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火爆的背後:“馬太效應”漸顯 有的已開始收穫

ETF大熱:誰是贏家?

相對低迷的2018年基金市場,有一類基金逆勢崛起,下半年乃至全年,公募領域最熱的關鍵詞非“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莫屬。今年以來險資等機構率先進入大舉買入,散戶隨之加入搶購潮,時至年底ETF依然大熱不減。

2018年註定是ETF創造紀錄又不斷打破記錄的一年。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5日,已上市的ETF數量為185只,其中今年新增數量達到30只。ETF基金總規模達到6500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200億元,“百億ETF”陣容已達到13家,其中規模最大的華夏上證50ETF最新規模為413億元。

火爆的背後,作為主角的公募基金,有的正在收穫前幾年佈局的碩果,有的正在迎頭趕上增加指數、行業的跟蹤內容。2018年已進入尾聲,即將到來的2019是延續今年的火熱之勢還是風格切換?哪些指數迎來新的爆發機遇?時間會給我們最好的回答。

ETF的微觀世界

2004年12月30日,華夏上證50ETF成立,這是國內第一隻ETF,距今已經走過了14個年頭。此後十幾年,ETF品種不斷拓寬,開始出現不同的主題、行業、債券、跨境等ETF新產品類型。

今年整體資本市場處於低迷時期,ETF卻迎來了逆勢增長。根據申萬宏源的統計,三季度淨流入207億份,其中寬基ETF份額流入最多,華安創業板50ETF、易方達創業板ETF三季度流入均超過40億份。

招商上證消費80ETF基金經理蘇燕青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今年以來ETF份額增長最多的創業板類,前10個月合計增長340億份,其次是中證500ETF、滬深300ETF,分別增長70億份,上證50ETF亦有60億份的增長。

在蘇燕青看來,ETF的火爆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監管與資本市場的逐步放開提高了市場有效性,且今年以來A股整體特別是中小創類在內外部因素的影響下調整幅度相對較大,整體估值處於歷史底部區域,調整時間也持續近一年時間,A股整體的配置價值出現。

二是從ETF的需求端來看,保險公司是需求的主力,證券公司也積極參與,個人投資者抄底的意願也較足;三是分級基金在資管新規中明確到2020年底不得存續,原來在市場底部場內使用分級B端基金博反彈的一部分投資者亦轉移到場內ETF中。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當前我國ETF市場呈現爆發式增長,但在基金領域ETF仍然處於“小眾”地位,並且發展不均衡。根據申萬宏源的測算,國內ETF佔比僅為3.14%,其中儘管股票ETF數量佔比接近80%、規模佔比超過50%,但貨幣ETF規模佔比高達41.66%,其他類型的ETF還處於起步階段。

誰是弄潮兒?

據第一財經記者不完全統計,現有的185只ETF共有30家基金公司佈局其中,數量多的基金公司如南方、廣發、易方達等每家有近20只,佈局時間都相對較早,先發制人。

當前,ETF在爆發增長中開始顯現“馬太效應”,成立早、規模大的幾隻明星產品優勢明顯,資金也越發向這些頭部產品集中。規模最大的華夏上證50ETF就是成立最早的一隻,規模排名前十的ETF多數都已經運行五年以上。

也有基金公司在2018年開始發力追趕,今年以來已經上市的ETF多達30只,數量上呈現爆發式增長。以平安基金為例,2018年以來已經發行了4只ETF,合計發行規模37億元,是2018年ETF發行數量最多的基金公司。

平安基金ETF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加大力度佈局ETF,看好的是爆發背後的深層邏輯和原因——ETF的分散投資、清晰低成本、高流動性,認為指數投資的發展窗口正逐步拉開,未來會有更多的資金從主動基金流向ETF。

大多基金公司也有在未來加大布局ETF的計劃,從無到有、從局部品種到多行業、主題、類型覆蓋。蘇燕青表示,招商基金當前僅有消費80ETF和深證TMT50ETF兩隻行業類ETF。放眼未來,隨著中國資本市場開放程度和機構投資者定價權不斷提升,指數管理型基金已經迎來較好的發展期,而ETF因其特有的優勢,將在指數基金中獲得更為廣泛的客戶基礎。

在招商基金未來的ETF計劃中,首先佈局寬基ETF,主要考慮隨著機構投資者的入市,寬基ETF的需求未來將更大;其次將考慮增加跨境與Smart Beta類ETF的佈局,未來全球資產配置的思路越來越重要,對海外資產的配置需求將越發緊迫,而對於目前逐步被市場認可的Smart Beta類ETF,為投資者提供了多樣化的配置標的,應在其發展初期緊跟佈局。

展望2019年的ETF市場,平安基金ETF相關負責人表示看好債券類別ETF。除了當前正在發行的活躍國債ETF之外,證監會網站顯示,平安基金還有10餘隻產品正在報批流程中。

蘇燕青認為2019年的ETF市場仍然是寬基指數的天下,“一方面寬基指數ETF的需求更為穩定,在市場底部配置寬基的意願也相對較足;另一方面寬基指數對應的衍生品也更為全面,標的指數期貨或者標的ETF的期權促進了對應ETF的規模增長,未來若交易所將深證100ETF期權推出來,預計深證100ETF將有可能規模出現大漲。在市場底部,對於彈性較高的行業,如券商,未來亦有較大可能出現規模增長的機會。”第一財經

ETF火爆的背后:“马太效应”渐显 有的已开始收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