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第一個月一般長几斤算正常?

柔沢十


第一個月孩子體重增長很快,平均可增長1200克左右,需要注意的是孩子體重增長是存在個體差異的,有的孩子長的快,有的孩子慢,這個月長得慢,下個月可能會跳躍式的快速增長,只要孩子能吃,能睡大小便正常,即使增長500克,也不能認為是不正常。



一般情況下新生兒體重增長緩慢的原因有兩方面:

一是患病,包括感染而導致能量消耗增加,如呼吸道感染,等還有是先天畸形造成的餵養困難,唇顎裂等;

二是母乳供應不足,一些人為的原因,造成乳汁分泌減少,如出生後沒有做到早吮吸,哺乳次數太少,或者姿勢不正確,導致暫時性母乳供應減少。

如何判斷母乳是否充足?

1.媽媽乳房外形

沒有餵奶前媽媽的乳房是飽滿的,表面青筋顯露,用手擠乳房奶水就會流出,如果奶水不足,媽媽的乳房就會軟塌塌,沒有漲感;

2.孩子吃奶情況來看



如果媽媽母乳充足的話,寶寶在吃奶的最初5分鐘就能吃個半飽,並且寶寶在吃奶時可以聽到連續的吞嚥聲;如果寶寶吸奶時總是用力的吸吮,卻聽不到連續的吞嚥聲或者吸幾口才咽一次,或者是吃奶的時間很長,這都表明母乳不足。

3.從嬰兒身體狀況看

如果寶寶沒有生病,且體重增加,平均體重增加18--30克/日,表明母乳充足,如果體重不增加或者增加緩慢,大便稀、綠色且次數增加等,則表示母乳充足。

4.從大小便情況來看

每日至少更換10次以上的尿布,每次餵奶後都有大便這些情況說明母乳充足。

5.吃飽後嬰兒安靜



嬰兒吃飽後表現為滿足、安靜或者安然入睡,醒來喜歡玩耍,這都表明母乳充足,如果寶寶睡下不久又醒來,並向兩側轉頭啼哭,像是在尋找乳頭,這表明母乳不夠不充足。


丁媽親子時光


| 滿月的孩子,平均可以增長1200克左右,就是2斤多,核桃第一個月從5.4斤長到8斤。這個月的孩子體重增長很快,需要注意的是寶寶體重增長存在個體差異,有的孩子這個月長得慢,下個月會出現跳躍式的快速增長。只要孩子能吃能睡,即使只長1斤,也不能斷定是不正常



新生兒剛出生的體重一般在2.5-4.0kg之間,出生後第一個星期內由於攝入不足,水分喪失及排除胎便,體重可暫時下降3%-9%,約在3到4天達到最低點,以後逐漸回升。常於第7-10天恢復到出生時水平



我曾經認真的比對過兩個不同媽媽的母乳,有差異,一個媽媽的要濃一些,她的寶寶要重一些,瞭解了她的月子餐之後,發現她喜歡吃豬蹄,豬蹄肥實,媽媽的奶脂肪含量要高一些,所以寶寶所攝入的脂肪更多,也就更重,這就是別人說的:有些媽媽的奶更壯孩子。

這也並不是說一定要媽媽這樣做,只是如果擔心寶寶體重不夠,母乳的媽媽可以試試看


對於吃奶粉的孩子,普遍要比吃母乳的孩子看起來長得更胖,母乳的脂肪含量會有所起伏,而奶粉中的脂肪是偏多一些且是固定的。所以才會讓有些人覺得自己的奶沒什麼營養,吃奶粉的寶寶長得更好的錯覺,影響你餵母乳的信心。與牛奶相比,母乳中的營養素種類更豐富,而且更容易被寶寶吸收。除非迫不得已要給寶寶喂牛奶,不然還是母乳最佳。也不要去糾結體重不足的問題



