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麵條不是飯,女人不是人”是什麼意思?為啥說女人不是“人”?

樊溢明


“麵條不是飯,女人不是人”,這兩句俗語是很多年前的老古話了。如果用現在的觀念來看,這兩句話都沒有太大的道理,但是在當時的社會環境和輿論環境情況下,有其存在的一定道理。下面我來簡單解釋一下。

第一句:麵條不是飯。大家都知道農村務農是一種體力活,只有重勞力才能幹得下來。理所當然主要是靠男人,因為男人在體力方面比女人更有優勢。幹體力活消耗能量大,因此吃的也多。麵條大家都吃過,它是容易發脹的一種食物,看起來吃了很多,吃得很飽,但實際上它消耗的非常快。因此如果一個成年的男性勞動力吃完了兩碗麵條,雖然當時很飽,但是經過半天的勞動以後就會感到飢餓。因為麵條沒有米飯的能量高,不比米飯扛餓。所以農村裡面有一句話叫做麵條不是飯。就是說如果要乾重勞力的話還是要吃米飯,光靠麵條是支撐不下來的。

第二句:女人不是人。現代社會講究男女平等,女人能頂半邊天,當然是一個大寫的人字。但是在古時候中國是男權社會,講究男尊女卑,女人主要是在家裡操持家務,在外務農乾重農活,幹體力活都是男人。一般情況下,女人最多是搭把手,真要和強壯的男人比起來,肯定力有不怠。由於大部分體力活都是男人乾的,養活家庭的重擔也主要在男人的肩上,所以一般認為女人的話語權很小,在家庭生活中不受重視。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這樣一句話,大男人說話,女人插個什麼嘴,滾回去燒火做飯去。這句話的核心意思就是,女人不是人,不把女人當人看。

從我們現代社會來講,麵條不吃飯我們還能夠理解也能接受,畢竟它確實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如果說女人不是人,那就不能被社會所能接受了,因為現代社會講究男女平等,巾幗不讓鬚眉。所以這句話是有漏洞的,而且帶有一定歧視女性的意味,應該被摒棄。


農家許小河


俗語麵條不是飯,女人不是人。是很久以前農村流傳下來的一句話。

大概在二三十年前,農民說麵條不是飯,意思就那時候的農民生活艱苦,勞動強度大,油水也很稀少,如果說是正餐吃麵條的話,他們是吃不飽的,最主要是還不扛餓,於是有了麵條不是飯這句俗語。


至於說女人不是人,以前,在人們的觀念裡,女人沒有什麼地位,動不動就是女人要三從四德,還有什麼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之類的。其實那時候地裡的活女人並沒有比男人做的少,有些女人臨產還在地裡幹農活,只不過在當時是普遍現象而已。所以在大家庭中基本沒有什麼話語權,若是一家人討論什麼問題,女人想發表個意見了,就會被就說成個娘們兒家家的知道什麼?



如今,在21世紀的今天,男女平等,女人能頂半邊天,一樣能夠從政從商,且有眾多佼佼者,就是普通的家庭女人也一樣做著很大的貢獻。所以女人不是人這句話在現在的社會是不被認可的。


以上為個人觀點,如有不足,歡迎友友們補充評論。


農人二嫂


麵條其實也是一種主食,為何會說麵條不是飯。女人就是一個正常人,為何會被說成女人不是人,今天老農就詳細來說說這個問題,說得不對還請諒解。

農村俗語“麵條不是飯,女人不是人”是什麼意思?為啥說女人不是“人”?

麵條不是飯主要還是在南方有這樣的說法,因為南方主要就是食用大米的,用麵食做出來的麵條,可以偶爾吃一餐,但是天天吃就吃不習慣了,所以就有了麵條不是飯這個說法。不過對於一些地區的人來說,用米做成的米飯卻被人大量食用,吃麵條不能夠一日三餐吃,但是吃米粉南方人卻可以天天都吃不膩,這就是南方人對於大米的喜愛。

至於北方人都是以麵條為主食的,但是一直都說米飯才是飯,雖然麵條也是一種主食,但是卻不能夠說成是飯。

而女人不是人說的就是在古代女人地位低下,在男尊女卑的年代,女人都是不能夠上桌吃飯的。如果家裡有客人的話,一般都是男人在桌上吃飯,而女人一般都是自己吃點剩菜而已。就算是現在的農村,還有著這樣的習俗,那就是男人歸男人一桌,而女人跟小孩都是自己一桌的,而且還不能夠坐主桌。所以說在古代也就有了女人不是人這個說法了。

其次就是勞動力來說的,因為在以前算工分的時候,女人出工都不能夠算一個工分的,只能夠幹一些輕鬆的活,幹一天也就是算半個工分,可以說女人就相當於半個勞動力的,這也有了女人不是人的說法。

不過現在不管是麵條還是大米其實都可以說是飯了,因為都是大家的主食了。至於說女人不是人,那也是對於女性的極大不尊重,如今男女都是平等的了,女性也是需要在外面賺錢養家的,已經成為了完成的勞動力了,地位也是越來越高了,如今再用這名話說不合理了,說出去真的要被女性圍攻的。


深山老農民


農村俗語“麵條不是飯,女人不是人”是什麼意思?為啥說女人不是“人”?

