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用過的最好用的調理孩子脾胃的方法是什麼?

朵朵的胖麻麻


脾胃對於孩子來說是很重要的,脾胃的好壞會影響到孩子的吃飯,進而影響到孩子的生長髮育。開心爸爸本身的脾胃功能就不好,然後開心就把開心爸爸這個毛病給遺傳了。從一開始就是不好好吃奶,直至現在也是不好好吃飯。中間也檢查過幾次,醫生都是說這孩子脾胃不好,需要調理。

那麼脾胃不好的孩子需要怎麼調理呢?

開心爸爸結合平時給開心的調理方式,把孩子脾胃調理總結成了三個方面,希望能夠幫助同樣被孩子脾胃不好睏擾的媽媽們。

第一方面是飲食的選擇

一個脾胃不好的孩子,那油炸食物、醃製食物、生冷食物刺激性食物就應該少吃了。

油炸類食物不容易消化,吃進去會加重脾胃的消化負擔,吃的多了會引起消化不良。醃製食物含有較多的鹽分及某些可致癌物,對脾胃的傷害是很大的。生冷刺激性的食物就更是了,對消化道黏膜具有較強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腹瀉或消化道炎症。所以這些食物應該是能不吃就不吃。

其次,對於3歲以內的孩子主要還是應該吃一些軟爛的食物。寶寶的脾胃功能是慢慢發展起來的,如果一開始就吃的比較硬,這就在無形中加大了脾胃的壓力,不光不好消化,還容易傷到寶寶的脾胃。

最後在中醫上有一些食療的調理方法,藥食同源。常見的有紅棗、山楂、白蘿蔔、白山藥等。如果寶寶脾胃功能弱的話可以適當的來補充一些。

第二方面是飲食的習慣

對於脾胃功能不好的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是必須的。像我們常見的邊看電視邊吃飯,爺爺奶奶追著餵飯等對於本身就脾胃功能不好的孩子來說是很不好的。

而且吃飯也不能太頻繁,很多爸爸媽媽會給孩子在兩頓飯之間吃一些零食什麼的,這樣其實對脾胃也不是很好的。對於孩子來說兩餐的間隔至少要達到3到4個小時,這樣脾胃才會有一個充分的消化吸收代謝的時間,積食很容易造成脾胃虛弱。

第三方面是一些實用的按摩

實用的按摩首推的就是捏脊療法了。這個估計很多爸爸媽媽都很熟悉,爸爸媽媽雙手握成空拳的樣子,用拇指按壓孩子背部突起的部分,然後從上往下推擠,從尾椎一直推擠到頸部。每天做2次,可以有效的促進腸胃功能的恢復,同時還能夠強身健體、增強體質。

大家還有什麼有效的應對脾胃功能差的方法呢?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大家一起討論。


開心爸爸的日記


孩子總脾胃不好,令不少家長頭疼,下面介紹一些調理方法,希望有所幫助。

服用開胃藥物

脾胃不好的孩子一般存在積食,運化不佳胃口也就不好,不易吸收且排便不暢,所以需使用消積開胃藥物進行體內垃圾的清空。

孩子脾胃差,護養很重要,調理脾胃可通過日常飲食來進行

冬天氣溫低,所以不少家長認為孩子需要補身體,於是會給孩子多食用肥膩食物。其實恰恰相反,清淡及易消化當季食物才是適宜孩子食用的。如冬天食用胡蘿蔔就不錯,它富含胡蘿蔔素,可有助孩子呼吸及消化道,加強抵抗病毒。一些孩子不喜歡食用素炒胡蘿蔔,家長可做成丸子等來提高孩子食慾。烹調食物需注意,不宜選擇煎、炸等方法,宜製作成湯、羹等有助脾胃吸收。

中醫可進行推拿按摩、穴位敷貼、灸法等外治,加強孩子胃腸蠕動,加促消化吸收,消除消化紊亂。如捏脊法:早起後可先給孩子喝些溫水滋潤喉嚨,然後讓孩子趴枕頭上進行捏脊5到6遍,注意要空腹進行。捏後背由下向上順序,兩拇指於前面順著後背骨往上捏,就是由長強穴捏至大椎穴,拇指順直線捏,手法效果較好。

不可食用寒涼性食物

寒涼食物不利於脾胃健康,一些孩子脾胃不舒服是由於飲食不當原因。


養娃視頻


我家女兒從小挑食,脾胃不好,大便兩三天才排一次又很醜,舌苔白,最主要的是皮膚溼疹很嚴重,這些都是脾胃不好的症狀。

為了調理她的脾胃,我用了很多方法,甚至老人家的偏方都有。我是非常不建議給孩子吃藥的,不管是中藥還是西藥,是藥三分毒。何況脾胃的調理是要一段時間才能見效,不是吃幾次要就能好的。

