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陪伴的考核,是以時間還是以質量為準呢?你怎麼看?

禪翊閒聊


1、只有時間沒有質量不行

很多的全職麻麻都是24小時的全天候著,可是說時間很多了,但是因為不少的給與愛的方式孩子接受不了,陪伴的質量不行。帶孩子玩出自己玩手機,陪孩子寫作業自己刷朋友圈,給孩子報輔導班,自己在外邊等待著刷手機。這些陪伴有的是時間,不過這些時間,孩子和家長之間並沒有形成互動,而是各自為政,身在一起但是心卻不再一起。

這種情況肯定是不行的,這種陪伴就如同沒有營養的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2、只有質量沒有時間也不行

這種陪伴留守兒童的家長和工作特別忙的家長畢竟常見,拿留守兒童舉例,一年見孩子也就一週的時間,肯定是親也親不夠,愛也愛不夠。帶孩子去遊樂場,帶孩子去買玩具,帶孩子去吃好吃的,帶孩子去購物,一週的時間把孩子一年的缺失彷彿都要補回來一樣,但是這種陪伴真的夠嗎?

一口吃不成一個胖子,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點點滴滴不是可以濃縮到這幾天就可以集中解決的,這種陪伴就如同營養過剩硬塞的超大漢堡!

3、我覺得最好的方式是看孩子的體驗度

其實最好的陪伴因為是以孩子的滿意度為評判標準,孩子有安全感,在陪伴的時間是全情的陪伴,和孩子互動和交流,及時瞭解孩子的生活的學習的動態。自己要忙共工作的時候要讓孩子有安全感,不是說一去就不回來了,這種陪伴讓孩子覺得穩定,有安全感和依戀感。

既然是考核,那麼就應該讓孩子來打分哦,孩子的體驗度是衡量陪伴的重要指標!

小遊戲大智慧,歡迎關注和訂閱,一起做有趣好玩受孩子歡迎的父母!


遊戲育兒


對孩子的陪伴,既要有時間做保障,也要有質量做保證,才屬於高效的陪伴。只有時間的陪伴,而不能給予正面的引導,帶給孩子的是負面消極的能量,那還不如不陪伴。

有很多家長看著是在陪孩子,而精力卻不在孩子身上,對孩子缺乏應有的耐心,對於孩子的調皮好動,表示不能接受,有時候會以孩子不聽話為由打罵孩子。更有些家長,經歷了一天的工作後,會把負面的情緒帶回家裡,傳遞給孩子,把孩子當“出氣筒”。這種陪伴真的如雞肋,孩子一天沒有見到家長,看到家長自然是興奮又開心,而家長不是,說不定還會給孩子澆一盆冷水。

所以說,家長有時間的話應該儘量多陪伴孩子,那種全身心的陪伴,不是那種家長看手機或者電視,扔一堆玩具給孩子的陪伴,而是能陪孩子一起玩玩具、做遊戲、講故事等的陪伴。家長能陪伴孩子的只有那麼幾年,等孩子慢慢長大,就會慢慢獨立,不再那麼依賴父母了。


春風化雨花草香


最近,我看了綜藝節目叫《奇葩說》

其中有一個辯題是:如果爸爸一週陪孩子不足12 個小時,就取消爸爸稱號,你支持嗎?

這個和您這個問題有點異曲同工了,是時間重要還是質量重要呢?

他們辯論的很激烈,個個才華橫溢,說的都挺有道理,但是換作你,你會怎麼對待這個問題?

時間跟質量都很重要,再好的質量如果沒有時間幫襯也會難以深刻。

我印象深刻的是顏如晶一番話。

她說:“孩子的人生,是一部連續劇,從第1集到第20集,他會慢慢改變。電視劇你不看,我們可以補,但是孩子的人生是補不回去的,1到20歲你不看了之後,你就永遠都看不了了。”

陪伴是這個時代最稀缺的,每個人都很忙,現實就是這樣,不是說質量不重要,質量也很重要,我的理解是:假如你每天陪伴孩子成長,但是孩子長大了,你沒有把該給他的東西給他,比如善良,正直,辨別是非的能力,這就去質量,他還小,你應該儘量充實自己,去幫助他。

對於這個問題,就像薛兆豐教授所說,親子關係最重要的不是時間的長短,而是陪伴的溫度。有質量的陪伴才是最重要的!


