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烏克蘭的政治精英們在竭力擁抱西方,你怎麼看?

防辦趙


烏克蘭有政治精英嗎?政治精英可以帶領國家走向繁榮強大,而現在的烏克蘭國家陷入分裂,烏東部動盪不安,政治勢力爭權奪利,搞得國家烏煙瘴氣,最多也就只能算政客罷了。

(波羅申科)

自從2004年烏克蘭爆發顏色革命以後,尤先科上臺,烏克蘭開始走親西方的路線,謀求加入歐盟和北約。長期活躍在烏克蘭政壇上的季莫申科、波羅申科等政客,身價都是烏克蘭富豪榜上排名前幾位,他們有的壟斷了烏克蘭的能源進口,有的在食品領域是大亨,他們控制國家政權,為的是追逐個人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是國家利益的最大化。所以,在他們的治理下,烏克蘭經濟變得越來越糟,成為歐洲最貧窮落後的國家,政治陷入黨派鬥爭,由於烏克蘭選擇加入歐盟和北約引發俄烏關係惡化,導致烏克蘭失去克里米亞,東部局勢動盪,刻赤海峽危機等事件。

(克里米亞)

烏克蘭為了發展自己,選擇擁抱歐盟並沒有錯,但是卻忽略了俄羅斯的感受,烏克蘭長期作為俄羅斯同歐洲之間的緩衝區和勢力範圍,在北約東擴的背景下,烏克蘭如果加入歐盟和北約,那麼北約的軍事力量將直接部署在俄羅斯的家門口,這種厲害關係都不懂。所以,政客考慮的不是國家利益最大化,選擇背棄俄羅斯,投向歐盟和北約懷抱,這本來都是一步險棋,走得不好就有可能搞得國家分裂,政局動盪。如果烏克蘭真有政治精英,那麼他們應該懂得這其中的利害關係,知道怎麼做到平衡和俄羅斯與歐洲之間的關係,如果那樣的話,烏克蘭也不至於出現今天的局面。

(烏東部衝突地區)

所以,說烏克蘭的政治精英們確實是抬高了他們的地位和身份,作為一個被各種寡頭勢力控制的政府,政客只不過是各種政治勢力的代表,為了各個勢力謀取最大的利益才是政客的主要目標,至於國家是繁榮還是衰落,是分裂還是統一,這都不是他們最關心的。


銘蘇先生


何至是竭力擁抱,簡直是死皮懶臉的節奏。按理講,擁抱西方與拋棄東方都沒錯,人生有自由,國家有選擇——選擇走什麼樣的路舉什麼樣的旗本無可厚非。但前提是:不是盲目的而是審慎的,要讓國家健康有序地發展,要讓民眾有尊嚴地活著。反之,自虐式地單相思式的一味投懷送抱,或為了領導人的一己之私而不擇手段,不但失去自我,而且把國家帶向無邊的深淵。烏克蘭即是如此。一句話,倒的太沒價值!頭腦發熱是多麼可怕啊。



烏克蘭有價值嗎?太有了。無論前蘇聯冷戰時期,還是獨聯體江胡亂道時代。挾黑海要地而居,戰略位置天然,農業發達是著名的糧倉,重工業體系配套齊全,戰術核武器尖端,人口比例適中美女雲集,那幸福感是絕對槓槓的。可是呢?自與大哥俄羅斯分家後,可能是出於被長期管控和壓抑的本能逆反,也可能是受到美歐諸國的極力誘惑腐蝕,凡正烏克蘭象中了邪似地鬼迷心竅,西方的月圓都圓,決絕式的往西方的懷裡鑽,好象西方是天堂,黑海是地獄。在歐美的忽悠下,烏克蘭終於沒把持住自己,也沒擺正自己的位置。幾年功夫下來,象敗家子式的把家產抖落了個精光——核武消毀了,重工拆散了,經濟萎縮了。北約開了張空頭支票,歐美畫了張花哨的大餅,烏克蘭既賠夫人又折兵,僅僅得到了兩樣東西:一是對俄羅斯的恨,變本加厲,與俄羅斯反目成仇成為歐美嵌制別人的免費工具;二是學了一套花拳繡腿,那就是西式民主。



於是烏克蘭開始照貓畫虎類似犬,一些通過侵吞國有資產而一夜暴富的的所謂經濟寡頭們登上了政治舞臺,國家人民在他們手中如玩物,民族民粹情緒成了他們煽動利用的工具,道德缺矢,良心喪盡,腐敗已滲透到每個角落。如今的烏克蘭,剩下的只有美麗的名字,想引狼入室都難啊!4年前的克里米亞半島事件與現在的亞速海刻赤海峽事件,上帝都無可辯白地證明:綜合實力才是王道。國家實力不夠,不論巴結誰倒向誰,只能是乞討式的奴才;技不如人就千萬別惹事生非,老老實實與近鄰和平相處,再怎麼說,與俄羅斯是一奶同胞,打斷骨頭還連著筋呢。


書中有毒


我們綜合一下烏克蘭當局的表現,是這樣的:

1、政治強不起來,放到最低姿態想要加入歐盟和北約,但是始終沒有實質性進展,也沒有得到歐洲的任何好感。除了美國父親之外,一個實質性朋友沒有。


2、軍事強不起來,近幾年烏克蘭軍工和軍事科學不僅沒有進步反而越來越破罐子破摔,改裝了一個俄羅斯90年代出口烏克蘭的中程導彈之後,就自誇是自己軍工史的光輝一頁。72小時丟失自己至關重要的一個省,北境和東部與俄羅斯和烏東軍隊對峙的情況下,連美國媒體都報道,烏克蘭前線逃兵接近3萬人。


