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奪得了帝位之後把妹妹嫁給了梅殷,為何還要殺害梅殷呢?

lxl愛莉


首先需要說明的一個問題是,朱棣妹妹寧國公主不是在朱棣奪位後才嫁給梅殷的。寧國公主在洪武11年,朱元璋在位期間就嫁給梅殷的。

那朱棣為什麼要殺梅殷呢?說白了就是朱棣看他不順眼。

梅殷其伯父是明初開國功臣,而他本人精通經史,且天性恭謹,有謀略,朱元璋曾經還賜詔讚美梅殷精通經史,深得明太祖朱元璋的喜愛。而朱元璋的治國方針一直是重文輕武,梅殷在文官中文采又是比較突出的,所以梅殷比較受朱元璋的喜歡。甚至還把自己的女兒寧國公主嫁給他,任駙馬都尉,加封榮國公,最後到朱元璋死的時候,還把她叫到一旁,對他說:“你老成忠厚,可以將朱允炆託付給你”,又下聖旨給梅殷寫道:“敢有為大者,汝討之”。可令朱元璋未曾想到的是,自己英明一世,最後卻所託非人。

建文元年7月,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建文3年12月朱允炆派遣梅殷鎮守淮安。並給予他40萬大軍,志在一舉殲滅朱棣。到達淮安後,梅殷對防禦很上心,發佈號令也很嚴明。至建文4年4月,朱棣大敗建文帝軍隊,並將平安、徐真等將領俘虜後,朱棣的軍隊人數已經從最初的八百人暴漲到十五萬大軍了。但是朱棣軍隊的派系過於複雜,有燕王三衛、寧王三衛、齊王的兵馬,北邊的邊軍,南軍的降軍和朵顏三衛的降軍等等。朱棣自己也深知這一點,而且加上一路南下的奔波,朱棣也做好了迎接幾場苦戰的準備,但不料到達淮安城下後,我們的梅大駙馬手握著40萬大軍,卻不敢與朱棣的15萬人馬一戰,而且還緊閉著大門,可真如明史中所說的“對防禦只是很上心啊”。雖說不敢與朱棣一戰,但他怎麼樣都是朱元璋死前託付幼孤之人啊,而且萬一朱棣哪天大敗了呢?一想到這裡梅殷就覺得再怎麼慫也得出來放一下屁,不管最後朱棣是否當上皇帝,也能矇混過關。所以梅殷就把朱棣派來勸降的人的耳鼻割了,不過最後他雖然沒有投降,但是手握四十萬大軍的他也沒有讓朱棣損失一兵一馬就通過了淮安。而史書上卻說“朱棣過城而走,繞路揚州”。寫史書的一定是個路痴,明明是過了淮安才到揚州的好嗎?

而後朱棣一路南下到南京。但凡我們的美大駙馬能在朱棣圍攻南京的時候能斷一下他的糧草,朱棣也不可能如此輕易當上皇帝,甚至更有可能通過前後圍攻滅了朱棣。但是他沒有。而且在圍京之後,黃子澄、齊泰、練子寧這些大臣全都往回跑救駕,偏偏他手握著四十萬大軍堅守淮安不出。

到朱棣奪的皇位之後,朱棣覺得他太慫了,看不起他,連一道詔書都不想給他,就把他晾在那裡,我們的梅大駙馬仗著自己手握有四十萬大軍,也不想拉下面子來求朱棣。時間一久,朱棣覺得就這麼拖著也不好,就給他一個臺階下,但就是不想給他詔書。所以朱棣就讓他老婆寫了一封血書,讓他馬上回朝任命。到他回南京任命的時候,朱棣還親自去迎接他,說:“駙馬,你辛苦了”。梅殷卻還一臉不屑的說“勞而無功,只能慚愧罷了”。朱棣沉默不語。

到朱棣奪位後第三年,朱棣清洗建文餘黨時,命錦衣衛將梅殷淹死了。




小獅Lion



梅殷是朱元璋的女婿,早在朱元璋在位的洪武十一年就娶了朱元璋次女寧國公主,任駙馬都尉。

題目中說朱棣靖難成功之後將妹妹嫁給梅殷是不正確不對的。所以自然不存在朱棣先拉攏梅殷然後再殺他。

梅殷之所以被朱棣派人殺死,因為梅殷身為明初重要的外戚之一,並沒有表明態度支持朱棣成為皇帝的合法性,還心繫建文帝,不服從朱棣的統治,甚至詛咒朱棣。所以朱棣才授意人殺死梅殷。

