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27岁青年,婚礼变葬礼,用生命唤醒美国华人的抗争

我们今天要说的故事主角——陈果仁,对于现在的华人尤其是美国华人可能只是历史了。可是这样一个年轻人,在20世纪70-80年代的历史潮流中,却用自己的生命点燃了华人的热血。

一位27岁青年,婚礼变葬礼,用生命唤醒美国华人的抗争

陈果仁简介

陈果仁(Vincent Jen Chin),是第二代华裔,父母均来自中国广东,在底特律郊区经营中餐馆,若干年前父亲病逝。陈果仁在美国读书长大,毕业后在底特律一家汽车制造公司作设计工程师。1982年,陈果仁27岁,预定于当年6月28 日结婚,几百名亲朋好友被邀出席盛大的婚宴。

一位27岁青年,婚礼变葬礼,用生命唤醒美国华人的抗争

故事——婚礼变葬礼

1982年6月19日,即将结婚的陈果仁携两位好友到底特律一家酒吧喝酒庆祝即将脱离单身,坐在他对面的白人汽车工人艾班斯父子(Ronald Ebens及其继子Michael Nitz),以为陈是日本人,便嘲弄陈,使用了大量侮辱性的种族字眼,并指责日本人夺走了他们的工作。双方发生口角,进而发生打斗,之后陈和朋友离开酒吧,埃斯本父子则开车追上陈,并取出棒球棍,由尼兹抱住陈,艾班斯手持棒球棍击打陈头部,在警察上前制止时,犹豫了一下才住手。四天之后,陈果仁不治身亡。6月28日原定的婚礼改成了他的葬礼——很多朋友还未获悉噩耗,依然盛装前来。

一位27岁青年,婚礼变葬礼,用生命唤醒美国华人的抗争

美国华人伸冤无门

案件送到法院,法庭认为适用控辩交易原则,即嫌疑人承认较轻罪行,检察机关即放弃对其较重罪行的指控。在Wayne County地方检察官“无暇”出庭且并未请证人出庭的情况下,底特律所在的Wayne County 州法院法官CharlesKaufman轻判白人父子过失杀人,缓期三年,罚款3,780元,当庭释放。在被问到为什么使用控辩交易时,法官很生气的说,我一天要判五十件案子,一个月一百五十件,一年一千五百件,根本没有时间去调查。

这一比驾车不慎撞死人的罪行还轻的判决激怒了亚裔社区,在百人抗议后,Kaufman坚持原判。随后,底特律华人律师黄星华(RolandHwang)和陈绰薇(Lisa Chan)及华裔作家谢汉兰(HelenZia)组织起“美国公民正义会( American Citizensfor Justice)”在全美国掀起了抗议和自救的运动。

一位27岁青年,婚礼变葬礼,用生命唤醒美国华人的抗争

此后在日裔议员诺曼峰田(Norman Mineta, 后曾任美国交通部长)的大力协助下,联邦政府介入。美联邦司法部成立21人的大陪审团对此案进行听证审理。经过调查,大陪审团向底特律联邦法院提出公诉。

1984年6月28日,大陪审团裁决艾班斯罪名成立,判处25年徒刑,其继子尼兹无罪释放,并指示尼兹要接受戒酒治疗,艾班斯签保两万美元后获释。艾班斯和他的继子尼兹没有在监狱渡过一天。不久,因法律上的技术问题,判罪被推翻,判令重审。1987年5月1日大陪审团推翻1984年6月28日的判决,认定凶手没有任何种族动机,改判无罪释放。1987年7月30日,辛辛那提邦法院经10名白人和两名黑人组成的陪审团裁定白人父子无罪,指出袭击无种族动机。年底,在对艾班斯的民事诉讼中,法庭批准了一项协议,艾班斯同意赔偿陈果仁家属150万元。但这个47岁的被解雇工人艾班斯无固定职业,要他支付巨额罚款,似乎是绝不可能的事情。

一位27岁青年,婚礼变葬礼,用生命唤醒美国华人的抗争

唤醒美国华人以及亚裔的抗争

陈果仁事件大大改观了人们对于『仇恨犯罪』的看法,引起了美国全面的泛亚裔运动,来自不同国家的亚裔移民,首次联合起来推动亚裔权益,第一次促使各个不同亚裔社区形成一致的声音,在争取美国亚裔独特的身份认同和公正待遇的过程中有着不凡的意义。

虽然,陈果仁事件不能说直接导致了美国《排华法案》的废除,可确实可以视作一个重要的起点,是美国华人及其亚裔为自身权力来不懈努力的象征。

一位27岁青年,婚礼变葬礼,用生命唤醒美国华人的抗争

在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推动下,1943年12月17日,有着61年历史的《排华法案》寿终正寝,华人在美国的正式身份得以确认。

又经过美国华人得不懈努力,终于美国参议院2011年10月6日晚以全票通过一项法案,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排华法案等歧视华人法律表达歉意。推动法案通过的华人领袖7日表示,这一法案通过为美国华埠了结了百年耻辱,带来了迟到的公正。

一位27岁青年,婚礼变葬礼,用生命唤醒美国华人的抗争

而故事的主人公也终于得到了应有的正义,2011年由曾为奥巴马总统助选的媒体工作者陈国材(Curtis Chin)制作完成纪录片《陈果仁是谁?》(Vincent Who?)影片通过对包括当年陈果仁事件中主要活动人士Helen Zia,美国亚太裔法律中心创办人Stewart Kwoh,加州平等委员会主席赵美心(JudyChu)、知名华裔新闻记者凌志慧(LisaLing)等众多各界亚裔人士的访问,试图探究陈果仁事件如何成为一个完整意义的『美国亚裔』族群形成的催化剂。对于美国社会曾经并且现在仍然存在的对亚裔的歧视与不公正待遇,每个社区成员或多或少都有感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