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八縱八橫”最北“一橫”紐站牡丹江新站竣工,預計年底運營

我國“八縱八橫”最北“一橫”紐站牡丹江新站竣工,預計年底運營

以“國花牡丹”為站房主立面造型設計的牡丹江站

黑龍江經濟網訊(記者 王穎 黃偉)12月6日,記者從鐵路部門獲悉,我國“八縱八橫”最北“一橫”樞紐高鐵站—新建牡丹江站正式竣工,預計2018年底與哈牡高鐵同步開通運營。

牡丹江站始建於1901年中東鐵路時期,距今已有118年曆史,是黑龍江省東部地區的鐵路運輸樞紐。百年間,經過四次改造,曾經的五等小站變成特等高鐵站。

我國“八縱八橫”最北“一橫”紐站牡丹江新站竣工,預計年底運營

炫彩的候車大廳

牡丹江新站於 2016年9月正式開工建設,建築面積29515平方米,建築高度33.5米,由一座側式站房和一座高架站房組成。其中高架站房建築面積13830平方米,橫跨8個站臺,最高可容納4000人。新建站場為14站臺17條線路,其中旅客列車到發線14條,設置垂直電梯12部,自動扶梯30部,開通運營後,預計日均運輸旅客2萬人次,較目前增長0.7 萬人次。

我國“八縱八橫”最北“一橫”紐站牡丹江新站竣工,預計年底運營

各種服務設施已調試完畢

據施工單位負責人介紹,牡丹江新站設計採用百年中東鐵路車站的設計理念,融入了歐亞大陸橋沿線國家多種建築元素,打造出別具歐陸風情的高鐵站房。施工中首次運用“BIM建築信息模型技術”,將工程各項數據作為基礎,建立三維模型,通過仿真模擬實現安全、精準、可控施工。同時,施工中還採用“自密實混凝土技術”“組裝式大塊模板”等八項國內最先進的建築技術,克服了高寒高緯度地區施工中低溫、凍脹、抗風等諸多難題,使工程提前一個月竣工,既展示了中國高鐵站房建設“觀感設計+現代功能+技術工藝”融合的靚麗名片,也為我國高寒高鐵站房建設積累了寶貴經驗。

我國“八縱八橫”最北“一橫”紐站牡丹江新站竣工,預計年底運營

牡丹江新站既是哈牡高鐵建設的終點站,同時也是在建牡佳高鐵的新起點。開通運營後,將依託哈牡高鐵、牡綏鐵路以及在建的牡佳高鐵,成為黑龍江省東部一至兩小時經濟中心,同時連接對俄口岸站綏芬河,加快中俄貿易往來,為推動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有重要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