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宇宙中的物質最終會衰變成光子和輕子?

科學探索菌


根據現有的理論,宇宙的結局之一可能是熱寂。因為宇宙的熵一直在增加,經過漫長時間之後將會達到最大值,所有物質的溫度達到平衡,宇宙中的有效能消耗殆盡。

目前的宇宙正在不斷形成恆星,恆星數量還在淨增長,所以宇宙還是一片生機。但隨著時間的流逝,氫和氦最終再也無法聚集形成新的恆星,宇宙中壽命最長的紅矮星也會燃燒殆盡。由於行星和死亡恆星的公轉運動會不斷輻射出引力波,最終會導致它們脫離原有的軌道。

如果質子的壽命不是無限的,而是也會存在衰變,那麼,隨著時間的推移,組成宇宙萬物的質子將會逐漸衰變。按照質子衰變理論,到了10^36年之後,大約會有一半的宇宙物質發生了質子衰變。當質子衰變之後,它們會產生中性π介子與正電子這樣不參與強相互作用的輕子。中性π介子並不是穩定的,它們會進一步衰變成光子,具體來說是伽馬射線。

到了10^40年之後,構成宇宙物質的質子都會完全衰變,那時的宇宙中只有輕子、光子和黑洞。到了10^100年,宇宙中的黑洞將會因為霍金輻射而完全蒸發,最終的宇宙物質只剩輕子和光子。宇宙的能量狀態達到最低,並且有可能一直保持在這種熱寂的狀態。


火星一號


為什麼說宇宙中的物質最終會衰變成光子和輕子?

答;太高深莫測的問題了。 不會吧,毋庸置疑,宇宙肯定是在不斷地演變過程之中,不然怎麼會有宇宙大爆炸而形成地球呢。宇宙演變的過程是一個漫長的。而它的變化速度與狀態及形式是目前為止,人們想知道還不知道或正在探索研究的科學實驗項目。



衰不衰變不好說,衰變可能有點不現實。假如若干年後,即使地球沒有了,宇宙又重新出現比現在地球更適合人類或比人類更高級的動物們生存星球,那又怎麼定義呢?

宇宙是由無數的物質而組成的,它們以固體、氣態、液態、等離子太、超固態、中子太的形式呈現在茫茫無際的宇宙中。 宇宙中所有的物質(包括90%大部分的暗物質),其中包括光子和輕子而組成的(至今為止人類研究光子、輕子的結構實驗還沒有發現輕子有任何結構,只是被人們將其歸為宇宙間的最基本的粒子之一)。

其實許多科學家對於這浩瀚的宇宙及其各種繁星點點各種物質的組成的奧秘至今也無法得出一個讓人心悅誠服的答案。

據科學家們研究表面,在宇宙中,利用人的視覺觀察,能夠看到的物質僅僅只佔到物質的5~10%,而其它90%的物質則是不發光的暗物質,其中包括τ輕子(中微子)是這些暗物質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中獲得若貝爾獎的物理學獎的馬丁.佩爾說;“證實τ子中微子的存在”,其中開始認為輕子、中微子是有質量的。

其實大家在這裡談論這樣高深莫測的問題,沒有多大的實際意義,它已經遠遠超出了平常普通人的偉大理想。

知足常樂2018.12.17日於上海


知足常樂98954541


宇宙中的物質變化的最終會衰變成光子或輕子,這是可能的。因為物質是運動的,光子或輕子等衰變後也會運動聚合,由此再創造新的粒子,但是這個過程的確需要超低溫度和壓縮的時空等候……。宇宙中從無到有進化為從弱到強~至強衰弱、從小到大~由大威化小弱都存在著空間限制的自因能量和外因能量的週期轉換變化。物質的變化規律現象在什麼樣的時空中會有聚合和釋放的週期過程就是我們需要把握的文化和認識的智慧積累。光子或輕子在溫度低於什麼樣的條件下和多久的時空的等效才會組成為新粒子是我們需要論證的辯證,論證即可、無需去做。這些是由大自然的規律現象去決定,人們這樣如果去做是得不賞失的。謝謝大家的觀看與思考。


適物


宇宙中的物質,想不開,宇宙何而組成。日月星辰是否宇宙中的物質?不懂,地球是否宇宙中的顆粒。又不懂。地球上的什麼物體物質,是否化學元素週期表中的元素組成。光子、輕子。動物眼睛是否觀到。哎,最終。能量守恆是否推翻,物質不滅是否推到。倘若正確。光子,輕子整個宇宙。細而再思,思而再想。思不透。


蔚蔚姥爺219


毫無根據的胡說八道,既然承認有光子,就必須承認相對論,按相對論的觀點,光子具有波、粒二維性,其靜止質量為零,而宇宙間所有能夠稱得上物質的東西,都是有一定質量的,物質變光子,質量憑空消失了,違反了物質不滅定律,邏輯上就是狗屁不通的。至於什麼輕子,沒人知道這是什麼鬼東西,痴人說夢話而已。


阿奇154425239


有些還沒有搞懂,光合作用、人的視力都與光有關,能量的傳遞可能伴隨的光的暗物質,我們觀察事物,是利用光,同時光也會影響事物,這就是薛的貓,能量,使我們感到溫暖的時候,都應該與暗物質有關。光的波動性,是光與暗物質糾纏的偏振。我已經解開了所有物理上的疑點,包括各種力的統一


宇宙4791


真沒有聽說過這個理論,各種物質在參與宇宙整體運動的過程中,在高壓狀態下互相磁維引力場的作用組合成新的物質,到最後還是分開回到本物質層中去,物質的元息狀態不會改變。


王嘉駸


我們的宇宙每時每刻都在變化中,沒有誕生之日,也沒有終結之時,宇宙中的萬物只能從一種狀態變成另一種狀態,從一種形式變成另一種形式,絕不會從宇宙中無緣無故的消失。不論物質變成什麼形式,都是物質相互轉化的一個過程,都是由自然規律決定的。

星體是由宇宙中的塵埃匯聚而成,恆星,白矮星,紅巨星都是星體演化過程中的不同階段。分子和星體在本質上都是一樣的,只是體積和形狀不同而已,多個分子聚集到一定程度就是一個星體。宇宙中的一切物體從大自然而來,最後又融入大自然中去,生生不息。


海闊天空125


物質是能量構成的,而物質的能量是梯度上升的,因為越重的元素蘊含能量越大,例如鐵元素的能量比氫元素的能量大。而光子蘊含能量但是不具有靜態質量,可以說是物質能量的基本能級,也可能是最小的蘊含能量的粒子,若如果物質會衰變,也會像放射性元素衰變一樣,逐漸丟失質量,直至最小的能量等級,也即是光子等更加低能量級的元素粒子。


巛忘


物質狀態循環運動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