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覺得“年輕人吃不了苦”?你可能要刷新一下“吃苦”的定義

还觉得“年轻人吃不了苦”?你可能要刷新一下“吃苦”的定义

“這屆年輕人吃不了苦”,每個年輕人大概都從上一代那裡聽過這句話。通常來說,最容易引發這句評價的行為可能是:

  • 不喜歡加班,更願意到點走人;
  • 工作不順心了就跳槽或辭職,而不是為了錢耗下去;
  • 一提到生孩子、養娃之類的“人生大事”,恐慌明顯多過期待;
  • 不愛做家務,尤其忍不了花一個小時做飯和洗碗;
  • 下雨天寧可多加點錢打車,也不想拖泥帶水地坐公交擠地鐵;
  • 認為“不開心”是比身上的小病小痛更需要解決的事;
  • 遇到態度不好的店家、貨不對版的商品、響應不及時的客服……哪怕只是看了一部不如預期的電影,也要認認真真吐個槽,而不是動不動就“算了”。

簡而言之,任何一種“關心自己的感受,儘量不委屈自己”的行為,都有可能會被簡單歸結為“吃不了苦”。當然了,因為這樣的“不能吃苦”,年輕人得到的外號也不少,從一壓就碎的“草莓族”,到雞毛蒜皮都算是個事兒的“第一世界問題”,以及被拿來形容千禧一代易燃易爆炸個性的“snowflake generation(雪花一代)”,國內國外都有,意思基本也都差不離:“Too young too simple,弱爆了啊你們”。

还觉得“年轻人吃不了苦”?你可能要刷新一下“吃苦”的定义

不管上一代的態度是同情還是嘲諷,一個不能否認的事實是:年輕人對“吃苦”的定義確實變了,從“一眼就能看出來”的“物質向”變得更隱形、更“精神向”了很多。身體健康、財務狀況方面的問題,比如生病或者缺衣少食,固然算是“苦”的一種,但焦慮、壓力、社恐、抑鬱等等情緒和心理問題,以及生活中林林總總令人不快的次要矛盾,像是“小確煩”“小確嫌”和“小確無助”,也被大家細細端詳並且正式納入了“吃苦”的範疇裡。遠的不說,僅從我所最近做的“能讓人掉血 1%的日常細節”這個開放式調查就能發現,即使是“下雨天踩到一塊鬆掉的地磚”“週一開會週日晚上卻失眠”“上班要花好幾個小時坐地鐵”“每天做的都是一模一樣的重複勞動”這種並沒有帶來顯著傷害的困擾,嚴格講起來,也算是生活中無處不在的“小確苦”。

如果我們同意對“吃苦”的主流定義是隨時代而改變的,也就不難理解“不能吃苦”的指責從何而來:對曾經近距離面對“第三世界問題”(也就是基本溫飽問題)的人們來說,新時代那些坐在辦公室或家裡、玩著電腦和手機還能冒出來的“第一世界問題”,自然不值一提。但另一方面,如果因此得出“年輕人沒怎麼吃過苦”的結論,同樣也是不夠公平的:線上辦公帶來的隨時待命式工作方式、在多國青少年中成為現象的“孤獨”問題、被拿來調侃 80、90 後亞健康危機的“禿”“壓力肥”……沒有一個是靠“年紀輕輕”就能避過去的。心理學研究和社會調查也發現,千禧一代報告的壓力和焦慮程度其實已經超過了前人。而現象之所以成為現象,肯定不是一句輕飄飄的“閱歷太少,想得太多”就能一概而論的。

还觉得“年轻人吃不了苦”?你可能要刷新一下“吃苦”的定义

另外一個趨勢是,年輕人對各種“綁架式吃苦”也越來越不耐受了。我所在之前的文章和調查裡,就提到過人們對“敬業壓迫”的反感:以“人人都加班”為由把一件本該自願和有償的行為正常化,這樣的苦感覺“吃了也沒什麼意義”。同理,“奉獻”“犧牲”“含辛茹苦”這些職業/身份光環,在講究契約精神和人格獨立的年輕人眼裡,分明更像是“通過美化吃苦,變相給人套了個緊箍咒”。換言之,新時代的“不能吃苦”,在某種程度也可以被解釋為,在追求更多樣的自由、更認真的生活態度的過程中,對那些“本不該吃的苦”更加敏感、更有同理心了。在這種情況下,還用“別人都受得了(加班/生孩子/熬夜/少拿點錢),你咋不行”之類動機可疑的理由讓人接受現實,說服力肯定是大打折扣的。

值得慶幸的是,隨著人們世界觀的不斷更新,“不吃苦的人沒有青春”“別在最該吃苦的年紀選擇安逸”這種大帽子已經忽悠不了幾個年輕人了,那些曾經因為“雞毛蒜皮”而被強行按捺或羞於啟齒的細緻情緒 or 微妙心態,現在也有了被大方表露甚至認真對待的可能。

從任何角度來看,這都是代表著成長的好事情。哲學意義上說,既然“要活著就得克服各種麻煩”,那“不能吃苦”這一說本來就不可能成立。所以,倘若再聽到類似的話,你大可不必把它當回事。人生已經夠艱難了,還把“吃不了苦”這根稻草往上加,這又是何苦呢。

还觉得“年轻人吃不了苦”?你可能要刷新一下“吃苦”的定义

題圖來自:鄭舒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