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德雲社舉辦巡迴演唱會將是什麼景象,誰會是壓軸出場的大咖?

in圈兒大果子


我覺得完全沒必要把相聲抬這麼高(PS:本人特別愛聽相聲,基本每晚都是聽著郭德綱的相聲入睡,也完全沒有偏見),就向郭老師說的相聲本來就是起源於市井之中,茶館、天橋擺個攤,逗個樂,雖然也能入王宮大府,但畢竟是少數。

因為它起源於民間,所以它親近聽眾,觀眾聽著放鬆、無壓力,甚至吆喝2嗓子皮一下。前兩年郭老師不就因為這被批“俗”嗎?

德雲社現在的相聲口口相傳,也出現“偶像派”,德雲社的歌曲(甚至“戲曲”)吐字清晰,辨識度高,現場轉個場活躍下氣憤還是可以的。如果郭老師唱著《太平歌詞》《西河大鼓》開演唱會,那場面可能會比較冷;小嶽嶽的《五環》(本人雖然比較喜歡,但是已經聽爛)只能逗個樂,正兒八經唱的話……(畫面太美,不敢想象);辮兒哥、張鶴倫……

so 舉辦巡迴演唱會只會不倫不類


月上中燒


德雲社開演唱會的呼聲一直很高啊,但是落實的可能性不大了,這裡涉及到兩個很現實的問題:


1、是開成流行歌曲演唱會還是小曲兒小調兒演唱會?流行歌曲演唱會肯定是不行的,因為商業演出涉及到版權的問題,所有流行歌曲德雲社都沒有版權,萬一被人告了那就麻煩了,所以德雲社應該不會輕易冒險。


2、如果開成小曲兒小調演唱會,那版權問題的阻力就小的多,但是受眾群有多少?因為一場演唱會需要的演員很多,而現在德雲社眾角兒的日程安排都很滿,想要聚在一起排練和演出,至少得一週時間,估計很難安排,再說這麼多大角兒一起演出,票價定多少合適呢?貴了粉絲承受不起,低了德雲社覺得性價比低。


當然了,只要德雲社真心想搞,那肯定是可以搞的,可以放在綱絲節吧,價格定低一點,就當和粉絲大聯歡了。


如果真有那麼一天,那麼演出陣容肯定有孟鶴堂、張雲雷、陶陽等,壓軸出場的必須是郭德綱。記得,壓軸是倒數第二個,不是最後一個,最後出場的叫大軸,會是誰呢?我認為是她:


相聲演義


俗話說:各行各業 有各自的規定 不能跨行 獲取別行的利益,郭德綱在臺上說相聲經常說到“隔行不取利”,意思就是你幹這行的就別老想著別行的飯,你說相聲的就別老惦記著賺耍雜技的錢。

發展倒逼轉型升級,整合、創新引領時代發展,因為,這是一個跨界的時代,每一個行業都在整合,都在交叉,都在相互滲透。需要思考,如果原來你一直獲利的產品或行業,在另外一個人手裡,突然變成一種免費的增值服務,你該如何競爭?如何生存?

須知,你不敢跨界,就有人跨過來打劫。(跨界喜劇人、跨界歌王等)

娛樂圈又常稱為演藝圈、演藝界、娛樂界等,是泛指從事表演藝術方面事業的人的群體及其生態環境。一般認為專長於電影、電視、相聲、歌唱、舞蹈等藝術的專業人士都屬於演藝界。也許有一天德雲社會舉辦巡迴演唱會,現在看來是張雲雷壓軸出場,不過德雲社人才輩出。


風雲娛樂工作室


毫無疑問,壓軸的是張雲雷,注意是壓軸,不是大軸,最後的大軸肯定是郭老師於老師老兩口,畢竟這兩位的實力和名氣擺在那,沒有人不服。開場時候張鶴倫和郎老師帶動氣氛,然後孟鶴堂馮照洋岳雲鵬等人活躍舞臺,再加上少爺麒麟和大壯,這樣的陣容配上二奶奶的合唱,估計演一年都會一票難求的!


千方萬計了了了


德雲社近幾年作為相聲行業裡的翹楚,所喜愛的人也是很多的,那麼他的巡迴演出肯定也是很難買到票的,並且郭德綱也帶出來了小嶽嶽,張雲雷等幾個比較成功的徒弟,現在看來最受觀眾喜愛的要屬小嶽嶽了,所以壓軸的話應該也是他。



你咋這樣嘞


應該是張雲雷吧,現在他都有超越小嶽嶽的趨勢了。其次就是小嶽


福妮妮27


把相聲抬到中國藝術最高點。有失中國人整體的素質。相聲以二人轉。和中國京劇,越劇,滬劇,評劇話到,川劇,還差一大步呢,是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比喻。國人的整體素質清楚的看出來。


打莊子


希望德雲社早日能開曲藝演唱會,京評梆曲,西河大鼓京韻大鼓,太平歌詞等,真的好期待。


三妖怪與四面佛


德雲社英國商演的盛況出人意料!在當地是沒有偏見,真情實意相待。在國內可能事多些。你行我不行,我想方設法也讓你不行。


楊一卡


壓軸絕對郭德綱,曲目分別是,輕輕地我將離開你和忘情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