俗語都是有時代的背景的,在哪個時代產生的俗語,有哪個時代的特點。“麵條不是飯,女人不是人”這句俗的重點是“女人不是人”。下面來看看,這個俗語是什麼意思

“麵條不是飯”,在舊時代農民從事的都是重體力勞動,必須吃餅,米飯之類的食物才會抗餓。麵條湯多,麵條少;一般作為輔食。如果麵條麵條,從事繁重的勞動,很快就會消化掉;乾重活,餓肚子人受不了,時間長了會傷身體的。如果誰家做麵條,同時會吃煎餅,目的就是幹活時不餓肚子。那時候麵條只被看作湯,所以有“麵條不是飯”的說法。

所謂的“女人不是人”是舊時代對女性的一種 鄙視說法。在舊的時代,男尊女卑,女人只有生養孩子,操持家務的權力,沒有財產支配權,沒有話語權,不被尊重。誰家有事擺酒席,女人沒有權利上桌,家裡來了客人,只有等客人吃完喝足了,女人才能吃飯。夫妻發生矛盾,男人會蠻橫的壓制女人,女人抱著“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嫁根扁擔抱著走”的想法屈從於男人。也就有了“女人不是人”的說法。

把“麵條不是飯”和“女人不是人”放在一起,是為了生動,更突出“女人不是人”的說法。

這種觀點其實是錯誤的。女人同樣也有自己的思想,和獨立的人格,但在舊時代,女人沒有自立能力,不能自己養活自己,必須依賴男人生活,不得不接受男人加在她們身上的一些屈辱。也是時代造成的。現在,誰再說“女人不是人”,抱著“女人不是人”的觀念,就會遭到唾棄,遭到社會的鄙視。

同意我的觀點,請點個贊;對您有所幫助,請多關注。謝謝!


老農說鄉村


這是農村俗語,是舊社會的說法,現在如果誰還這麼說一定會招來罵聲的。

舊時代,人的勞動強度很大,每天都要幹很多活來換取工分維持生活,如果中午只是吃碗麵條的話很容易餓,所以對於麵食為主的西北或者北方都要配饃饃,如果在以米為主的中部,南部地區,更是覺得麵食吃不飽,只有米飯才能讓人吃飽下午幹活有勁,所以說麵條不算飯。

而對於“女人不是人”這句話的解釋就是,當時,男權社會,都是乾的力氣活,都是由家裡男人出力,女人一般都是在家帶孩子,乾點家務,或者在旁邊搭把手,所以家庭地位低,為什麼話語權,都是封建思想荼毒。


現在再看看,女人頂半邊天,男人反而沒什麼地位了,😃😃😃

所以這句話都是很早以前留下來的俗語,現在應該很少人說了。


甄味覓覓


其實這兩句話是以前人們的習俗,如今早封殺了,過去沒有機械,無論什麼活都靠人力操作,而生活方面也不太好,人們一日三餐必須有早中兩頓主食,這兩頓飯要有大饃或米飯,對勞力來說如只吃麵條是不頂餓的。因為勞動量大,飯量跟不上,就沒有力氣幹活,所以才有麵條不是飯之說。過去家中有重活男人幹,有事男人說了算,誰家女人如插個話,都招來非議,而且流傳很多扁底女人的諺語。女人當家胡安排,頭髮長見識短,陰盛陽衰,敗家娘們等語言。那時無論什麼事女人絕不能摻和,有句話,嘴上無毛辦事不牢;女人的地位可想而知,家中明明女人在,要是有人來辦事,張口就說你家人呢?這就是女人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如此才成就了女人不是人之說。現在男女平等了,甚至女人頂整個天了!人類在進步,社會在發展,時代變了,此說法己淘汰了!


笑對本我


麵條不是飯是因為麵條容易消化,過去老百姓勞動強度大,吃麵條餓的快。女人不是人是因為過去女人家庭、社會地位低。


尚振鵬


麵條不是飯,是吃麵條不當飽,所以不是飯!女人不是人,女人不是當家人,在家裡男人說了算,所以說女人不是人!


營養雜糧口味


中囯是文明古國,特別在舊社會,如果男人不在家,只有女人在家,別人叫門是不會開的,特別是北方女人,怕別人說閒話,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說女人不是人。


皖俠漂泊


這都是過去的時候了,經濟比較落後,女人地位比較低,現在男女平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