從孩子兩歲多到現在五歲多,這幾年來給她調脾胃。我覺得喝四神湯加小兒推拿,效果最好。而且無任何副作用。安全保健有效。

四神湯:淮山,茯苓,蓮子,芡實。都是非常溫和的藥材。我們平常生活也經常在吃的。燉四神湯的時候要加點肉類一起燉,因為四神湯這四樣食物都是含澱粉比較多的,單獨燉,湯會比較澀口感不好,加點肉類,肉裡面的脂肪會中和澀的口感,喝起來就很美味。這是一道調理脾胃非常好的藥膳湯。

小兒推拿:簡單說是通過按摩嬰幼兒手部穴位來治療常見病、多發病,對消化道病症療效尤佳。

我也是一次偶然的機會接觸到小兒推拿,本來是要找醫生治療孩子溼疹的,後面醫生說溼疹也是脾胃不和的一種表現,胃腸好了,溼疹也會改善,治療脾胃不和要有耐心,天天都要推拿一兩次效果才會好。後來,醫生教我自己怎麼在家給孩子推。我自己也學習了一些小兒推拿知識。在再結合給孩子做四神湯,天天都要喝,同時喝了一個月,推了一個月。孩子的舌頭淡了,排便順暢了,便便也不怎麼臭,皮膚也好多了,說明這樣做是有效果的。

脾胃調理一段時間後,穩定了,就不用天天喝四神湯,一個禮拜喝一到兩次鞏固一下,推拿也是穩定了,不用天天推的。最最主要,不要讓孩子挑食,什麼都吃,胃腸才會好。




Amyccc


我孩子一直脾胃不好,我主要從以下三方面進行調理:

一,飲食:喝粥以小米粥為主。都知道,小米粥最養胃了,而且營養豐富。為了讓孩子不厭煩,我會換花樣添加不同輔料,比如,枸杞,葡萄乾,麻山藥。

二,捏脊。這是我從視頻上學的,每天睡覺前,可以做幾遍。捏脊分為補和洩,家長要根據孩子身體情況進行選擇。區別就是,由上而下,還是由下至上!

三,可讓孩子用完餐後,吃些山楂製品,如山楂糕,山楂片,果丹皮等。

孩子積食會引發一系列不適,家長一定要引起注意!


最後,祝天下寶寶健康平安!


霧裡燕


對於脾胃不和,最安全的方法當然是食補。

下面榴蓮媽媽介紹幾道中醫常用的調理脾胃的食療方法,很好操作哦。

常用家庭食療方

1. 紅棗小米粥:

取紅棗10個,小米30克,先將小米清洗後上鍋用小火炒成略黃,然後加入水及紅棗用大火燒開後小火熬成粥食用。適用於消化不良伴有厭食的小兒。

2. 蓮子山藥粥:

取蓮子30克,山藥80克,粳米50克。將蓮子去皮及心,加山藥、粳米及水煮粥食用。適用於消瘦、食慾不振的脾胃虛弱小兒。

3. 沙參麥冬扁豆粥:

取沙參10克,麥冬10克,扁豆15克,粳米50克。先將沙參、麥冬加水煮20分鐘取汁,將汁加入粳米、扁豆煮成粥食用。適用於手足心熱、便乾的脾陰虛胃熱小兒。

另外,爸爸媽媽可以根據寶貝體質,對症進食調理脾胃。

1.對容易感冒、咳嗽的兒童,可用百合、胡桃仁和甜杏仁熬粥,有補氣益肺的作用;

2.對於厭食的兒童,可用山藥、粳米等熬粥,有健脾開胃的作用;

3.另外,寶貝吃些硬殼類食品,如胡桃、小核桃、栗子和松子仁,有益智健腦的作用。

如何判斷寶貝脾胃不和?

