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究竟改了什麼?

你好蟲蟲老師


多年前(2009)我在美利堅合眾國的時候,略知他們的高考制度。語言(閱讀)、邏輯、寫作、三角學、代數學、天文、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美國曆史、外語(西班牙語、德語或者法語)、經濟學……許多科目裡,有必考科目、限選科目和任選科目。沒想到,到了公元2018年,全國有部分省份開先頭炮了。

稍微思考一下就知道這是學習美利堅的經驗。語數英必考,政史地理化生6選3,和美國何其像!

表面上看,選課自由,實際上是在考驗學生、家長、老師和學校。在另一篇回答裡,我對可選組合進行了分析。在這裡,我進行類似分析。

最強悍組合 物理+政治+x,

最傳統組合 物理+化學+生物,

科技組合 物理+化學(或者生物)+歷史(或者地理),

社科組合 政治+歷史(或者地理)+化學(或者生物),

偏科技組合 物理+歷史+地理,

偏社科組合 政治+化學+生物,

最傳統文科組合 政治+歷史+地理,

無重心組合 地理+化學+生物。

至於哪種組合去哪類公司哪類部門,或者哪些機構哪些部門,這裡不羅列。

只是,物理是萬金油,政治是萬能通,化學、生物相對專業而小眾,歷史、地理相對虛而不易就業。最強悍組合是競爭激烈、要求能力高的職業,最傳統組合是專業工程人員。

中學政治是政治組織科學、經濟學(金融學)、管理學、法律、歷史學、哲學、營銷學、人際關係學糅合在一起的大混科,真的是萬能通。

中學物理是萬金油,因為物理學的機制原理幾乎可以用在所有領域,而工程、技術、工藝、流程離不開物理學。

其餘的都小眾多了。


科學與智謀


第一,高考科目“3十3”,即語文數學外語三科必考,而政、史、地、物、化、生六科任選其三。

第二,不再文理分科。上述的六科任選三科就打破了文理科的壁壘。看似學生選擇的自由空間增大,實則會讓更多學生陷入選擇的兩難境地。

第三,英語一考變兩考。即一年考兩次。最後一次大多隨高考時間,第一次各省安排時間不等。兩次成績所選,一般為就高不就低。



第四,語文難度增大。寫作要求變化大。思維能力要求加大。題量加大。有可能五分之一的學生在規定時間做不完題,寫作要求寫小說詩歌戲劇等文學作品。

第五,語文的江湖地位會前所未有的提升。因為可能一舉成為難度學科,還有分值有望提升至180分。

第六,物理成為貌似可選可棄的雞肋,實則成為很多名校情結的學生的必選科目,因為很多985,211高校會要求物理的成績,所以成為追求名牌重點高校者的必選項。


第七,更加重視學生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實踐能力,探究能力。從高考語文部編教材主編溫儒敏的新高考語文劇透中,即可以感受到明顯的顛覆性。

第八,這是中國恢復高考以來最大的一次高考改革。2017年被稱之為新高考元年,2019年將會有九個省份實施新高考,2020年各省將全面鋪開新高考。

第九,鑑於此,目前孩子處在初中段與小學段的所有中國家長,都應該及時熟悉新高考精神,及早適應新高考的要求而變化對孩子的教育思路與學習內容。


高考元學力嶽峰


作為高考改革的第二屆學生,對高考改革深有感觸。浙江高考改革的模式將文綜理綜改為七選三,並實行賦分模式,按照學生的排名來決定分數,譬如如果你原始分數只有80,但排名全省第一,那麼你就是100分。並且和英語內有兩次考試的機會。這裡我就不過多的介紹政策的了內容。就說他的利弊。首先採取賦分的制度之後,對於最高層次的學生來說拉小了差距,本來如果你實力強可以考滿分,即使人家不是滿分,但最後分數都是滿分,這對最高層次的學生其實是不利的,但是對於稍微弱一些的同學來說確是福音,即使有差距,但是你們和最高的同學=分數是一樣的,而且和後面的同學分數拉開較大,並且兩次機會給了失誤的可能,來衝擊高分。但正是這種多次考試的模式,加重了學生的負擔,兩次學考,兩次選考以及最後的高考一共五次考試,有些在外校考試的學生就得為自己的吃飯住宿考慮,而且也給學校的課業安排造成了一定困擾,搞得學生和老師家長十分的疲憊。而且從發展的眼光來看,這種模式容易使人趨利避害,選擇自己擅長的科目可以取得高分又進一步拉小了選考科目的差距,但很明顯,選擇理科的人數明顯少於文科人數,尤其是物理科目,由於競爭的激烈,很多學生放放棄物理。希望選擇其他科目來減小差距,這樣的做法對於個人來說是正確的,但是對於國家和社會來說有 是不對的,物理數學作為自然科學最基礎的學科,如果這樣下去肯定會讓全民的科學素養下降。並且我認為英語的分數過高,培養學習能力是教育的最基礎的目的,但是在教育的同時也要注重對自然科學的探索精神的培養,如果一味的只是為了單純的高考而學習,就是教育的悲哀了


