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棚改項目即將喊停?是謠言還是新政策?

2019棚改項目即將喊停?是謠言還是新政策?

近日有關棚戶區改造新模式的新聞紛紛出現,

12月4日有媒體報道:在2019年的棚改計劃中,政府購買棚改服務模式將被取消。具體而言,對於新開工的棚改項目,不得以政府購買服務的名義變相舉債或實施建設工程,而是要求以發行地方政府債券方式(棚改專項債)為主進行融資。

近年來棚改工作取得顯著成績,過去8年已使8000多萬住房困難群眾“出棚進樓”,既改善了民生,也帶動了有效投資消費和去庫存。但是棚改這事,也相應的產生了很多其他的影響。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推高了三四線城市的房價,同時還加大了地方政府的財政赤字。

其實,一直有聲音稱政府購買棚改服務模式將被取消,叫停也早有徵兆。早在今年10月,國務院就曾經提出商品房庫存不足、房價上漲壓力大的市縣,要儘快取消貨幣化安置優惠政策。

之所以叫停政府購買棚改服務模式,一方面,是由於目前棚戶區改造多數都是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來籌資,地方政府債務增長過快引起了警惕。採用地方政府債券來融資能夠起到遏制隱性債務規模增加的作用。另一方面,經過最近幾年轟轟烈烈的棚改之後,棚改存量已經大幅下降。

2019棚改項目即將喊停?是謠言還是新政策?

據相關材料顯示:到2018年,棚改存量數據剩下1027萬套,預計到2020年棚改存量就會僅剩107萬套了。所以接下來的棚改規模會逐漸收縮,改造目標也會相應降低。

棚戶區改造的範圍:1、城市棚戶區 2、國有林區棚戶區和危舊房 3、國有墾區危舊房 4、中央下放地方煤礦棚戶區改造 5、建制鎮 6、2013年《住房和城建建築部關於做好2013年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的通知》進一步明確將部分城中村改造項目也納入了棚戶區改造範圍。

所謂棚戶區,簡而言之,就是一些“髒亂差”的住宅區,但事實上並非如此,我們接到過很多當事人的諮詢:“我們這裡環境好,房子建的也不差,為什麼說我們是棚戶區?”其實這是一些拆遷方慣用的手段,減少審批手續,簡化徵收流程,降低拆遷成本。

2019棚改項目即將喊停?是謠言還是新政策?

那棚戶區改造到底什麼程序是合法的?

因為棚戶區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棚戶區很可能同時存在集體土地和國有土地兩種性質的土地。

棚戶區改造如果同時涉及集體土地的徵地和國有土地上房屋的徵收的話,是採取不一樣的徵收流程。

國有土地上房屋的徵收流程主要依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簡稱“590號令”)。

1、 徵收部門對於此次徵收的公益性以及徵收的必要性召開論證會進行論證。

2、 徵收部門對於徵收範圍內的房屋進行實地調查。

3、 對徵收補償方案組織論證,並向公眾徵求意見。

4、 進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製作評估報告。

5、 落實徵收補償費用,在討論房屋徵收決定時該費用應當足額到位、專戶儲存、專款專用。

集體土地上房屋的拆遷流程主要依據《土地管理法》及實施條例。並且較國有土地上房屋的徵收流程更為複雜。

1、發佈預徵地公告

(1)發佈機關:市縣級國土資源部門。

(2)公告內容:擬徵地用途、位置、面積、補償方式、安置途徑等。

2、徵地調查

(1)調查機關:市縣級國土資源部門。

(2)調查內容:擬徵土地的權屬、地類、面積以及地上附著物權屬、種類、數量等現狀。

(3)確認調查結果。市縣政府地政部門應與土地所有權人、使用權人三方共同確認調查結果。

3、發佈徵地公告

(1)發佈機關:市縣級國土資源部門。

(2)公告內容:批准徵地機關、批准文號、徵收土地用途、範圍、面積以及徵地補償標準、農業人員安置辦法、辦理徵地補償的期限等。

這時候就可以正式開始徵收程序了。

4、擬訂徵地補償安置方案

(1)擬訂機關:市縣級國土資源部門。

(2)方案內容: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青苗補償費、附著物補償費等事項。

5、確定徵地補償安置方案並實施該方案

(1)確定和批准機關:市、縣政府(並報省國土資源部門備案)。

(2)組織實施機關:縣級以上國土資源部門。

無論網上新聞消息是否可靠,棚戶區改造都要按照合法流程進行,按照合理標準補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