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賣千萬農產品,淘寶這是要“搞大事情”

12月5日晚,在“2018脫貧攻堅公益直播盛典”上,在4個小時的時間裡,來自50個貧困縣域的102個農產品亮相淘寶直播,幫助貧困縣銷售農產品超過千萬元。“這是來自百畝連片果園安徽碭山的梨膏,它用20—30斤的梨熬製而成,口感乾淨,喝完不黏膩,還具有潤喉作用。”現場,安徽省碭山縣委常委、副縣長朱明春化身主播,和淘寶網紅主播薇婭一起推介當地梨膏。

直播賣千萬農產品,淘寶這是要“搞大事情”

目前,中國已經有超過3000個“淘寶村”,並且還在以每天3個的速度增加,越來越多的農民通過淘寶平臺觸達世界,發家致富。

阿里巴巴將活躍網店數量達到當地家庭戶數10%以上、電子商務年交易額達到1000萬元以上的村莊稱為“淘寶村”。2013年,淘寶發佈了第一批20個淘寶村,到2018年淘寶村突破3000家,增長超過1500倍。淘寶村的快速增加,正是阿里巴巴商業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的縮影。

目前,農村淘寶打造了超過500多款特色農產品,覆蓋絕大多數國家級貧困縣。元陽紅米、禮縣蘋果、長汀百香果、奉節臍橙、敖漢小米、吉木乃麵粉等10個樣板縣的核心產品通過阿里巴巴線上平臺銷量同比翻倍,實現100%的產業增長,新疆吉木乃麵粉銷量更是同比增幅高達300%。特色農產品還可以通過盒馬、大潤發等線下渠道進入城市餐桌,凸顯阿里生態的協同效應,幫助更多農民脫貧致富。

淘寶不只是農產品的銷售渠道,更成為農業數字化升級的新動力。今年3月,農村淘寶推出“畝產一千美金”計劃,其中結合大數據、區塊鏈技術和人工智能的未來農場,已在全國12個縣域落地,利用數字化賦能農業,創造電商脫貧新模式。

淘寶不僅為農民帶來了財富的增長,也幫助他們接入現代商業文明。號稱“湖北淘寶第一村”的鄖西縣下營村,村支書劉廷洲就給村民定下了死規矩:“不許售假。”哪家售假,村書記就給誰家大門貼上“假貨”兩個字。這一案例也生動地證明,淘寶驅動的商業升級,正在給鄉村帶來更加深層次的文化和觀念變革。

延伸閱讀

數字經濟振興鄉村 阿里巴巴零售平臺農產品年銷售額近千億

2018年9月29日,在《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對外發布兩天後,阿里巴巴集團在昨天對外發布了《阿里巴巴助力鄉村振興報告》。報告顯示,過去一年,阿里巴巴中國零售平臺農產品銷售額近千億元;截止2018年2月底,螞蟻金服在支付、保險、信貸方面服務的三農用戶分別達到2.28億、1.81億和9161萬。

直播賣千萬農產品,淘寶這是要“搞大事情”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合夥人聞佳

“村淘”,這個帶著鄉土氣息的名字正在越來越多的農村大地“生根發芽”,並結出累累果實。在昨天的第六屆淘寶村高峰論壇發佈會上,阿里發佈了這份以數字經濟振興鄉村的報告並表示,自其在2014年推動農村戰略以來,截至目前,農村淘寶項目已經覆蓋全國30個省域,900餘縣,有6萬名鄉村服務人員。同時,500多個興農扶貧產品藉此上線,33個淘鄉甜種植示範基地得以建設。

“畝產一千美金計劃”,這是農村淘寶在今年啟動的一項實現農產品標準化、品牌化的活動。目前,該計劃已經覆蓋全國半數省域、近1.5億農村人口。

報告顯示,過去一年,阿里巴巴中國零售平臺農產品銷售額近千億元,保持良好的增長勢頭。其中,農村地區農產品銷售額同比增長超過30%,增速高於城市地區。截止2018年2月底,螞蟻金服在支付、保險、信貸方面服務的三農用戶分別達到2.28億、1.81億和9161萬。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合夥人聞佳表示,阿里巴巴將運用“新零售”促進鄉村振興、“新金融”支撐鄉村振興、“新技術”驅動鄉村振興、“新農人”服務鄉村振興,要建設數字時代的“新鄉村基礎設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