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博士”波瀾不驚 靜待方向明朗

相對於“商品之王”原油波瀾壯闊的牛熊轉換,“銅博士”顯得較為淡定,滬銅期價10月以來累計下跌1.63%,整體圍繞47000-51000元/噸窄幅震盪。分析人士認為,目前銅市供需平穩,產業鏈矛盾不突出,因此未見趨勢性行情。而對於後市,分析師的看法也出現分歧。

淡定的“銅博士”

“近期,銅精礦加工費保持在90美元上方,原料供應充裕。下游銅杆、電線電纜和銅板帶箔企業開工率同比明顯提升。因此,目前銅市場供需平穩,產業鏈矛盾不突出。”中銀國際期貨分析師劉超表示。

美爾雅期貨分析師鄭非凡表示,近期銅市行情窄幅震盪主要來源於多空存在分歧。多頭認為,明年銅精礦供給將會偏緊。亞洲銅業週上,江西銅業和Antofagasta達成2019年銅精礦長單談判,簽訂TC為80.8美元/噸,該價格較2018年長單TC下降1.45美元/噸,側面加強明年銅精礦偏緊預期。且廢銅供給總體呈現收縮,2018年1月-9月廢銅累計進口量為178萬實物噸,相比去年大幅下降35.9%。

空頭認為,下游消費不及預期,空調和汽車相關數據均疲弱。2018年10月,汽車產量為237萬輛,同比降9.2%,而9月數據更差,同比降10.6%;空調產量為1356.8萬臺,同比降0.4%。下游消費不及預期使得庫存去化速度減慢,11月三大交易所僅減少3.96萬噸庫存,消費疲弱使得銅價有較大壓力。

“多空博弈使得銅價上下拉扯,並且近期基本面無重大變化,使得銅價並未有趨勢性行情。”鄭非凡說。

分析師陷入分歧

從基本面來看,劉超指出,近期人民幣貶值,銅進口虧損擴大,未來幾個月進口量會減少。在需求穩定供給減少的背景下,銅高升水局面有望延續。明年印度Vedanta廠復產,國內新增冶煉產能對精礦需求上升,銅精礦供應或收緊。需求方面,今年國內電網投資同比回落,從而拖累2018年整體消費。明年為滿足“十三五”規劃目標,預計電網投資將會出現增長,因此銅消費增長概率大。

鄭非凡表示,目前國內煉廠銅精礦庫存較充裕,國外冶煉廠檢修以及印度冶煉廠復產的遙遙無期使得國內銅精礦進口量屢創新高。此外,精廢價差處在相對高位,這使得廢銅對精銅替代性增大。廢銅消費回暖對精銅消費形成壓制。

展望後市,劉超認為,從消息面看,到2020年廢銅進口可能會全部停止,因此預計明年廢銅進口或會進一步收緊,銅精礦供應也可能低於2018年,供應減少有利於銅價回升。

但鄭非凡認為,下游終端消費除電線電纜外無太多亮點,庫存去化速度放緩,後期有累庫風險。廢銅企業開工率提高,對精銅消費形成壓制,銅價後市將偏弱運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