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昆再次反三俗,為什麼只有郭德綱被對號入座?

蔚地古堡


為什麼又是郭德綱

對號入座

我覺得

老郭根本就沒想對這個號

是吃瓜群眾

非給他對上號的

為什麼呢

就是說相聲的太少了

可能有人說

說相聲的人多了去了

就是你不知道

是呀

可我說的是

大眾都知道喜歡的

相聲演員太少了

不過

可能還有人說

大眾喜歡的也多了去了

對這一點

我也不想抬扛

只能說一句

這樣沒啥意思啊

再說反三俗

我覺著姜昆老師做的對

相聲可以通俗

但不能三俗

如果都靠葷段子

那就真應該反對和禁止了

這關鍵看要怎麼個度了

相聲可以通俗

否則就會跟歌劇們似的

高雅成小眾

那也沒意思了

如果那樣

人們聽個相聲

成了品位的象徵

沒準還能出來啥時該笑的攻略

要不人家都笑了

唯獨你不知道笑

顯得多不會聽相聲啊

其實

唐詩宋詞現在看著那麼高雅

當年無非就是個流行歌曲

好多還是妓女們傳唱的

文言文看著高深

不過也就是古人的"方言“而已

秦朝之前

人們聊天都是文言文

只是後來人們逐漸忘了罷了

再說相聲

咱得看這種曲藝出自哪裡

一提起相聲的歷史

人們自然會想起

北京天橋、天津三不管

這都是老百姓常去的地產

所以相聲就是應該讓老百姓喜歡

就該接地氣

也可以說是

源於生活,但別比生活高太多

如果高的太多了

好多人限於文化水平

欣賞不了

如非要相聲高雅

那得等普及了大學學歷

讓大夥都知道啥時該笑

好了

不扯了

再說相聲

我覺著姜昆老師反三俗

做的對

相聲就該傳遞正能量

而郭德綱

也是俗的可愛

大夥都喜歡他

俗的有趣

俗的新奇

俗的有深度

但也勸老郭

千萬別俗出負能量

那就不好了

反正至今我還沒聽過他不好的相聲

可能是我聽的少吧

最後再說一句

不管是姜昆反三俗

還是郭德綱說相聲

都是好事啊

幹嗎非要把他們往一塊兒領呢

怕打不起來嗎

還是勸老少爺們

省省心吧


羞澀夫


在剛剛結束的曲協會議上,中國曲藝家協會主席姜昆再次提出反三俗的倡議,在會議姜昆表示“文藝承擔著認知,教育,審美,娛樂,宣傳的功能,除了娛樂大眾以外,還有許多其他的重要功能”,也表達了文藝工作發展過程中不能為了迎合觀眾而去創作內容,節目內容更不能低俗低趣味,並點明批評了娛樂圈中男演員女性化表演。



可以說,姜昆此次發言的內容很多還是比較貼合網友所希望的,而且反“低俗、庸俗、媚俗”內容確實是當前文藝工作重中之重的內容。



只不過,儘管姜昆的出發點是不錯的,可是因為先前姜昆曾為了抵制郭德綱和德雲社也提出過“反三俗”,而此次姜昆再次提出“反三俗”,不少網友很容易想到的就是姜昆是為了再次打擊郭德綱和德雲社來提出“反三俗”的。



姜昆提出“反三俗”已經不是一次兩次的事情了,每次提出“反三俗”之後也沒見到有什麼進展,文藝界那些抗日神劇、男星接近女性化的表演作品層出不窮,這也表明姜昆這個“反三俗”有點兒雷聲大雨點兒小的意思。



此外,儘管郭德綱為了養活自己德雲社的成員,將相聲創作越來越貼合群眾喜好,也將德雲社商業化,可以說郭德綱和德雲社在姜昆等主流相聲演員心目中就是“三俗內容”,但是,在每次提出“反三俗”之後,郭德綱和德雲社都可以平平安安度過,由此可見,郭德綱和德雲社儘管內容比較俗,但是並不再“三俗”之列。



而且,如今以一己之力挽救相聲界,成為當今相聲演員第一人的郭德綱對於姜昆再次提出”反三俗“內容並不以為意,畢竟這些年郭德綱愈加成熟,也不會為了單純為了逞口舌之快公然反駁,造成德雲社和自己再度陷入困境。



最後,值得一說的是,如果文藝界按照姜昆再次提出”反三俗“言論進行整改的話,相信文藝界可以迎來煥然一新的面貌,但是如果還只是雷聲大雨點小的話,姜昆想必會再次成為笑柄。


拾憶物語


作為一個資深的相聲愛好者,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姜昆在最近又在提倡反三俗,其實我覺得其實並沒有錯,因為三俗確實是不能被社會所認可的。雖然姜昆在反三俗,但是不代表姜昆就不三俗,更不代表姜昆就是一個謙謙君子。姜昆和師勝傑先生是完全不能相比的,不管是才華還是品德上。

