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琦被裁揭祕:兩年了,他還是不懂得該打哪個位置

周琦被裁揭秘:兩年了,他還是不懂得該打哪個位置

今天早晨NBA突然傳出消息,周琦被火箭裁員,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原因在哪裡,以及接下來他應該何去何從。

首先即使入行已經兩年,周琦在NBA的出場時間仍然屈指可數,反而是在發展聯盟打了合計816分鐘。可能有人會問:發展聯盟的環境和NBA完全不同,數據還有參考價值嗎?當然是有的,業界在評價NBA數據樣本不大的球員時,往往會退而求其次考察發展聯盟的數據。

打個比方:當年林書豪突然在尼克斯爆發,似乎大多數人都感到意外甚至震驚。但實際上數據專家霍林格在林瘋狂上演前的夏季前瞻裡,就通過其優秀的發展聯盟數據,斷言他“有希望成為合格的NBA替補控衛”。以之前林書豪在NBA籍籍無名的表現,這個評價已經足夠大膽了。正常的邏輯就是發展聯盟打得好的球員,有可能在NBA還是打不出來;但發展聯盟打得不好的球員,在NBA基本夠嗆。

那麼周琦在發展聯盟的表現應該如何評價呢?只能說有亮點,但缺陷也很明顯。在這裡先提一個問題,即你究竟認為周琦更應該是中鋒還是大前鋒?

中鋒的話,周琦的麻煩在於即使塊頭有進步,對抗和NBA球員比起來還是吃虧的。他在發展聯盟每36分鐘能蓋帽3.1次,主要是因為臂展太過逆天,足以從弱側過來做很多幹擾。但對手打籃下強行擠開空間的時候呢?卡位不讓周琦回收籃板的時候呢?

2017夏季聯賽的時候,另一位數據專家佩爾頓就誇獎周琦蓋帽時間感不錯,還非常懂得怎麼樣龜縮籃下又避免三秒違例,干擾傳球線路也有一套。但同時指出他的對抗短板太大了,敏捷性用在換防有其上限。

OK再來看火箭的用人,他們健康狀況下只用得到卡佩拉和內內兩個中鋒,其餘位置都非常矮。這樣一支本來就在低位和籃板吃虧的球隊,要是中鋒這方面還是短板就太可怕了。你可能會覺得克里斯和哈騰也不行,確實如此,但找裁員原因不應該是和同樣看飲水機的隊友比。他們的NBA經驗更加豐富些,又未見得就能在NBA留多久,形式上佔不佔大名單意義在哪裡呢?

原本週琦有一個出路,就是靠著投籃去打大前鋒,包括夏季聯賽就和奧努阿庫那個端馬桶中鋒配過。但周琦又有幾個問題:他在發展聯盟的三分命中率也只有34.2%,屬於能投卻不夠精的水平。別忘了他的投籃前搖是有些長的,到了NBA面對更兇狠的撲防,要保持這個準心難度更大。

另外我不能理解的是,怎麼周琦的罰球命中率也只有50.6%了?是練對抗把手感都給練沒了?罰球同樣是很能反應射術的一個指標,極少在NBA罰球都不準的球員能夠擔任空間點。至於說為什麼火箭大前鋒必須要會投籃,就不用解釋太多了吧?四射手是NBA各隊追求的標配,但凡打這4個位置投籃不好還能上場的球員,往往有別的招牌技能,但周琦沒有。

其餘數據裡,周琦的兩分命中率最漂亮,然而到了NBA火箭又不要求他打內線(也有可能打不動)。他又存在失誤比助攻多,每36分鐘要犯規4.1次之類的麻煩。這些事情你別以為都很小,拼拼湊湊的錯誤加起來是會傷害球隊的。

我環視了一下坊間的動靜,好像希望周琦去勇士和湖人的聲音比較多。我覺得還是不要想太多了,這種希望講白了就是建立在這兩個隊人氣旺的基礎上的。要找工作只是第一步,能獲得穩定的報酬和出場時間才是進階要求,這時候當然應該往爛隊找,越沒有戰績目標的越好。

總之周琦現在的狀況就是,對抗限制了他打中鋒的時間,打大前鋒又會要求他投籃更加出色。這兩塊無論接下來何去何從,提升都是不能停的。否則即使撈到了工作機會,就像這兩年在火箭這樣,和預期肯定也有距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