我做過小的調查,80%的母乳寶寶體重增長低於奶粉寶寶,但母乳寶寶生病次數明顯低於奶粉寶寶,大多數家長表示:孩子只要不生病,正常生長,瘦點也沒關係


^我是桃媽,愛觀察愛分享的媽媽^


桃媽愛說話


新生兒第一個月一般是長2-3斤,寶寶的生長不是直線有規律的,而是階段性的,長1.6斤也很正常。一個月的寶寶平均體重是3.72-4.72公斤,可以參考一下。

如有黃疸,增重就不會太多

新生兒是不是有黃疸?第一個月因為要治療黃疸,需要大量排洩,體重增長就不會很多。比如,我家二寶,第一個月才長了350g,第二個月就長了4斤,到100天是,體重就是出生時的兩倍了,後期一值持續增重。



健康寶寶的正常表現

吃奶:寶寶吃奶時吸吮有力,吃飽了不哭鬧,就說明奶量是充足的。有的寶寶吃的多,大約一次120ml或著150ml,兩小時吃一次。有的寶寶則少量多餐,一次吃60-90ml,一小時就要吃一次。不同的寶寶不同的特點,都為正常。

排便:寶寶每天打溼6塊以上的尿布,至少排便一次。



精神狀態:寶寶精神狀態很好,也說明寶寶是健康的。

作息:寶寶白天能稍微玩一會兒,一個小時左右。晚上睡眠正常,一兩個小時起來吃一次奶,這些也都是正常的。

從以上這些方面觀察寶寶,沒有異常情況就大可放心,他攢著勁在後期猛長呢。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祝寶寶健康,如有疑問,歡迎評論區留言交流。

我是兩個寶寶的媽媽,也是經驗豐富的育兒問答達人,歡迎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信息。

凝媽悟語


新生兒第一個月一般長几斤算正常?

新生兒第一個月的體重一般長2斤是正常的,但是因為寶寶的發育有個體差異,所以體重增長在2-4斤都是正常的。

寶寶發育不良有哪些表現?

1.體重增長過輕。當時我家小寶1月時,醫生家訪稱他的體重只有1.6斤,明顯是體重增長不及格。

2.寶寶老是要吃奶,每次吃奶要很久,但是撐不了2小時。

3.尿液過少。他每2小時只有一小泡尿,而且還比較黃,是因為體內水分不足,當時我的母乳不足。

4.母乳餵養一天應該有3-4次大便,但是他只有1次大便。

5.寶寶半夜經常起來吃奶,雖然有吃母乳,但是沒有吃飽,導致寶寶睡眠不夠。

6.如果寶寶長期沒有攝入充足的營養,那麼寶寶容易出現低血糖,哭鬧,情緒不安的現象。

如何讓寶寶的體重合理地增長?

寶寶從0-1歲時,體重增長一般是每月2斤左右,一歲後體重增長會變慢。0-1歲媽媽需要按需餵養,根據寶寶的體重來相應地餵養。

如果寶寶一個月的體重增長低於2斤,那麼媽媽要考慮母乳不充足的情況,這時候要給寶寶適當增加奶粉的攝入量,同時媽媽可以喝一些催乳湯來增加奶水。

媽媽每隔三個月要帶寶寶去做體檢,現在有些城市的社康醫院有免費的嬰兒體檢,醫生會檢查寶寶的發育,還會給媽媽提供餵養意見。寶寶體重增長過少,每天需要攝入的奶粉量是800毫升,才能讓寶寶的發育正常。

其實寶寶的體重是受寶寶的吸收能力,寶寶所攝入的營養量來決定的,只要寶寶的體重發育正常,那麼媽媽不用糾結寶寶胖瘦的問題。但是如果寶寶體重超標,那麼需要控制寶寶的飲食,以免過於肥胖影響健康。