郭德綱是現在相聲界的中流砥柱,郭德綱的德雲社如今就是主流相聲社團。所謂的主流,根本就沒有像樣的作品,相聲差點敗在了他們手上,而郭德綱的德雲社,20年大慶,一年之內,幾千人商演舉辦了111場,小劇場更是演了3000多場,可見德雲社的活躍程度。而郭德綱也曾經在相聲節目中,闡述過自己的觀點,認為什麼主流什麼非主流?應該大家擰成一股繩,把相聲說話,對得起祖師爺。即便郭德綱多次受到同行的排擠,但是仍然在臺上有一個豁達的胸襟,我覺得德藝雙馨稱讚他,並不為過。

我覺得,姜昆再次反三俗,其實郭德綱並沒有對號入座,而是相聲界的明星實在少的可憐。苗阜王聲紅了兩三年,硬功底沒多少,最後也和姜昆站在了一起。其實相聲這種小劇場,就像一群年輕人的聚會,認真你就真的輸了。曾經姜某人,詆譭郭德綱,你道德有問題!就是這樣一個人,現在卻肩負起了弘揚民族文化,振興相聲藝術的重任。

好啦,感謝大家的支持和關注。


網遊魅力達人


三俗反的沒毛病,郭德綱一天到晚我媳婦還沒吃水煮魚呢,我媽還沒吃京醬肉絲呢。有什麼看頭,全是些民間的大白話,笑笑過後沒什麼可思考的東西。反觀姜昆老師,老虎洞那個段子,雖然說了幾十年了,但是教育意義還是滿深刻的,告訴孩子們去動物園看老虎要小心,多好。\r我雖然沒見過我爺爺,但是我覺得我爺爺一定更喜歡聽姜老師的相聲,這陣子我抓緊掙錢,爭取早日包個專場讓姜老師下去給我爺爺說說相聲,講講人生哲學。


首席膈應官


相信如果只是反三俗,這也沒什麼好爭議的。郭德綱承認自己俗,但只是“通俗、風俗、習俗”而非三俗(低俗、媚俗、庸俗)。此次曲協會議同時提出了一些具體現象給予批評,例如:“有的曲藝從業者以觀眾愛看為擋箭牌,甚至認為一味的迎合觀眾就是接地氣,這就是沒有深入生活的表現(李丁的發言)。”下圖為大致內容:


這不但與郭德綱的理念產生了分歧,更與大部分網民也產生了分歧。很多觀眾聽相聲不就是圖個樂呵嗎,不管這說法是誰說的都沒什麼問題,非要上綱上線的去討論批判,筆者認為這是浪費此次會議的資源。大禹治水在於疏,越堵水越大這個道理不難理解。請問自從2006年姜昆反三俗聯盟至今,歷經12載收效幾何?反觀德雲社卻越來越火。主流歌壇排擠刀郎,刀郎卻越來越火。《鬼子來了》雖不能上映,豆瓣卻9.2分,本來想打壓無形中卻變成了一種“宣傳”(從某種意義上說又宣傳了郭德綱一次)。不知道姜昆的相聲要說給誰聽?難道不是給觀眾聽嗎?要想告訴觀眾誰的作品更好,那就比作品。不是一喊口號自己的作品就好看了,這隻能起到更讓人更討厭的作用。要用作品說話。

為什麼姜昆的發言,似乎只有郭德綱被對號入座?把問題反過來說,郭德綱的段子《我要反三俗》為什麼只有姜昆被對號入座呢?這其中是因為二人具有代表性,如果我說反三俗說的是燒餅,這沒有任何說服力啊。那麼劇場相聲該不該反三俗呢?我們來看看馬志明黃族民和說的《品酒師》,這就是標準的劇場相聲,其內容不亞於郭德綱,筆者認為:大家哈哈一笑挺好,也無傷大雅挺有意思的。


姜昆的這次會議,如果是針對主流或電視相聲來說,完全沒問題。

筆者認為:90代末之所以相聲沒落,完全是主流相聲演員無憂患意識所致。雖然也會去劇場走穴(商演),但不是以觀眾喜歡為主,觀眾喜不喜歡聽那是觀眾的事(相聲演員稀缺資源),人家照樣吃飯。為什麼郭德綱相聲火,郭德綱就怕觀眾不愛聽,就怕觀眾下次不來了,所以稱:觀眾是衣食父母,與其主流相聲形成鮮明對比。相聲市場化今後會是一個趨勢,市場是真正考驗藝人的生存能力。有了龐大的市場做支撐,隨之而來的就是電視上,精品相聲也會增多。優勝劣汰逐步培養憂患意識,這才是良性循環。


