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浪,我常跟朋友說起您

古浪,我常跟朋友說起您

文|張小北

我寫文字有個習慣,所有與故鄉有關的美好事物,我都會不假思索地喚作“我們那裡”。

西域有郡曰古浪

我出生的地方叫做古浪,以藏語古爾浪哇而得名,意為黃羊出沒的地方。古浪地處河西走廊東端,祁連山北麓,蘭新鐵路縱貫全境,是一個貧困而閉塞的小縣。夾在騰格裡沙漠和祁連山之間,在甘肅的版圖上古浪就像一叢駱駝刺,倔強而默默的存在著。

古浪,我常跟朋友說起您

對於外地朋友,我一直介紹自己是古浪人。古浪在哪裡?在甘肅武威地區。知道武威麼?那是出土銅奔馬的地方。

1969年10月,“馬踏飛燕”出土於武威市雷臺漢墓。

1983年10月,“馬踏飛燕”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中國旅遊標誌。

1985年銅奔馬又以“馬超龍雀”這個名稱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中國旅遊業的圖形標誌,1986年被評定為國寶級禁止出境文物。

從此“馬踏飛燕”成為了武威的象徵,也成為了中國在國際旅遊上的一大名片。

古浪,我常跟朋友說起您

青山處處埋忠骨

古浪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從霍去病西征匈奴到民國年間,這裡發生過十多次大規模的慘烈戰爭。後來西路紅軍浴血古浪,又給這裡增添了無價的紅色記憶。

縣城北面的土山下有一個“萬人坑”,是西路紅九軍烈士的合葬墓。

古浪,我常跟朋友說起您

當年西路軍進入河西走廊後,就象一群羊羔子進了草原的狼窩,無援軍無糧食,無當地群眾支持。大多數的川兵不耐西北嚴寒,而他們的對手又是強悍迅猛的馬步芳騎兵,浴血奮戰是這些軍人的必然選擇。

古浪一役後,西路紅九軍全軍覆沒,軍長孫玉清被押送至西寧後慘遭殺害。其餘的紅軍俘虜戰士被綁到古浪縣城山腳下,活活用馬刀劈死,再扔到大坑裡埋葬。

古浪,我常跟朋友說起您

八十年代時,一家磚廠在此取土燒坯時,發現了許多頭蓋骨,每個頭骨都有深深的刀痕。後找來知情者,才確定出這裡是當年西路紅九軍烈士集體殉難的地方,自此便有了墓碑和這個“萬人坑”。

西路紅九軍的合葬墓裡究竟埋了誰?到底埋了多少人?沒人說得清。他們的家人只知道親人走了,就再也沒有回家。埋骨何處,到哪裡給他們燒紙錢,一切都沒有答案。尤其是因為他們當時隸屬於第四方面軍,大多數人是張國燾的部下。受黨內政治鬥爭之累,中共建政以後,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沒有被正確對待,故被人遺忘在史冊中。

古浪,我常跟朋友說起您

“金關銀鎖”多傳說

沿著國道312線,翻越高聳雲天的烏鞘嶺,便進入了古浪峽。

峽谷長達28公里,是祁連山脈的重要組成部分,史有“秦關”、“雁塞”之稱,被譽為中國西部的“金關銀鎖”。

《古浪縣誌》描述此峽為“峻嶺居其南,巖邊固其北。峽路一線,扼甘肅之咽喉。河水分流,資田土之灌溉。近而千峰俱峙,遠則一望無涯。”

古浪,我常跟朋友說起您

傳說中,宋朝武將楊宗保奉宋神宗旨令,帶領將士前往河西走廊征討西夏,打了敗仗兵困雄州金山籠。

朝廷聞訊無將可派,遂派穆桂英為帥西救雄州。將士以十萬火急之速翻過烏鞘嶺,來到古浪峽卻被險關阻擋。人地兩生的穆桂英帶兵直衝古浪峽,遭到西夏伏兵阻擊。楊家十二寡婦眼看從正面奪關難以突破,便倒退數里,尋到一條微徑山道,欲沿山徑爬上懸崖,卻被崖西埋伏的西夏兵包圍。一場廝殺後寡不敵眾,十一寡婦全部戰死在崖頂。