星星媽育兒說


眾所周知,寶寶出生後的頭三個月是生長髮育最快的時候,尤其是在月子裡,幾乎是一天一個樣,由原來皺巴巴的醜寶寶變成了一個豐滿漂亮的小可愛。



寶寶第一個月長多少斤才算正常?體檢的醫生說,一般寶寶每週增長180g---200g,月增長720g---800g,第一個月最少要長600g以上,我身邊的朋友的寶寶們第一個月一般都是增長2--3斤。

在寶寶剛出生那幾天,由於寶寶攝入量不足,加上排胎便和水分的流失,寶寶的體重會減輕。但是寶寶很快就適應了這種情況,一週以後就恢復了正常,加上在月子裡會經過兩個猛漲期,第一個是第十天左右,第二個是一個月的時候。寶寶很聰明,抓住了這兩個時期,令體重一直上升。所以有的寶寶在第一個月會增重4到5斤,甚至更多。



但也有一些寶寶在月子裡只重了一斤多,有可能剛達標,差距實在太大,這個時候應該怎麼做呢?

建議按需餵養,雖然寶寶還小,但因為身體生長髮育快,對食物的需求量大,只要寶寶餓了就應該給寶寶吃奶。如果是母乳的話間隔的時間更短,一兩個小時就餓了,因為母乳比奶粉更容易消化。

母乳餵養的話,確保讓寶寶喝到前後奶,可以讓寶寶吃完一側乳房再換一側,不要頻繁換邊,這會讓寶寶吃不到後奶。前奶是蛋白質,後奶是脂肪,後奶才能讓寶寶長肉肉哦!



寶寶要是有脹氣、消化不良等情況應該及時醫治。月子裡的寶寶多吃多拉多睡多長肉才是正常狀態,能長多少斤就要看新爸爸新媽媽如何照顧寶寶了。


文海撈夢話育兒


說到新生兒的增重問題,我們知道,新生兒剛出生時,體重大約在2.5~4.0公斤之間,出生後第一個星期,由於攝入不足,加上身體內一些水分喪失及排除胎便,大部分嬰兒的體重會下降5%~10%,父母們不用擔心,在接下來的5天左右就會恢復正常的。

在頭一個月裡,嬰兒生長有兩個爆發期,第一個在出生的7--10天,第二個在3周——6周,新生兒天每天要增重20--30克,滿月時可以達到4.5千克。

男孩子的體重要略高於女孩子,大約超出350克。

為了保證新生兒在這段時間的增重,母親要保障在24小時,餵養8次以上,尤其在兩次嬰兒的發育高峰期,更要按需餵養。

一般來說,正常足月兒生後第一個月體重可增長0.6~ 1.2公斤,如果母乳餵養的寶寶增重超過這個範圍,也不要擔心,有的孩子最初的幾個月裡體重增長較快,這很正常,如果增重小於0.6公斤,就要著專業的醫生,看看出了什麼問題了。

如果只是單純的營養攝入不足,母親就要多給小寶寶營養攝入,保證產奶量,讓寶寶能夠吃飽。

還有些足月的寶寶,增重少,可能是由於一些疾病造成的,父母就要及時到醫院請醫生檢查。


小紅姐的產房故事


寶寶滿月時體重和出生體重密切相關。正常足月寶寶滿月普遍增重1~1.5千克

嬰兒體重標準計算公式:

出生體重(千克)+月齡*70%

但公式計算的只是平均值,現在的孩子餵養條件都比較好,滿月時體重普遍高於公式計算出來的平均值。

哥哥36周早產,出生5斤半,純母乳餵養,滿月體重有8斤4兩,妹妹出生6斤8兩,更是能吃的大胃王,滿月11斤。


正常足月寶寶滿月普遍增重1~1.5千克。

新生兒前三個月是體重猛漲期,而第一個月,寶寶平均每天可增加30~40克,一週能增重200~300克。滿月時普遍能增重1~1.5千克。

但是,每個寶寶發育有其差異性,新手爸爸媽媽不必為了寶寶細小的差異而著急。

關注寶寶精神狀態是否良好,記錄寶寶日常的增重和增高數據,用寶寶自身生長髮育規律更重要!