脾胃不和的寶貝多種多樣,通常可以概括以下幾點:

1. 吃微硬或油膩一點或吃多一點就會不舒服,常見於脾氣不足寶貝。

2. 寶貝沒有食慾,不想吃飯多是胃氣不足。

3. 有食慾,進食後感覺不消化常為脾氣不足,胃強脾弱。

4. 寶貝腹部怕涼,容易腹瀉,吃涼的東西胃都不舒服,吃熱的食物沒事常為脾胃虛寒的表現。

5. 寶貝經常出現腹痛、腸痙攣,熱敷後疼痛緩解,大便不成形也是脾胃虛寒的症狀。

長期脾胃不和的寶貝身體瘦小,食慾減退,容易患感冒,或常有腹瀉、胃脘痛、腹脹、嘔吐、胃不噯氣、便秘,因此家長需注意日常護理,出現異常表現,及早給予干預治療。

榴蓮媽媽混母嬰界10年,曾經就職於歐美頂級育兒雜誌,關注我,掌握一手育兒知識。


育兒專家榴蓮媽媽


五歲寶媽育兒經驗分享:我的孩子五歲,從小脾胃差,月月積食,靠著摸索和實踐我總結出一套有效益行的調理脾胃的方法,不僅調理好了自己的孩子,身邊數個朋友用後也大讚有效,分享如下:

第一步 輔以藥物消除原有積食

脾胃差的孩子都有積食,運化不了自然沒胃口,不吸收,拉不通,所以首先要用消積開胃的藥清空孩子的身體,打開胃口。當時我孩子服用的是省中醫院小兒醫(特別感謝那個醫生)開的一種成藥,效果真是立竿見影,吃了半盒孩子就開始知道餓了,但我堅持讓孩子服用了兩盒才停藥。

第二步 清淡規律飲食確保脾胃功能恢復

很多家長看孩子胃口開了,就想著補一補,殊不知消化肉食油膩本身都需要耗用孩子的能量,孩子恰恰脾胃薄弱,一吃又積食,更傷害孩子脾胃。如此反覆進入惡性循環。所以胃口開了一定要清淡飲食,只吃好消化的,我當時嚴格控制孩子的飲食,二米稠粥、麵條搭配各種青菜,全素了半個月,孩子的臉色明顯由蠟黃變得紅潤起來,可能有的媽媽會說吃素營養不夠,我想說的是營養再好,吃了不吸收也是白搭。這個時候我開始將中午的一餐由二米稠粥換成軟爛米飯,用葷油或者肉絲炒蔬菜,讓孩子吃鍋邊素。又這樣吃了半個月,孩子氣色越來越好,人越來越活潑,大小便也非常好,我知道孩子體內的運化基本理順了,脾胃的功能基本恢復得差不多了,就停了開胃消積的藥。

第三步 規律飲食,注意食補促使孩子脾胃強壯

經過一個月的調理,孩子的脾胃基本恢復正常工作,這時不能想著孩子好了吃喝就聽之任之,要將良好的飲食習慣加以保持,定時吃飯,這樣腸胃變會形成條件反射,在固定的時間分泌消化酶;飲食節制,孩子再喜歡的東西也要讓他定量吃,不撐著。這時孩子已基本不忌口,我會刻意每個禮拜給他吃一次山藥和泥鰍湯,這兩種食物性質溫和,是補脾胃的聖物。西醫要求孩子多吃水果,而水果很多都寒涼對脾胃不好,所以我家孩子的水果以應季平性居多,像有的朋友說的火龍果,性極寒,要少吃。

如果說前面兩條是祛病,第三條便是孩子健康的秘籍。我家孩子用了上面的方法後,再沒出過脾胃的問題。調理腸胃是漫漫長路,貴在堅持,希望每個媽媽都能有耐心。


雞毛蒜皮與醉生夢死


我家有倆寶,大寶五歲,二寶三歲。大寶從小長的皮實,吃的好睡的香,特別是睡眠質量,超好的,晚上只要睡著了,任你怎樣都吵不醒他,所以,孩子的睡眠質量跟他的體質絕對是正相關的。老二恰恰相反,經常生病,睡眠比較淺,容易醒,睡眠質量一般,更小的時候因為生病導致脾胃虛弱。

中醫認為,脾主運化統血,人體中的各個器官都要依賴脾來濡養,故有後天之本之稱。 脾胃攝入食物後經過消化和吸收可以將營養物質提供給身體的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使身體強健。身體健壯了,自然抵禦外邪侵犯的能力就會加強,孩子生病也就會相應減少。

