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讓潘長江和馮鞏上春晚,換成趙本山和郭德綱上去好嗎?你怎麼看?

Soso84001552


筆者是個標準的80後,確切的說是85後。小時候還沒有互聯網、更沒有智能手機,所以沒什麼娛樂,但是就盼望著過年。每到過年一家人守在電視機前看春晚是必不可少的。

春晚看誰呢?當然是本山大叔和馮鞏的相聲(後期是他的小品、相聲劇)。你的問題不讓潘長江和馮鞏上春晚,本身不是你我能決定的,得看春晚導演的決定,當然他也得尊重民意。潘長江的小品也陪伴了小編整個童年,也是不錯的喜劇演員。郭德綱作為近來最火的相聲演員,口碑自然不用說。也獲得了80後的喜愛。這幾位如果同時上春晚,給觀眾帶來更多的歡樂和笑聲那最好了。


周杰倫的周邊故事


往往聽到“我想死你們了”這句話,就知道馮鞏來了。以前春晚看趙本山,現在春晚看馮鞏,不得不說,馮鞏在春晚中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的。但是話說回來,個人認為,潘長江的表現卻並不盡如人意,比起“毒舌”蔡明更是差了一大截。

而趙本山,雖然民間流言不斷,但每次春晚,總是讓觀眾捧腹大笑,其包袱也是用得恰到好處,自宣佈退出春晚後,依然還是有很多觀眾留戀,希望能重返春晚舞臺。郭德綱作為相聲界大佬,從平日說相聲和《相聲有新人》這檔節目中,不得不佩服其基本功的紮實,但是方法太老套,段子營養含量也不高,所以個人認為,春晚還是不太適合他。

如果一定要在郭德綱和趙本山與潘長江和馮鞏之間做選擇的話,個人還是傾向於潘長江和馮鞏,當然,趙本山和馮鞏我覺得才是最佳選擇關於這個,你怎麼看呢?


Sevn思文


據我所知,潘長江,馮鞏今年上春晚那可能性依然很大。這兩人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春晚釘子戶了。


趙本山和郭德綱今年再上春晚的可能性依然不大。這幾天網絡上有人發聲:請潘長江不要再上春晚了。潘長江的回應似乎也不很高興。


我覺得春晚還是要改改,順應當下新時代。那些多年不變的老臉確實應該換一換,大換血也是有必要的。縱觀這幾年央視春晚的改革路子都不是很大。主要是導演怕冒險,受到的限制也很多。

其實春晚對大家來說都是當成伴隨性的觀看了。一邊看春晚,一邊玩手機,或者根本就不看春晚,已經成為年三十中的一景。

不破不立,如果還是沿著過去的老路子,春晚真的要為雞肋了。。。你們覺得呢?


娛樂也江湖


反正馮鞏潘長江我是看厭了。趙本山是百看不厭。你的建議很好!


飄飄又蕩蕩


啥意思?中國演藝界就沒有好人了一個城市流氓郭德綱,一個農民流氓趙本山,潘長江應該給流氓跟班的。這幾個就是當下悲哀的時代造就個它們,成了人物了。可它們給文藝,給這個時代貢獻了什麼?時下講正能量的今天還提它們讓這個社會還有正道嗎?


8771201


馮鞏的演技還是很好的,潘長江不咋滴,郭德綱的水平連個邊也沾不上。趙本山不在春晚上演出,收視率大大的降低,記得早一、二年,等春晚要結束了,還看不到趙本山的小品,大過年都在罵娘。


靜思103342262


你好,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潘長江今年不知道怎麼了,怎麼還沒到春晚的時間就已經屢次登上熱搜榜了。還記得當年《過河》嗎?那可是至今廣為流傳的經典曲目。還在為《舉起手來》哈哈大笑嗎?那裡面如果沒有我們的潘長江老師你還能笑出來嗎?

馮鞏老師,你當年和牛群合作的相聲如果一直堅持下去,那現在還有郭德綱于謙什麼事呢?演上小品就是開場白“我想死你們了”。咱能不能換一點新鮮的詞語呢?