書讀千萬卷


為孩子創造更好的條件,更好的生活,一切都是為了孩子。


不管有沒有時間,我覺得陪伴孩子的時候都應該高質量,為了孩子的一切。


原因有三點:




1. 高質量的陪伴更有效。

現在“低頭族”太多,父母下班回到家,很多時候也喜歡把鞋一脫,東西一放,坐下來先玩玩手機,喜歡玩手機的人,更願意呆在家裡,想想,當孩子放學回來,你在沙發上看手機,孩子在客廳一個人玩玩玩具,你好意思的說,我在家陪伴孩子一晚上了嗎?






我和孩子爸爸就曾商量過,在孩子面前,都不玩手機,用心陪伴他,不然的話,孩子被耳濡目染,也嚷嚷著要玩手機就糟了!


很多家長都很頭疼孩子愛看電視。其實有一個很好的方法,就是父母陪伴孩子一起活動,可以讀書,戶外活動,玩遊戲等等,這些遠比看電視精彩,孩子一下就能被說動的。



2.高質量的陪伴帶來交流。

陪伴孩子,除了花時間呆在孩子身邊,更不應該錯過溝通交流。

有些孩子,雖然父母陪在身邊,但父母難得去參與孩子的遊戲,也不會去和孩子談心,更不會去覺察孩子的情緒,這種陪伴,會讓孩子把父母當成保姆和傭人,沒有用心的陪伴,就不能被孩子當成朋友。




3.高質量的陪伴給孩子更美的童年回憶。


如果有一天,孩子大了,回憶起自己的童年,想起來的就是爸媽常在家玩手機,或者只是在做家務或工作,沒有陪自己玩過,那是件多麼遺憾的事。








如果孩子一想到小時候,爸媽陪他玩遊戲時,爸爸撫摸著他的頭,鼓勵他,失敗後不放棄遠比得到第人一名更重要,回憶起來還能感受到,爸爸帶給自己的溫暖的力量。







回想起和爸爸爬山,自己騎在爸爸的肩上,爸爸象一個超人,給他滿滿的安全感;







回想起媽媽教自己做餅乾,有三角形,正方形,梯形,圓形,一邊學習圖形,一邊吃著自己做的巧克力餅乾,滿滿的成就感。


孩子金色的童年,需要各種體驗才感受得到,高質量的陪伴著他,就能讓孩子感受這份美好的感覺,還有父母對他的愛。





一想到孩子們在高質量的陪伴下,那綻放的笑容,還有什麼比這讓父母更欣慰的呢?孩子一下子就大了,我們應該珍惜孩子在身邊的日子,見證孩子的成長。



大家覺得呢,一起參與討論吧!



爬上樹的貓咪


我覺得對孩子的陪伴考核,既需要靠時間來培養,又要對孩子的生活教育質量有一個很好的保障才行,缺一不可。更重要的是陪伴,有時間應該多陪伴孩子,陪他們開心,陪他們去做一些他們喜歡做的事情,多教導他們為自己人生定一些目標,如何克服生活中所遇到過的一些困難,如何對自己有信心,有毅力,多去指導他們做一些對社會上有意義的事,當小孩犯了錯的時候,做父母的不應該靠責罵和動手打他,而是要極時的去勸導和開導他,讓他趁早改過自新,這樣對他是一種很好的教育。還有一點是,要多和孩子交流溝通,傾聽他們的一些心聲,多幫助他們去解決一些心靈上和學習上的壓抑,使他們很輕鬆,很快樂的茁壯成長起來。總之這些都是我的一些想法,希望大家能有更多更好的方法去陪伴他們,教導他們吧!


樂器之家


時間,質量都🉐️考核,但是我發現帶小孩子特不容易。我臨時帶我姐我妹的小孩幾天時間,一個跑東一個跑西,真心覺得,能帶好孩子健康成長,就是最偉大的。



地道家常話


以質量為準比較合適,因為你再陪讀時間長,沒有效果等於零。


東風78355256


時間的陪伴一定要有,但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心靈的陪伴,也就是讓孩子內心體會到家長一直在的。其實,無論陪伴與否,只要能培養並保持孩子積極向上的學習心態和健康陽光的性格,就好!


想念雨聲


質量,跟孩子在家待一天你玩一天手機那不叫陪伴,假如你陪孩子去爬山,回頭你問孩子記得那天媽媽陪你去爬山嗎?他肯定回答記得,你要問他你記得媽媽那天玩手機?他肯定回答你天天玩手機你說的哪天?


Justwant212606827


只要是陪伴自然需要高質量,完全放下手機和孩子打成一片,哪怕是幾分鐘的交流,也是有成效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