八分之琪


此輪高考改革牽涉的面廣,涉及到整個基礎教育階段,同時對大學的人才培養提出了挑戰,難度非常大。此前的浙江模式經過實踐,實際上並不具備示範性。

新高考改革首先改的是形式,即現在正在全國推廣的合併本科批次;實行科目選考,考生根據興趣,自主選擇選考科目,大學的專業類有科目選考要求。

最為重要的是內容,即高考成績所佔的權重,浙江模式是所謂的三位一體631,即高考成績佔60%,平時學業成績佔10%,綜合素質評價佔30%.。

新高考從內容到形式都進行了改革,逼迫中學進行走班教學,但走班教學全國沒有可實行的模式,意味十一學校的模式不具備在其他學校可行性的問題。

但是,今年北京地區宣佈統一高考依然是主要渠道,同時,安徽等地宣佈暫緩實施新高考,這充分說明,新高考的改革目前處於暫緩狀態。


編外教育參謀


2018年高考就要進行改革了。據我瞭解,最大一點的改革,也是考生最關注的就是英語。改革後,英語其實是變相的加難了,怎麼說呢。改革後,英語分為三個等級,A B C三個等級。比如,你總分如果考700分,可以上清華北大了,但是如果你英語沒有達到清華北大英語分數要求,比如你考了100分,人家要求最低120,還是不會錄取你的。以前是不管你英語考了多少分,哪怕是零分,只要你總分達到這個學校的要求。


小黑說英語


改來改去,最後發現,連科舉 都比不上 —— 科舉,最起碼給窮人 留了一扇門,現在連窗戶都 快封死了! 貴族世襲,做官察舉!高考改革在走邪路,歷史必須記住,是誰帶來的惡魔?要還賬的,不能痛快四年排屁股走人了事!!!!!


老妖怪64020768


黑龍江省新高考改革自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中生開始實行。在2021年將採用高考、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和綜合素質評價共同構成的多元錄取機制。

考試科目的改變。保持分值不變,由以往的文理模式變成不分文理,考試科目變成語文、數學、外語加上歷史、政治、地理、物理、化學、生物中選擇任意三科,即“3+3”模式。其中語文、數學、外語個為150分,歷史、政治、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的成績按照等級賦分的要求,每門100分。

高中綜合素質評價體系的建立。對涉及的主要領域、實施主體、檔案建立、評價使用都進行可規定。尤其在對學業水平考試科目、考試類型、成績呈現做出了規範。綜合素質評價將作為招生錄取、因材施教的必要參考。

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包括合格性考試和等級性考試兩類。語文、數學、外語加上歷史、政治、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共計9門設全省統一合格性考試歷史、政治、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共計6門課程,並設等級性考試。自選三門計入高考總成績。等級性考試按照A、B、C、D、E五個等級呈現。各等級人數所佔比例一次為:15%、30%、30%、25%,其中E等級具體比例根據基本教學質量要求,命題情況個答題情況來確定,不超過5%。

考試時間。合格性考試語文、數學、外語各為120分鐘,歷史、政治、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個為90分鐘。等級考試每科為90分鐘。各科和個性考試分散在高中三年中,原則上在相應課程結束後進行,隨教隨考隨清。等級考試在高三下半年進行。外語在條件成熟時,實行機考,含口語、聽力考試。

開全開足課程,落實走班。學校要加強學分管理,加強學生生涯規劃指導,調整教學組織方式,落實走班教學,創新培養模式。


高考前哨站


1.戶籍在外省學籍需滿三年。

2.學籍在外省,戶籍在省內五年以上。

3.戶籍在高一入學前兩年才遷入(如初二遷入),需學籍滿三年、父母社保滿三年以上。

不過教育局還未有正式文件出臺,以上僅供參考!


幹掉大白兔拯救小蘿蔔


改掉了公平,增加了腐敗,敗壞了風氣


我敖


簡單來講改了這麼幾個方面:

1、不再不再單純的進行文理分班,而是按照學生的意願進行6選3。

2、考試方式和成績由選考、選考科目成績和高考及高考科目成績組成。

3、高校招生變為“倆依據一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