說起梅殷,倒是有一件趣事。

在朱棣攻陷南京,建文帝朱允炆生死不明,很可能死去以後。梅殷在軍營之中聽從黃彥清的建議,為建文帝朱允炆發喪,追諡孝愍,上廟號為神宗。

這個神宗廟號比之以後的萬曆帝神宗廟號早了二百多年。


宋安之


其實朱棣發動這起叛亂並沒有人們想象中的那樣一帆風順,反抗的大有人在,其中抵抗的最為堅決的就是當時駐守淮安的妹婿梅殷。至於梅殷為何如此與朱棣過不去,這還要從朱元璋的囑託說起。

朱元璋在駕崩之前,曾經把朱允?梢約懊芬蟠?階約旱納肀擼?宰胖煸?勺勻皇撬狄?誶誑銥掖?沓??,做一個好皇帝。而對梅殷則是這樣說道,“你老成忠信,可以將朱允?賞懈陡?恪!?/p>

這就相當於是託孤之情了,朱元璋的莫名擔憂並不是毫無根據的。建文四年,朱棣悍然引兵南下,朝野眾臣紛紛驚慌失措,這時候建文帝任命梅殷為總兵官,鎮守南京的最後一道防線淮安。

朱棣有一個親妹妹寧國公主,深得朱元璋喜愛,洪武十一年(1378年),下嫁給了梅殷。

梅殷,字伯殷,汝南侯梅思祖的侄子。他為人謹慎,富有謀略,善於騎射。在朱元璋的十六位駙馬中最受朱元璋的喜愛和賞識。當時,李文忠以上公的身份兼管國學,梅殷則提督山東學政兼治理地方,政績突出。

梅殷早就看穿了朱棣的詭計,義正詞嚴地對來使說:“進香皇考有禁,不遵者為不孝。”其實朱棣早就將梅殷看成眼中釘,見梅殷如此羞辱自己,勃然大怒。但梅殷手握重兵,他也無可奈何,於是又派了一個使者說:“今興兵誅君側惡。天命有歸,非人所能阻!”梅殷既然接受了明太祖朱元璋的託孤,自然不甘示弱,竟然割去使者的耳朵和鼻子,然後放他回去,並說:“留你這張嘴,回去給燕王殿下講講君臣大義!”朱棣見狀氣急敗壞,但畢竟不能把自己的妹夫如何,只好涉泅水,取道揚州,攻下了南京城。

朱棣攻克南京之時,梅殷仍然駐守在淮安,始終不肯投降,朱棣就讓他妹妹寧國公主用鮮血寫信給梅殷讓他回來,在接到妻子的信以後,梅殷無奈的回到了南京,到了皇宮,已是物是人非,梅殷自覺辜負了老丈朱元璋的囑託和信任,心中無限悲傷。

奪得了帝位之後,朱棣哪能讓這位當初不聽話、與自己有二心的妹婿再領兵權?為了除掉這個大患,便逼著妹妹寧國公主咬破手指,給丈夫寫血書勸回,條件是保證梅殷的人身安全。

朱棣聽了心裡很是不爽,當著大家面也不好發作,暗中卻在加緊創造捕殺梅殷的機會。後來終於找到了藉口,撤銷了駙馬的護軍,還把駙馬的家人發配到了遼東做苦役,梅殷自此被朱棣孤立了起來。

寧國公主也暗覺的情形越來越不好,但是她始終幼稚的以為,朱棣畢竟是自己的親哥哥(朱元璋在世的時候,朱棣對這個妹妹十分寵愛),而且答應了不為難駙馬的,儘管心中起了疑心,但還是堅信哥哥會信守諾言,只是不斷勸丈夫儘量順從皇帝的意思去做。

梅殷也覺得大勢不可挽回,就聽從了寧國公主的勸告,不再違背新皇帝的意願了。可是他萬萬沒想到,朱棣定下的殺害梅殷的毒計,已經在一步步地實施了。

不過朱棣對於自己的屠殺行為也不是沒有忌諱的,遷都北京之後,他命人鑄造的永樂大鐘舉世聞名。據說清朝的乾隆帝就認為,因為朱棣誅殺建文舊臣過於慘毒,他鑄這口布滿經文的大鐘是為了懺悔。如果朱棣真的懺悔了,九泉之下的梅殷是不是該瞑目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