹拂,氣在其中漂游。他還把道比作“穀神”——像那空蕩蕩的山谷。

儒道兩家不同的和諧觀,對後代中國美學都有影響。雖然二者在後代的發展有互補的情況,但源頭上的重大差異,造成了後代和諧美學理論的不同趨向。

道家的和諧思想並非落實在人與自然的和諧。我們一般說的自然,往往從主體所觀照的對象來看,即人所面對的世界,主要包括物象、事象,是外在的有形世界;而道家的自然是一種超越具體存在的精神世界,是一種精神宇宙。道家並非要實現人與自然對象的和諧,現代有的研究者將莊子的思想看作一種生態美學思想,就存在這方面的誤解。莊子所關心的和諧,是人與宇宙的和諧。


厚德揚善文化小館


過去俗語是娶妻不娶活人妻,買雞不買鄰居的,意思是買鄰居的雞會認原來的窩,會原窩下蛋,要想得到會有糾紛,娶活人妻如果舊情復燃還會走,白忙活一場,總之就是不踏實,現在的後一句已經不合時宜,有不怕麻煩的,自信爆棚,還是沒問題的


有話好好說156025680


馬克思說:離婚率上升,說明這個社會在進步。我想他的依據應該是在經濟和思想兩方面,越開放越進步。比如市場經濟開放,經濟上女人更主動和獨立了,不靠誰都活的很好;二,中國固有重男輕女思想,對於有夫之婦,無論是日常生活還是行為,都嚴格按照“三從四德”要求,未嫁從父,即嫁從夫,夫死從子。現在似乎這句話不適用於當下了,大家更關注的是婚姻質量,而非思想教條。只要兩人真正相愛,一切都不是距離。但要為新奇喜新厭舊或朝三暮四而分手離婚就很讓人討厭了,能不分就不分,下一個不一定就是幸福終點站,指不定是更大的坑。


小螞蟻推倒大象


狗屁不通,我寧願讓鵝啄我,也不讓狗咬,不光疼,打狂犬疫苗,也要花費好多錢,就算打了預苗也可能沒用



人生沒奈何


古人留下來的東西,都是生活中總結下來的經驗,大鵝是擰人呀,一口就一個紫色疙瘩,比狗咬的疼多了。活漢妻就是隻離婚寡婦,容易有二心,找這樣的女人,心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