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南岸一條老街正在打造時光隧道

重慶南岸一條老街正在打造時光隧道

南岸又一條老街正在改造中!它就是南山風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黃桷埡老街。

老街依山勢逐漸上升,屋舍高低錯落,卻又各有不同。嚴實的屋頂覆蓋著手工青瓦,外牆有實木裝飾的窗欞和立柱,顯得古風古韻。其風貌改造工程的藝術設計,由四川美術學院的黃耘工作室操刀。

黃桷埡老街原本是老舊住宅區,因基礎設施落後、房屋年久失修,修繕工程啟動前,住用安全隱患較大。為解除房屋安全隱患,留住這難得的山城記憶,本次風貌改造採取對C級危房進行修繕加固,D級危房拆除重建。改造期間,原住民基本上可以一直住在裡面。

重慶南岸一條老街正在打造時光隧道

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資料)

對於可修繕的危房,修繕工匠們給既有的房屋撐起一把“傘”,既不增加房屋承重,還能起到加固的作用。而所見的鋼柱,已被工匠們巧妙的進行了裝飾,變成了油亮的深色實木立柱,與小樓建築融為一體。這種施工方式在重慶老建築修復中很少見,據說有“傘”保護的屋頂,至少可以解決10年的漏水問題。

老街向前延伸,從白牆黑瓦古風古韻,過渡到高挑簡潔的現代新中式風格。這是黃桷埡老街特意為遊人準備的“時光隧道”,修繕後建築風格的過渡,象徵著這條老街的過往和變遷。而老街重點修復的古建築中,也包括三毛故居和李奎安故居,本次修繕工程遵從一個修復原則,便是儘量保留有使用價值的材料。除非木材朽壞,否則不輕易替換。

重慶南岸一條老街正在打造時光隧道

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資料)

據瞭解,黃桷埡老街的風貌改造,啟動於2016年。根據《黃桷埡老街修繕改造記》有關記載,該修繕工程不搞大拆建,以民居建築原貌修繕為主、少數歷史建築還原為輔,除D級危房拆除重建之外,其餘一律保留原建築。2017年上半年,老街完成了地下管網改造,實現了雨汙分流和地上管線下地,即消除了“蜘蛛網”。同時,全面升級改造了供水供電供氣等系統。2017年下半年至2018年,分期分批對原有建築進行傳統風貌改造,對李奎安故居、三毛故居等歷史建築進行了保護性修復,按照原地原貌修復。

該修繕工程整體採取分段招標的形式,共7個標段。目前,已完成全部工程量的60%左右。很快重慶又一老街將換新顏重現,重慶又將增加一處打卡聖地!

來源南岸區政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