中醫有句話叫肺為儲痰之器,脾為生痰之器。咳嗽時雖然痰在肺裡,但只有脾胃健康,水溼運化的好,才不容易生痰。脾胃健康,肺功能自然也就強健啦。

所以, 要想改變孩子的身體情況,健脾是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

但是因為孩子年齡還小,我通常不願意用藥物來給孩子健脾胃,而是用食療的方法,最安全最健康。

首先,我給孩子吃的是八珍米。

八珍米包含山藥,蓮子,芡實,炒薏苡仁,炒大棗,炒麥芽,焦山楂,炒雞內金,炒蒲公英根,小麥胚芽,大米,糯米八種配料,有補脾消食健胃的功效。

其次,每週給孩子吃素食一天,不能過飽,並且這一天服用炒三鮮,以起到清腸胃的作用。

炒三仙配方:炒谷芽10g,炒麥芽10g,炒山楂3g,煎服,替代當天的飲水。
當然,平時還少不了帶孩子適當的做些運動,通過增加四肢的運動量來達到健脾的目的。因為,脾主四肢,動則脾胃陽氣充足,運化能力就會相應增強,更有助於脾胃健康。


醫格格


寶寶積食如果不想吃藥,可以使用食療和按摩的方法。

食療

1、焦米粥

焦米的做法:取適量大米洗淨瀝乾水分,放入炒鍋大火炒三五分鐘無水之後,轉小火快速翻炒,中間不要停,炒至金黃色。黃色入脾,焦米健脾祛溼,對消化不良、腹瀉、便秘均有效果,沒有任何副作用。炒焦米,一次可以炒出一星期的量,裝進密封盒中放入冰箱保存,要煮時再取出需要的份量即可。可以取一半焦米一半大米或小米煮粥。

2、雞內金蒸蛋

雞內金就是雞胃內壁的一層黃色的硬膜,雞沒有牙齒,就是靠它來研磨食物,雞內金健脾消食,對於消化不良、遺精盜汗等症,效果極佳,故而以“金”命名。寶寶脾胃不好,可以買一些雞內金,磨成粉,日常做粥或者蒸蛋糕的時候放一些,可強健脾胃。


3、如果肉類吃多了,可以適當吃一些山楂,山楂健脾開胃,尤其擅消肉食。山楂片或者是幹山楂加些冰糖泡水,酸酸甜甜的寶寶都喜歡。


按摩捏脊也治療寶寶積食。捏脊治積食的小技巧:1、手法要輕,寶寶皮膚嬌嫩,受不了大力氣。2、肚子餓的時候或睡覺前捏,效果最好。3、捏的時候讓寶寶最好趴在腿上,不要趴在床上,兩腿空隙留給寶寶肚子。4、要用按摩油,寶寶肌膚嫩,沒有按摩油容易擦傷。


心晴169660817


我家娃6歲,屬於脾胃特弱型,不愛吃飯,還經常口氣便秘,山楂丸和健胃消食片幾乎當飯吃,後來用羅大倫的化積食的方子,喝了十天左右,有很大改善



肥麒麟06


您好,調理孩子的脾胃這個事情來說,我先說說我的經驗。


我家孩子小時候也經常生病,孩子拉粑粑很硬,容易上火,還很挑食。這種情況都在兩歲半以前經常出現。今天不是消化不良,明天就是感冒咳嗽,後天就是發燒吃藥。每個月總那麼折騰一回。帶著也很辛苦。孩子這樣做媽的心裡很難受。所以想著是不是孩子脾胃不好,又去找醫生,家裡老人還去問偏方。找醫生我去找過,偏方我是從來不相信。家裡的意見就沒有一天統一過。總以為孩子真的就是體弱多病那種。讓自己沒有一點主見。那時的育兒知識可沒有現在這麼廣泛傳播。



直到後來孩子過來3歲後,自己一個人獨立帶著孩子的時候,對孩子身體的瞭解越來越多。我也曾聽說一個朋友說她的朋友為了調養孩子的脾胃,專門去學了中藥材方面的知識。對於我這種懶人來說,我總是想最簡單的方法也能調養。



小米大家都知道。我就是每天早上給孩子喝小米粥。不放鹽不放油,出鍋可以放點點香油。也就是為了怕沒有味道才放。我大概給孩子喝了半年。慢慢的,他的胃口也開了。消化也好很多。而且儘量吃一些有助於消化的食物。比如水果,全麥麵包等。但是其他的不易消化的也要吃點。合理把每一頓肉和蔬菜一定按比例來分配。我是容易消化的食物百分之七十左右。所以足夠讓孩子的脾胃消化會更省力。我說的挺簡單的。但實際上調理脾胃這塊時間可不能縮短。一定要堅持有耐心。合理的去調養。網上很多方法。自己找出科學合理的,不要走那些偏門。

現在孩子6歲了。身體很好,小時候那些積食,感冒,發燒,也不常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