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通江的“鎮縣之寶”!

四川通江

要說咱大通江啊

真可謂遍地都是寶

不管你是誰

都能在通江挖到自己的“寶藏”

在“吃貨”眼裡——

通江的寶是:通江銀耳、青峪黑豬、兩河口麻花……

看,通江的“鎮縣之寶”!


在“旅遊愛好者”眼裡——

通江的寶是:諾水河溶洞、空山天盆、唱歌石林……

看,通江的“鎮縣之寶”!


在“養生達人”眼裡——

通江的寶是:藍天碧水、清新空氣、閒適的生活……

看,通江的“鎮縣之寶”!

而在大家的眼中

咱通江

最有價值的一寶

當屬大量的革命文物

這不,最近

四川省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培訓班

就在通江開班了……

看,通江的“鎮縣之寶”!


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見》和《關於實施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見》精神,保護革命文物,傳承紅色基因,全面推動四川省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實施工作,12月4日,四川省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培訓班在通江縣開班。

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省文物局局長王毅,副市長溫奇志,縣委書記孫輝出席開班儀式。

看,通江的“鎮縣之寶”!


開班儀式後,王毅在溫奇志、孫輝等領導的陪同下觀看了通江縣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傳承成果展,並參觀了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舊址紀念館。

那麼,關於革命文物

通江的小夥伴們瞭解多少呢?

跟著江小妹來看看吧~

看,通江的“鎮縣之寶”!


看,通江的“鎮縣之寶”!


革命文物是革命文化的物質載體

凝結著中國共產黨的光榮歷史

是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

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力量源泉

看,通江的“鎮縣之寶”!


四川是革命文物資源大省

在長期的革命鬥爭中

全省各地留下了大量的革命文物

資源豐富,類型多樣

而我們通江

正是全省的革命文物大縣

★ 革命文物在通江 ★

看,通江的“鎮縣之寶”!


通江縣作為“川陝蘇區首府”“中國紅軍之鄉”,是《川陝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核心區域。通江歷史悠久,是全省文物大縣——

有861處不可移動文物,各級文物保護單位220處。館藏文物1萬餘件(其中國家珍貴文物近700件)。

有不可移動革命文物199處,館藏革命文物2000餘件(其中珍貴文物近500件)。

看,通江的“鎮縣之寶”!


通江的紅色文化遺產“數量之多、規模之大、內容之豐富、保存之完整,居根據地各縣(市)之冠”,堪稱

“露天革命博物館”

說了這麼多,不如去看看

來,江小妹給各位當導遊

通江哪裡有革命文物

我們就去哪裡,走起~

第1站 川陝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

看,通江的“鎮縣之寶”!

川陝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位於沙溪鎮王坪村,始建於1934年。陵園面積35畝,保護區1500畝,安葬於此地的紅軍烈士達7800餘人,其中師團職以上將領40人。園內建有紅軍烈士紀念碑、紅軍烈士集墓、將軍墓、烈士事蹟陳列室,留有“紅軍精神萬歲”巨幅石刻等重要革命遺蹟。1988年1月,國務院將其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9年8月,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烈士紀念性建築物重點保護單位。

看,通江的“鎮縣之寶”!


該陵園是全國唯一由紅軍為紅軍烈士建造的陵園,其中的紅軍烈士集墓是全國最大的也是僅有的紅軍烈士集墓,是全省愛國主義教育重要基地之一。

看,通江的“鎮縣之寶”!


川陝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是矗立在川陝邊境的一座不朽的豐碑,是中國革命艱苦歷程的歷史見證,是一道靚麗的紅色之旅風景線。

2012年5月,川陝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成功創建成為國家AAAA級景區。現正在申報創建國家AAAAA級景區。

看,通江的“鎮縣之寶”!


第2站 “赤化全川”石刻標語

看,通江的“鎮縣之寶”!


“赤化全川”石刻標語鐫刻在川陝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東北3公里處景家塬左側高 25.9米的紅雲崖上,為全國最著名的紅軍石刻標語

看,通江的“鎮縣之寶”!


1934年4月,時任川陝省委宣傳部部長的劉瑞龍實地考察後,決定在紅雲崖上刻下“赤化全川”四個字。單字高5.9米,寬4.9米;筆劃深0.35米,寬0.9米,大的筆劃裡能躺一個成人;字距7.1米,整個字幅面積為300平方米,離地高15米。字跡工整,筆力遒勁,10多里之外仍清晰可見。

2006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全國100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的精品景點之一。現已載入《中國名勝詞典》。

第3站 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舊址紀念館

看,通江的“鎮縣之寶”!


1932年12月25日,紅四方面軍解放通江城後,設總指揮部、總政治部於此至1935年春。

這裡歷史性地成為川陝蘇區軍事、政治指揮中心。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張**、紅四方面軍總指揮徐**、副總指揮王**等在此運籌帷幄,勝利指揮了一場場浴血殲敵的戰役戰鬥。

看,通江的“鎮縣之寶”!

1980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將“兩總舊址”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在紀念紅軍入川五十週年時闢為“川陝革命根據地軍史陳列館”;1984年4月,中央領導人題寫了館名;1988年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將“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舊址、總政治部舊址”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看,通江的“鎮縣之寶”!


1992年10月,中共中央宣傳部將“川陝革命根據地軍史陳列館”更名為“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舊址紀念館”;1993年3月,中央領導人為紀念館題寫了館名;2001年6月,中共中央宣傳部命名為第二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2005年,國家列為“全國百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和“全國30條‘紅色旅遊’精品線路”之一。

看,通江的“鎮縣之寶”!


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舊址紀念館,現有館藏文物8000餘件。

看,通江的“鎮縣之寶”!


紅四方面軍總醫院舊址群位於沙溪鎮王坪村,包括總醫院部、政治部、醫務部和總務處舊址,以及其下設的醫療機構,屬軍、政、醫三合一的軍級機構。整個建築均呈三合院佈局,土木結構,清末民初民居建築風格,建築面積4萬餘平方米。系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看,通江的“鎮縣之寶”!


1934年春,紅四方面軍總醫院由民勝鎮鸚鴿嘴村遷至今沙溪鎮王坪村。由於戰事激烈,成百上千的傷病員被送往總醫院救治,雖因缺醫少藥,不少傷病員傷病惡化而光榮犧牲。但紅四方面軍總醫院仍為紅四方面軍和川陝蘇區保存革命力量和生命健康做出了重大歷史貢獻。

看,通江的“鎮縣之寶”!


第5站 空山戰役紀念館

看,通江的“鎮縣之寶”!


1933年,紅四方面軍進駐空山壩,在李**、徐**的指揮指揮下,與國民黨田頌堯部展開了浴血奮戰,取得了“空山大捷”的重大勝利,為反“第三路圍攻”鞏固川陝革命根據地奠定了基礎。

看,通江的“鎮縣之寶”!

空山戰役紀念館位於通江縣空山鎮中壩村,是通江重要的紅色旅遊景區。

看,通江的“鎮縣之寶”!

好啦,時間有限

江小妹就帶大家逛到這裡啦

其實,再怎麼看介紹

也不如大家帶上親朋好友

去實地遊覽一番哦

文物承載燦爛文明

保護文物任重道遠

只有親臨實地

去感受到革命文物的價值

才更懂得珍惜和保護它們

也只有這樣

我們才能不忘初心

繼承革命前輩的遺志

四川通江 江小妹

秦巴美好江山,攜手與您共創美好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