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家庭沒有一點貢獻,只會洗衣做飯,沒有資格分財產”

“你對家庭沒有一點貢獻,只會洗衣做飯,沒有資格分財產”

01

婚姻如同人生路上的一場馬拉松比賽,只有男人和女人勢均力敵,才能長久地在這賽道上相伴著前進。

否則,便會有一方太過強勢,而另一方太過卑微。兩個人之間的距離會越拉越遠,最後走上完全不同的路程。

李靜與自己的丈夫王寧以前也是相親相愛的甜蜜夫妻,結婚之後,李靜辭去了自己的工作,安心做王寧背後的女人。

但是沒有想到的是,李靜的付出在王寧的眼裡變得越來越廉價,她在家裡也越來越沒有地位,在離婚的時候,王寧甚至說:“你只會做飯洗衣,離婚不配分財產!”

如果兩個人差得太多,總會有一個人覺得自己負重前行,另一個人太過安逸。這樣下去,遲早會產生心裡不平衡,然後發生爭執,抱怨,乃至嫌棄鄙視,最後漸行漸遠,分道揚鑣。

“你對家庭沒有一點貢獻,只會洗衣做飯,沒有資格分財產”

02

女人不明白自己結婚後放棄事業一心經營著婚姻和家庭,卻是讓自己變得廉價的開始。

在婚姻裡,男人的付出都是可以看得見的。

男人和女人在婚姻裡因為分工的不同,所承擔的責任也不一樣,但是,男人賺錢養家是可以看得見的,而女人操持家務帶孩子總是容易被忽略。

結婚之後,王寧說一個家裡不能沒有女人在打理,李靜便安心地做起了家庭主婦,在生下孩子後又變身成了新手媽媽。

家裡的事情有了妻子的操持,王寧將自己的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他很快就憑藉自己出色的工作能力得到了上司的賞識,職位也上升了。

經濟條件上了一個臺階之後,王寧給家人換了一個大房子,安裝了一套他喜歡的家庭影院,日子好像越來越舒適了。

但是王寧對李靜的態度卻是越來越隨意了,總是說家裡全靠他一個男人來賺錢,李靜能夠做他的妻子是多麼值得驕傲的一件事情。

還說,女人在家就應該洗衣做飯,照顧還孩子和父母……

男人在婚姻裡的顯性付出讓他慢慢地開始膨脹,覺得女人在依賴他生活,對女人的看法反而會越來越廉價。

“你對家庭沒有一點貢獻,只會洗衣做飯,沒有資格分財產”

在婚姻裡,女人細膩的付出卻是看不見的。

女人的付出,細膩而繁雜。不但要帶好孩子,還要經營好一個家。可是男人往往會視而不見。

李靜知道王寧賺錢辛苦,所以他回來以後從來不會讓他幫忙帶孩子。甚至晚飯都會早早的準備好。

平常的衣服,鞋子也都會在王寧放下以後,即刻清洗。不管王寧幾點回來,總能吃到李靜現做的飯菜。

女人的付出是潤物細無聲的,是時時的關心和照顧。可是時間久了男人會覺得這是理所當然。好像女人伺候男人,伺候孩子就是天經地義的。

李靜與王寧的婚姻生活,變得極不對等,她像一個老媽子一樣,在家中任勞任怨,可是卻得不到王寧的任何感恩之心。

因為厭倦了李靜不再年輕的面容,在婚姻裡感受不到愛情的悸動,王寧想要掙脫婚姻的束縛,去尋找自己渴求的新鮮。

在離婚的時候,王寧對李靜說:“這麼多年,你對家庭沒有一點貢獻,你只會洗衣做飯,所以你也沒有資格要求分割財產。”

李靜耗費了自己寶貴的青春換來的只有男人的一句“不配”,將她心裡對王寧最後的一點愛意都全部澆滅了。

“你對家庭沒有一點貢獻,只會洗衣做飯,沒有資格分財產”

女人的廉價,都是從放棄自己事業開始的。

女人總以為婚姻才是自己的保障,其實事業才是女人不離不棄的依靠,失去了自己的事業,女人就變成了依附男人生長的藤蔓。

方萍在事業不斷上升期的時候遇到了愛情,結婚之後她沒有選擇辭職做全職太太。她的幾個閨蜜,就是因為放棄自己的事業,在婚姻裡不是被丈夫嫌棄,就是被婆婆看不起。

方萍知道經濟不獨立,女人在婚姻裡才會活得沒有底氣,才會讓男人看不到她的顯性價值。

生活最艱難的時候是她生完孩子之後的日子,丈夫也不理解,他覺得自己完全有能力養活一家人,不需要方萍這樣辛苦。

但是方萍依然堅持自己的方向,哪怕再艱難,她也不會放棄自己的事業。慢慢地,丈夫開始參與到家庭裡的瑣事中來,他才體會到家庭主婦也是一份沉重的事業。

方萍有自己的經濟收入,所以在花錢的時候不需要卑微地向丈夫徵詢意見,而是按照自己的意願,想怎麼花就怎麼花。

一個在經濟上獨立的女人,對自己未來的生活有著明確目標的女人,能夠做到跟自己的丈夫肩並肩同行,男人自然會更加珍視。

“你對家庭沒有一點貢獻,只會洗衣做飯,沒有資格分財產”

03

不管愛情多麼美好,一旦進入婚姻,總免不了要與柴米油鹽打交道。兩個人由空中樓閣般的想象的美好生活,轉變為實實在在的相守相處。

不管是好的愛情還是好的婚姻,永遠都是你追我趕不相上下的,學識、修養、背景、工作等等,都要旗鼓相當。

女人若是為了婚姻而放棄自己的事業,只會放慢自己向前的腳步,讓自己在婚姻裡的付出變得越來越廉價,讓男人的心離自己越來越遠。

在婚姻中,女人一定要保持經濟獨立,讓自己活得可貴。

-END-

今日話題:

你會為了婚姻,而放棄自己的事業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