3、經濟強不起來,打著脫離俄羅斯影響親近西方謀求經濟騰飛的口號進行的親西表現,實則並未給烏克蘭帶來任何的經濟進步,三年來拿著美國的經濟援助和歐洲的政策放寬,經濟增長仍然沒有超過3%。比以前與俄羅斯親密時的7%要差的遠。


4、政權品格硬不起來,克里米亞問題之後,波羅申科當局徹底臣服於美國的指揮,美國從格魯吉亞撈來一個流亡總統,也能成為波羅申科的緊箍咒;美國說24小時之內開除烏克蘭的總檢查長,照樣能夠照辦;美國賣給當局過期的RPG裝備,也只能硬著頭皮忍了。特朗普的通俄門調查顯示,特朗普的競選團隊之中,與俄羅斯的利益聯繫和經濟往來,恰恰都是烏克蘭在做中間人。


這和歷史上某個,拿著美國高額援助,有著數倍於敵的美械德械軍隊,最終能把自己經濟搞垮,部隊搞垮,敗到一個小島上的政權,沒有什麼區別。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烏克蘭當局的精神面貌,而這樣一群當政者,說成是政治精英那真是褒獎了,利益集團罷了。

如果要說烏克蘭有政治精英,那還是來自當年的革命老區烏東地區,這一地區無論從軍事能力,政治能力和政治與民意和諧程度來看,都遠遠高於當前的烏克蘭當局。


擁抱西方是當前烏克蘭利益集團的唯一出路

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分裂,二戰時迎接納粹,打不過蘇維埃就組成游擊隊去東歐屠殺平民,解體後為了鈔票銷燬核武,這都是烏中和烏西政治勢力在歷史之中幹出來的事情,也能夠從一定程度上反應其思維秉性。


之所以烏克蘭諸如波羅申科,季莫申科等人要一直積極活躍在政治舞臺,目的就是藉助政治權力打開自己通往西方的生意經和發財之路,而在國際政治的大國風向格局之下,只有遠俄,疏俄,甚至敵俄,才能真正在西方集團之中獲取自己的政治籌碼和利用價值,眼見土耳其這樣做之後取得了一些成就之後,顯然烏克蘭當局也想如法炮製納上自己的投名狀,但是利益集團本身內部的分歧,以及烏克蘭當局的政治能力使得烏克蘭並未真正進入過美國和歐盟視野,在和俄羅斯越走越遠之後,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既得和政治話語,這一部分只能繼續跟隨西方的腳步繼續朝著更遠的方向前進,確實如理論上分析的一樣,其實烏克蘭如果能夠保持中立和自強心態,往往能夠在自身和區域利益最大化,但是問題是,自己本身本事沒多少,也不願意學學我們當年的成功經驗,繼續沒出息,那是肯定的。


七師弟


烏克蘭政治家竭力擁抱西方只緣因俄羅斯入侵佔領克里米亞,並主導烏克蘭東部叛亂。在這種形勢下,烏克蘭只能向西方陣求助。

有人認為烏克蘭應該保持中立,爭取雙贏。一個國家沒出事之前,尚能主張中立,兩不得罪,但一旦國家亂了,如何選擇就由不得你主張了。拿當今敘利亞來說,敘利亞能選擇中立嗎?答案是不能。沒有俄羅斯支持,巴沙爾政府早就垮了?烏克蘭亂了,領土丟了,叛亂起了,烏克蘭能選擇中立嗎?顯然也不能。

烏克蘭為什麼不能再選擇國家中立?因為烏克蘭東部叛亂加一半國土居民俄化色彩濃厚,烏克蘭國家力量衰弱,若烏克蘭選擇中立,有俄羅斯支持的叛亂勢力就會乘機擴大勢力,奪取烏克蘭更多地方,把烏克蘭變成邦聯制國家,這是烏克蘭人民不願看到的。

烏克蘭為什麼投靠西方?因為領土被俄羅斯佔領,國土又發生俄主導的叛亂。烏克蘭軍隊打了大敗仗,西方國家法德馬上來勸和,勸普京簽下烏東頓巴斯停火協議,劃了停火線。之前的俄烏刻赤海峽烏方軍艦艇被扣事件,西方國家馬上威脅禁止俄方亞速海船隻停靠,聲援烏克蘭。如此種種表明,烏克蘭必須找個靠山,西方陣營就是。

烏克蘭出現了東部叛亂問題,選擇中立是不可能了。選擇親俄,也是不可能了,這樣等於亡國,東部叛亂勢力會接管基輔。所以,烏克蘭只能投靠西方陣營,和俄羅斯關係上政冷經熱,兩國經濟貿易更加熱絡,這才是俄烏兩國之福。


豐都判官33號


烏克蘭的政治精英們大概忘記蘇聯為什麼會解體了!雖然烏克蘭是個主權的國家,然而它跟俄越走越遠和西方國家越走越近這就註定了烏克蘭國內動盪和分裂的下場,這是它的地緣和其本國的綜合實力所結定的。依靠西方的幫助起到的是得不償失的作用,最後搬著石頭把自己砸傷了!


梅花59058193


難道擁抱西方有錯嗎?二戰以來發展最好的地方就是西方,祥和、文明、民主、自由。哪一個國家的發展不是往好的地方奔,難道貧窮落後與人為敵只有少數人過上幸福日子算是正常了?


家興之子


烏克蘭光看到胡蘿蔔,沒想到還有大棒。


遠源流長9


那不是精英,那是一群二逼,現在把烏克蘭國家拖入戰爭裡去,讓老百姓受苦,。


手機用戶88065371971


國內俄崽崽們選擇抱:普丁大腿

也不管人家給不給抱

孔雀開屏,自作多情


託尼104


不會玩政治平衡的政治家,就不及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