郭德綱現在中國相聲的代表人物,也是把相聲這門藝術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峰。今年更是在東方衛視《相聲有新人》裡面當起了導師。可是年年春晚也難得見他出現一次,他的罵名也不比潘長江老師少。

趙本山,趙本山,趙本山。對,大家沒有看錯,我也沒有卡碟,這個名字可以說在我們中國是家喻戶曉。不管是他把春晚收視率記錄打破,還是他高調的買了私人飛機。那一樣他都是獨一無二的。年年觀眾盼望他迴歸春晚,年年都已失望告終。今年,我看懸。

以上純屬個人看法,歡迎批評指正,歡迎關注留言轉發。我是“第二次加油”




第二次加油


別讓這兩靠黃,俗段子發家的人上春晚禍禍人民群眾了!留下點淨土給大家吧!如果非要請,就請陳佩斯,朱實茂上春晚舞臺!全國人民都會舉雙手贊成!這是人民群眾的要求!陳佩斯上春晚,收視率會非常的高!陳佩斯才是人民群眾最喜歡的小品演員!我們拭目以待!滿懷希望歡迎陳佩斯上二O一九年春晚!


用戶167695504


如果我猜的不錯,這四位上春晚的可能性排位應該是:馮鞏(肯定)——潘長江(可能)——趙本山(不大可能)——郭德綱(不可能)

下面就這四位的表演風格作一簡單總結:

潘長江的小品有點“做”。任何文藝作品的表現形式以其自然流暢、不做作,為最高表現形式(境界)越自然越好,要去掉演的成分,要讓自己入戲(小品)要把觀眾帶進戲裡!這樣演員與觀眾、現場與舞臺才能產生互動效應。那種為賦新詞強說愁,近乎咯吱人的做法遲早會被觀眾所不待見!

馮鞏的小品有點“貧”。如果去掉那句“我想死你們啦!”如果去掉那些浮躁的近似於耍貧嘴式的鋪墊,我認為更真實更實在。有時主題不需要你說出來,只需要你演出來即可,沒必要都在結尾點出作品的主題,戲份夠了主題自然會浮出水面,觀眾也會心知肚明,因為他們都不傻!重要的是入戲,要演的真,這樣觀眾才喜聞樂見!

趙本山的小品有點“拽”。拽不是包袱,也不是笑點,有時恰恰暴露的作品的挖掘度不夠,龍不夠蛇來湊,不是錦上添花,往往是畫蛇添足!不要弄那些低層次不上檔次的小主題,要善於從身邊挖掘那些感人動人的新亮點,也許觀眾會有更多的期許!前幾年的賣柺賣車雖令人捧腹,但笑完以後令人身上發冷!換句話說,老趙的許多作品令人詬病,就是主題挖掘的還不夠深,真正主旋律正能量的東西太少!

郭德綱的小品有點“抖”。抖包袱本來量的是功夫活,但抖過了就是耍小聰明瞭,看過老郭的一些節目,自認為傳統積澱的東西不夠,胡編亂侃的東西太多。小作品要有大主題否則難登大雅之堂,更不會被春晚所青睞!


冀之筆


說到春晚,相信會引起很多人的回憶。那是每到年三十,家家戶戶都在自己家陪著家人過大年,吃完年夜飯,8點準時都守著CCTV 1頻道,觀看春晚聯歡晚會,那裡面的節目肯定是我們津津熱道的話題。

本山大叔那是我們都喜愛的節目了,每次都能帶來一些驚喜,只是近些年,因為身體原因和一些不被我們所知道的原因。本山大叔已經退出了春晚舞臺,大紅大紫的郭德綱,近年在事業上也是如日中天,郭德綱也是從草根做起,把相聲帶到今天這個位置,實數不易。可見當年也是吃透了相聲基本功夫,才能有今天的成就。當然郭德綱也上過春晚,後來因為影響不大,也沒有後文了,可能是壓力與時間緊張,不能得到很好的發揮。所以,這倆位再上春晚,定會給我們帶來驚喜。


馮鞏老師一上臺,就是想起你們了,印象最深的就是跟牛群合作的《小偷公司》。這些年每年春晚都能看到馮老師,也是不容易。潘長江老師,這幾年的作品也一直不斷啊.常常被人拿來開涮。

這幾年,小品,相聲也出了不少新人。像相聲界的盧鑫玉浩組合,得到很多觀眾的認可,號稱相聲新勢力嘛,作品確實不錯。春晚節目需要照顧的人很多。歌曲,舞蹈,雜技,京劇樣樣不能少,所謂眾口難調,也是難倒每年的導演,不管怎樣,花錢少,辦實事,得到觀眾的認可才是老百姓最需要的。今年多用用新人,或者老資格帶新人也可。也該換換口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