其實郭德綱在電視臺說的相聲,也挑不出什麼毛病。姜昆要是靠著劇場說相聲為生,估計也高雅不了哪去。而卻姜昆今年在香港演出時,一反常態也穿上了傳統大褂,不要小看相聲演員穿大褂這事,這也可是郭德綱一直在保持的習慣。改革開放後大部分相聲演員都不穿大褂演出了,其中包括姜昆、馮鞏、牛群、馬季等等。導致我第一次看郭德綱相聲時,覺得郭德綱穿大褂有點過時了。

可如今我看到不穿大褂演出相聲的,覺得都不夠專業(不得不佩服郭德綱的影響力)。
筆者希望曲協的這次會議,姜昆只是針對電視相聲所提出來的要求,不希望是針對的德雲社。不知大家如何看呢?


明辨是非123


老郭說他的相聲是通俗而不低俗,討厭老郭的網友說他搞混了通俗的含義他就是低俗。

我一直是很喜歡這種“俗”的,一些屎尿屁的梗也覺得很有意思,但因為我口味很重,看恐怖片吃飯也ok所以無法切身體會那些接受不了的人的想法,於是我去百度了。

通俗:淺顯易懂,適合或體現大多數人的水平。個人認為大多數人,還是需要每天接觸屎尿屁的吧…… 低俗的百科太長了,大概指的是一些不合法的和教唆人學壞的和se情的等等,知道明確定義才明白部分網友太扯了,這都算低俗也是沒誰了。不合法肯定沒有,讓人學壞……那如果聽相聲就能學壞那接觸什麼都好不了,至於開車,還真沒什麼,都不如年輕相聲演員說的明顯。


溫存o149


啥也不會說,我是種地的,從小聽侯寶林,馬三立的相聲,十多年前開始關注郭德綱,至於那個姜昆是誰,我不知道,什麼叫三俗我也不明白,只是喜歡郭德綱愛說實話,他的相聲題材在很多地方都有體現,西遊記,唐僧靈魂人物手不能提,肩不能擔,還不認識路,取經這麼大的任務為啥他做領導,因為他是如來佛的二弟子,好事不能落在外人手裡,姜昆是誰的手下咱不知道,我們這裡有個放羊的人,聽說他哥哥當了大官,馬上當地政府就把他的羊給處理掉了,然後他就被任命一個開發區的小頭目,據說這羊科長好像不識字,這是鄉土人情,也是入,鄉,隨俗,這不俗嗎???。別沒事反他母親的俗了,郭德綱偷稅了嗎,郭德綱有緋聞嗎!郭德綱唱的戲,姜昆你會一句嗎,我看姜昆就該去伺候乾隆,,,,


大聰164030476


只因為郭德綱太火爆了!如同當年李谷一的氣聲發生法,因一曲《鄉戀》被老一代封殺,他是新生派相聲的頭鳥,姜昆肯定先拿他練,震懾後面的後起之秀!

郭德綱說相聲就如同哥們在聊天,沒啥遮遮掩掩的,偶爾的一句及時幽默,來的是那麼隨意,真的和喝白開水一樣自然舒服,也可以冠之以平民相聲的“相聲哥”稱號。

聽他的相聲——有喝茶搖蒲扇的悠然悠哉的感覺。

聽他的相聲——有返晡歸真的意境。

聽他的相聲——有隨遇而安的愜意。

其實姜昆和郭德綱有年齡上的代溝,八十年代和兩千年代的演員,本身就有精神境界和喜好的不同,或許是出於本能的排斥,可能姜昆並無太多想法。

現在是經濟社會,說啥似乎都有道理,每個人都不傻,迴避這個話題或許是最明智的。

“國色天香”般的藝術,可能再也聞不到它的芬芳了!但郭德綱是個例外!他的相聲不俗也不雅——正好!




吻我的陽光


文化底蘊什麼叫文化底蘊?,能不能請姜領導拿出個標準來,什麼叫三俗?能不能請姜領導給個精準的尺度?話要說透,理要挑明,才能真正給人以方向和目標,講大話空話帽子滿天飛的時代早己過去,姜領導能不能搞個國內外巡迴商演也弄個一票難求,打個有文化底蘊的樣,用事實說話,用行動證明,你就是一面旗幟,你就是燈塔,你就是標杆,不比整天開小會說些假大空酸不拉幾話更有說服力嗎?!


風影飄飄蕩蕩you悠悠


老郭的相聲早期真的很低俗,成天拿于謙開刷,要麼就拿他媳婦,關鍵是觀眾愛看,喜歡,好這個。

現在眾觀相聲界,老郭的實力無人能撼動,加上于謙的好脾氣,好財力,樹大招風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