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中的的“混聲”技巧,唱高音的獨門祕籍

歌唱中的的“混聲”技巧,唱高音的獨門秘籍

所謂混合聲就是真聲與假聲的混合。在我國戲曲中稱之為真嗓與假嗓的混合或大本嗓與二本嗓的混合。其實,根據人體歌唱發聲的客觀規律,任何一種正確的歌唱方法,包括美聲唱法、中國的民族唱法和戲曲、曲藝唱法等,唱出的聲音都應該是混合的。

混合聲在我國民族唱法以及傳統的戲曲、曲藝唱法中也經常應用。許多有成就的民族聲樂歌唱家和戲曲、曲藝表演藝術家,在嗓音的使用上無一不重視對混合聲的運用,並取得了豐富的經驗,獲得了理想的演唱效果。

混合聲之所以是歌唱的理想聲音,是因為它不但具有真聲的明亮、堅實,又具有假聲的圓潤、柔和以及豐富、集中的高位置共鳴。真假聲結合的混合聲,不但有利於協調、統一的整體歌唱狀態的建立,而且,能使歌唱音域寬廣,歌唱聲音圓潤、靈活優美,富於表現力和感染力。

歌唱中的的“混聲”技巧,唱高音的獨門秘籍

混合聲,由於是真、假聲的混合,並隨著聲音的離、低變化而調整其真、假聲的比例,因此,歌唱時,聲音比較連貫、統一,沒有明顯的聲區界限和換聲的痕跡,聲音上下比較貫通。混合聲,由於具有充分的真聲色彩,比較接近我國民族語言特點和咬字、吐字規律,因此,運用混合聲演唱比較容易做到吐字的準確和清晰,達到字正腔圓的演唱效果。

混合聲中,真、假聲應隨著音高的不同變化而不斷地調整其不同的比例。唱高音時,假聲的成分相應增多,真聲的成分相應減少,為高音的演唱提供了有利條件,有利於克服高音演唱中的困難,尤其對於克服男聲高音演唱中的困難。會起到十分有效的作用。唱低音時,在保證聲音高位置的前提下,相對增加真聲的比例,加強真聲的色彩,聲音就能下得來,就能獲得良好的胸腔共鳴。

歌唱中的的“混聲”技巧,唱高音的獨門秘籍

唱出既堅實、寬厚又富於髙位置的低音來。這對於解決女高音的低音區聲音空虛、暗淡的毛病,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方法。在混合聲的訓練中,一般多采用i(衣)、yu(迂)、u(烏)等母音進行練習。除此之外,有的還可以運用“小哼鳴”練習,體會假聲的位置。

混合聲的練習,可以根據不同歌唱者的具體情況,採用靈活的練習手法,有針對性地解決每個人所存在的問題。但是,不管採用什麼練習方法,在最初的基礎訓練中,控制好聲音音量,科學地運用好發假聲的意識和狀態,保持假聲的位置,都是必須盡力做到的。只有這樣,才能獲得理想的混合聲效果。

下面,給大家分享一條發聲練聲曲,大家認真練習:

歌唱中的的“混聲”技巧,唱高音的獨門秘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