鄔家二小


新生兒第一個月一般長几斤算正常?

我家寶寶月子期間只長了1斤,因為當初新生兒足底血檢查不合格,黃疸一直沒有消,所以醫生開的退黃疸的藥物,每天藥物後大量喝水,母乳吃的特別少,所以體重增加的很少;身邊朋友家寶寶,體重增加2-3斤的都有,產後42天去醫院體檢,寶寶發育的都特別好。

新生兒第一個月一般長几斤正常呢?

  1. 新生兒出生後3個月內,是體重增加最快的時候,第1個月增加600-800g,第2-3個月,平均每週增加200g,每月增加800g左右。

  2. 世界衛生組織2006兒童生長標準中提到:嬰兒0-3個月每月增重 596g-972g。

  3. 按照寶寶6個月內的體重計算公式:1-6個月寶寶體重(kg)=出生體重+月齡×0.6,1個月增加體重為0.6kg。

所以說,新生兒第一個月體重增加1.2斤以上都屬於正常,至於最高標準,則因人而異,畢竟現在生活水平提高,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營養就非常充足,出生後,營養攝入的也非常豐富,體重自然增加的快,而且身高也會長得更高一些。

新生兒體重增加上,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如果新生兒一個月體重增加<1.2斤,則需要查找原因,是因為吃藥、餵養不當,還是胎兒發育遲緩導致的?產後42天覆查,一定要帶寶寶去醫院體檢,查看是否有異常。

如果新生兒一個月體重增加>3斤,也需要查找原因,是不是母乳媽媽飲食含有激素,還是奶粉餵養的太多,或者寶寶吸收好導致的?叮麻有一朋友,母乳期間肉食雞吃的特別多,尤其喜歡各種做法的雞翅,寶寶四個多月,胸部竟然開始發育了,去醫院檢查說是激素太多導致的,朋友把肉雞斷了半年多,寶寶胸部恢復正常了;還有一位朋友,母乳期間暴飲暴食,自己長得胖,寶寶長得更胖。

所以說,寶寶體重增加太低或者太高都要引起重視,以免出現異常情況。

大家好,我是叮麻育兒,經驗豐富的育兒達人,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我會繼續跟大家分享更多的孕育知識,歡迎大家關注我(๑>؂

叮麻育兒


正常新生兒的體重增長範圍為每月0.3公斤至1.5公斤。

正常足月兒出生後第一個月體重可增加1~1.5公斤,出生後第三個月體重是出生時的兩倍左右。出生第一年內小兒前三個月的體重增長約等於過去九個月的體重增加。

以下是一些公式:

1-6個月:體重(kg)=出生體重(kg)+月齡乘以0.7

7-12個月:體重(kg)=6+月齡乘以0.25

2歲到青春期前:體重(kg)=年齡乘以2+7

這個算法針對大多數新生兒,希望你的寶寶快樂健康成長。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有疑問請諮詢我們醫師,將免費為您解答】


平安健康管家


新生兒第一個月長多少斤才算正常呢?

很多父母,特別是爺爺奶奶整天喜歡拿自己的寶寶跟別人的寶寶比,而且是拿又大又胖的寶寶比,總覺得孩子越胖越好。

其實,寶寶不是越胖越好的,需要參考寶寶的生長曲線,那麼寶寶第一個月應該長多少斤呢?

首先,新生兒在出生後,他需要排便便、尿尿,還有體表的水分揮發,而且寶寶吃很少,寶寶的體重是先降,後升的。大概在寶寶第5天的時候開始回升。

其次,寶寶每週的體重增長應該在180~200g,一個月的增重應該在720~800g。但是,第一個月寶寶的體重是先降後升的,所以寶寶的增重不應該低於600g。

最後,如果寶寶的體重增長沒有達到600g,那麼需要找原因,寶寶是否黃疸沒降或者吃太多前乳所致的。

總之,不要拿寶寶跟別人的寶寶比較,因為只會徒增煩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