佘太君聞訊,星夜兼程趕來,攀到峽西懸崖緬懷亡靈。面對楊宗保被困的金山籠,佘太君放聲痛哭,聲震山嶽,感動了鷹嘴山崖。山神泣淚不止,淚珠化作山崖石子沿岸滾下,古浪峽“滴淚崖”由此得名。

古浪,我常跟朋友說起您

特色美食惹垂涎

古浪,域廣五千平方公里,地跨三大高原交匯,自然少不了美食。

古浪釀皮子,用麵粉精製而成的食品,色澤晶瑩黃亮,透明如玉。製作時,選用優質麵粉加水並加入少許蓬灰(一種綠色食用鹼)和成麵糰,然後在清水中反覆揉搓,洗至澱粉和麵筋分離。待遊離水中的澱粉沉澱於容器底部後,倒掉上面的黃水,再加入清水及適量的蓬灰水調和成稀糊狀,隨即舀入大平底盤上籠入鍋蒸熟。

吃時,切成筷子粗細長條或麻將塊狀,根據口味需要可加上醬油、醋汁、蒜泥、辣椒油、芥末、精鹽等調味品搭配食用。與陝西涼皮不同的是,這種麵食品柔韌可口,酸辣涼爽極受人們喜愛。

古浪,我常跟朋友說起您

古浪當地群眾最愛吃的麵食當屬攪團。

甘肅是中國土豆之鄉,因此這裡的土豆吃法多不勝舉。土豆攪團,將土豆去皮洗乾淨,切片加精鹽放入鍋裡煮,等到能拿筷子將土豆輕輕戳碎的時候,取一些白麵,用筷子不停的將土豆攪碎,同時往鍋裡均勻的散上白麵,一直攪到土豆與麵粉完全混在一起時,小火燜三分鐘左右就可以起鍋了。

吃的時候,準備一碟酸菜、蒜泥、油潑辣子,味道絕對美的沒話說。

古浪,我常跟朋友說起您

“土鍋子”,是土豆的另一種吃法。

選一個避風且乾燥的低凹處,挖一個大小合適的小坑,然後用拳頭大小的土塊沿周圍逐層壘建空心的“窯”。待窯壘成後,在灶門裡持續不斷的填入柴草燒。等窯燒紅燒透後,掏淨灰燼,封嚴灶門,然後把窯頂小心捅一個洞,用鍬柄將跌入的土塊搗碎,放進適量土豆。一層土塊上面丟一層土豆,將剩餘的窯全部搗塌,並把土塊搗碎拍實,宛如一個小土堆。

古浪,我常跟朋友說起您

約莫一個多小時左右後,小心刨開土堆,就會露出酥黃的土豆。

吹去浮灰,摳掉表皮即可食用,表皮酥黃,口感酥軟,既便用如今的微波爐也難以烤制。

那份遐意與情趣,是無法想象和代替的。

古浪,我常跟朋友說起您

寫在尾聲的話

記憶中的古浪,是一個壯美又聖潔、肅殺卻又多情的地方。

有瀰漫著狼煙的邊塞戰場,也有梵音嫋嫋的佛國聖地。雄偉冷峻的城關,駝鈴悠長的古城,蒼茫無垠的大漠,沿著絲綢之路在五彩斑斕的變幻中回溯著時光。

古浪,我常跟朋友說起您

每一個值得回味的地方,都有它獨特的氣息。

也許是它的風景足夠讓你著迷,也許是它的故事使你為之動情,也許是它特有的氛圍與你產生共鳴。

古浪,就是這樣一個地方。

作者|張小北,新銳派青年詩人,《散文週刊》及《軍旅原創文學》簽約作家,絲路書畫院會員,祖籍甘肅,現居西安。【生在甘肅】自媒體合作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